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19694]现代小卫星及其应用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9-3-2 23:32
作者:
jingforever
标题:
[19694]现代小卫星及其应用
2009-3-2 23:32 上传
下载附件
(25.59 KB)
书 名 现代小卫星及其应用
丛 书 名 --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19694-1/TN
编目分类 V474.1
作 者 张更新 主编
译 者 --
责任编辑 韦毅
开 本 16 开
印 张 21.25
字 数 530 千字
页 数 330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 2009年4月
本 印 次 2009年4月
首 印 数 3000 册
定 价 56.00 元
第10章试读[attach]43679[/attach]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现代小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概况,范围广,内容新。本书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了现代小卫星的发展背景、组成和特点,以及卫星轨道和星座设计、卫星发射和航天测控等基础知识;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现代小卫星在导航定位、通信、对地观测以及空间科学技术试验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有关空间电子战(太空战)和信息融合以及天基综合信息网等的基本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与参考书,也可供信息、航天和空间科学应用领域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阅读,达到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目 录
第1章 概论 1
1.1 人造地球卫星发展概述 1
1.2 现代小卫星的基本概念 2
1.3 现代小卫星的组成 3
1.3.1 卫星平台 3
1.3.2 典型的小卫星平台 9
1.3.3 现代小卫星的有效载荷 10
1.4 现代小卫星的分类 11
1.5 国内外小卫星的发展概况 13
1.5.1 美国小卫星发展概况 14
1.5.2 欧盟各国的小卫星发展概况 15
1.5.3 俄罗斯的小卫星发展概况 16
1.5.4 日本的小卫星发展概况 16
1.5.5 我国小卫星的发展概况 16
1.6 现代小卫星的特点及卫星技术发展趋势 19
第2章 卫星轨道与星座设计 21
2.1 引言 21
2.2 有关人造卫星运行轨道的基本概念 21
2.3 卫星轨道的摄动 24
2.4 卫星轨道分类和特点 25
2.5 范·阿伦辐射带和卫星轨道高度窗口 27
2.6 卫星星座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28
2.7 卫星轨道和星座的初步设计 30
2.8 卫星和星座的覆盖性能分析 31
2.9 星间链路特性分析 35
第3章 航天测控系统 42
3.1 航天测控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42
3.2 航天测控系统的分类 43
3.3 航天测控系统发展简史 43
3.4 航天测控体制及其发展过程 44
3.5 小卫星测控的任务及特点 45
3.6 小卫星测控体制比较 46
3.7 小卫星测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47
第4章 卫星运载与发射 50
4.1 卫星发射运载工具 50
4.2 卫星发射三要素 51
4.2.1 发射方位角 52
4.2.2 发射场位置 52
4.2.3 发射时刻 54
4.3 运载火箭的发射飞行程序 55
4.4 卫星发射的入轨方式 56
4.5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过程 56
4.6 卫星返回 57
4.7 小卫星的发射方式 57
4.8 小卫星运载火箭及其特点 58
第5章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概论 60
5.1 导航概述 60
5.1.1 导航和导航系统的定义 60
5.1.2 常用导航方法 60
5.1.3 导航的分类 61
5.1.4 导航系统的性能指标 62
5.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 62
5.2.1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提出 62
5.2.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一般组成 63
5.2.3 卫星导航定位和测速方法的分类 63
5.3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简史 64
5.4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66
5.4.1 卫星导航定位的物理基础 66
5.4.2 用户位置和速度的矢量表示 66
5.4.3 导航定位中的观测量与状态量 67
5.4.4 导航/定位过程中的基本观测量 67
5.4.5 基本观测量的测量方法 69
5.4.6 用户位置与速度的计算 71
第6章 典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76
6.1 美国的GPS简介 76
6.1.1 GPS的开发背景 76
6.1.2 GPS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76
6.1.3 GPS提供的定位服务及特点 83
6.1.4 GPS的工作原理 84
6.1.5 GPS的信号和导航电文 85
6.1.6 DGPS 88
6.1.7 GPS定位误差源分析 88
6.2 俄罗斯的GLONASS简介 90
6.2.1 GLONASS的发展历程 90
6.2.2 GLONASS的组成 91
6.2.3 GLONASS的载波信号和电文 91
6.2.4 GLONASS的工作原理 92
6.3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简介 93
6.3.1 伽利略系统的发展历程 93
6.3.2 伽利略系统的体系结构 94
6.3.3 伽利略系统提供的服务及其指标 94
6.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95
6.4.1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概况 95
6.4.2 “北斗一号”系统的组成 96
6.4.3 “北斗一号”系统的工作原理 100
6.4.4 “北斗一号”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104
6.4.5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05
6.5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 106
6.6 GPS的典型应用 108
6.7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典型应用 110
6.7.1 在灾情信息采集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111
6.7.2 在“南沙渔船船位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113
6.7.3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 114
第7章 卫星通信概论 116
7.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16
7.1.1 卫星通信的定义 116
7.1.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16
7.1.3 卫星通信中的单跳与双跳传输 117
7.2 卫星通信发展概况 118
7.3 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118
7.4 卫星通信中的链路 120
7.5 卫星通信的特点 121
7.6 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 122
7.7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124
7.7.1 FDMA方式 124
7.7.2 TDMA方式 125
7.7.3 CDMA方式 125
7.8 卫星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127
7.9 卫星通信中的信源编码技术 127
7.9.1 语音编码技术 128
7.9.2 图像编码技术 128
7.10 卫星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129
第8章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131
8.1 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31
8.2 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132
8.2.1 卫星固定通信的发展概况 133
8.2.2 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应用概况 136
8.2.3 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139
8.2.4 军事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140
8.3 若干GEO卫星通信系统 142
8.3.1 Intelsat卫星概况 142
8.3.2 Inmarsat系统概况 144
8.3.3 ACeS系统概况 150
8.3.4 Thuraya系统概况 152
8.3.5 IPSTAR系统概况 154
8.3.6 WINDS系统概况 156
8.4 N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背景、组成及特点 160
8.4.1 N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背景 160
8.4.2 N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161
8.4.3 N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162
8.4.4 有代表性的N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163
8.5 铱系统简介 164
8.5.1 铱系统概况 164
8.5.2 铱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166
8.5.3 卫星星座及主要技术参数 167
8.5.4 系统控制段 169
8.5.5 铱信关站 171
8.5.6 铱系统用户单元 172
8.5.7 铱系统通信体制 173
8.5.8 铱系统的呼叫处理过程 174
8.6 全球星系统 174
8.6.1 全球星系统概况 174
8.6.2 全球星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76
8.6.3 全球星系统的空间段 177
8.6.4 全球星系统的地面段 177
8.6.5 全球星系统的用户段 178
8.6.6 全球星系统通信体制 179
8.6.7 全球星系统的工作过程 179
8.6.8 全球星系统的定位功能 180
8.7 轨道通信系统 181
8.7.1 轨道通信系统概况 181
8.7.2 轨道通信系统的空间段 181
8.7.3 轨道通信系统的地面段 182
8.7.4 轨道通信系统的用户段 182
8.7.5 轨道通信系统的通信体制 183
8.7.6 轨道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 183
8.8 几个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对比 183
第9章 卫星遥感概论 186
9.1 遥感的概念及特点 186
9.2 遥感的分类 187
9.3 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 188
9.4 遥感的发展简史 189
9.5 遥感中的电磁波和辐射源 190
9.5.1 遥感使用的电磁波 190
9.5.2 遥感过程中的电磁辐射源 191
9.6 地物的光谱特性 193
9.6.1 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193
9.6.2 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 196
9.6.3 地物的透射光谱特性 197
9.7 大气和环境对遥感的影响 197
9.7.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97
9.7.2 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198
9.8 卫星遥感传感器 199
9.8.1 卫星遥感传感器的一般组成及分类 199
9.8.2 卫星遥感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200
9.8.3 常用的卫星遥感传感器 201
9.9 卫星遥感的应用 206
9.9.1 卫星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206
9.9.2 卫星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210
9.9.3 卫星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 212
9.9.4 卫星遥感在全球性宏观研究中的应用 213
9.9.5 卫星遥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13
第10章 典型对地观测卫星及其应用 215
10.1 对地观测卫星概述 215
10.2 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15
10.3 气象卫星及其应用 216
10.3.1 气象卫星的基本概念 216
10.3.2 气象卫星的发展简史 217
10.3.3 气象卫星在民用领域的典型应用 219
10.3.4 气象卫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例子 223
10.4 陆地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224
10.4.1 资源卫星概述 224
10.4.2 典型的陆地资源卫星 224
10.4.3 陆地资源卫星的应用 230
10.5 海洋卫星及其应用 232
10.5.1 海洋卫星概述 232
10.5.2 国内外典型海洋卫星 233
10.5.3 海洋卫星的应用例子 235
10.6 照相侦察卫星及其应用 236
10.6.1 照相侦察卫星概述 236
10.6.2 照相侦察卫星的主要技术指标 236
10.6.3 照相侦察卫星的发展简史 237
10.6.4 美国的KH-12卫星及其后继计划 239
10.6.5 照相侦察卫星的应用 241
10.7 商用光学成像卫星及其应用 242
10.8 SAR侦察卫星及其应用 247
10.8.1 雷达侦察卫星概述 247
10.8.2 星载SAR系统的组成 248
10.8.3 SAR卫星的主要指标 249
10.8.4 SAR卫星的发展简史 250
10.8.5 典型SAR卫星 251
10.9 电子侦察卫星 252
10.9.1 概述 252
10.9.2 电子侦察卫星的特点 253
10.9.3 电子侦察卫星的有效载荷 254
10.9.4 国外电子侦察卫星发展概况 254
10.10 海洋监视卫星及其应用 256
10.10.1 海洋监视卫星概述 256
10.10.2 海洋监视卫星的发展简史 257
10.10.3 美国的“白云”海洋监视卫星系统 258
10.10.4 美国“白云”海洋监视卫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 259
10.11 导弹预警卫星及其应用 260
10.11.1 概述 260
10.11.2 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的发展概况 260
10.11.3 美国DSP卫星的载荷及工作过程 262
10.12 小卫星在核爆炸探测中的应用 263
10.12.1 概述 263
10.12.2 核爆炸探测卫星的工作原理 263
10.12.3 美国的核爆炸探测卫星 264
第11章 小卫星在空间科学技术试验中的应用 267
11.1 现代小卫星在编队飞行中的应用 267
11.1.1 卫星编队飞行技术和虚拟卫星概述 267
11.1.2 卫星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 269
11.1.3 编队飞行的地面段运控管理 270
11.1.4 编队卫星在空间科学与探索中的应用 271
11.2 纳卫星技术的空间应用 272
11.2.1 纳卫星概述 272
11.2.2 纳卫星的关键技术 272
11.2.3 纳卫星的空间应用 273
11.3 现代小卫星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274
11.3.1 深空探测概述 274
11.3.2 深空探测中小卫星的应用 276
11.4 国内外空间科学试验小卫星介绍 277
11.4.1 我国的“实践”系列科学实验卫星 277
11.4.2 美国的“开拓者”卫星 281
11.4.3 美国的“磁层星座”计划 283
11.4.4 美国的STEP计划 283
11.4.5 瑞典ASTRID科学试验小卫星和MUNIN卫星 284
11.4.6 英国SHAP-1卫星 285
11.4.7 美国大学纳卫星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285
第12章 空间电子战概论 289
12.1 概述 289
12.1.1 卫星系统的特点及空间电子战的提出 289
12.1.2 信息战和电子战的基本概念 290
12.1.3 空间电子战的定义和内涵 290
12.1.4 空间电子战的分类 291
12.2 空间电子战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291
12.2.1 美俄空间卫星攻防技术的发展简史 291
12.2.2 美军现有的空间攻防武器 292
12.2.3 美军2025年的空间作战系统 294
12.3 空间电子攻击“硬杀伤”武器与技术 296
12.3.1 空间电子攻击“硬杀伤”武器的一般特点 296
12.3.2 反卫星核武器 296
12.3.3 反卫星动能武器 297
12.3.4 反卫星定向能武器 297
12.3.5 反卫星卫星 300
12.3.6 其他新型反卫星武器 301
12.4 空间电子攻击“软杀伤”武器与技术 302
12.4.1 电磁干扰是一种有效的“软杀伤”攻击手段 302
12.4.2 空间电子攻击“软杀伤”系统的卫星有效载荷 303
12.4.3 空间电子攻击“软杀伤”武器的攻击方法 303
12.5 空间电子攻击武器的比较与评估 305
12.5.1 空间电子攻击武器的性能比较 305
12.5.2 空间电子攻击武器的应用状况 306
12.5.3 空间电子攻击武器给环境和和平带来的影响 307
12.6 空间电子支援技术 308
12.7 空间电子防护技术与策略 308
12.7.1 空间电子防护的策略 308
12.7.2 美军先进的卫星保护计划 309
12.7.3 典型的卫星抗摧毁技术 310
12.7.4 卫星抗干扰技术 313
第13章 信息融合和天基综合信息网 316
13.1 引言 316
13.2 天基综合信息网概论 316
13.2.1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发展背景 316
13.2.2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定义 317
13.2.3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主要特点 317
13.2.4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系统分类 318
13.2.5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基本构成 318
13.3 信息融合技术 319
13.3.1 多源信息融合的概念 319
13.3.2 多源信息融合及其天基化 320
13.3.3 多源信息融合的若干关键技术 321
13.4 小结 323
缩略语 325
附件:
19694.jpg
(2009-3-2 23:32, 25.59 KB) / 下载次数 2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M2Nzh8MDIzN2NlZjF8MTc1NDIwMzI5OXwwfDA%3D
时间:
2009-3-4 17:42
作者:
螃蟹毛毛
学习呀,嘿嘿
时间:
2009-3-8 11:47
作者:
gaoyusheng
学习一下在说
时间:
2009-3-11 10:13
作者:
jingforever
一起学习
时间:
2010-8-21 14:24
作者:
wlyuan2010
这书真不错 真想好好看看
时间:
2010-8-21 17:00
作者:
xuchengke
看不懂哦,不是这个领域的
时间:
2010-8-21 17:00
作者:
xuchengke
惨啦,扣我19金币,晕
时间:
2010-8-28 15:54
作者:
embyss-2003
这书真不错 真想好好看看
时间:
2011-1-7 19:19
作者:
weiwen0943
好,支持张教授
时间:
2011-1-20 12:50
作者:
space555
可惜没钱买啊
时间:
2012-3-4 19:44
作者:
sunnynsj
好书啊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