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教:通信网络问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9-7-31 22:45
作者: xilence     标题: 求教:通信网络问题

我刚刚到移动公司工作,虽然在学校也学习过零散的一些有关通信的知识,
但是对通信的网络结构没有系统的掌握。我不明白:基站、交换局里面有
哪些具体的设备,他们如何工作,又是如何连接起来的;基站、交换局及
上一级交换局是如何连接起来,各个传输线上的光缆结构是什么样的;
一个地区如何组建通信网络等等。目前现场实践的机会不多,请问我应该具体
学习什么相关资料,恳请赐教
时间:  2009-8-1 00:10
作者: chunyu_1981

羡慕一下你的工作呵呵
这些问题太宽泛了,三言两语难以解释清楚,解释清楚了也很抽象,难以看懂
建议你看一些通信网组成方面的基础的通信教材,多看书、多问问同事、多思考、多到机房看看、多到论坛上看别人的问题和回答,这样的过程反复,渐渐的通信网的架构在脑子里就建立起来了,然后在根据你的专业看一些深入的理论教材

简单的解释一下:
你说的基站应该是基站机房
机房得主设备-BTS基站设备是解决终端(手机)的无线信号接入的功能
其他的就是配套设备,比如传输、电源、配线架、空调等(可能还有其他的比如接入网的OLT、ONU等设备,这里暂不考虑,否则越说越乱)
传输解决的是将基站接入的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作用,对应的交换局(BSC\MSC)里也有传输设备,基站和交换局之间的E1信号就是经过两端的传输设备进行光电转换,在光纤中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如果基站和局之间距离只有100米,那传输设备就不需要了
电源和空调很好理解,就是负责设备供电和环境温湿度保障的,否则掉电或者环境恶劣会导致设备瘫痪和业务中断
配线架就是方便设备之间线缆连接的,如果没有配线架,随着业务的发展线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机房维护就会很麻烦,工程师割接个业务就哭了

交换局的设备比基站要复杂一些,核心的设备也就是MSC\BSC,负责将无数个基站接入进来的信号进行认证、交换、计费等等相应的处理,配合完成相关功能的就会有支撑网、智能网、各种服务器、各种网关,由于我不是这个专业,还请专业人士来解答


设备之间是怎么相连的,这里就要把各个层面的协议以及各种物理链路、接口了解清楚,是个很漫长的学习过程,我有好多都搞不清楚,说的不对的还望专家指正,希望我说的这些能让你明白一点点
时间:  2009-8-1 00:10
作者: chunyu_1981

光缆的结构,这个相对容易解释一些:

光缆分直埋、架空、管道、海底等种类
直埋光缆顾名思义,直接刨坑埋了,一般是在农村的公路旁边的土地里,直埋的工程造价低,但安全性也低,随便被老农一铲子就刨断了
管道光缆一般是在城市里,一般都是根据市政规划一次性的埋入管道,后续可以再管道的子孔中穿光缆,因为城市里不可能让你隔三差五的就刨个坑。管道光缆工程造价较高,主要是多了管道的费用。管道又分为波纹管梅花管等种类,管道中的孔数决定了可以穿过光缆的数量。
架空光缆一般是直埋和管道都实现不了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才用的办法,因为安全性不好,刮风下雨打雷都可能导致光缆中断,而且造价一般也较高,因为一般施工难度都很大
海底光缆很简单,就是穿越海域,特殊的环境造成了这种方式对光缆的要求非常高,制造海底光缆的厂家很少,布放的难度也大,造价也是最高的

光缆从规格上一般按照芯数来区分,8芯、12芯、24芯、48芯等等
那么什么决定了某一段是敷设几芯的光缆的,就是简单的加法
比如从A点到B点,传输经过了2个环,每个环用2芯,共4芯;数据网有1段光纤直连,每段2芯,共2芯;EPON用1芯;一共用了7芯,考虑到以后业务的发展预留一定余量,可考虑敷设12芯或者24芯光缆;如果这一段是在长安街上,可能至少要48芯的,一劳永逸,以后再想动可没那么容易了,而且这地段,随便租出去几芯收入都是很可观滴

光缆铺下去就可以用了么,从A点到C点的光缆经过B点,但是B点要用光缆不能把管道都刨开把光缆扯上来吧,光缆敷设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问题,一般根据不同情况,隔个几百米留一个开口点,比如这里有个学校,那里有个商店等等都可能发展为大用户,或者新建一个基站,或者接入节点,开口点的地方都有一个井,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上面写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井盖。

光缆的路由,是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的建设、完善、优化而渐渐形成的庞大的网络,就像我们看城市交通图一样,为什么是这样的,是有很多历史原因的

说的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时间:  2009-8-1 18:40
作者: xilence

多谢两位指教,我一定会深入学习
时间:  2009-8-1 22:45
作者: 传输

楼主花眼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