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移动EDGE网络历史上生命最短的网络?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9-2 18:26
作者: gsty2005     标题: 移动EDGE网络历史上生命最短的网络?

【IT168 专稿】中国移动斥资350亿元升级移动接入网络,EDGE网络开始在全国各地普及,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在各地建造EDGE网络。平均下载速度高达10kB/s的EDGE网络一出现,立即受到了数千万手机上网用户的追捧。众所周知,中国移动是在3G牌照发放遥遥无期之时才着手建设EDGE网络,这也不由让人浮想联翩,移动EDGE网络可能将是历史上生命最短的网络。 之所以说移动EDGE将可能成为历史上生命最短的网络,原因在于移动EDGE网络并不会满足市场的需求。具体来说,移动EDGE网络的技术标准,实际应用,以及用户对移动无线上网的需求,都注定了移动EDGE网络不久将退出市场的格局。移动EDGE网络历史生命最短的具体理由如下: 原因之一:EDGE网络技术毫无优势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EDGE网络可能是一个新鲜事物,与现有的GPRS网络相比,EDGE网络无论是速度,还是稳定性都有着绝对的优势。然而,从技术角度而讲,EDGE网络技术毫无优势可言。 严格来讲,EDGE网络只是GPRS网络的延伸,还是基于GSM网络的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模式。EDGE是英文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的缩写,是“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的意思。EDGE网络的速度之所以会比GPRS网络快,那是因为EDGE网络在GSM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调制方法,采用最先进的多时隙操作和8PSK调制技术。使用了8PSK的EDGE网络,可将现有GPRS网络采用的GMSK调制技术的信号空间从2扩展到8,从而使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是原来的4倍。这样,EDGE网络在理论上的速度将会是GPRS网络速度的4倍。 EDGE网络拓扑图 从表面来看,EDGE网络使用了新的调制技术,网络速度比GPRS网络提高了数倍。可是,我们再研究一下GPRS网络的调制技术后不难发现,EDGE网络技术并无优势可言。 GPRS网络引入了分组交换的数据传输模式,用户只有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才会占用信道资源,这意味着多名用户可以共享同一个无线信道。由于GPRS网络和语音业务使用相同的网络资源,这意味着一旦基站的用户容量过小,而语音通话业务又非常繁忙的话,GPRS网络的传输效率便会降低。正因于此,GPRS数据传输速率才很难要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172.2kbps。使用GPRS网络上网,要想达到最大理论传输率,必须保证用户占用所有的8个时隙,并且没有任何防错措施,可实际应用中运营商将所有的8个时隙都给一个用户使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了解了GPRS网络的调制技术不难发现,EDGE网络技术的劣势也就出来了。EDGE与GPRS相比,仅仅是将信号究竟从2扩展到8,其数据传输仍然是基于分组交换的传输技术,仍然需要占用所有的时隙才能达到最高的理论速率。试想,仅仅把扩展了信号空间,但没有改变数据传输技术的EDGE网络,其优势又从何体现呢?没有任何技术优势,EDGE网络的生命自然不会太长。
时间:  2008-10-10 13:51
作者: wllxsh

“移动EDGE网络历史生命最短的具体理由如下: 原因之一:EDGE网络技术毫无优势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EDGE网络可能是一个新鲜事物,与现有的GPRS网络相比,EDGE网络无论是速度,还是稳定性都有着绝对的优势。然而,从技术角度而讲,EDGE网络技术毫无优势可言。 严格来讲,EDGE网络只是GPRS网络的延伸,还是基于GSM网络的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模式。EDGE是英文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的缩写,是“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的意思。EDGE网络的速度之所以会比GPRS网络快,那是因为EDGE网络在GSM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调制方法,采用最先进的多时隙操作和8PSK调制技术。使用了8PSK的EDGE网络,可将现有GPRS网络采用的GMSK调制技术的信号空间从2扩展到8,从而使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是原来的4倍。这样,EDGE网络在理论上的速度将会是GPRS网络速度的4倍。 EDGE网络拓扑图 从表面来看,EDGE网络使用了新的调制技术,网络速度比GPRS网络提高了数倍。可是,我们再研究一下GPRS网络的调制技术后不难发现,EDGE网络技术并无优势可言。 GPRS网络引入了分组交换的数据传输模式,用户只有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才会占用信道资源,这意味着多名用户可以共享同一个无线信道。由于GPRS网络和语音业务使用相同的网络资源,这意味着一旦基站的用户容量过小,而语音通话业务又非常繁忙的话,GPRS网络的传输效率便会降低。正因于此,GPRS数据传输速率才很难要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172.2kbps。使用GPRS网络上网,要想达到最大理论传输率,必须保证用户占用所有的8个时隙,并且没有任何防错措施,可实际应用中运营商将所有的8个时隙都给一个用户使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了解了GPRS网络的调制技术不难发现,EDGE网络技术的劣势也就出来了。EDGE与GPRS相比,仅仅是将信号究竟从2扩展到8,其数据传输仍然是基于分组交换的传输技术,仍然需要占用所有的时隙才能达到最高的理论速率。试想,仅仅把扩展了信号空间,但没有改变数据传输技术的EDGE网络,其优势又从何体现呢?没有任何技术优势,EDGE网络的生命自然不会太长。”楼主分析的好像有点道理,让时间来检验吧。
另外,传说中的沙发总算是坐了一会。
时间:  2008-10-10 14:30
作者: noyetang

学习。。
时间:  2008-10-10 14:35
作者: hfn985

学习了
时间:  2008-10-11 19:59
作者: sftxys

可是最贵的网呦
时间:  2008-10-12 09:23
作者: vivat

我觉得EDGE不会那么快淘汰吧
时间:  2008-10-12 13:18
作者: mscgroup


时间:  2008-10-12 18:03
作者: eeeagle

谁让它的名字叫EDGE??
注定了??
时间:  2008-10-13 00:39
作者: cheesecake

高低端的搭配总归会有,等着大降价吧
时间:  2008-10-13 22:51
作者: 冷月饮雪

不太懂
时间:  2008-10-31 21:03
作者: benj     标题: 作为2G网络,会长期存在

只要中国移动愿意,承载目前类似彩信之类的业务还是绰绰有余。
时间:  2008-10-31 23:32
作者: matr1x

不同意楼主观点:
1、虽然速度不如3G,但联通、电信的3G网络要完善起来还要有一段时间,目前EDGE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2、与移动自己的TD相比,支持EDGE的终端非常丰富。EDGE完全可以满足中低端用户的需要,作为TD的补充。
所以,只要2G语音业务还存在,EDGE就有使用价值。
时间:  2008-11-1 07:44
作者: ljie_888

不同意楼主的观点。我觉得EDGE很好。很长时间都会存在
时间:  2008-11-1 10:27
作者: ablelee

同意LZ的观点,象日本已淘汰2G网络了
时间:  2008-11-1 16:45
作者: fyf614


时间:  2008-11-1 18:07
作者: 悄悄飘过

做3G的补充也不错
时间:  2008-11-2 10:33
作者: liugang8486

看看
时间:  2008-11-2 20:47
作者: roamer2063

真是外行充内行啊。要知道EDGE对中移动的影响有多大吗?数据显示,中移动的手机上网在去年和今年两年爆发式增长,沿海发达身份手机上网客户数都在千万以上了,收入大幅攀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EDGE带来的快速体验。

EDGE是中移动在非常时候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本来中移动就不打算上EDGE了,但是3G难产,后来又逢到TD,因此EDGE成为数据业务顶梁柱,看看终端就知道了,国内外只要有点档次的手机全支持EDGE,无论是nokia n95还是iphone。

EDGE带来的市场影响还在继续,还将持续体现。预计在后续5年内会给中移动巨大的贡献,因为毕竟支持TD的终端太少太贵了。数据业务还是要开展,怎么办,只能EDGE。
时间:  2008-11-2 21:29
作者: 海风轻清     标题: 我不同意1楼的观点,又是一个唯技术论

不裹文章是转载的,不算LZ的观点

看一个业务是否成功,除了看技术的进步,还要看终端的普及程度和网络的覆盖程度,至少从这两点上来看,已经可以保证EDGE的成功了。

一方面,目前新推出的G网终端,都是已经支持EDGE了,而EDGE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相比于所谓的3G甚至4G,EDGE和GPRS以及GSM网络是真正的平滑兼容了

恰恰数据业务目前最大的用户群就是EDGE的用户了,我很看好EDGE甚至将来的增强型EDGE(不过后者目前的问题是能够支持的终端太少了)
时间:  2008-11-2 22:29
作者: mjbking

EDGE会被淘汰,但作为2.75代通信标准 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吧
时间:  2008-11-2 23:16
作者: coffee198375

EDGE还是很有优势的,移动的业务做得好就行,业务做不好,网络再好也赚不到钱,比如连通`````````!
时间:  2008-11-2 23:26
作者: fly20080322

技术方面俺是外行,不过还是要看市场,如果有这种需求,那他就有存在的理由。
时间:  2008-11-3 12:39
作者: zr69     标题: 了解了~


时间:  2008-11-3 17:15
作者: nfsk

从终端支持和市场发展的情况看,EDGE还是不错的,至少会是一个成功的过渡技术
时间:  2008-11-4 10:27
作者: iceplate

Edge 至少再存活5年,3G网络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用户接受3G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其实,对普通人来讲,3G是否必要?

[ 本帖最后由 iceplate 于 2008-11-4 10:35 编辑 ]
时间:  2008-11-4 23:15
作者: fangzhilang     标题: 最烦外行充大头

edge绝对比目前的TD好。升级成本低,覆盖好,性能稳定。
    现在EDGE全覆盖的地区很多,数据业务流量增长就靠他了。全覆盖地区edge流量占总流量比例可达80%。
时间:  2008-11-4 23:22
作者: fangzhilang     标题: 其数据传输仍然是基于分组交换的传输技术,晕

请作者推荐一个不基于分组交换的高级技术。
连调制技术、传输技术、交换技术都分不清,也好意思写长篇大论,人至贱则无敌啊
时间:  2008-11-5 13:58
作者: laozhu

人至贱则无敌啊,真强
时间:  2008-11-5 16:15
作者: zdxxdz1

我现在用的就是 edge,很好用,我觉得近几年我都会用着。。
时间:  2008-11-5 16:16
作者: zdxxdz1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发帖随机事件
买黄色光碟被同事mm 看到。。。
时间:  2008-11-5 16:37
作者: www654321

EDGE网络覆盖面比3G要广,终端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质量可靠,速率适中(终端屏幕不过才几寸,上网足以),网络可以从GPRS直接升级而成,投资较3G网络少很多。
时间:  2008-11-6 14:53
作者: scuzhouxinglon

学习
时间:  2008-11-6 23:46
作者: jiguangliuhn

哪天2G扛不住了,EDGE自然就会没了。但在中国,到淘汰2G的那天应该不会太快
时间:  2008-11-7 10:35
作者: myhope1982

EDGE不会那么快被淘汰的,一,EDGE的终端丰富,TD现在刚上马,终端跟不上。没手机在手,你TD的速度再快,也没办法体验啊。二,TD的网络覆盖远不能与G网的相比,除非移动在近几年加大网络建设速度,建成一张与G网可以相当的网。三,资费问题,当然这个估计以后TD与G网不会相差太大。
总之,以后EDGE做为3G的补充还是会长时间存在的。
时间:  2008-11-7 17:25
作者: skycorner

EDGE应该还有2~3年的生命周期,在中国!
时间:  2008-11-13 16:50
作者: cute_comm     标题: 我也来说一句

楼主是不太懂技术,不过呢EDGE有它的长处,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话音容量没有任何提高(没有引入AMR)的情况下,而且也不支持视频电话等实时业务。所以毕竟还就是一个过渡的网络,和全新的3G还是差很多。也就是TD烂,否则如果其他运营商上了UMTS, 或EVDO,差距就太明显了。
时间:  2008-11-17 16:51
作者: ZHUYUNGUI

好比小灵通,过渡产品,生命周期不会超过3年。
时间:  2008-12-3 15:15
作者: supperlu

luguo
时间:  2008-12-4 09:45
作者: noblood

未来edge将在农村和边缘城市使用,TD在大中型城市用,共同构成3G/2.75G网络
时间:  2008-12-4 20:50
作者: wwmmkkk

学习 中。。
时间:  2008-12-4 21:24
作者: yhj0133

呵呵.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时间:  2008-12-18 09:36
作者: zhoufengbin

学习了
时间:  2008-12-24 10:28
作者: moonfly002

不太认同LZ
虽然3G要来,但是移动的客户群这么大,大家用移动都已经成习惯了。
如果移动不是马上更新到3G网络,大概只有少数的人会为了使用3G而转到其他运营商去。毕竟很多人的手机号码已经成为了一个人的名片,不是说换就能换的。所以说只要移动不是马上淘汰EDGE网络。我们就还是只能凑活着用它的,没办法的!!!
顶!大家顶才是真的顶!
时间:  2009-8-23 20:11
作者: samiki     标题: ding ...............

ding........................
时间:  2010-3-28 09:16
作者: kellyhe

学习
时间:  2014-4-15 10:32
作者: 前行者

回头看这篇文章,感触良多!!!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