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城域网技术(忘记选话题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12-16 14:43
作者: shujuren     标题: 城域网技术(忘记选话题了?!)

编者按:

  城域网的建设热潮从两年前就已开始,新老运营商都在抢夺这块新的市场。尽管各地的城域网已建了不少,采用的技术也是五花八门,有高速以太网,有ATM+IP。虽各有各的道理,但这种城域网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城域网的大规模应用时代虽然尚未到来,但它进入市场化发展却是迟早的事。为了帮助大家熟悉有关的知识,我们从因特网上收集、编辑了一组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课 城域网用户需求分析
第二课 城域网所需要的网管功能
第三课 成熟技术成为城域网构建主流
第四课 宽带城域网的无线接入  
第五课 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业务开拓
第六课 城域网致胜之道:万兆位以太网及其QoS
第七课 智能光多业务平台突破城域网瓶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6 14:49:1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6 14:51:13编辑过]


时间:  2004-12-16 14:43
作者: shujuren     标题: 第一课、城域网用户需求分析

第一课、城域网用户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可运营、可管理、可扩展、可盈利的宽带网络

作者:华为公司 柳永新
  建设可运营的宽带城域网
  
  建设可运营的宽带城域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技术选择问题。运营商首先必须定位在宽带城域网开展的业务,如高速互联网业务、数据专线业务、语音业务、视频与多媒体业务、内容提供业务等。根据自身优势确定重点发展的主业务,同时兼顾其他业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运营商要从业务开展的需求来进行技术路线选择,而不应该从纯粹的技术优劣比较出发选择技术路线。例如,在城域网内开展互联网、数据和语音业务,那么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必须考虑综合多业务城域网方案。
  
  建设可运营的宽带城域网,有利于开展宽带城域网的各种业务,为用户创造价值,提供长期优质服务。
  建设可管理的宽带城域网
  
  作为运营网络,宽带城域网向公众提供宽带业务不同于局域网,具备丰富的管理特性:
  
  电信级接入管理 包括对用户的开户、销户和用户策略的维护,宽带城域网设备支持用户的鉴权、认证和计费,同时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准确地定位故障。
  
  业务管理 支持多ISP、IPVPN、Portal服务器,支持各种增值业务。
  
  网络安全 保证设备安全、用户安全和网络安全。局域网的安全性可通过企业的内部制度来保证,如企业要求员工不得篡改地址、不许攻击关键服务器等。但对于运营网络,不能仅仅通过制度来约束用户,而必须通过机制来提供服务。
  
  计费能力 能够根据时长、流量、业务等多种方式提供计费手段,支持对固定用户和流动用户的计费。
  
  IP地址分配 支持动态和静态地址分配,支持网络各个层次的NAT功能,支持公网和私网混合地址方案。
  
  服务质量 能够为用户提供带宽保证,实现流量工程,提供个性化用户策略。
  
  网络管理 提供设备管理和网络管理,可向用户提供基于业务的管理,如VPN管理,最终实现分级、分权和分域的网络管理。
  
  建设一个可管理的城域网,有利于降低运营商的运营维护成本,保障网络安全,为宽带城域网的业务开展和运营保驾护航。
  建设可盈利的宽带城域网
  
  宽带城域网的运营和管理可满足网络的有偿服务等基本需求,但未必能够解决盈利问题,而盈利恰恰是宽带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因此建设可盈利宽带城域网,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盈利模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能正确地定位客户群,发现利润区,培养和构建价值链。
  
  定位客户群,首先要区分高价值用户和普通用户。粗略来看,宽带城域网用户包括商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商业用户包括大企业、中小企业、高档写字楼、宾馆、政府机构、学校等。个人用户可进一步分类为家庭用户、管理人员、商务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学生等。不同的用户群对有偿服务的价格敏感程度大相径庭。大多数商业用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而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对新业务的要求比较保守,习惯于接受成熟的业务。而学生类个人用户大多对价格敏感,但他们敢于尝试各种新花样业务,对服务质量要求不高。
  
  发现利润区是在细分客户群的基础上,对特色业务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宽带城域网中开展的互联网业务进一步细分为普通家庭低速上网(炒股、玩小游戏)业务、新建小区高速上网业务、网吧业务、办公上网业务等。不同业务对设备的要求不同,客户群的数量也不同,运营商得到回报和利润也不同。为此,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投资回报分析,为调整业务重心和增加运营商盈利提供参考。
建设可盈利宽带城域网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培养和构建合理的宽带价值链。个人用户互联网通信经历了从渴望连接到渴望带宽再到渴望内容三个阶段,但至今宽带网的良性经济价值链尚未建立。互联网的免费开放使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ISP行业形成恶性竞争,自杀性免费接入和众多的中小型ISP纷纷倒闭,大型ISP为求生存纷纷寻找新的业务出路。宽带ISP、ICP、ASP将消耗更多的资金,但是这些能否获得更多的回报?如果没有新的运营模式,宽带恐怕只能使网络公司破产得更快一些。互联网免费的传统,确实让运营商担心,传统的Email账号、个人网站、ICQ账号基本上全部都是免费的,基于宽带技术的新兴业务,如IP话音、网上电台广播、音乐点播甚至视频服务也有免费倾向,使互联网的竞争更趋无序和激烈,雪上加霜,但是不开展这些业务,又如何吸引用户上网?
  
  运营商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下一代运营网络,建立良好的运营模式是取胜的关键。在运营模式中,PV(Products Vendor,产品制造商),ASP、NSP、VAR(Value Added Reseller,增值零售商)、最终用户形成良性循环的业务模式和完整的价值链。这个价值链非常长,“ASP——Service Portal——NSP——user”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商品提供商、网络商店、网络运营商和用户。如用户在新浪网上购买了中国移动的短消息发送服务,对应的提供者(制造商)价值链是“ASP→‘ISVPortal’→ISV→网络设备制造商→终端设备制造商”。
  
  宽带发展不能仅依赖于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而必须实现整体推进,才能使产业繁荣,才能使个人宽带用户繁荣。
  
  对于新运营商来说,要从传统运营商那里分流用户,对盈利模式的需求更为急迫。建设可盈利的宽带城域网,要求运营商必须边建设、边经营、边投入、边产出,逐步实现和形成宽带城域网建设、业务滚动发展和价值链的良性循环。
  建设可扩展的宽带城域网
  
  宽带城域网是一个包罗万象和不断发展的网络,一步到位的想法很不现实。对于新运营商来说,还受到投资规模的限制,更需谨慎。如果缩手缩脚,则城域网难以形成规模,业务得不到充分发展,丧失竞争优势。如果全面铺摊子,又可能血本无归,形成选择两难。
  
  建设可扩展的宽带城域网,打破了一步到位的建设模式,事先制定持续发展的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施。这样既可减少一次性投资过大的问题,又可根据业务的开展动态调整建设节奏和规模,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在宽带城域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组网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典型的宽带城域网分为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个网络层面,层次分明,便于业务开展和扩张,但也带来投资大和设备多的问题。因此,在宽带城域网建设初期,考虑到业务量不是很大,往往可以简化层次,合并设备。例如,初期城域网可以考虑将骨干层和汇聚层合一,将ATM交换机和IP路由器合一,将BAS、NAT等功能内置到其他设备里。
  
  除了考虑组网之外,还要注重设备的升级和业务提供能力。宽带城域网的设备点多面广,对网管和测试等辅助能力的需求严格,这就要求设备必须具备很好的后续支持能力。同时,宽带网的未来技术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哪种产品形态和建网思路符合未来发展,因此在设备选择时,必须考察厂家的综合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选择主流技术和实力厂家也是建设可扩展宽带城域网的重要环节。
  
  建设可扩展的城域网可以降低运营商的投资风险,充分根据发展需要提供业务,开展业务,最终将宽带城域网做大做全。

时间:  2004-12-16 14:45
作者: shujuren     标题: 第二课、城域网所需要的网管功能

第二课、城域网所需要的网管功能

作者: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李纯喜
  今天的城域网在内容上已远远超越原有的定义,大多数城域网是以宽带传输为开放平台,提供实现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IP接入和各种增值业务及智能业务,并与其他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作为覆盖城市范围、为全市各类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的数据通信网络,宽带城域网在去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地纷纷上马了不同技术平台的城域网,其接入方式多种多样,已开发和待开发的业务种类繁多,宽带城域网运营商从规模竞争转向全业务运营竞争和效益竞争。
  
  如何让已建成的城域网有效地创造效益,进入良性循环呢?高效的运行维护支持系统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以及系统复杂程度的成倍增长,仅仅对网络设备进行故障、性能等简单管理的传统网络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域网当前的要求。人们需要新的以业务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的网络管理系统。
  什么是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管?
  
  城域网网管既有一般网管的基本要求,也有其特殊要求,即面向业务。新一代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是一套适合城域网发展的完整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它由一些不同的功能组件所组成,各个组件之间既可以相互协同工作,提供完整的网管功能、也可以独立运行,满足运营商的各种需求。
  
  核心组件功能包括故障管理、资源和配置管理、性能管理、业务管理,此外也包括报表管理模块、工作流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等增强功能。这些功能需要建立在通用的数据平台上,整个系统通过工作流管理模块和开放的系统接口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户可以通过业务视图、客户视图、故障视图、分级视图、网络视图等多种角度进行网络管理和监测。
  城域网网管的基本功能
  
  在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络管理体系中,基本的管理功能仍是城域网管的基础。这就是:故障管理、资源管理和网络性能管理,管理对象则涵盖了IP网络设备、ATM设备、帧中继设备和SDH/DWDM设备。
  
  1.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是运维人员最关心的核心模块,它与资源管理、工作流管理和知识库管理等模块紧密相连,共同为运营商提供整合的故障管理方案。它通过多种手段如SNMP、SYSLOG、TL1、CMIP\Q3等发现故障,并支持多厂家、多设备;根据告警时间、类别、重要性的多种组合设定条件,进行故障过滤;根据网元和故障之间逻辑联系进行故障关联和根源故障查找,自动执行反应动作;通过Web、Email、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故障通知;最后,还能通过工单和内置知识库帮助管理员处理系统故障。
  
  2.动态资源管理
  
  城域网的特殊性如业务的动态生成、资源的快速调配等要求精确的动态资源管理功能。该管理模块自动收集网元的信息,将其分类入库,通过多视角树形结构图、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图等进行展示,同时建立网元之间的关联以及网元和业务、客户之间的关联,为故障管理的关联分析提供基础。
  
  3.性能管理
  
  性能探测和分析是网管人员、决策者掌握网络历史,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城域网中的性能管理不仅仅停留在网元层,它更注重从子网、网络和全网的角度掌握从细节到整体的信息,如:任意端到端的性能分析、全网流量流向的统计分析、整个网络的业务趋势分析、设备链路综合分析,以及性能的实时监测,并和故障管理紧密结合,为网络扩容、业务拓展等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城域网网管的特殊要求
  
  面向业务是城域网运营商提供更高服务水平的业务,吸引用户,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成功的业务拓展必须依靠科学的业务管理,业务管理不仅要求有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也要有科学的技术管理。网管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业务的技术管理。
  
  广义上业务管理定义可以很宽,如标准的城域网应用管理,包括WWW、EMAIL、FTP、TELNET、RADIUS认证服务管理等;标准的城域网业务管理,包括宽带接入(如PPPOE)业务管理,无线(如WLAN)接入管理、VOIP管理、视频会议管理等;大客户业务管理,包括主机托管业务、租赁业务管理、以及城域网大客户管理等;自定义的业务管理,为了便于管理,允许管理人员自定义关心的管理对象类,如计费系统管理业务、客服系统管理业务、网管管理业务等。
  
  总之,城域网的网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各个运营商网络规模、技术应用、开展业务、管理体制等不同,对网管的具体要求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建设网管时应考虑到如下各个方面:网管产品要满足功能需求的程度;网管方案要对不同三方软件整合的深度;承建商的开发资质是否能够满足定制开发要求和完善的售后支持以及性能价格比估算等等。

时间:  2004-12-16 14:46
作者: shujuren     标题: 第三课、成熟技术成为城域网构建主流

第三课、成熟技术成为城域网构建主流

作者:网通首席科学家 侯自强

  传统电信城域网采用SDH系统以TDM方式提供专线服务。这种系统成本高,带宽有限,敷设周期长,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宽带城域网的需求。
  在光网上直接架构吉位以太网
  
  目前的主流是采用吉位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直接在裸光纤或波分复用(WDM)光缆网上架构成宽带IP城域网。DWDM技术在广域网应用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主流,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广域网DWDM方案用于城域网。城域网由于距离短(一般100公里以内),不需要使用放大器,增加一根光纤成本也不高,简单采用和广域网一样的DWDM设备不一定合算。解决的方法是采用稀疏波分复用CWDM技术。使用1200-1700nm的宽窗口,对激光器和滤波器的要求可以大大降低,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另外一个趋势是将CWDM光传输设备和路由交换机结合在一起,路由交换机光端口直接驱动光传输设备。最简单情况,一根光纤只传输一路数据时,在裸光纤上直接运行吉位以太网。如果需要传输多路数据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波长通道。
  
  在结点的路由交换机连接各个波长通道既负责选路交换又起分出/插入的作用。这种类分/插作用不仅可以对波长也可以对任务、对数据流甚至对数据包。
  
  用以太网在光网上直接架构宽带IP城域网要满足新一代城域网的要求重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服务水平协议SLA保证服务质量QoS,分配带宽。
  
  2)光缆环路被切断时的保护和自愈恢复。
  
  目前L2/L3一体化的吉位以太网路由交换机的背板容量已经达到几百吉比特,数据包通过量达每秒一亿个以上。可以以线速进行第三层IP/IPX选路和第二层无阻塞交换。支持冗余端口,生成树,多选择路由和冗余路由器协议增加系统可靠性。可以提供上百个1000BASE-X端口。提供带宽管理、优先权和基于策略的QoS。可以方便地通过HTTP、SNMP、RMON、本地和远程CLI的进行灵活管理。目前高档的以太网路由交换机不仅可以支持BGP等路由协议甚至还支持MLPS协议,性能直逼骨干网高性能路由器而价格只是其几分之一,完全可以在以太网城域网骨干网上取代高性能路由器。这样将大幅度降低以太网城域网。
  SDH网结合构成多业务供应平台MSPP
  
  对于环型拓扑光网适宜采用弹性分组环(RPR)。环路的两侧都可以用来传输数据,又可以发挥自愈恢复环的功能,大大提高利用效率。目前IEEE成立802.17工作组,IETF成立IPoPTR组来发展这一技术,制定相应标准。多数建议采用10GbE帧格式,以太网城域网与在发达国家拥有大量SDH网,而基于SDH TDM、ATM、FR等的传统数据业务仍然有很大业务量,仍然是电信业数据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满足传统运营商的需求发展了集SDH传输、插/分复用和交叉互联于一体的小体积、高性能新一代SDH设备,进一步将其与以太网路由交换机结合构成多业务供应平台MSPP。它可以在同时提供宽带IP、TDM、ATM等多种业务。
  智能光网和路由交换机构成宽带城市网络
  
  传统城域网在支持IP业务时是在SDH网上,通过分/插复用、交叉互联提供专线连接在网络边缘的路由器。由于其成本高,供应准备周期长,不灵活,容量有限,效率低等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
  
  前述的CWDM以太网和RPR方案是在裸光纤网上直接架设IP网。QoS、流量工程、自愈恢复等完全靠路由器通过MPLS等协议完成。这对路由器构成很大的压力,限制了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在光路由器没有发展成熟之前,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由波长路由器(光交换机)和DWDM(CWDM)系统构成的智能光网核心网和设置在边缘的以太网路由器构成的宽带城域网。在核心光网上采用以太网帧传输,称为以太路径,边缘则为10GbE或GbE以太网。这种核心网可以采用网状网结构,采用GMPLS协议等提供QoS和流量工程,这样可以减少对电路由器性能要求的压力,提供更高的性能。对这种系统可以称之为智能光网以太网。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尽管由于其应用的复杂性和兼顾传统数据业务的要求,出现了多样性的局面,但是在光缆网上直接架构WDM以太网(GbE和10GbE)宽带IP城域网已经成为主流。弹性分组环RPR将发展成新标准用于一些环型骨干网。这不仅为竞争的运营商广泛采用,传统电信运营商也加入建设宽带IP城域网的竞争。而从SDH演化的利用已经有的SDH等基础传输网的多业务平台将主要为一些传统运营商用做向IP业务过渡的工具。原有基于ATM的多业务平台将逐渐退出这一领域。对于Tb/s以上的宽带城域核心网,将采用智能光网以太网城域网。运营商建设宽带城域网采用何种方案、设备取决于它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要求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选择。
  业务平台与传输平台分开
  
  发展宽带业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对不同业务分配不同带宽,按不同费率计算收费。
  
  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带宽分配、认证、授权、计费(AAA)和管理系统。传统因特网不分业务种类,平等对待,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型不能满足宽带业务的要求。目前发展的下一代网络(NGN)就是为了解决宽带业务的需求。NGN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业务驱动,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网络资源分配、选路、分发内容和提供相应的AAA服务。
  
  实现业务驱动的最有效方法一是将业务平台和传输平台分开,采用分布式结构将智能放在网络边缘。另一是基于SIP协议建立信令网,先在会晤层进行选路建立会晤后,再通过业务平台控制传输平台实现有多方参与的各种不同业务。
  
  业务驱动型的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为发展宽带业务,形成生态系统提供了网络基础设施。这是目前宽带网络设备方面的发展重点,将形成一个规模可观的市场。

时间:  2004-12-16 14:46
作者: shujuren     标题: 第四课、宽带城域网的无线接入

第四课、宽带城域网的无线接入

作者:佚 名
  宽带城域网无线接入技术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或用户终端之间采用无线接入方式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数据、Internet、VoD(视频点播)、广播视频和电视会议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技术。由于无线接入方式在组网、安装、维护方面灵活快捷,而且系统开发运营成本低,因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宽带IP无线本地环路接入方式
  
  WLL(无线本地环路)由无线基站和用户单元组成。无线基站侧提供了面向交换机V5标准的网络接口和面向用户侧的空中接口,把交换机侧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空中接口信号,并完成空中接口的认证保密、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用户单元具有面向基站的无线接口和面向用户的传统接口(如RJ11、RJ45等),接收基站传送来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用户所需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传统接口可以完成认证、协议转换、代码转换等功能。交换机和基站系统间以标准的以太网接口连接,同时通过路由器实现宽带访问Internet。宽带IP WLL主要提供数据业务,可支持H.323协议,实现VoIP。
  移动IP接入方式
  
  移动接入目前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采用WLAN(无线局域网);另一种是借助公用移动通信网,如GSM网上的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WLAN采用IEEE 802.11协议或ETSI的HiperWAN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如校园、企业或大建筑内)提供低移动性的高速数据业务。WLAN保持了现有局域网高速率的特点,可以作为有线局域网的补充,在一定场合甚至可以替换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具有1~11Mbit/s的数据速率,工作在2.4 GHz的ISM频段,传输距离100m。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适用于GSM系统的无线数据业务,它将分组交换模式引入(叠加)到GSM网络中,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GPRS可以提供高达115 kbit/s的传输速率,并且能支持Internet的IP业务以及X.25业务。
  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

  MMDS(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是网络结构呈点对多点分布,工作在低频段,提供宽带业务的一种无线系统,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和集团用户。MMDS系统采用FDD(频率复用分割)双工方式,16QAM、64QAM等微波调制手段,扇区分割频率复用等技术,可以提供Internet接入、本地用户数据交换、话音和视频点播等多种业务。MMDS工作在比LMDS低得多的频率(频率范围为2~3 GHz),固定频率间隔3.5 MHz。所以干扰带来的影响比LMDS要小得多,由于采用了VOFDM(矢量正交频分复用)补偿技术,所以没有视线无障碍的要求。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工作于10~66 GHz频段,是宽带无线点对多点接入技术。该技术利用毫米波传输,可以提供双向话音、数据及视频图像业务,还可提供各类承载业务(如FR、ATM等)。它不必使用光纤和光端口设备,是一种全业务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被称之为“无线光纤”接入技术;采用点(基站)对多点(远端站)组网方式,基站直接连入广域网,实现宽带接入。LMDS系统最大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典型的系统可支持高达45 Mbit/s下行和10 Mbit/s上行的传输速率,可获得较高的带宽和类似光纤的QoS(服务质量);缺点是无线链路之间的距离有限,需要建立足够的小区覆盖来抗“雨衰”影响。
  
  LMDS组网极为灵活方便,而且使用成本低,能以点对多点的广播信号传输方式提供高速率、大容量、点对多点的高可靠性、全双工的宽带接入手段。它一般可作为新的电信运营商构筑接入网的技术和手段,也可用作小区、企业等内联网建设。
  
  各种宽带接入技术方式均有其优势和劣势,下表所列为各种宽带接入技术方式的比较。
  
  宽带无线接入的许多技术,如无线ATM、无线以太网、无线IP、LMDS系统等技术正从概念迅速发展成具体的研究和应用目标。BWAN(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作为提供灵活性、机动性和综合业务的重要手段,被人们广泛予以关注,并已展现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

时间:  2004-12-16 14:47
作者: shujuren     标题: 第五课、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业务开拓

第五课、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业务开拓
作者:安徽省马鞍山市移动通信分公司 孙应
  今年以来,城域网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投资热点,而且这一势头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宽带城域网建设成已成为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各大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公司利用自己的城域网对接入用户的宽带化发起了激烈的争夺战,试图抢占这一新的战略制高点。由于加入WTO,数据运营市场的已日渐开放,城域网竞争将更加激烈。本文从工作实际中,总结了对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业务开拓的一些认识。
  一、城域网基本结构

  城域网一般分为骨干层、汇接层和接入层。骨干层的主要功能是给业务汇接点提供高容量的业务承载与交换通道,实现各叠加网的互联互通;汇接层主要是给业务接入点提供业务的汇聚、管理和分发处理;接入层则是利用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接入技术等传输介质,实现与用户连接,并进行业务和带宽的分配。
  二、宽带城域网的组建通常方案

  1.光纤直连方案

  光纤直连是指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ATM交换机直接出光口。

  光口以点对点方式直连,业务接入设备直接互连,此方案简单,却有明显的缺点。首先,由于没有传输层,光纤质量、性能监测、保护等无法实现。其次,光纤浪费严重,每个业务接入点需要一对光纤,一个业务接点若与其它业务接点有业务互通,光纤呈阶乘增长。此外,业务端口压力大,每一个节点相连,交换机或路由器就需增加一个端口,这种方式适用于节点数小、节点距离近的局域网络。

  2.Packet over SDH 组网方案

  Packet over SDH(POS),更准确他说,是IP/PPP/HDLC over SDH/SONET。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按RFC 1661的要求实现多协议封装、错误控制和链路初始化控制,PPP把IP分组封装以后,再按RFC 1662的要求形成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的帧以便定界,然后把该帧交给SDH/SONET处理后进行传输。POS技术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和效率都很高。它支持OC-3(STM-1)155Mbit/s、OC12(STM-4)622Mbit/s、OC-48(STM-16)2.5Gbit/s,结合传输设备可达到OC-192(STM-64)10Gbit/s。

  Packet over SDH(POS)由于省去了ATM层而简化了网络体系结构,使得SDH系统有能力直接支持基于IP的话音、视频传输。并在网络环境易于兼容不同技术体系和实现网间互联。吞吐量达60Gbit/s,端口密度和端口费用也可与ATM相比,转发分组延时则已降至几十毫秒量级,不再是大问题。

  在IP over SDH中,SDH是以链路方式来支持IP网的,没有从本质上提高IP网的性能。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吉比特线速交换路由器,可实现第二层交换与第3层选路的一体化,但是与以太网口相比,如,一个622Mbit/s(ST-一4)口的价格是吉比特以太网口的几倍。总地看,IP over SDH适用于经营IP业务的ISP,以IP业务量为主的电信网或在电信骨干网上疏导高速率数据流。

  3.IP over DWDM方案在城域网中发展现状

  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就是在光域内的时分复用技术,通过在单一光纤内同步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波,让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获得借增。它充分利用单模光纤的低损耗区的巨大带宽资源。在人口众多的城市,铺设新光纤的费用是很昂贵的,将DWDM设备引入城域网,可以节省大量的铺纤成本。

  新一代城域网DWDM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灵活的分插复用能力,可以组成各种网络拓扑,如环形、星形、网状等。由于具备光通信自愈保护功能,系统的升级不会影响已有网络的性能,无需光放大器就可以实现城域网范围的DWDM应用,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所以以IP over DWDM 组网方案在未来的城域网建设中是个发展方向。
  三、宽带IP城域网的特点

  1. IP城域网是可以用来承载各种不同的业务,比如数据业务、语音业务、视频业务等,但是除了用途更广泛、带宽更高以外,宽带IP城域网还有许多特色。

  1)宽带(Bandwidth)

  宽带IP城域网拥有比过去传统网络更高的带宽,比如过去在宽带接入速率上大多使用56K/64K/128Kbps,而现在宽带接入则多使用1M/10M/100Mbps; 过去在骨干网上大多使用百兆或数个百兆网,而现在则多使用千兆或数个千兆网,甚至10千兆网。带宽增加会激发新型业务的出现,而新型业务的推动也会带动带宽的需求,带宽与业务因此会有良性的互动与增长。因此,城域网的建设必须兼顾现有的带宽处理能力(Performance)与未来的扩充能力(Scalability),才能在不断成长的需求中体现业务平滑升级与设备投资保障的好处。此外在城域网中提供无阻碍(non-blocking)的传输及处理能力也是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优势之一。

  2)带宽管理(Bandwidth Management)

  带宽的扩充并不是惟一的途径,有效地使用或管理带宽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比如OSPF或BGP4协议中的负载分流、MPLS协议中的流量工程(TE)、接入网中的指定速率(Rate Limiting)。根据用户的不同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带宽,根据使用者的付费分配带宽,都是带宽管理的例子。

  3)服务质量(QoS)

  在有限的IP城域网资源下,按使用的原则付费,也可以对用户划分不同的服务等级,享有不同的资源;即使在同一用户中,也可以依据业务不同而有不同的服务等级,如多媒体业务(Voice、Video)优于数据(Data)业务,E-mail服务高于Web Browser服务等。

  4)冗余备份(Redundancy)

  IP城域网逐渐成为各种不同业务的传输平台,人们对它的可靠性也就要求更高,因此城域网必须有电信级的冗余配置,包括设备、部件(电源、风扇、模块、软件)的冗余;线路的冗余,如PoS的自动保护转换(APS)、百兆/千兆以太网的捆绑技术(Tracking); 第二层的扩展树(STP)或快速扩展树(Rapid STP)、第二层的热备份协议(VRRP、VRRP-E)、或路由备份(OSPF及BGP4)。在城域网的各个地方配置相应的冗余备份可大大提高网络的可靠度。

  5)安全与控制(Security & Control)

  整个城域网是一个大型的开放平台,网络设备必须提供多种安全功能以保护自己及用户不受黑客攻击,多种等级的登录(Login)、Secure Shell(SSH)、Secure Copy(SCP)及HTTPS是设备自我保护诸多功能中较为人所熟悉的,而防止阻绝服务(DoS)攻击、防止Ping to Death攻击、防止地址欺骗(Smurf)攻击则是较常见的用户保护功能。除此之外,如果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线速访问控制功能,也可以对网络的安全或控制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制定不同的策略(Policy),进行所谓策略路由的功能。

  6)IP统计与计费功能(IP Statistics & IP Billing)

  IP的统计及计费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最简单的可以利用SNMP中的MIB来实现,其次可以利用基于取样技术的扩展RMON(Extended RMON:XRMON)来实现,或者更进一步用Netflow的技术基于数据流(traffic flow)的方式来采集统计资料与计费,IP城域网中有了统计与计费功能后,不但可以对用户进行细微的计费,同时也可以收集网络的流量资料,作为网络优化与升级的参考。

  7)多种业务的传输平台(Multi-Services)

  IP城域网的建设可以提供传统的DDN数据服务(低速专线、帧中继),窄带接入(RAS)、宽带接入(Brood band RAS)、住宅小区、局域网到局域网,企业虚拟专线服务(VPN)、IP电话、视讯组播(Multicast IP)、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等各种不同的业务。
  2.宽带IP城域网的建设技术发展方向

   1)城域网骨干方案有成熟的SDH、POS、ATM

   2)第三层交换机、Gigabit Ethernet的应用

   3)IP+WDM 或IP+DWDM由广域网正迈向城域网建设中

   4)一个全新的设备形态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很可能成为未来城域传输网的主要设备。
多业务传输平台能在同一平台上提供时分复用和统计复用技术,运营商可以经济地在一个光传输设备上同时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和传统的TDM时分复用业务。
  四、目前宽带IP城域网提供的业务

  1.宽带上网

  随着各种宽带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可以向用户提供xDSL、LAN、HomePNA、Cable、HFC、Wireless等多种方式的接入选择,高带宽的接入使用户享受高质量的网络访问,促进数据业务的不断进步。用户快速便捷地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WWW不再是"World Wide Waiting"。
  2.企业VOIP(FOIP)业务提供
  3.VOD、MP3音乐、交互游戏

  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VOD、MP3音乐、交互游戏等对带宽、服务质量、延时要求较高的业务得以大量增长,这也是宽带网所能带给人们的最接近生活的享受之一。
  4.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以Video/Audio工业的最复杂的压缩和传送技术为基础,采用标准RTP协议并且把高品质的视频/音频和HTML页面紧密结合,实现视频、音频、图像和文字教学材料在网上的实时同步传输。远程医疗是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
  5.会议电视、可视电话

  会议电视就是通过传输信道在多个地点进行实时性视频交互通讯的一种联系手段。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为电视会议提供了可靠的网络平台,基于IP、基于ATM的电视会议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可视电话使人们的远距沟通更加生动和亲切。
  6.VPN

  VPN的需求一直是各类企业,尤其是跨地区的企业所急需的,城域网的宽带化为大量开展VPN业务提供了网络保证。
  7.端口出租、主机托管、虚拟ISP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对各类ISP和ICP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灵活的网络资源组合,是取得效益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宽带IP城域网的业务开拓探讨

  1.xDSL技术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环路)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这意味着使用x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电话用户铜线接入网构成了整个通信的重要部分,它分布面广,所占比重大,其投资占传输线总投资的70%-80%,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宝贵资源开发新的宽带业务,是中近期接入网发展的重要任务。而xDSL就是一种充分利用铜线的有效宽带接入技术。这是已有电话用户铜线接入网的电信运营商的应积极发挥优势。
  2.HomePNA技术   

  HomePNA(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是多家世界知名的电信公司为了推广基于传统电话网络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而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于1998年制订了《HomePNA技术白皮书》,利用传统电话网络提供宽带数据接入服务,从而适应市场对宽带接入的需求。
HomePNA技术为对称式数据传输,其双向传输带宽均为1Mbps(HomePNA V1.0标准)或10Mbps(HomePNA V2.0标准),其传输距离一般为100~300米。
  3.Cable接入技术   

  Cable接入技术可以使有线电视公司利用现有的HFC(光纤同轴混合网)网络提供宽带业务。HFC在一个500户左右的光节点覆盖区可以提供60路模拟广播电视和每户至少2路电话、速率至少高达10Mbps的数据业务。将来利用其550MHz~750MHz频谱还可以提供至少200路MPEG-2的点播电视业务以及其它双向电信业务。 这是已有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网的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优越条件。
  4.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用户网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的接入网。用户网光纤化有很多方案,有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楼面(FTTF)、光纤到家庭(FTTH)等。  

  光纤用户网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于多种综合数据业务的传输,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它采用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常用的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等。
  5.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就是利用无线技术作为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是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的缩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业务,属于无线固定接入手段(有无线光纤美誉),最大的特点在于宽带特性。LMDS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支持的速率为1.2K-155Mbps,并支持多种协议,包括帧中继、ATM、TCP/IP等。LMDS自身的特点,决定它更适合于大城市的城区或其它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由于工作频率高,通信质量受雨、雪等天气影响较大。
GSM接入技术,目前仅支持CSM接入方式,接入速率只有9.6Kbit/s。

  GPRS接入技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中文含义为整合封包无线服务,它是利用而"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可以将GPRS理解为GSM的一个更高层次,目前能提供最高达171.2kbit/s的接入速率。

  WCDMA接入技术,WCDMA技术能为用户带来了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的传递。WCDMA的优势在于,码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等。

  移动运营商可以一方面引导GSM、GPRS及CDMA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实现无线数据接入业务,还应积极推行GPRS、CDMA的无线网卡接入业务,让更多的用户能随时随地无线高速接入网络。
  6.有自己的本地电路交换电信网的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些优势积极与当地的公司、酒店、写字楼、展览馆及交易中心等企业内部电话交换机实行互联,在企业内部交换机上开通一些的增殖业务,如拨号上INTERNET网、企业VOIP(FOIP)、直至发展企业INTRANET网、企业VPN等。

时间:  2004-12-16 14:48
作者: shujuren     标题: 第六课、城域网致胜之道:万兆位以太网及其QoS

第六课、城域网致胜之道:万兆位以太网及其QoS
作者:Extreme Networks公司 Ashok Madanahalu
  众所周知,大型企业在局域网中拥有足够的带宽,可以处理网络上当前运行的应用业务量。特别是由于大型企业更加广泛地部署千兆位以太网技术,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但是,一旦超出企业边界,在业务通过一个非常关键的纽带从局域网流到广域网或公用网时,业务开始变得拥堵,这个纽带称为城域网(MAN)。

  企业以太网局域网业务通过多种技术传送到城域网中,如SONET、WDM或裸光纤技术。通过采用以光纤为介质的以太网技术,客户可以简便地扩充业务,同时象自己的以太网局域网中一样,实现同样的高性能和多种特性。
  当前的以太网交换

  当前的以太网速度已经超过了其发明人Robert Metcalf的想象。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以太网速度会达到10 GB,同时仍能保持原始的帧格式—长1518字节。IEEE委员会最近对以太网作出了最重要的增强,即在802.1Q工作小组定义的标准中,把帧格式提高到1522字节,其中增加了所谓的VLAN (虚拟局域网)。VLAN标记正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各个运营商正在努力采用VLAN技术提供以太网服务。与传统的第三层路由不同,这些服务依靠使用简单的分层拓扑检查和管理VLAN标记。

  以太网交换ASIC(专用集成电路)可以根据第一层到第七层信息对帧/分组分类。这就可以确切了解帧/分组属于哪个应用/会话,然后能够在逐个应用/流量的基础上实施带宽管理/带宽分配。这种智能通常称为基于策略的服务质量 (QoS),通过这种智能,集中策略管理程序可以维护与客户、应用及相应服务水平协议(SLA)有关的所有必要细节。

  通过先进的QoS,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条物理以太网连接,不管物理速率是多少(10, 100, 1000, 10000 Mbps),都可以在硬件中采用速率整形功能,确切地提供客户所需的带宽数量。此外,现在可以在一条物理管道中,在逐个应用/流量的基础上应用优先处理功能,而不象当前SONET/ATM网络那样需要单独的时隙或虚拟连接。这实现了极高的扩充能力,而这在现有的技术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作为所有网络工程师预计在以太网中将实现的下一次增长浪潮,QoS已经得到各个标准机构的支持,如IETF、ITU等,因为它使得以太网能够在现有技术上运行。为支持SONET/SDH上以太网协议,IETF (RFC 2878:桥接控制协议)和ITU已经标准化一个可互换的规范,可以透明地传输嵌入VLAN标记、且标记保持不变的以太网帧。
  万兆位(10 GB)以太网

  以太网演进的下一阶段是万兆位以太网。万兆位以太网能够兼容较早的以太网标准,并全面支持第二层到第七层中的所有服务。这特别适合希望使用一种传输方法提供所有服务的城域网客户。目前在城域网中提供万兆位以太网解决方案,意味着客户可以维护当前的管理、加密和安全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更宽的管道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雇用熟悉过时网络方案的IT专家。由于万兆位以太网很少需要或根本不需要引入,它有助于缩减与推出新型服务有关的前期投资和运营成本。

  万兆位以太网与SONET OC-192的性能大体相当,后者的速率最高可达9.58 GB。此外,万兆位以太网在单模光纤上的距离可以扩展到40公里(通过专用负色散光纤可以实现更远的距离,达到100公里),这为备份、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等商业级服务带来了重要机会。

  由于明智的工程设计可以实现WAN PHY,万兆位以太网可以与OC-192电路和SONET/SDH设备一起运行。这保护了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使供应商能够在不同地区中通过城域网(MAN)提供端到端以太网,而不必额外投资于分插复用器(ADM)和其它SONET设备。此外,由于万兆位以太网可以代替或使用现有的城域网链路,因此可以控制工程启动成本。

  容量/扩充能力存在问题的大容量连接是应该明确着手部署万兆位以太网的应用,例如城域网POP、互联网对等点、互联网数据中心及需要汇聚的其它连接,如到存储阵列的链路、灾难恢复站点、超级计算集群和流式媒体服务器。万兆位以太网并不只是提供了一条更大的管道,而是为简化光纤和端口管理提供了所需的海量数据汇聚功能。事实上,万兆位以太网可望使要求的端口数量降低10倍。众所周知,效率是经济实用性的关键。一周七天、全天24小时管理网络的成本要远远高于交换机和端口的购买成本。如前所述,万兆位以太网将直接与OC-192对映,这对所有现有的SONET网络都异常重要。相比之下,千兆位链路的带宽要超过OC-12链路,但只相当于OC-48链路的40%。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城域网供应商都不会再浪费极其昂贵的SONET基础设施。
  关键优质连接

  然而,万兆位以太网并不仅仅是提供了更大的管道。基于策略的QoS是其另一个基本组成部分,Extreme Networks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了这种功能。那么,为什么QoS如此重要呢?第一,因为万兆位以太网在初期可能会部署在过量使用的链路上,这些链路要求多得多的带宽。未经检查的过量使用(在QoS缺乏或不足时)几乎是达尔文式的吞吐量方法(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例如,带宽密集型UDP/IP业务一般会消耗大量的带宽资源,而TCP/IP业务则获得较低的优先权,迫使会话速度大大降慢或超时。基于策略的QoS允许城域网供应商在提供的特级服务中,设置和强制实施严格的业务门限,有效地防止这种问题。服务配置严格遵守SLA,而不会影响其它服务。然而,这一规则有一个例外,即如果存在没有使用的带宽容量,那么可以为需要带宽的任何其它服务提供多余的带宽。这要远比SONET时分复用(TDM)方法经济实用,SONET时分复用强制配置固定数量的带宽,如果不使用这些带宽,就会造成带宽浪费。Extreme基于策略的QoS功能还有一个优点,即它允许分片为客户提供城域以太网带宽。
  万兆位以太网速率的QoS:Extreme Networks的价值理念

  通过在万兆位链路上采用Extreme基于策略的QoS,可以简便地开通对时间敏感的业务,如IP语音(VoIP)、流式音频和实时视频,这些应用对时延和抖动都特别敏感。通过Extreme技术,这些应用可以获得所需的处理。基于策略的QoS对传统的客户应用同样非常关键,这些应用的最初目标并不是扩展到企业中,如IPX数据库。当然,这并没有阻止企业推动这些以太网应用,这些应用一般都远远超越原始局限,提供了关键事务型数据。通过支持Extreme基于策略的QoS,城域网供应商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商业目标。Extreme Networks在每个端口上提供了八个基于优先权的队列。这可以以特级价格为特级客户提供特级服务。根据每MB价格,各种客户在网络上被分隔开来,金牌客户、银牌客户和铜牌客户分别获得自己购买的相应服务。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能够根据预定的DiffServ代码点重新映射分组,这也称为“着色”。基本上,着色技术自动强制实施服务水平协议,从而防止客户超越优先权,滥用访问权限。这超出了实施端到端QoS的范畴。

  Extreme Networks在为大型企业提供高性能以太网络中拥有悠久的历史,该公司处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与服务供应商合作,协助建设城域网,为客户提供一致的以太网感受。

时间:  2004-12-16 14:48
作者: shujuren     标题: 七课、智能光多业务平台突破城域网瓶颈

七课、智能光多业务平台突破城域网瓶颈

作者:段沁萍
  随着光传输的迅猛发展,使骨干网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带宽过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域传输网上出现了瓶颈,限制了业务提供商快速反应和业务有效扩展。因此,如何建设光城域传输网成为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前不久,在海南召开的光传输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营商分别就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及发展、光城域网组网及解决方案、如何构建面向GPRS和UMTS的宽带移动传输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及 CORBA 技术、传输网络设计思路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发展和竞争的不断激烈,目前光传输网的组网方式正开始从点到点和环网向网状网演变,波分复用也从干线开始向本地及城域网延伸,并提升到应用的层面。网络更是从静态联网向智能化动态联网方向发展。不仅引入了交叉、信令、交换等动态概念,还将同时实现动态带宽分配和提供多种业务。因此,城域光网络的管理如何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到城域网络的目标。

  事实上,由于业务群体的变化,城域网越来越强调网络的动态性和可调动性。其业务类型越来越多,业务需求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使得运营商在SDH/ SONET / DWDM 环上不断地增加TDM、FR、ATM、IP等设备,而这些多层的网络结构造成网络建设和维护的复杂、不灵活、难扩展和昂贵。这些问题向城域网提出了严峻挑战,因为目前城域网只是解决了核心网的问题,汇聚和接入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还不是所有的运营商都有这样的资源。因此,这就要求光城域网能够提供高智能化和适应新业务的能力。城域网不仅要能够支持业务多样化的需求,还要具有可扩展性、并能面向宽带,适应未来的业务。

  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以色列 Lig htscape Netw orks 的一种新型混合光多业务平台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据该公司市场副总裁 Ido Gur 介绍, Lig htscape 公司的XDM统一光传输平台是专为城域网、本地网设计的高密度、多业务的光传输平台,是下一代智能光网络的解决方案。XDM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集成了DWDM大容量、全 SDH / SONET 连接功能、子波长复用和高效的数据传送功能,这种设计理念满足了当今和未来传输网络的各种需求,在同一个子架中,集成了业务传输、网络管理和控制平台的统一性。

  Id o Gur 指出,在当前,城域网运营商除必须能适时的提供相应的传输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外,同时也必须提供更高的业务连接可靠性和传输数据业务的需求。面对这种挑战,城域网必须通过建设多 SDH / SONET 环、数据交叉连接机,以及通过在城域网建设DWDM系统来满足用户业务增长的需求。 Id o Gur 认为,城域网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网络管理,不仅在接入层,而且在传输领域就要对业务层进行管理。因此,XDM应运而生。XDM独特的设计使它成为城域网和城域接入网的优秀解决方案。它集成了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环网快速自愈保护、增强的MESH拓扑和完全无阻塞的交叉连接能力以及高效率的多业务传输:包括以太网、IP、ATM、高容量透明传输的DWDM和OADM,使运营商能够以低成本适应未来发展的弹性网络拓扑结构的需求。

  在子波长重组功能上,XDM可以把多个低速业务信号和TDM业务映射进一个DWDM波长,另外,XDM综合了TDM、交叉连接、DWDM技术、环型、网状拓扑和数据集成的功能,使DWDM系统应用更加有效。

  此外,XDM在单一的子架中集成了所有的传输技术,大大降低了安装空间的需求和设备之间的连接,为城域网边缘设备设计的集成型子架和线放可以被很方便的安装。尽管外型很小,但所有的子系统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保证了服务的连续性。

  据了解,XDM不仅在城域光网络的核心层支持多种拓扑,更可升级至160个DWDM通道,提供各种光保护和支持不同的QoS。其灵活的OADM配置,支持自动功率均衡及虚拟子网连接,还能够从环网扩展至网状网结构。

  在本地传输层面,通过集成的功放,预放和线放提供长距离传输,同时扩展传输领域和自愈连接。
在混合的城域光网络边缘也可最大化的利用光通道,以单子架结构支持网状网、环型和星型拓扑,提供网络恢复和多种保护模式。

  在服务层面上,可使千兆以太网、IP、ATM、TDM业务在SDH/ SONET 及子波长上传输,同时提供局域网虚拟子网连接的未压缩视频业务及TDM租用线路。

  更重要的是,XDM的eNM可管理网络的各个层面,并进行端到端的管理,不仅可控制外接数据和接入设备,还支持对计费、监视和冗余等的分层管理。这种智能化的网络管理,使运营商可以更进一步的优化网络配置,更深入的监控网络业务,保证网络运营建立在已知的业务资源上,从而保证快速准确的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业务,并保证通信运营商的充分赢利能力。


时间:  2009-4-8 11:10
作者: 天火

汇总的挺好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