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3G数据业务组网方式讨论(尤其是传输和RNC之间如何对接)!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9-6-18 11:42
作者: sdytcs     标题: 3G数据业务组网方式讨论(尤其是传输和RNC之间如何对接)!

3G数据业务已经开通了,各地方的组网方式不尽相同。我们这厂家和省公司的建议有些冲突,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指导。我的理解是这样的:1、各基站VLAN ID应该唯一,理由是安全性、可靠性高,基本不会出现广播风暴,而且地址够用。2、传输采用EPLAN或者EPL组网(基站FE+汇聚GE方式),独立VC通道,GFP封装格式,传输设备尽量不采用二次或多次汇聚:主要考虑是EVPL、EVPLAN方式是同一个以太业务中VLAN ID相同情况下才使用的,如果VLAN ID唯一,则采用更简化的EPLAN或者EPL组网即可。3、传输和RNC对接:一种是GE直接互连,一种是中间加CE设备,传输和RNC的GE均接入该CE设备。个人倾向于第二种,主要考虑后期基站优化和业务开放简单、快速,尤其是优化的时候业务中断时间很短,但网络安全上必须要求有备用CE设备及传输设备1+1支持。目前这是3个有争议的地方,迫切希望各专家说一下所了解的组网方式和建议。我是山东的,我们这两种对接组网都有。谢谢!

[ 本帖最后由 阿忠来了 于 2009-6-24 11:45 编辑 ]
时间:  2009-6-18 15:34
作者: 1001feiyue

期望高手来解答啊,呵呵。
时间:  2009-6-18 23:08
作者: 非法用户

我的理解,欢迎讨论:

1、各基站VLAN ID应该唯一,理由是安全性、可靠性高,基本不会出现广播风暴,而且地址够用。

用不用VLAN,看采用什么方式,EPL需要每个基站一个VLAN ID,EPLAN就不需要了,最好一个RNC负责的基站不超过2000个;

2、传输采用EPLAN或者EPL组网(基站FE+汇聚GE方式),独立VC通道,GFP封装格式,传输设备尽量不采用二次或多次汇聚:主要考虑是EVPL、EVPLAN方式是同一个以太业务中VLANID相同情况下才使用的,如果VLANID唯一,则采用更简化的EPLAN或者EPL组网即可。

采用EPL,直接是端到端,不需要中间汇聚,采用EPLAN,一般是需要中间汇聚的;

3、传输和RNC对接:一种是GE直接互连,一种是中间加CE设备,传输和RNC的GE均接入该CE设备。个人倾向于第二种,主要考虑后期基站优化和业务开放简单、快速,尤其是优化的时候业务中断时间很短,但网络安全上必须要求有备用CE设备及传输设备1+1支持。

增加CE设备,是对基站割接有好处,至于保护,支持业务分担和端口保护,设备的1+1好像做不到

[ 本帖最后由 非法用户 于 2009-6-19 03:15 编辑 ]
时间:  2009-6-19 07:12
作者: 谁伴我闯荡

不太明白楼上说的啊!还得学习啊
时间:  2009-6-19 18:38
作者: 人是个迷

3#,“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消灭未富起来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那全世界就都饿死了,因为没有穷人干活了。
时间:  2009-6-19 20:12
作者: teleinfor

楼主的说法好像现在的 Node B <----> RNC Iub接口已经全部IP化了?

是不是WCDMA目前建设已经全部是IP RAN了?不会吧。。。。请指点。
时间:  2009-6-19 20:28
作者: 非法用户

应该ATM和IP双栈,CS走ATM,PS走IP
时间:  2009-6-19 20:29
作者: 非法用户

这一点联通应该是走在移动和电信前面的,移动的TD还是用ATM OVER E1,电信还是用IP OVER PPPML
时间:  2009-6-19 20:33
作者: 非法用户

此贴请版主置顶,讨论清楚了,对联通IP Transport in UTMS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指导移动、电信建设的作用
时间:  2009-6-19 20:41
作者: yyrryy

先同情一下楼主,用传输网络承载全IP网络,够你喝一壶了,呵。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有部分同楼主不同:
1、不建议采用EPLAN,目前的传输网络对虚拟专网支持的不好,比如虚拟专网会自动发广播抱,达到一定量时将造成业务时延相当的大,断业务也有可能,而这时候传输网络是没有任何告警的......
2、采用EPL方式,而且只建议你在接入层上开通EPL业务(领导如果给你的压力太大,在汇聚层部分也给予开通),核心层、汇聚层走专业数据网,如果担心被人从公网攻击,可新建一个专业数据网用于承载3G基站业务。采用这种方式VLAN ID已经不是主角了.......
3、RNC接入至专业数据网,如果你们领导不考虑新建专业数据网,那只能新增加2套CE设备,这样你可以从中心局多套传输设备上下业务,减低传输网络的压力。。。。。。
4、尽量建议你们领导采用PTN网络,至少是核心层上采用、汇聚层上部分采用.......
5、GPON网络也支持3G基站,不过安全性能目前比较低,不少功能待开发中......
时间:  2009-6-19 21:07
作者: 非法用户

NODE-B到RNC采用IP传输,指向明确,并且范围尽限于该段落,没有过多的路由要求,采用EPL到RNC足够了,提议采用PTN或数据网,只是从流量复用考虑,并不见的有什么好处,但现在基站传输一般都考虑8个2M,对目前绝大多数基站来说,足够了,主要考虑局端设备的以太网汇聚比能力。
其实亦可按IMA方式,RNC具有CPOS口, NODE-B有IP OVER E1口就可以了,对现有传输网模式不做任何变动,只是接入、汇聚层需要不断拆环、升级,同时端口可能有些贵。

核心层传输网络主要负责MGW,xGSN之间的传输,需要用数据网(ROUTER)网络
时间:  2009-6-20 10:20
作者: sdytcs

先谢谢各位大家的建议支持。个人以为:3G的数据业务组网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了,和语音一样以地区为汇聚单位,走传输网考虑的是安全、带宽保证、时延、切换、计费等问题,若走公网必须解决上述问题(能完美解决将是移动数据业务的一个革命,呵呵,将基站作为接入点,将手机用户当做移动计算机,想想就值得期待,语音也IP化了,嘿嘿。。。真正的网络融合啊。。。投资少多少啊。。。),若传输部分走公网必须要VPN,则网络规模太大,组织结构繁琐,可以基本排除。传输网除了全程VC12穿通,还有一种方式是以各县作为汇聚点汇聚成一个或多个GE,通过本地网波分或者光纤直接上连RNC。
走传输SDH网络,采用EPLAN也是必须要求VLANID唯一的,共用VLAN很容易就造成广播风暴,比如某一个2M的环回就能造成大规模的业务中断,而环回操作在实际维护中很难避免,本着防患于未然必须要有唯一的VLANID。EPL可以看作是EPLAN的一个最简单应用。我不是很清楚它们的表结构的异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最简单的汇聚功能,EPLAN的操作维护比EPL要简单得多。CE设备的组网结构也应按照目前城域网上成熟的双星保护,若不能做就不要采用这种方式了,想一下就忐忑不安。。。
介绍一下各自了解的现网组网方式吧。。。

[ 本帖最后由 sdytcs 于 2009-6-20 10:24 编辑 ]
时间:  2009-6-20 20:45
作者: s1987152

学习了!
时间:  2009-6-24 11:21
作者: xhy133

学习了
时间:  2009-6-24 18:11
作者: 非法用户

注意的是,用户的IP在UTRAN的IP传输中事不可见的,无线手机应用的IP化(话音/数据/视频)和传输的IP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只考虑传输的IP化解决方案,需从流量、流向、复杂程度、可扩充性考虑。我敢下个结论,MSTP技术依然是3-5年内的传输网的主流
时间:  2009-6-24 18:14
作者: 非法用户

各位别光学习了,联通上3G的地方传输网怎么作的,在局端设备GE板卡遇到什么问题,GE与3L交换机对接有什么问题,3L与RNC对接有什么问题,这个3L交换机工程界面属于谁,谁来维护,希望大家积极发贴。
时间:  2009-7-1 00:25
作者: coolfire20

不要用传输的SDH或者波分或者最新的传输技术PTN

直接用电信级以太环网完全可以保证现在或者以后的IP数据业务,全是1G到基站,以后上LTE了也可以利旧承载资源部署.

传输的人最喜欢用老的思维模式去构建一张全新的,他们都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网络.

现在数据通信这块在市区根本不用传输网了,市区一般就是纯光纤直接上10G口 BAS到router 你叫传输调10G来除非波分

数据通信区县这块还是用的传输,因为距离远.
我觉得距离如果RNC与NODEB超过80公里可以用传输,如果没有超过,完全可以直接IP化,走以太环网或者直接光纤上RNC

不知道RNC和NODEB 有GE接口没,如果有这就是最好的方案

RNC直接走波分到MSC(3G好象分离成2个了,直接走数据访问那个)

RNC在我的理解就是IP数据网的BAS

[ 本帖最后由 coolfire20 于 2009-7-1 00:38 编辑 ]
时间:  2009-7-2 18:09
作者: sdytcs     标题: 我的总结

一、        关于基站VLAN划分的问题
基站拥有唯一的VLAN ID是的一个共识。如果没有VLAN划分,各个基站的IP地址容易出现冲突或者环回引起而广播风暴发生,导致网络丢包甚至阻断,这在3G数据业务的组网中是不允许发生的。VLAN ID的选值范围为0~4095,实际上可用个数为4094。而作为以地区为汇聚点的移动基站个数从近中远期来看,即使加上管理用VLAN ID也足以满足基站VLAN ID唯一的要求。另外基站VLAN ID唯一还有一个优点是利于后期建设、维护和资源管理。因此,选择基站VLAN ID唯一的方案。
二、        RNC与基站以太业务的组网关系
RNC设备由华为公司提供,分组域业务采用汇聚方式,即一个RNC设备的GE由多个基站以太业务汇聚。根据华为公司的测算,基站单载频的情况下,拥有高用户群的基站以太业务带宽为30M、中等用户群的基站为20M。两个或者三个载频的基站以太带宽乘以2或3。因此,3G建设前期RNC设备一个GE端口携带基站的数量应控制在30-50之间。根据3G用户数量的发展,后期视情况而优化。
三、        RNC的GE端口与传输GE端口的对接
    关于RNC设备的GE与传输GE端口的对接一般选取两种方式:一种采用直接对接,另一种采用中间加CE设备。直接对接的优点:1、建网速度快 2、组网简单 3、投资少;缺点主要是后期网络优化如基站调整、带宽调整及故障处理必须需要传输配合,不利于快速迎合市场需求。第二种方案弥补了第一种方案的不足,也有利于向LTE的演进;但它也有一些缺陷:1、由于业务集中,必须考虑CE设备的安全问题,如RNC和传输设备GE端口的1+1保护、CE设备病毒防护等。2、设备投资会增加很多。3、引入了新的故障点。4、CE设备的引入需要提高维护人员关于数通方面的维护技能。根据3G开通进度和集团、省公司的建议,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采用第一种方案。关于中长期方案优选第二种方案,但应先做试点后,再视情况而定。
四、        关于传输网承载方式的建议
3G业务的承载方式,骨干层传输一般也有两种组网方案:一种是基于SDH传输网,另一种是基于城域网波分。第一种方案是集团和省公司建议方案,在3G发展前期能够保障网络的安全和带宽需求。但是环网基站节点超过4个时,这种方式就不再适合3G中后期的发展需求和向LTE的演进,最主要原因是带宽的快速增加及需要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接入层对应可选基于SDH以太网传输或者AG、光纤等固网宽带接入方式。前使用的是全程基于SDH网络的承载方式,原因一是与集团和省公司建议统一,二是利用了原有SDH网络,三是充分考虑了传输安全性问题。关于中后期使用哪种传输网承载,最终方向必选波分+光纤接入。手机宽带化、上网移动化是3G业务的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解决传输瓶颈问题,而基于SDH网络的传输容量不能满足其带宽需求,类似目前有双星上连保护的宽带互联网组网是优选方案。
五、        关于目前以太业务汇聚配置的要求
    传输单板在RNC侧采用朗讯以太网板(LKA53)和华为以太网板EGS4两种型号。汇聚业务类型朗讯选择EPLAN配置,华为在汇聚比小于1:29时优选EPLAN配置,汇聚比大于1:29时选EPL配置。解释如下:朗讯GE以太网板能够提供完全的EPLAN汇聚业务,即其内部的64个VCG(我们可以把一个VCG当作一个3G基站FE口)都能和外部的以太GE端口绑定。而华为EGS4需要视情况而定,为什么呢?这其实还是由EGS4单板功能决定的。当采用EPL业务时,该板支持的VCTRUNK(我们可以把一个VCTRUNK当作一个3G基站FE口)数量为64个,而选择EPLAN业务时支持的VCTRUNK数量为29个。 基站侧传输FE端口选择EPL配置。
另外针对传输关于分组域的配置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朗讯或者华为的EGS4单板只支持64个内部通道,即对应64个基站。朗讯GE单板提供2个GE接口,华为EGS4单板提供4个GE接口,单板带宽为两个GE,所以在做规划时,一定要根据基站GE的汇聚比来配置传输的GE端口,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及无效投资。
二是选用华为GE单板做汇聚时,切莫选择EGS2单板,原因是该单板在基于VC12的配置时限制太多,不能满足3G分组域的业务配置需求,尤其是有带宽扩容需求时,不好实现。
三是基站传输设备进行业务配置时,有几个需要重点注意:1、线路时隙必须和绑定的VC12时隙要保证一一对应。2、配置时需要查看VC12通道开销的C2字节,其信号结构必须为GFP方式。3、因传输通道路由一致性和管理一致性,因此LCAS在实际配置中是关闭的。4、做提速扩容时,注意传输通道和以太板的绑定通道一致性,保证GE和基站侧传输以太单板的第一个VC12要对应。
时间:  2009-7-8 03:28
作者: 不是过客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真是不错的。
与现实情况吻合,又有未来的考虑。
谢谢。
时间:  2009-7-13 12:05
作者: c2oud

很专业!很难懂···学习中
时间:  2009-7-13 15:52
作者: 刘三

很专业!很难懂···学习中
时间:  2009-7-16 21:35
作者: 小小魚

我是一名实习生,今天在师傅的带领下,了解了点点,但还是有很多疑问,希望高手能帮我解决:CS、ATM、PS、CE、VRRP、VP、NPGE等这些缩写的翻译···谢谢··
时间:  2009-7-16 21:51
作者: 雨萧萧

记下了
时间:  2009-7-23 15:52
作者: liu1983

说2个我觉得重要的因素:
1:一个NodeB下可以带多个小区,因此RNC和NodeB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2:带宽。3G网络的数据业务量是重点发展的,在测试中我们遇到过Iub口带宽不足从而影响数据业务速率的现象。
时间:  2009-7-31 11:28
作者: laozhu

3、传输和RNC对接:一种是GE直接互连,一种是中间加CE设备,传输和RNC的GE均接入该CE设备。

Iu-PS接口,RNC直接接入IP承载网(B网)
Iu-CS接口,RNC通过ATM接入MGW,建议直连方式,不增加CE设备,一般要求RNC和
MGW同局址放置。
时间:  2009-7-31 17:13
作者: fay1484

学习学习!
时间:  2009-8-26 09:50
作者: yanghanzhao757

学习  刚开始做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