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少年故事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9-12-4 11:22
作者:
于小刀
标题:
[原创少年故事
少年故事
于小刀 著
姑娘姑娘 你漂亮漂亮
警察警察 你拿着手枪
你说要汽车
你说要洋房
我不能偷也不能抢
我只有一张吱吱嘎嘎的床
我骑着自行车带你去看夕阳
我的舌头就是那美味佳肴任你品尝
我有一个新的故事要对你讲
——何勇《姑娘漂亮》
1、
启蒙
于晓乐在五岁那年读完了他接触到的第一部古典名著,在他所能理解的零星字句中,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葡萄是要长在架子上的。相传那本书写于明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金瓶梅》。
那个夏天,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反锁的房间,灿烂而温暖。于晓乐趴在窗台上,仰望着高悬的一角天空,在他的眼睛中,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
之后的有些年月,于晓乐一直没有翻过那本书,直到若干年以后,他和小流氓李亮坐在江边的大堤上探讨文学和女人的时候,他才恍然明白年幼时看过的是怎样一部超凡脱俗的著作,并为五岁时知识的匮乏和没有温故而知新后悔不已。
相比于晓乐,小流氓李亮算得上是博览邪书。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他每遇到一本描写生动,活色生香的好书,便会百看不厌,爱不释手。时常反复翻阅,仔细钻研,以求精益求精。一知半懂,不求甚解绝对不是他的作风。每每掩卷沉思,回味起书中妙处,一旦有所顿悟,便会讲与身边好友,大家共同进步。
小流氓李亮对于晓乐说:“女人的脸蛋不一定要长得多好看,但是一定要性感。所谓性感,就是吸引力,就是前突后翘,让人一看见就有欲望,就有冲动,就想入非非。心里像有团火在燃烧,想摸,想硬,想上。哪怕小牛被剁了,也要用手去摸,手被砍了,也要用牙去咬,牙被打碎了,就算用舌头舔,也要舔个够,也要得到,也在所不惜。江山没了,那是爱江山更爱美人,金钱散尽,那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夫差看见西施的时候是这样,吕布看见貂蝉的时候是这样,唐明皇看见杨玉环的时候是这样,西门庆看见潘金莲的时候还是这样。这就是古往今来的定律,那样的女人才叫倾国倾城,那样的女人这才是尤物。”
小流氓李亮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放着精光,让人担心这孩子迟早会长成某种带颜色的类犬动物。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微风徐徐,江水滔滔。于晓乐坐在黑土堆砌成的江堤上,听着小流氓李亮激情洋溢的演讲,脑子中浮现出的全都是五岁那年的夏天,那本书中所描绘的金色的葡萄架。只是眼前摇摇欲坠的不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而是一个个模模糊糊的女人。在春风中荡漾,看不清,也摸不着。
那是1998年,于晓乐十三岁。当时他觉得大他两岁的小流氓李亮特牛逼,又是唐诗,又是历史的。那一连串的排比句如同清朝末年传入中国的西洋镜,第一次在于晓乐的心中植入除了霹雳人、圣斗士星矢、BP机形状的电子表以外的另一物象。
小流氓李亮说:“这是我爸爸说的。”
隔了一会儿,他又说:“米蓝的姐姐,米红,就是这样一个尤物。”
[
本帖最后由 于小刀 于 2009-12-4 11:31 编辑
]
时间:
2009-12-4 11:43
作者:
于小刀
2、米红
米家姐妹是齐北中学出了名的美人坯子。妹妹米蓝正读初二,年龄还小,但是从那微微翘起的屁股,和胸前鼓出来的一对儿馒头大小的小包儿,就可以预测这丫头成为尤物的潜质。虽说女大十八变,可漂亮女人到了十二、三岁年龄,就算她有七十二变,应该也不会变得太离谱。底子好,就像是和上天签订了合同,除非是胸让门挤爆了、脸让硫酸泼花了这样因不可抗因素导致的突变,此合同在法律意义上还是生效的。
姐姐米红稍长妹妹两岁,过了这个春天就要参加中考。和含苞待放的妹妹相比,姐姐显然已经盛开成一朵娇艳动人的桃花,那脸蛋儿、那腰条儿、那身段儿,在竞相怒放的女生堆里分外抢眼。这朵花的枝叶将随着时间的滋养更加丰满,唯一不可预知的事情就是在不远的将来,这朵鲜花会插在哪泼走了狗屎运的牛粪上。
米家姐姐花枝招展,自然少不了蜜蜂彩蝶前来嗅蜜,不过冲在第一线的永远是强悍的大黄蜂和讨厌的扑棱蛾子。一到放学时分,这群小流氓都会准时聚集在齐北中学校门前的马路牙子上等着钓姑娘。他们大多穿着油光锃亮的廉价皮鞋,裤线笔直,上衣褶皱,脖子上挂着掉了色的铁链子,头发老长,酷似《骨惑仔》中的陈浩南,只是都有点油腻腻的,猜不透是抹了发蜡,还是几天没洗。每当有漂亮姑娘从校门里出来,他们就会象灰狼看见母羊一样兴奋起来,或坐着、或蹲着、或靠着矗在路边的电线杆子、或骑在随手拽来的单车上。嘴角叼着燃烧的烟头,说着粗口,吹着口哨,摆出五百罗汉造型,吸引着往来姑娘的注意。偶有脸皮厚的盯上一个中意的小妹,就上前去搭茬,多半会遭到白眼和鄙视。运气差时,从小妹旁边窜出一个粗壮汉子,说是小妹的爸爸,就会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狂笑和起哄声。不过敢站出来的多半是二皮脸,回头一笑,说句“葡萄是酸的”之意寓的粗鄙词语,吐口吐沫也就把刚才的尴尬吐到九霄云外去了,简直把阿Q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姑娘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大多是一些小太妹,基本上都是很相熟的人,钻进小流氓堆中,插科打诨,打情骂悄,抢颗香烟,抛个媚眼,勾起阵阵荡笑,象一场粗陋吵闹的表演。
米红的出现会将这场演出带入高潮,她总是骑着一辆永久牌的女式自行车,优雅地从小流氓们的跟前驶过。车筐里放着两个书包,后车架载着妹妹米蓝。米蓝那时还小,搂着姐姐的细腰,一副乖乖宝的摸样。于晓乐估算过,米红从校门开始,到正对校门的第一个转弯消失,大约会用三分钟的时间。在这三分钟里,所有的小流氓都会安静深沉地将目光集中在米红的身上,谁都不说话,谁都不打岔,只是呆望着,幻想着,直到米红的身影消失在长街的拐角处,他们才会带着既遗憾又满足的心情,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那时侯太阳刚刚下山,挂在西天的云彩里,像一个巨大的橘子。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小流氓们闪亮的头发和皮鞋上,格外地好看。于晓乐总是想,若是米红回到古老的神话中,她一定能用自己的美丽降伏那嗜杀的五百强盗。
跟在米红身后的自行车永远是小流氓李亮,他立志要当米红的护花使者。后来在初二的时候,于晓乐骑上了他老爸淘汰掉的破车,使者的队伍就从一个壮大成两个。他们总是在放学的时候就跟在米红的单车后面,等到她快要到家的时候,再狠蹬几下子超过去,对着米红微笑,让她看见他们潇洒的身影。只是于晓乐后来推测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当时除了要和小流氓李亮一起回家以外,到底有没有别的原因,促使他跟在米红的身后整整一年时间。
小流氓李亮对于晓乐说,追姑娘一定要有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阻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姑娘会感动的。他骑着破二八在米红身后整整跟了三年,坚信有一天米红会回过头来对他微笑。只是一直等到中考结束,发生了那件因不可抗因素导致的事情,米红也没有回过头瞥他一眼。
那是后来的事情。
后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怀念从前,所以后来的事情,还是等到后来再说吧。
时间:
2009-12-5 09:26
作者:
剑魄琴心
很好看,请继续
时间:
2009-12-7 17:23
作者:
于小刀
3、老流氓狗不理
小流氓李亮的流氓气质遗传自他的爸爸老流氓狗不理。老流氓狗不李十年前在富城县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
东门鬼见愁,西街狗不李。
各掌一爿天,谁都惹不起。
歌谣中所说的“西街狗不李”就是小流氓李亮的爸爸。
富城县位于中国地图的东北方(一般地图上找不到),是个屁大点儿的县城,再划分是三个比屁还小的城区,分别是:东门区,西街区和齐北区。齐北有个公安局,警察叔叔没事的时候就喜欢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乱转,查查户口本、贴贴通缉令,实在闲的慌就去隔壁的刘姥姥家帮忙通通下水道、搬搬蜂窝煤什么的,将“人民警察为人民”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那时候大家都实在,扫黄打非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一不小心堵到窝看毛片的,就算是大案要案了。齐北区的治安一片大好,警民一家亲,大大小小的流氓自然立不起山头,只好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向东门区和西街区发展。那两片儿各有一个派出所,警察加起来也不过五个,适合组织开展各种流氓活动。乱世出流氓,小流氓李亮的爸爸老流氓狗不李和东门的流氓头子鬼见愁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相传那东门的鬼见愁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偷鸡摸狗,打家劫舍,坏事做尽。当年不知道惹到什么仇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被人拿麻袋蒙住脑袋,用叉子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在身上戳了两打儿窟窿,肠子肚子胆汁稀屎哩哩啦啦流出来装了整整一麻袋,送到医院已经只有进气儿没有出气儿了。做了简单的手术,医生摇晃着脑袋说多乎哉不多矣,准备后事吧。也许是阎王爷那天心情好,或者这家伙真的命不该绝,反正老天是没有把他给收了去。他在医院躺了三个月,出来后一身伤疤成了他立万儿的资本,理所当然地当上了东门区的抗把子,“鬼见愁”的绰号也由此而来。
老流氓狗不李立万儿的经过比起鬼见愁要逊色的多。那年他收购了台旧录放机,租了间破仓房,摆了几排长椅子,组织小流氓们集体观摩毛片。每人看一晚上两块两毛钱,赠送茶水,瓜子自备。那时候电视还没有太普及,这样的待遇相当于现在在万达影城观看一场送爆米花的《哈利波特》。开始的两个月里万事大吉,一切顺利。后来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把片儿警给引来了。
西街派出所的三名干警联合居委会刘大妈等几名悍将,作了周密的部署安排,设下天罗地网,准备将这窝伤风败俗的败类一网打尽。当晚小流氓们欢聚一堂,流着口水,捂住裤裆,看得聚精会神,欲仙欲死的时候。忽然听到“咣”的一声巨响,只见门被踢开,奶大垂腹的刘大妈,手里拎着手电筒闯了进来。老流氓狗不李见大事不好,知道前有大妈当先锋,后面必有片儿警断后,前后门是都走不了了,于是护住录放机,大喊一声:“风大,扯乎,跟我走!”带头蹿出窗子。小流氓们精神一振也跟着翻墙的翻墙,跳窗的跳窗,四处逃窜,慌忙作鸟兽散。
居委会刘大妈年轻时当过娘子军,嫉恶如仇,一颗红心向着党,骨子里充满了正义感。白天时候,听说晚上要去破大案要案,爽快地将自己家的大蹦狗捐献出来,客串警犬。老流氓狗不李带头蹿出窗户,那条大黄狗就追了过去,跟在老流氓狗不李的身后,一路追杀。老流氓狗不李抱着个录放机,趿拉着双破拖鞋,躲躲闪闪,穿街走巷,跑断了腿,也没有将这条友情客串的警犬甩掉。实在躲不过了,就藏在楼脚处的垃圾堆后面听天由命。那条大黄狗追到楼脚,忽然发现猎物不见了,抬头望望天,想这猎物要是会飞的话早就飞了,于是便低下头嗅着老流氓狗不李的气味儿寻找起来。老流氓狗不李在垃圾堆后面看得清清楚楚,那条大狗正一步步向自己走来。他心想这狗要是叫唤起来,今晚真的插翅难逃了,于是急中生智,想起了晚饭前在菜市场顺的一包辣椒粉,在大黄狗接近自己的一瞬间撒向它的眼睛。大黄狗正嗅得开心,忽然吸进一鼻子的辣椒粉,顿时眼泪和鼻涕都流了出来,呛得一阵喷嚏,难受不已。演员毕竟没有警犬的职业道德和魄力,不顾近在咫尺的猎物,夹着尾巴就逃跑了。
老流氓狗不李一夜成名,那一声“风大,扯乎,跟我走!”的气概和遭遇恶狗时的机智冷静,让大大小小的流氓们佩服不已,在一年一度的流氓大会上集体推选老流氓狗不李为西街大哥,“狗不李”这个名号也就是这么叫开来的。老流氓狗不李当上了大哥,娶妻生子,风光了几年。后来,他老婆红杏出墙勾搭上一个港商,撇下儿子老公过资本主义逍遥日子去了。老流氓狗不李哪能忍受奇耻大辱?发誓不剁了那个摘社会主义红杏的资本主义商人,就无颜见东北父老。当下拎着菜刀一路南下,路线是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广东,追遍了东南沿海,结果那对儿神雕侠侣冲祖国母亲来了个吻别,打个啵儿飞到香港去了。老流氓狗不李提着菜刀站在珠江边儿上,眼巴巴望着对面的灯红酒绿,却看得见摸不着,只得灰头土脸地坐了两个月的火车回到老家,一边拉扯着儿子,一边望眼欲穿地盼九七,蒸蒸日上的流氓事业也就这么荒废了。好不容易熬到一九九七,香港回归,举国欢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十四岁的小流氓李亮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推开家门,嘴里哼哼着:“一百年的荣辱,一百年的沧桑,香港啊,别来无恙!”结果被老流氓狗不李一个大嘴巴子扇出了门外,飞出去三米多远。
时间:
2009-12-7 17:24
作者:
于小刀
4、小流氓李亮
小流氓李亮他妈飞去香港那年,小流氓李亮五岁。之后他和爸爸老流氓狗不李生活在西街新区17号楼3单元3楼9号门一套40平米的两屋一厨中。记忆里,在这十年,除了居委会刘大妈每隔一段时间来收一次水电费,这个房子里就再没有进来过一个女人。小流氓李亮的童年生活对女人的认识,除了刘大妈那一对儿总不戴胸罩的垂腹大奶,剩下的就只有逢年过节老流氓狗不李从钢铁厂带回来的花花绿绿的美女挂历了。老流氓狗不李白天上班的时候,把年幼的小流氓李亮反锁在房间里,小流氓李亮就仰着脖子对着满墙挂着的搔首弄姿的女人发呆,在一张张写着日期的纸片上寻找母爱的痕迹。脖子酸了就站在小板凳上把挂历够下来,铺到床上一张一张地看,有时摸一摸女人的脸,有时亲一亲白白的乳房,看的累了,小孩子就趴在女人的胸脯上睡着了。那些挂历上的女人,一个个丰乳肥臀,脸蛋好看,时间久了小流氓李亮总结出一条疑问:为啥居委会刘大妈的大奶是往下耷拉着的,而挂历上女人的胸脯却是往上翘翘着的呢?
这个疑问直到他识字后,翻遍了《十万个为什么》都没有找着。
又过了几年,小呀吗小流氓,背着书包上了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打,一直升到了三年级。三年级的那个夏天,小流氓李亮放学回家,无意中发现居委会刘大妈在自己家门上挂了一个透明的小塑料袋。他把它摘下来打开,里面又有七八个正方形的小袋儿,摸一摸,感觉每个小袋儿里都装着一个圆圆的小圈儿。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没有把这个小袋儿交给老流氓狗不李,而是在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和邻居家的小孩于晓乐拆开了那几个正方形的小口袋。他们从小袋儿里面将那个圆圆的小圈儿挤出来,发现是一个直径5厘米,外边儿圈起来的胶皮套子,抻开了大约有20厘米长,上面抹着一层油脂,放在手里,感觉滑滑的。最有意思的是,套子的顶端有个突出的小揪揪,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个通明的套子亮晶晶的,格外好看。
于晓乐好奇地问小流氓李亮:“这玩意是干啥用的?”
小流氓李亮掂量着手里套子,瞎懵道:“八成是包雨伞用的。”
于晓乐说:“扯淡,这么薄,雨伞尖儿一下子不就把它捅漏了啊。”
小流氓李亮一想也是,于是问于晓乐:“那你说是做什么的?”
于晓乐说:“我看是香肠外面的肠衣,你没看上面还有油呢吗?”
小流氓李亮把那套子放到鼻子边上闻了闻,皱着眉头说:“你家香肠是这个味儿,你尝尝看,能吃吗?”
于晓乐把鼻子凑过去,味道确实不好闻,于是一脸茫然地盯着那东西遐想。
小流氓李亮说:“我看它什么也不是,就是气球。”说完把套子放到嘴边上,鼓起腮帮子吹了起来。
看着胶皮套子一点点变大,一点点变圆,于晓乐忽然像找到了答案似的蹦了起来,叫道:“我知道这是什么了!这是充气枕头,我妈妈就把它放在我的枕头里,可软了。”
小流氓李亮抬头看着于晓乐,一脸艳羡地说:“你妈妈真好,我都忘了妈妈长什么样了。”然后接着吹,将气球吹满了气,拴在线上,放到了空中,继续吹下一个。
许多年以后,于晓乐坐在嫩江边,偶然想起十几年前,他和小流氓李亮坐在江堤上,将第六医院为了宣传计划生育免费发放的富城橡胶厂制造的避孕套当气球放的事情。他隐约记得在气球缓缓上升的那一瞬,小流氓李亮仰望天空,喃喃地说过:“我想妈妈。”
那个夏天阳光明媚耀眼,照射着悬浮在半空中的七八个吹满气的避孕套,晶莹剔透的,像一个个圆润饱满的乳房,在天上飞。
时间:
2009-12-8 12:57
作者:
~紫贝壳
追风少年
时间:
2009-12-11 13:48
作者:
于小刀
5、炮楼
富城县临嫩江而建。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于晓乐小时候一直以为松花江是因为松花蛋而得名,松花江边松花鸡,松花鸡生松花蛋。为了能够用一个字代表松花蛋的口感,所以给最大的支流取名,嫩江。
沿着嫩江堤坝往南走,可以看见一幢白色建筑,那是于晓乐的母校,阳光中学。
阳光中学建校的时候,教育局的局长原定要第一时间站在刚刚竣工的大楼顶上看日出。不想,起来晚了,望着七八点钟的太阳莫名感慨,为学校起名“阳光中学”。
从此,外校学生见到阳光中学的学生,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说:“日。”
阳光中学的学生答应:“我日。”
于是一场群殴就这样开始了。
往北走可以看到跨江铁路桥,旁边耸立着一所破旧的炮楼,这都是抗战时候日本人建的,和平年代,它成了孩子们玩战争游戏的绝佳基地。
于晓乐和小流氓李亮率领的“鲨鱼帮”是这里的霸主,每天放学后都会吹响“鲨鱼帮”的集结号,四眼陈启博、小胖子倪大野、大鼻涕张齐……每个人都整装待发,每个人左臂上都用油笔画着一条鲨鱼记号,舍不得擦,几个星期不洗胳膊。
三年级的课本里的英雄人物是他们无比崇拜的偶像,小英雄赖宁、雷锋的故事、黄继光、邱少云,最让他们激动的是董存瑞,一个炸药包搞掉一个碉堡。那个托举炸药包的形象在于晓乐的心里存放了很多年,才一点点淡去。
很多很多年以后,于晓乐和米蓝、陈启博、倪大野、张齐等一干闲人,穿着笔挺的西装,人模狗样地围坐在天舒哲烧烤的包间里,听小胖子倪大野绘声绘色地大喊:“连长,我日你妈,是双面胶”,然后一屋子人笑得前仰后合。于晓乐忽然回想起炮楼岁月,无比感慨,梦想总是会遭到成长的践踏,那群左臂上画着鲨鱼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
那时候的夏天,天空无比的蓝,倒映在嫩江平静的水面上,水天一色。岸边的一盘沙滩,在于晓乐的记忆里,要比南戴河新开发的黄金海岸还要美丽。
沙滩边的树林里,几个带着柳树枝折成的草帽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潜伏着,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包围鬼子的炮楼,从两翼包抄过去,占领炮楼最底层的水牢。
本次行动的总司令是小流氓李亮,这个孩子遗传了他爸爸老流氓狗不理的流氓基因,天生有一种领袖气质。战略部署有条不紊,四眼陈启博做参谋,伴随司令左右。小胖子倪大野跑得慢,负责断后。大鼻涕张齐吸鼻涕会发出声音,被派出放哨。于晓乐,你是英雄,祖国相信你,拿着炸药包,冲上去,炸掉狗日的。
战斗打响了,于晓乐裤兜里揣着双喜牌的火柴盒,手里拎着在路边摊上买的“二踢脚”,在战友们目光的掩护下,穿过沙滩,越过矮墙。这一刻,正午的阳光暴晒在他的脸上已算不得什么。他是邱少云,要再烈火中永生。他是雷锋,对待敌人要想冬天般寒冷。他是黄继光,奋不顾身,英勇无畏。
近了,靠近了,敌人没有发现他,日军的炮楼就在眼前了。他一个箭步窜到炮楼旁,紧靠在炮楼的墙壁上,从兜里掏出火柴,点燃手中的“二踢脚”,一个侧身将炸药包塞进射击口。然后纵身跳下窗台,在最近的一个土堆后隐蔽了起来。
于晓乐兴奋地回过头去,他看见他的战友们冲杀了上来。
“冲啊!”小流氓李亮冲在最前面。在他身后的是四眼陈启博。还有小胖子倪大野和大鼻涕张齐。
他们来了,革命的火种席卷大地,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15秒钟之后,炸药包成功爆炸,震耳欲聋的响声让大地为之一震。随后,又是一声炸响,一炮双响,这是“二踢脚”的特色。可不同的是,爆炸声中夹杂着一个女人的尖叫,于晓乐猫在土堆之后,清楚地看见一个半裸的女人从炮楼中窜出来,随后一个中年男人,一边提裤子,一边咒骂着尾随而出,追向女人。奔跑的时候,从男人的裤腿中滑落出一个橡皮套子。
于晓乐本想追过去高喊,缴枪不杀。可是他的战友们这时已来到他的身边。
“恭喜你于晓乐同志。”
“报告司令,”于晓乐向小流氓李亮敬了一个少先队礼:“成功炸毁碉堡一个,敌军逃跑两人,”为了展示我军的英勇顽强,他一指地上的橡皮套子说,“杀得敌人丢盔卸甲。”
时间:
2009-12-22 13:17
作者:
erguan
"送到医院已经只有进气儿没有出气儿了"?
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吧!
时间:
2010-1-20 14:33
作者:
xueyx81
很好看,期待快点更新!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