通信人家园

标题: [16988]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已赠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6-26 16:21
作者: bbs助理     标题: [16988]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已赠完>

首期赠阅(获取免费书籍办法)

16988.jpg
书  名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丛 书 名  TD-SCDMA技术丛书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16988-4/TN
编目分类  TN929.533
作  者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主编
译  者  --
责任编辑  刘洋
开  本  16 开
印  张  15.5
字  数  373 千字
页  数  238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  2007年12月
本 印 次  2007年12月
定  价  42.00 元
第六章试读[attach]25177[/attach]


内容提要
  本书从移动通信的基本知识入手,对TD-SCDMA无线系统的原理和实现做了详细讲解,并重点阐述了RNC和Node B的总体设计和功能实现,使读者能将理论知识与设备的具体实现对应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本书还对Node B的工程应用,包括天馈安装以及室内覆盖的设计流程和安装步骤做了详细介绍,这对TD-SCDMA无线网络设计和工程施工人员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工作的科研人员与从事工程应用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 录


附件: 16988.jpg (2008-6-26 16:21, 97.27 KB) / 下载次数 4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yOTJ8MjA2NWEyYmV8MTc1MzExNzQ1MnwwfDA%3D
时间:  2008-8-5 00:18
作者: 西红柿

贺新版开张大吉,,,

破例刷一次墙。。。
时间:  2008-8-5 09:59
作者: hhyaya

到是想看看,不过条件太高了
时间:  2008-8-5 10:19
作者: lywzyn


时间:  2008-8-5 10:49
作者: adios

申请[16988]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肯定按时写读后感

============================================================
读后感等待更新中。。。请层主更新在红线下面,谢谢配合!
============================================================


[ 本帖最后由 adios 于 2008-8-28 11:20 编辑 ]
时间:  2008-8-5 12:46
作者: GregoryL

申请[16988]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lt;首期赠阅&gt;
按要求写读后感。

============================================================
GregoryL 于 2008-8-26 10:14 按时交稿!
============================================================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读后感

    和所有TD-SCDMA的书籍一样,本书介绍了TD-SCDMA的网络结构,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无线接入网中RNCNode B的总体设计,和Node B的基带子系统和射频子系统的功能实现,以及无线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协议的实现。
    个人觉得本书较其他介绍TD-SCDMA的书来讲,更简洁、系统性较强、更通俗易懂一些,更加适合初学者使用。但本书最后的缩略语有些不全。
    本书是基于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网络单元功能的实现和协议的实现,条理性也较强。
    最后一章介绍了Node B工程应用设计,适合工程人员加以参考。第八章介绍了Node B的射频系统,适合从事或即将从事Node B射频开发的人员。同时,第四、八章最后一节分别给出了在RNCNode B在功能实现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总之,本书与《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协议体系与信令流程》相比,我还是比较愿意推荐前者,前者条理性强,讲述的思路清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介绍的非常全面和系统。当然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介绍了TD-SCDMA的知识。
     本人不是从事TD-SCDMA的工作人员,加上这次申请了两本,感觉还是比较仓促。希望本人的读后感对通信界的想学习TD-SCDMA的朋友选书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时间:  2008-8-5 15:37
作者: eric2k6

申请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
eric2k6 于 2008-8-28 11:08 按时交稿!
============================================================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移动网络技术每10年出现一代新技术,每15-20年退出一代;速率从几十kbps几百kbps到几MBps再到百Mbps。中国的移动网络发展非常迅速,TD的出现更是标志着我国在3G技术方面的一大突破,本书介绍了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对TD的技术讲解的较全面。
我觉得本书结构清楚,内容简单易懂,可让读者有针对性地对某些感兴趣的方面有初步的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TD技术。本书首先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等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介绍了TD-SCDMA系统与其它3G标准的的区别,对全书的技术描述中首先介绍了TD的几项关键技术,这也是公认的TD技术的亮点,综合为以下几点:

综合的多址方式

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

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

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

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上行同步(Uplink Synchronization

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
第三章对TD网络结构的介绍分类与现有的GSM网络结构的介绍方式类似,主要分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类来介绍,并讲述的各个接口和各层的协议。第四章由介绍RNC总体设计引出了系统架构和容量方面的内容;后面的567章分别介绍了无线、传输以及物理层的内容,前面几章主要介绍的是理论方面的知识,相比前面几章,第9章介绍的工程方面的内容对无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帮助较大。
不足点:
书中描述的TD与其它3G系统相比的几大明显优势是得益于TD的几个关键技术,但
书中对这些优势的说明显然很单薄,如:大容量和广覆盖这一优势是由于联合检测、智能天线、上行同步、快速功控以及接力切换技术的实现,但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的设备实际工作情况并不会如理论的一般。从本书的介绍也可看出联合检测的算法似乎仍未完善,而智能天线的原理及实现也太过理想化,前期的试用过的智能天线体积过大,而小型化的智能天线是否能尽如人意也未知,这些技术的实现都需要设备有高的灵敏度,目前厂家的设备是否能达到?一切都需静待技术的慢慢成熟!
    以上一段也算是我对TD技术的一点疑问与担忧。。。
时间:  2008-8-5 19:06
作者: teatae

申请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时间:  2008-8-6 08:48
作者: dgsky666

希望免费
时间:  2008-8-6 09:09
作者: GregoryL

谢谢助理mm。
时间:  2008-8-6 10:52
作者: 最爱回锅肉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我的原因:对此项技术正在学习中,希望得到更多帮助......。


=======================================================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读后感            
=======================================================
作者:最爱回锅肉 2008-8-23 20:25  草于值班机房

      弥补知识的短板——我对《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的读后感  我不愿意将读后感写成一篇干巴巴的记叙文,对于专业书,我一般会先通读一遍,然后感兴趣或者是难以理解之处、重点则会精读几遍,再倒回来通读,如此几次,才会有所心得。

     拿到书已经是8月17日,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书看得比较匆忙。铁通的无线是比较简单的,偏重于专网通信方面。有车站电台、机车电台、区间中继器、漏泄电缆和一点点直放站,频段有原来的151MHZ改到了现在的400MHZ(458、468频段),大秦、青藏、胶济铁路上了GSM—R。自己以前搞过无线,但现在到了传输程控综合机房,无线的很多东西都已经丢下了。

     言归正传。通信的发展趋势在于无线(体现在固话AUPR值不断下降,运营商利润不断减少),由2G过渡到3G时代是无可置疑的。在2G的2个主要制式GSM和CDMA的发展演变过程中,3G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已经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们是WCDMA、CDMA2000和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TD—SCDMA。

     传言中,移动将获得TD牌照,电信将获得联通的CDMA网可以推进到CDMA2000,新联通则依靠G网过渡到目前号称商用最成熟的WCDMA。WCDMA是商用技术比较成熟的,TD则能带动整个国产产业链,但还不够成熟。国家也有平衡三大运营商的打算在里面吧。

     TD的几个关键技术在于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接力切换和动态信道分配。智能天线将通信资源由时间域、频率域、码域的局限突破,扩展到了空间域,产生了空分多址SDMA体制。联合检测与智能天线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核心网CN我的感觉是类似程控交换网,但比单一的交换网体系规模要复杂得多。因为交换只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功能。核心网CN功能单元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网关GMSC、GPRS业务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和媒体网关MGW。

     这部分内容让我想起GSM—R,它是偏重于专用、多呼、组呼方面,而TD核心网则要考虑到3G的平滑升级与接口连接。

     现在传输方面的工作也助于我对无线接入网的理解,因为有线接入网的产品华为中兴我都接触过。顾名思义,无线接入网络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Node B组成。它的功能有接纳控制、负荷控制、功率控制、分集控制、系统信息广播、无线信道的加密和解密、数据完整性保护、天线环境测量、同步技术和动态信道分配等。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设计考虑的问题在于大容量分布、可靠性设计、容量分析和QOS质量分析。

      书的5、6、7、8章叙述了无线网络层协议、传输网络层协议和Node B总体设计和射频子系统的功能实现。

       Node B工程应用设计是偏重实用的一章。理论蓝图再美好,也得靠实践来实现。分布式基站BBU+RRU的组网是最流行的组网趋势。依靠光纤拉远,可以降低运营费用20%,节约机房租用和电源费用。

      室内覆盖讲到各种天线时,看到了熟悉的八木天线。以前我顾名思义以为八木天线就是可能由八根杆子组成的,所以叫八木天线,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八木天线是因为发明者一个日本工程师的名字叫做八木而得名的。象功分器、耦合器、电桥、负载、合路器都是常用的器件。

      现在做网优的公司满天飞,很多公司就是依靠做直放站起家的。如广东的怡创、阿尔创这些公司,有的实力强一点的就有自己公司设计的直放站产品。

     通信之道,学无止境。我一直认为通信理论就有如内力,而各种技术就是招式。有了内力再施以好的招式,则能所向披靡。没有接触学习过的技术有如自己理论基础的短板,感谢C114给了我这样一个弥补的机会。

                                                                  
                                     最爱回锅肉 0823草于值班机房
时间:  2008-8-6 11:16
作者: scbzf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
我的原因:我是无线业主主管,对此项技术正在学习中,希望得到更多帮助,谢谢!!!

============================================================
读后感于 2008-8-25 11:03  已更新。
============================================================

《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读后感
我是2008年8月6日有幸获得免费赠阅机会的,在8月13日我收到了书。我目前主要从事的是业务管理工作,可能对技术方面可以含糊一些。其中我主要想通过学习、了解一下TD-SCDM的基础知识及所能承载的业务。

一、前期简单学习了WCDMA、CDMA2000的相关知识,我感觉三大技术各有千秋。


1、在三种技术中,WCDMA和cdma2000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需要成对的频率规划。WCDMA即宽带CDMA技术,其扩频码速率为3.84Mchip/s,载波带宽为5MHz,而cdma2000的扩频码速率为1.2288Mchip/s,载波带宽为1.25MHz;另外,WCDMA的基站间同步是可选的,而cdma2000的基站间同步是必需的,因此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以上两点是WCDMA和cdma2000最主要的区别。除此以外,在其它关键技术方面,例如功率控制、软切换、扩频码以及所采用分集技术等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有很小的差别。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DD)、TDMA/CDMA多址方式工作,扩频码速率为1.28Mchip/s,载波带宽为1.6MHz,其基站间必须同步,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及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等技术,具有频谱使用灵活、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2、从标准稳定性方面。WCDMA标准由3GPP组织制订,目前已经有四个版本,即R99、R4、R5和R6,其中R99版本已经稳定,目前处于完善过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无线接入网采用WCDMA技术,核心网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分别支持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并提出了开放业务接入(OSA)的概念,目前的设备多基于R99版本,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384kbit/s。R4版本是向全分组化演进的过渡版本,与R99比较其主要变化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的概念,将控制和承载分离,话音通过分组域传递,另外,R4中也提出了信令的分组化方案,包括基于ATM和IP的两种可选形式。R5和R6是全分组化的网络,在R5中提出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的方案,可以使最高下行速率达到10Mbit/s,目前标准仍在制订中;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0、ReleaseA、EV-DO和EV-DV,Release0的主要特点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网,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增加支持分组业务的网络实体,此版本已经稳定。联通即将开通的CDMA二期工程采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单载波最高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53.6kbit/s。ReleaseA是Release0的加强,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EV-DO采用单独的载波支持数据业务,可以在1.25MHz标准载波中支持平均速率为600kbit/s、峰值速率为2.4Mbit/s的高速数据业务,到EV-DV阶段,可在一个1.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语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TD-SCDMA标准也由3GPP组织制订,基于TSM标准的系统其实就是在GSM网络支持下的TD-SCDMA系统。TSM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在GSM的核心网上使用TD-SCDMA的基站设备,其A接口和Gb接口与GSM完全相同,只需对GSM的基站控制器进行升级。一方面利用3G的频谱来解决GSM系统容量不足,特别是在高密度用户区容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初期最高达384kbit/s的各种速率的数据业务。

二、我认为TD-SCDM在我国将来的3G建设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1、        有效缓解频率资源紧张。
大城市部分地区GSM系统已经出现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面向数据业务的GPRS业务占用的资源成倍增长(GPRS使用时将占用多个信道),也加剧了GSM的频率危机。2G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受到频率瓶颈的严重制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3G也是移动数据业务进一步发展与2G频率资源严重不足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下的必然发展方向。

2、        TD-SCDMA的频率使用特点将有效解决3G频率紧张的矛盾。
TD-SCDMA的技术特点尤其适合3G的应用。在TDD的工作模式中,上下行数据的传输通过控制上、下行的发送时间长短来决定,可以灵活控制和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时段长短比例,这尤其适合今后的移动因特网、多媒体视频点播等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由于因特网业务中查询业务的比例较大,而查询业务中,从终端到基站的上行数据量很少,只需传输网址的代码,但从基站到终端的数据量却很大,收发信息量严重不对称。只有采用TDD模式时,才有可能通过自适应的时隙调整将上行的发送时间减少,将下行的接收时间延长,来满足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这种优势是FDD模式所不具备的。

3、        TD-SCDMA有利于国内运营商发展。
由于ITU为TDD技术在全球都划分了统一分配的频段,欧美各国也为TDD划分了专有频段。鉴于TD-S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惟一的进行商业开发的3GTDD技术,只要各国运营商采用TDD技术,必将采用TD-SCDMA技术。因此,当其他国家决定建设TDD移动通信网时,中国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作为TD-SCDMA技术的首批运营者所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走向国际运营市场。

4、        TD-SCDMA技术特点适合国内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
相对WCDMA和cdma 2000而言,TD-SCDMA是一项新生技术,首批采用TD-SCDMA的运营商,可以更有效地结合TD-SCDMA系统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创新。同时TD-SCDMA系统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例如智能天线提供的强定位和追踪能力、上下行非对称业务、信道分配的灵活性、高频谱利用率等,这些特点都为国内运营商结合我国实际开发运营业务提供有力基础。

以上是我的读后感,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时间:  2008-8-8 02:40
作者: bobzhouar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
我的原因:目前虽未从事此方面业务,但对此项技术正在学习中,希望得到更多帮助,谢谢!!!

============================================================
读后感已按时交稿!
============================================================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读后感

    本人虽在通信业中工作,但对于TD这块技术,一直未有直接的业务接触,感觉比较神秘。借家园宝地,得以获赠图书,就认真学习学习,权当给自己扫盲了。
    本书的前两章,介绍3G的三种标准以及特点,而后突出介绍TD的优势,作为后续内容的铺垫。紧接着讲述TD的关键技术,如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让读者从宏观上对TD的核心技术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章就从网络结构方面,简略谈了核心网的功能、结构、组成单元。而后,重点介绍无线侧,尤其是对各种接口和协议,做了详细的讲解。个人感觉学的有点晕。
    第四章大篇幅地介绍了RNC的总体设计,先讲设计依据和总体架构,然后从分布式设计、可靠性、话务模型及容量计算、QoS保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五、六两章,重点从无线网络层、传输网络层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协议及其实现过程。这两章名词、缩略语、协议原理方面内容巨多,偶看完也基本上晕菜啦。
    最后三章,当然是重中之重了,从NODE B的总体设计,到基带、射频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原理,再到NODE B的工程应用设计,偶这个门外汉,学完之后,也可以自豪的说,偶对TD,现在也是略知一二了,
时间:  2008-8-10 12:01
作者: jxy

申请[16988]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首期赠阅>
时间:  2008-8-12 17:19
作者: yjf93326583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我的原因:公司准备进行TD的开发,需要对此技术学习中,希望得到更多帮助。

============================================================
yjf93326583 于 2008-8-31 23:20 按时交稿!
============================================================

     《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读后感

       我目前主要是从事UE测的协议栈的开发,比较关心Uu接口方面的协议的知识。很高兴能够收到《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通过阅读和学习,了解和认识了TD方面的不少相关的知识。      

       本书总体来讲,基本讲述了TD-SCDMA无线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得读者能够从各个方面对于TDSCDMA系统有一个系统的、详细的认识。书中首先通过介绍整个TD 系统的网络结构,包括核心网(CN)的功能、结构、组成单元和各个接口和协议,让人认识整个无线网络系统的功能特性。接下来,书中介绍了网络的各个部分的设计和技术要求,以及无线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协议的实现,这些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通过比较第三代通信标准的区别,介绍了TD技术的优势,以及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等),使初次接触TD的人能够对于TD技术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本书还涉及到不少具体工程实现和应用的知识,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有很好的帮助和借鉴。
        但是,个人感觉本书对于TD协议的技术的讲述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用到不少缩略,所说各个知识面都有涉及,却又不是很详细,让人看得有点不知所云。同时,个人认为本书的后面两章的内容,尤其是第九章的Node B工程的应用设计,我觉得没有意义,至少对于我来讲是这样的,可能是由于我从事的是协议栈的开发,而不是基站设计规划的工作把!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还有就是书中发现一点校对问题,就是第4页1.4节中的第三段的第一行的“通信乐趣”后,是否需要加句号(“。”);同样该段的第三段的“交互游戏,”中的逗号(“,”)似乎应该是顿号(“、”);书中第46页中的倒数第二行的“采用NNI接口测协调功能协议(SSCF-UNI协议)。”是否应为“采用NNI接口测协调功能协议(SSCF-NNI协议)。”。
        以上是本人读完《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以后的一点认识和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还请见谅!!
时间:  2008-8-13 16:20
作者: jxy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
我的原因:我是做网络维护工作的,对此项专业正在进行和学习中,希望得到更多帮助,谢谢!

============================================================
读后感等待更新中。。。请层主更新在红线下面,谢谢配合!
============================================================
时间:  2008-8-16 14:55
作者: sy126126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原因:公司准备进行TD的建设,需要对此技术学习中,希望得到更多帮助。
肯定按时写读后感


时间:  2008-8-19 16:10
作者: 展翅高飞

申请的人很多啊
时间:  2008-8-19 16:29
作者: 展翅高飞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原因:我对此技术感兴趣,正学习中

============================================================
由于层主长时间未回消息,机会已给他人!
============================================================
时间:  2008-8-21 15:42
作者: eshatao

申请: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原因:工作需要



============================================================
eshatao 于 2008-9-12 17:06按时交稿!

============================================================


在读过了 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一书后,我感到受益良多,一时间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特写此读后感以慰我心,同时表达对本书编写人员的衷心感谢,和诚挚敬意
在我感觉本书有如下两个个特点:
首先深入浅出。本人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通信方面本来就是一穷二白,别说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就是GSM对我们这样刚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来说也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刚进公司时,就被铺天盖地而来的缩写和专有名词搞得一头雾水,一时间突然迷失自我,甚至自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当前的工作,但本书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讲解为我揭开了TD-SCDMA的神秘的面纱,心中的恐惧和怀疑顿时一扫而空。

其次有的放矢。由于本书是中兴通讯公司集中优势技术人员编写,所以我感觉相对浩如烟海的3GPP的协议体系来讲,就好比一盏指路的明灯,为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我的工作结合的相当的紧密,成为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指南和手册
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一书既可作为入门圣经,又有工作手册之效力。在此表达对本书编写组的由衷感谢。
时间:  2008-8-21 18:18
作者: liucmonkey

偶也申请本了 得学习充电啊 谢谢助理MM了
时间:  2008-8-21 21:42
作者: tongkong129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
原因:本人为无线专业主管,且对此技术非常感兴趣,正在学习中,希望得到帮助,谢谢!
阅读后会很快献上读后感的

============================================================
tongkong129    于   9月16日下午准时交读后感
============================================================

我在8月26日收到了书。本人目前主要从事的是网优管理工作。其中我主要想通过学习、了解一下TD-SCDMA的基础知识及所能承载的业务。以及和其他两种主流3G技术的对比,至于刚刚在07年10月被确定为3G技术标准之一的WIMAX,不在本次简述之列。
一、前期简单学习了WCDMA的相关知识,结合本人掌握的部分CDMA2000相关知识,我感觉目前三大技术各有千秋。
1、在三种3G主流技术中,WCDMA和cdma2000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需要成对的频率规划。WCDMA即宽带CDMA技术,其扩频码速率为3.84Mchip/s,载波带宽为5MHz,而cdma2000的扩频码速率为1.2288Mchip/s,载波带宽为1.25MHz;另外,WCDMA的基站间同步是可选的,而cdma2000的基站间同步是必需的,因此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以上两点是WCDMA和cdma2000最主要的区别。
除此以外,在其它关键技术方面,例如功率控制、软切换、扩频码以及所采用分集技术等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有很小的差别。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DD)、TDMA/CDMA多址方式工作,扩频码速率为1.28Mchip/s,载波带宽为1.6MHz,其基站间必须同步,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及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等技术,具有频谱使用灵活、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由于目前三大技术中只有TD-SCDMA采用TDD技术,所以可以独享主要工作频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以及补充工作频段2300~2400MHZ 共155MHZ的工作频段。
由于引入了智能天线技术,使得TD-SCDMA系统可以为不同方向的用户分配相同的频率、时隙、扩频码,给信道分配带来更多的选择。
接力切换技术的引入,传统切换方式包括硬切换和软切换,硬切换在切换过程中有可能丢失信息,还有可能造成掉话。而软切换虽然在切换过程中可以不丢失信息,但有链路资源开销较大,实现信令复杂的缺点。 而接力切换不需要同时有若干基站为一个移动台服务,减少了信道资源的负荷,并且实现算法简单。并且可以同样实现软切换切换成功率高和信道高利用率的优点。
灵活的上下行时隙配置,由于采用TDD技术,可以灵活配置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改变上下行时隙数,在3G主流业务视频点播、移动互联网等需实现不对称业务可以进行更好的支持。

2、从标准稳定性方面。WCDMA标准由3GPP组织制订,目前已经有四个版本,即R99、R4、R5和R6,其中R99版本已经稳定,目前处于完善过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无线接入网采用WCDMA技术,核心网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分别支持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并提出了开放业务接入(OSA)的概念,目前的设备多基于R99版本,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384kbit/s。R4版本是向全分组化演进的过渡版本,与R99比较其主要变化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的概念,将控制和承载分离,话音通过分组域传递,另外,R4中也提出了信令的分组化方案,包括基于ATM和IP的两种可选形式。R5和R6是全分组化的网络,在R5中提出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的方案,可以使最高下行速率达到10Mbit/s,目前标准仍在制订中;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0、ReleaseA、EV-DO和EV-DV,Release0的主要特点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网,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增加支持分组业务的网络实体,此版本已经稳定。联通即将开通的CDMA二期工程采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单载波最高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53.6kbit/s。ReleaseA是Release0的加强,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EV-DO采用单独的载波支持数据业务,可以在1.25MHz标准载波中支持平均速率为600kbit/s、峰值速率为2.4Mbit/s的高速数据业务,到EV-DV阶段,可在一个1.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语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TD-SCDMA标准也由3GPP组织制订,基于TSM标准的系统其实就是在GSM网络支持下的TD-SCDMA系统。TSM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在GSM的核心网上使用TD-SCDMA的基站设备,其A接口和Gb接口与GSM完全相同,只需对GSM的基站控制器进行升级。一方面利用3G的频谱来解决GSM系统容量不足,特别是在高密度用户区容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初期最高达384kbit/s的各种速率的数据业务。
二、我认为TD-SCDMA在我国将来的3G建设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1、
有效缓解频率资源紧张。大城市部分地区GSM系统已经出现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这一点在联通GSM网络中表现尤为突出,作为联通网优人员对此深感头疼。与此同时,面向数据业务的GPRS业务占用的资源成倍增长(GPRS使用时将占用多个信道),也加剧了GSM的频率危机。2G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受到频率瓶颈的严重制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3G也是移动数据业务进一步发展与2G频率资源严重不足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下的必然发展方向。
2、
TD-SCDMA的频率使用特点将有效解决3G频率紧张的矛盾。TD-SCDMA的技术特点尤其适合3G的应用。在TDD的工作模式中,上下行数据的传输通过控制上、下行的发送时间长短来决定,可以灵活控制和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时段长短比例,这尤其适合今后的移动因特网、多媒体视频点播等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由于因特网业务中查询业务的比例较大,而查询业务中,从终端到基站的上行数据量很少,只需传输网址的代码,但从基站到终端的数据量却很大,收发信息量严重不对称。只有采用TDD模式时,才有可能通过自适应的时隙调整将上行的发送时间减少,将下行的接收时间延长,来满足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这种优势是FDD模式所不具备的。
3、
TD-SCDMA有利于国内运营商发展。由于ITU为TDD技术在全球都划分了统一分配的频段,欧美各国也为TDD划分了专有频段。鉴于TD-S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惟一的进行商业开发的3GTDD技术,只要各国运营商采用TDD技术,必将采用TD-SCDMA技术。因此,当其他国家决定建设TDD移动通信网时,中国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作为TD-SCDMA技术的首批运营者所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走向国际运营市场。
4、
TD-SCDMA技术特点适合国内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相对WCDMA和cdma 2000而言,TD-SCDMA是一项新生技术,首批采用TD-SCDMA的运营商,可以更有效地结合TD-SCDMA系统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创新。同时TD-SCDMA系统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例如智能天线提供的强定位和追踪能力、上下行非对称业务、信道分配的灵活性、高频谱利用率等,这些特点都为国内运营商结合我国实际开发运营业务提供有力基础。

     本书的最后三章,是重中之重了,从NODE B的总体设计,到基带、射频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原理,再到NODE B的工程应用设计,都进行了不错的阐述,由于收到书的时间较晚,加之正在忙于网络规划和重组事宜,目前只是进行了浏览,
另外提一点建议,书中用到了不少的缩略语,查看后面的说明,却发现有些缩略语并没有解释。所说各个知识面都有涉及,却又不是很详细,让人看得有点不知所云。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感受,书还没有读完,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同仁斧正。

[ 本帖最后由 tongkong129 于 2008-9-16 18:14 编辑 ]
时间:  2008-8-22 10:57
作者: 饿了就吃包子

自个去买了,不等了
时间:  2008-8-22 11:47
作者: cold_water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精装),你又发错地方了。
时间:  2008-8-22 11:48
作者: cold_water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你也发错地方啦,这样助理mm是不好统计的。
时间:  2008-8-22 15:24
作者: 饿了就吃包子

哪该发哪去了?我看了半天了也没整明白,一个字--乱!!
时间:  2008-8-22 15:32
作者: 饿了就吃包子

二、在楼主介绍某书的主题贴下提出正式申请,并承诺写200字以上的读后感(书寄出后的3周内须在本版内发贴)。
有错吗?
时间:  2008-8-22 17:46
作者: cold_water     标题: 回复 28# 的帖子

本贴是关于《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的赠阅,您在这个帖子下面申请申请:“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精装)。原因:工作需要,呵呵” 难道没错?
时间:  2008-8-22 21:48
作者: eshatao

原帖由 cold_water 于 2008-8-22 11:48 发表
你也发错地方啦,这样助理mm是不好统计的。


修正了,哦也~
时间:  2008-8-23 20:25
作者: 最爱回锅肉     标题:       弥补知识的短板——我对《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的读后感

  我不愿意将读后感写成一篇干巴巴的记叙文,对于专业书,我一般会先通读一遍,然后感兴趣或者是难以理解之处、重点则会精读几遍,再倒回来通读,如此几次,才会有所心得。

     拿到书已经是8月17日,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书看得比较匆忙。铁通的无线是比较简单的,偏重于专网通信方面。有车站电台、机车电台、区间中继器、漏泄电缆和一点点直放站,频段有原来的151MHZ改到了现在的400MHZ(458、468频段),大秦、青藏、胶济铁路上了GSM—R。自己以前搞过无线,但现在到了传输程控综合机房,无线的很多东西都已经丢下了。

     言归正传。通信的发展趋势在于无线(体现在固话AUPR值不断下降,运营商利润不断减少),由2G过渡到3G时代是无可置疑的。在2G的2个主要制式GSM和CDMA的发展演变过程中,3G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已经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们是WCDMA、CDMA2000和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TD—SCDMA。

     传言中,移动将获得TD牌照,电信将获得联通的CDMA网可以推进到CDMA2000,新联通则依靠G网过渡到目前号称商用最成熟的WCDMA。WCDMA是商用技术比较成熟的,TD则能带动整个国产产业链,但还不够成熟。国家也有平衡三大运营商的打算在里面吧。

     TD的几个关键技术在于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接力切换和动态信道分配。智能天线将通信资源由时间域、频率域、码域的局限突破,扩展到了空间域,产生了空分多址SDMA体制。联合检测与智能天线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核心网CN我的感觉是类似程控交换网,但比单一的交换网体系规模要复杂得多。因为交换只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功能。核心网CN功能单元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网关GMSC、GPRS业务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和媒体网关MGW。

     这部分内容让我想起GSM—R,它是偏重于专用、多呼、组呼方面,而TD核心网则要考虑到3G的平滑升级与接口连接。

     现在传输方面的工作也助于我对无线接入网的理解,因为有线接入网的产品华为中兴我都接触过。顾名思义,无线接入网络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Node B组成。它的功能有接纳控制、负荷控制、功率控制、分集控制、系统信息广播、无线信道的加密和解密、数据完整性保护、天线环境测量、同步技术和动态信道分配等。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设计考虑的问题在于大容量分布、可靠性设计、容量分析和QOS质量分析。

      书的5、6、7、8章叙述了无线网络层协议、传输网络层协议和Node B总体设计和射频子系统的功能实现。

       Node B工程应用设计是偏重实用的一章。理论蓝图再美好,也得靠实践来实现。分布式基站BBU+RRU的组网是最流行的组网趋势。依靠光纤拉远,可以降低运营费用20%,节约机房租用和电源费用。

      室内覆盖讲到各种天线时,看到了熟悉的八木天线。以前我顾名思义以为八木天线就是可能由八根杆子组成的,所以叫八木天线,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八木天线是因为发明者一个日本工程师的名字叫做八木而得名的。象功分器、耦合器、电桥、负载、合路器都是常用的器件。

      现在做网优的公司满天飞,很多公司就是依靠做直放站起家的。如广东的怡创、阿尔创这些公司,有的实力强一点的就有自己公司设计的直放站产品。

     通信之道,学无止境。我一直认为通信理论就有如内力,而各种技术就是招式。有了内力再施以好的招式,则能所向披靡。没有接触学习过的技术有如自己理论基础的短板,感谢C114给了我这样一个弥补的机会。

                                                                  
                                     最爱回锅肉 0823草于值班机房

[ 本帖最后由 最爱回锅肉 于 2008-8-23 20:28 编辑 ]
时间:  2008-8-24 23:49
作者: abit123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我的原因:正在学习TD技术,希望学习到一些具体实现方面的知识。

时间:  2008-8-25 07:37
作者: vampires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
我的原因:我是做TD网络优化的,对TD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想对TD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希望得到更多帮助,谢谢!
时间:  2008-8-25 11:03
作者: scbzf     标题: 《TD-SCDMA 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读后感

我是2008年8月6日有幸获得免费赠阅机会的,在8月13日我收到了书。我目前主要从事的是业务管理工作,可能对技术方面可以含糊一些。其中我主要想通过学习、了解一下TD-SCDM的基础知识及所能承载的业务。
一、前期简单学习了WCDMA、CDMA2000的相关知识,我感觉三大技术各有千秋。
1、在三种技术中,WCDMA和cdma2000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需要成对的频率规划。WCDMA即宽带CDMA技术,其扩频码速率为3.84Mchip/s,载波带宽为5MHz,而cdma2000的扩频码速率为1.2288Mchip/s,载波带宽为1.25MHz;另外,WCDMA的基站间同步是可选的,而cdma2000的基站间同步是必需的,因此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以上两点是WCDMA和cdma2000最主要的区别。除此以外,在其它关键技术方面,例如功率控制、软切换、扩频码以及所采用分集技术等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有很小的差别。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DD)、TDMA/CDMA多址方式工作,扩频码速率为1.28Mchip/s,载波带宽为1.6MHz,其基站间必须同步,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及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等技术,具有频谱使用灵活、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2、从标准稳定性方面。WCDMA标准由3GPP组织制订,目前已经有四个版本,即R99、R4、R5和R6,其中R99版本已经稳定,目前处于完善过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无线接入网采用WCDMA技术,核心网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分别支持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并提出了开放业务接入(OSA)的概念,目前的设备多基于R99版本,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384kbit/s。R4版本是向全分组化演进的过渡版本,与R99比较其主要变化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的概念,将控制和承载分离,话音通过分组域传递,另外,R4中也提出了信令的分组化方案,包括基于ATM和IP的两种可选形式。R5和R6是全分组化的网络,在R5中提出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的方案,可以使最高下行速率达到10Mbit/s,目前标准仍在制订中;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0、ReleaseA、EV-DO和EV-DV,Release0的主要特点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网,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增加支持分组业务的网络实体,此版本已经稳定。联通即将开通的CDMA二期工程采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单载波最高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53.6kbit/s。ReleaseA是Release0的加强,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EV-DO采用单独的载波支持数据业务,可以在1.25MHz标准载波中支持平均速率为600kbit/s、峰值速率为2.4Mbit/s的高速数据业务,到EV-DV阶段,可在一个1.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语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TD-SCDMA标准也由3GPP组织制订,基于TSM标准的系统其实就是在GSM网络支持下的TD-SCDMA系统。TSM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在GSM的核心网上使用TD-SCDMA的基站设备,其A接口和Gb接口与GSM完全相同,只需对GSM的基站控制器进行升级。一方面利用3G的频谱来解决GSM系统容量不足,特别是在高密度用户区容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初期最高达384kbit/s的各种速率的数据业务。
二、我认为TD-SCDM在我国将来的3G建设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1、        有效缓解频率资源紧张。大城市部分地区GSM系统已经出现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面向数据业务的GPRS业务占用的资源成倍增长(GPRS使用时将占用多个信道),也加剧了GSM的频率危机。2G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受到频率瓶颈的严重制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3G也是移动数据业务进一步发展与2G频率资源严重不足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下的必然发展方向。
2、        TD-SCDMA的频率使用特点将有效解决3G频率紧张的矛盾。TD-SCDMA的技术特点尤其适合3G的应用。在TDD的工作模式中,上下行数据的传输通过控制上、下行的发送时间长短来决定,可以灵活控制和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时段长短比例,这尤其适合今后的移动因特网、多媒体视频点播等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由于因特网业务中查询业务的比例较大,而查询业务中,从终端到基站的上行数据量很少,只需传输网址的代码,但从基站到终端的数据量却很大,收发信息量严重不对称。只有采用TDD模式时,才有可能通过自适应的时隙调整将上行的发送时间减少,将下行的接收时间延长,来满足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这种优势是FDD模式所不具备的。
3、        TD-SCDMA有利于国内运营商发展。由于ITU为TDD技术在全球都划分了统一分配的频段,欧美各国也为TDD划分了专有频段。鉴于TD-S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惟一的进行商业开发的3GTDD技术,只要各国运营商采用TDD技术,必将采用TD-SCDMA技术。因此,当其他国家决定建设TDD移动通信网时,中国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作为TD-SCDMA技术的首批运营者所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走向国际运营市场。
4、        TD-SCDMA技术特点适合国内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相对WCDMA和cdma 2000而言,TD-SCDMA是一项新生技术,首批采用TD-SCDMA的运营商,可以更有效地结合TD-SCDMA系统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创新。同时TD-SCDMA系统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例如智能天线提供的强定位和追踪能力、上下行非对称业务、信道分配的灵活性、高频谱利用率等,这些特点都为国内运营商结合我国实际开发运营业务提供有力基础。

以上是我的读后感,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时间:  2008-8-28 15:21
作者: wdyang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原因:我对此技术感兴趣,正学习中
时间:  2008-9-5 10:09
作者: lcjtttzl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一书,
我的原因,我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我对通信有着浓厚的兴趣,去年,我考取了软考的网络工程师,
但是,我现在还是想再学习,对也非常喜欢移动通信.请回复.
承诺:按期完成200字以上的读书感言!
时间:  2008-9-5 16:22
作者: 水的眼泪

谢谢
时间:  2008-9-5 22:05
作者: zhaoxin_xt     标题: 申请该书阅读学习。

申请该书学习,本人曾经参加过中兴公司短暂的TD培训,希望可以再仔细的学习下TD的原理,虽然最近工作忙,但一定会抽时间写下自己对TD的粗浅理解。谢谢!
时间:  2008-9-6 09:33
作者: 一级将军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原因:我对此技术感兴趣,正学习中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
时间:  2008-9-10 10:52
作者: zluo

还有没有证书啊???
时间:  2008-9-10 10:59
作者: bbs助理

原帖由 zluo 于 2008-9-10 10:52 发表
还有没有证书啊???

现在没有,但以后还是有可能有。
时间:  2009-3-24 09:59
作者: wangnan489

申请 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时间:  2009-5-5 09:23
作者: door1986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怎么试读老是就放一个章节啊,我想电子版的都能看到,可以么?
时间:  2009-7-3 10:20
作者: sxxxiang

兄弟们,姐妹们 有买的没?
时间:  2009-7-3 10:21
作者: sxxxiang

书好像有点贵哦!呵呵
时间:  2009-9-9 17:07
作者: 晗霜雪

厉害呀,好书,就是不是免费的
时间:  2009-9-17 10:37
作者: td-newer

来晚了
时间:  2010-2-24 10:12
作者: wangnan489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申请原因:不是学通信出身,目前工作涉及到希望能学习
我承诺:阅读完毕后按时递交500字以上的读后感,遵守活动规则。
时间:  2010-3-27 09:30
作者: chzhj000

哈哈  好书  好贵
时间:  2010-6-28 14:58
作者: Se2Corld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申请原因:有幸进入这个行业,并喜欢上这个行业。
我承诺:阅读完毕后按时递交500字以上的读后感,遵守活动规则。
谢谢
时间:  2010-9-25 14:18
作者: gj19890923

我申请赠阅:《TD-SCDMA无线系统原理与实现》,
申请原因:我学的是通信工程,所以想要学习哈本书,希望给予赠阅。
我承诺:阅读后愿意写500字以上的读后感,谢谢
时间:  2011-1-4 21:56
作者: licf

:) ,挺好的,谢谢!
时间:  2011-1-16 23:32
作者: esufick

楼主太有才了
时间:  2011-4-1 10:31
作者: zaj01     标题: 通信资料很重要

顶起!!!!
时间:  2011-10-25 18:36
作者: allensjz     标题: 很不错的书,这个活动挺好的

看来以后我要积极点了,呵呵
时间:  2012-2-29 21:41
作者: 鬼子牧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