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助]关于TD物理层速率和应用层速率之间关系的疑问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9-9-10 10:41
作者: waimlj     标题: [求助]关于TD物理层速率和应用层速率之间关系的疑问


我在QQ官方网站上下载2009版QQ,来验证TD物理层速率和应用层速率之间的关系。
以下三幅图:1、点击网页保存(我认为保存在电脑上的,是应用层的速率:146KB=1.17Mb)
                     2、DU Meter上的速率(我认为是物理层的速率:1.24Mb)
                     3、G3随e行上的速率(我认为是物理层的速率:1.08Mb)
个人理论理解:l
一个时隙含有两个数据块,共352×2704chips
                                 l
SF=1时,单时隙的符号数达到理论最大值:704个符号

l
16QAM调制方式下,单时隙最大理论速率
704*4/5ms562.8kbps

l
采用AMC技术后,信道条件好时不需要增加冗余编码,单时隙速率可以达到562.8kbps

l
上、下行时隙1:5配置时,最大理论速率:


562.8k×5
2.814Mbps

所以我认为影响速率的主要是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即使在理想条件(没有加冗余、16QAM),应用层速率也应该是物理层速率的1/4(16QAM),如果加上冗余,应用层速率就更好,但是从截图的速率看,应用层速率接近甚至超过物理层速率,该如何解释,请高人帮忙解答。(以上理解有错误也请指正)
[size=60%]






T

[ 本帖最后由 waimlj 于 2009-9-10 10:48 编辑 ]

附件: image001.png (2009-9-10 10:48, 55.96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I1ODh8MWQ0NmJiYmZ8MTc1NDE1NTc1M3wwfDA%3D
时间:  2009-9-10 11:14
作者: zluo     标题: 先问2个问题

一开始所谓的应用层和物理层,是怎么得来的?其实三种下载方式的速率应该是一样的。
“应用层速率也应该是物理层速率的1/4(16QAM),”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 本帖最后由 zluo 于 2009-9-10 11:15 编辑 ]
时间:  2009-9-10 12:40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waimlj 于 2009-9-10 10:41 发表

我在QQ官方网站上下载2009版QQ,来验证TD物理层速率和应用层速率之间的关系。
以下三幅图:1、点击网页保存(我认为保存在电脑上的,是应用层的速率:146KB=1.17Mb)
                     2、DU Meter上的速率( ...


你的IE得到的速率是 PHY_rate * effective_code_rate - TCP_IP_overhead - HTTP_overhead。

TCP/IP一般是每包四十字节,如果有option字段(TCP带的可能性高一些),则更多一些。

HTTP_overhead是HTTP报文包头的开销,通常是十几个字节吧。

另外,你说的1/4是怎么回事?应该是没有这个限制的。物理环境好的话,有效码率可以接近于1。如果你不是在实验室做试验而是用现网的话,应该是用2:4的载波,极限是512K*3=1.53Mbit/s,你的1.1 Mbit/s 已经不错了呀。

DU_Meter软件所使用的统计原理我不是很清楚。但应用层是最笨最诚实的,它的速率是应该相信的。G3软件的速率可能指示的是你当前用的速率。你试试看你什么应用都不开,它有没有速率,它的速率变不变。

补充一点,冗余越多,应用层得到的速率越低,因为冗余的信道编码占了坑,给应用层数据留的坑自然就少了。

[ 本帖最后由 illidan 于 2009-9-10 12:44 编辑 ]
时间:  2009-9-10 12:57
作者: waimlj

原帖由 zluo 于 2009-9-10 11:14 发表
一开始所谓的应用层和物理层,是怎么得来的?其实三种下载方式的速率应该是一样的。
“应用层速率也应该是物理层速率的1/4(16QAM),”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我理解为:下载到我电脑上的是源数据,但是在空口传输时加入了层一、层二的很多开销和冗余,所以需要传输的数据更多,速率相应需要更高。
另外请教,这个三个速率都是物理层的速率吗?
时间:  2009-9-10 13:03
作者: waimlj

原帖由 illidan 于 2009-9-10 12:40 发表


你的IE得到的速率是 PHY_rate * effective_code_rate - TCP_IP_overhead - HTTP_overhead。

TCP/IP一般是每包四十字节,如果有option字段(TCP带的可能性高一些),则更多一些。

HTTP_overhead是HTTP报文包 ...

谢谢这位兄弟的解答,再请教:
1、这个三个速率分别是哪一层的速率?
2、你的IE得到的速率是 PHY_rate * effective_code_rate - TCP_IP_overhead - HTTP_overhead。根据这句话理解,IE保存的速率是物理层速率,保存下来的数据是有冗务开销的,但是我最终保存下来的这个qq安装文件,应该是没有冗余,可以直接使用的呀

时间:  2009-9-10 13:14
作者: waimlj

704*4/5ms=562.8kbps
这个就是我说的1/4的问题,因为采用16QAM,乘以4后是调制后空口的速率,704才是真正的源数据
时间:  2009-9-10 13:15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waimlj 于 2009-9-10 13:03 发表

谢谢这位兄弟的解答,再请教:
1、这个三个速率分别是哪一层的速率?
2、你的IE得到的速率是 PHY_rate * effective_code_rate - TCP_IP_overhead - HTTP_overhead。根据这句话理解,IE保存的速率是物理层速率,保 ...


你的浏览器不知道什么物理层速率。你用ADSL或TD,它不关心也不知道。

你算的那个2.8Mbit/s,是TD空口上的物理层速率。每个burst中包装的是MAC-hs PDU。MAC-hs PDU装的是MAC-d PDU,MAC-d PDU装的是RLC PDU,RLC PDU装的是PDCP PDU,PDCP PDU装的是IP datagram, IP datagram装的是TCP segment, TCP segment装的是HTTP message。HTTP message除去它自己的header,就是你的文件。我

你的那个2.8Mbit/s,可能还包含1/3 Turbo coding带来的冗余比特。理想一点,假设没有冗余,那有效码率就是1,否则2.8 Mbit/s还要再打折。PHY_rate就是你说的2.8 Mbit/s。

刚才给的式子都没有考虑PDCP/RLC/MAC-d/MAC-hs带来的overhead,当然PDCP的压缩可以减小TCP/IP的overhead。你明白怎么算就行了。你的家用软件看到速率才是最诚实,对你最有用的速率。
时间:  2009-9-10 13:20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waimlj 于 2009-9-10 13:14 发表
704*4/5ms=562.8kbps
这个就是我说的1/4的问题,因为采用16QAM,乘以4后是调制后空口的速率,704才是真正的源数据


你对多进制调制的理解完全不对。

按你的说法,我用2PSK反而更好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