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转帖]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分布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12-24 22:50
作者:
shenhqi
标题:
[转帖]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分布
走进全球互联网中枢 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分布
“
互联网
域名
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是全球互联网的最高管理机构。《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这个“全球网管”前,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幕幕场景:大楼内戒备森严;安检需进行视网膜扫描;大型
服务
器上红绿灯不断闪烁;当战争发生时,工作人员坐在巨型屏幕前,一摁按钮,一个敌对国家就彻底从互联网上消失了……但当记者找到坐落在洛杉矶的ICANN总部大楼时,怎么看都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整个大楼没有ICANN的任何标志,倒是一层“华盛顿信托”银行的标志格外醒目。楼对面是毗邻太平洋的游艇码头,左边是繁华的商业区。走进大楼询问管理员,管理员说:ICANN就在3层。“要不要登记?”“不用,直接去就行。”
网络
主宰 “貌不惊人”
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落差如此之大让记者十分惊讶,因为ICANN如同
网络
世界的主宰,被称为全球
网络
中枢。在
网络
世界,最关键的是网址信息,如果网址相同,连接发邮件都会混乱。所以,必须统一管理
域名
和网址。ICANN不仅负责分配
域名
,还控制着管理互联网主目录的所有根
服务
器。美国创立了互联网并为其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ICANN的绝大部分根
服务
器由美国公司、科研机构甚至军方控制。2005年,约50个国家的首脑和149个国家的1.1万名代表参加了在突尼斯召开的信息峰会,要求设立新机构接管ICANN的职能,从而削弱美国在互联网上的垄断地位。如此巨大的权威与记者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对比。
ICANN
总部其实只占半个楼层,内部设施同普通公司没什么两样。工作人员有的在
聊天
,有的在电脑前打字,大家穿着都很随意。公关部的杰森说,这里以前是南加州大学的大楼,现在5层以上仍归该大学所有。ICANN的许多工作是由专家们通过互联网完成的,并不需要太大的工作场所。由于记者准备了很多问题,杰森不断进出会议室,请来各部门主管做介绍。ICANN集团业务副总裁保罗说,国际上对ICANN的了解很不够,他们非常欢迎《环球时报》记者来采访。保罗说,ICANN的发展有“历史原因”。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研发的,在民用方面出现巨大需求的时候,美国认为该由一个民间机构来进行专业管理。于是1998年ICANN宣告成立。它是一个非赢利机构,董事会成员来自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它下设4个委员会,3个
技术
组织和一个
技术
联络组。ICANN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域名
注册的收费,也有一些国家政府的自愿捐助。
母
服务
器隐藏得很深
记者问了一个中国读者很感兴趣的问题,世界上为什么只有13个根
服务
器?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安全性怎样保障?
技术
专家金的回答让记者意识到,外界以前的许多报道都有偏差。 金说,准确的说法是世界上有13个根
服务
器系统。其实全球至少有1000多台根
服务
器,北京有3台。另外,在这13个根
服务
器系统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隐藏着的母
服务
器。全世界所有的顶级
域名
,都是由这台母
服务
器来确定的。全球1000多台根
服务
器上的解析系统都是这台母
服务
器的复制。金说,目前这13个根
服务
器系统由12家机构管理,分佈在全球100多个地区。所以每一个编号的根
服务
器系统,不是一台机器,而是有几十台或上百台
服务
器。
13
个根
服务
器系统的分佈是这样的:A
服务
器系统由美国verysign公司管理,放置在弗吉尼亚州;B
服务
器系统由南加州大学的信息科学研究所管理,在洛杉矶;C
服务
器系统由美国Cogent公司管理,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和弗吉尼亚;D
服务
器系统由马里兰大学管理,在马里兰州大学区;E
服务
器系统由美国宇航局Acme研究所管理,在硅谷的山景城;F
服务
器系统由美国的“互联网系统联合体”管理,在全球40个地方,包括北京、台北、伦敦等;G
服务
器系统由美国国防部
网络
信息中心管理,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H
服务
器系统由美国陆军信息中心管理,在马里兰州阿伯丁;I
服务
器系统由瑞典Autonomica公司和北欧NORDUnet组织管理,在29个城市,包括北京、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等;J
服务
器系统也由美国verysign公司管理,在全球30个城市,如北京、旧金山等;K
服务
器系统由“欧洲
网络
协调中心”管理,在伦敦、法兰克福、米兰等17个城市;L
服务
器系统由ICANN自己管理,在洛杉矶;M
服务
器系统由日本WIDE项目组管理,在东京。
从上述分佈可以看到,放置在北京的根
服务
器分别是F号、I号和J号。金不同意北京的这些
服务
器是“镜像”的说法,他称全球的所有根
服务
器虽然使用的操作系统可能不一样,但使用的
域名
资料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主
服务
器”或“镜像”的区别。金接着谈到了母
服务
器。“13个根
服务
器系统你可以知道在哪里,母
服务
器在哪儿?这是个秘密。”金就是母
服务
器的管理员,杰森和金在提及母
服务
器时用词很谨慎。不过金还是介绍了其工作流程。他说,在顶级
域名
有所变动的时候,他会修改程序内容向母
服务
器发送,这个过程中美国政府方面会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母
服务
器接受修改。13个根
服务
器系统每天会定时同母
服务
器“通话”,及时从母
服务
器那里获得最新的
域名
解析文件。全球所有的根
服务
器在很短时间内都会同母
服务
器保持一致。为了保证母
服务
器的安全,有关方面采取了严密的措施,公众从互联网上是无法进入母
服务
器的。
记者提出参观根
服务
器。金说,出于安全原因他恐怕无法安排,“我自己都没有去看过ICANN管理的根
服务
器。”他还说,就是设在北京的根
服务
器,相信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人员都接触不到,因为根
服务
器是由专门机构管理的。记者注意到,资料显示编号B的
服务
器系统就设在ICANN大楼所处的大街上,但当问到是不是就在楼内时,杰森说“不能做这样的猜测”。金说,根
服务
器至关重要,虽然大致地点对公众透明,但具体位置是保密的。因为根
服务
器受到网上的攻击还可以修复,一旦受到物理攻击或破坏,将造成灾难。
否认能在网上“删除”国家
记者问,前面的资料表明美国牢牢掌握着对互联网核心的控制,那么一旦美国同别国开战,是不是可以用关闭
域名
解析的办法使这个国家从网上消失呢?这时候ICANN集团业务副总裁保罗显得有些激动。他强调,ICANN不涉及政治,它也不是美国的民间机构,而是一个国际机构,它的职责是协调管理各
技术
要素,使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能够找到有效的地址。杰森解释说,保罗的意思是,ICANN按照自己的准则和美国法律办事,它不会因为政治因素去从事不理智的行为。只要这么做了,全世界都会知道。金补充道,从
技术
上讲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上的根
服务
器太多了,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仅靠一两家机构关闭
域名
解析是没有用的。即使关闭了,根
服务
器的智能恢复功能也会起作用。
根
服务
器是互联网的核心,它也时常受到
黑客
攻击。今年2月,全球根
服务
器系统受到两次共7个半小时的袭击。杰森给记者的“根
服务
器遭袭”报告上说,2月6日世界标准时间零时,亚太地区许多计算机同时向根
服务
器系统发动袭击,企图使之瘫痪。它们每秒传送的
数据
量高达1Gb,相当于
服务
器要每分钟接收75万封电子邮件。结果至少有6个根
服务
器系统受到影响,两个破坏严重。有分析认为攻击来自韩国,但ICANN不认为
黑客
一定是韩国人,他可以是任何地点的任何人,只不过是操纵了韩国的计算机而已。报告称,从理论上讲,根
服务
器只要有一台能正常工作,互联网运行都会畅通无阻。如2002年的
黑客
袭击甚至造成了9个根
服务
器系统瘫痪,但没有影响互联网的正常工作。
中国参与第二代互联网研发
记者正和金聊着,国际
域名
网络
项目组的蒂娜走了进来。她正和一组科学家研究测试IPv6和多语言顶级
域名
。比如中文
域名
,开发成功后网民可以直接在地址栏输入中文。她说,中国的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参与很积极。从一开始中国、日本、韩国就参与了研究和测试。据了解,目前广泛使用的互联网是第一代互联网,采用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号为4,即IPv4。美国是第一代互联网的创立者,占有
网络
核心资源,处于绝对垄断地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IP地址的需求也迅猛增加,IPv4所能提供的地址很快将发完。第二代互联网所依据的协议是IPv6。它可以提供无限数量的IP地址。由于IPv6尚未成形,各个国家都在努力研发,试图参与下一代互联网的规则制定,掌握“话语权”,维护自身的
网络
安全。
时间:
2010-3-10 10:00
作者:
hq19851014
金说,目前这13个根服务器系统由12家机构管理,分佈在全球100多个地区。所以每一个编号的根服务器系统,不是一台机器,而是有几十台或上百台服务器。
学习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