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李进良驳“TD失败论”:回顾十年长征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2-3 08:56
作者: tomtuo     标题: 李进良驳“TD失败论”:回顾十年长征路

C114编者注:有“TD铁人”之称的李进良,见近日某门户网站《中国“鸡肋”的3G标准一场失败的“爱国实验”》专题,感到无限感慨,也无比义愤。李进良感到目前个别媒体仍缺乏科学常识和专业判断的素养,TD-SCDMA十年征战长征路,的确需要国人回头重新审视国产3G标准走过的十年漫漫征程。

他赶写了驳文,原题《中国“熊掌”的3G标准一场成功的“爱国实验”——驳中国“鸡肋”的3G标准一场失败的“爱国实验”》,C114中国通信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lijinliang(1).jpg
李进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教授级高工 李进良

看了《中国“鸡肋”的3G标准一场失败的“爱国实验”》一文(后简称“鸡肋文”),令人无限感慨,也无比义愤!“鸡肋文”一开始就说:“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日纷纷发布2009年12月份的运营数据,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新增手机用户数上表现良好,特别是在2009年12月份中国联通3G用户数新增数再度超越2G用户数。”明确表达WCDMA与cdma2000表现良好,文章至此笔锋一转“在这背后,其实是国产TD-SCDMA(简称TD)标准市场化后的现实写照”用这种含混的语句暗示TD不佳。让我们首先看看2009年3G发展的实情。

从网络来看截止到2009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3G网络建设直接投资1609亿元,共完成3G基站建设32.5万个。其中中国移动已完成投资800亿元,TD基站累计建设完成10.8万个,网络覆盖238个地市;中国电信3G基站11.7万个,覆盖342个地市;中国联通3G基站10万个,覆盖335个城市。

再从终端来看截至11月20日,共核发497张3G终端进网许可证,其中TD终端218款;cdma2000终端145款;WCDMA终端134款。截止到2009年底,3G用户迈上千万级别。其中TD终端达到266款,用户数达551万;中国联通是274万;而中国电信也不少于500万。

发展的数据说明3大运营商都不相上下,国产TD标准市场化后的现实写照的背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无论是网络建设的规模、终端的款式,抑或是用户数这个后发的TD并没有输给在全球已经历练了多年的老大哥。

“鸡肋文”接着对TD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回头重新审视其走过的十年漫漫征程。从香山会议宋直元主任悲愤定调:“失败也是胜利”,到八老会议李毅中部长豪言力挺 “TD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却落得个“借奥运推商用TD网络遭遇失败”,结论是“未来:一场注定悲壮的坚守”

对中国3G标准——TD的十年漫漫长征路,究竟是是“鸡肋” 还是“熊掌”? 是失败还是成功?的确需要国人回头重新审视。

起源:中国人“敢于创新的尝试”

应当说:“鸡肋文”第一个小标题——起源还是蛮公允的呢!问题是站在什么立场,以什么观点去看待香山会议的精神。

香山会议参加的有二三十人,争论得非常厉害,90%都持怀疑态度。国际标准从来都是外国人的天下,搞移动通信标准,成本非常高,难度非常大,我们国家没有这个先例,这在1998年1月那个年代也是事实。但是从1949年就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又历练了50年,我们能否玩得起这个游戏?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主要取决于我们敢不敢去玩这个游戏?有没有必要去玩这个游戏?

中国自1987年开始建设TACS模拟移动通信网,1994年又着手建设GSM数字移动通信网,迅速发展成全球第一大网,运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偌大的市场却没有带动中国移动通信的工业崛起,相反,原电子工业部的一百多个企业大都举步维艰,陷于困境,甚至倒闭破产。这种强烈的反差,不能不引起业界忧思:中国移动通信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第三代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在“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误导下,中国丢失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沉痛的教训使人警醒:必须自主创新。

今天国人回头重新审视,不能不由衷敬佩邮电部科技委主任宋直元等老一辈的高瞻远瞩,胆识魄力,宋直元悲愤拍板:“中国发展移动通信事业不能永远靠国外的技术,总得有个第一次。第一次可能不会成功,但会留下宝贵的经验。我支持他们把TD提到国际上去。如果真失败了,我们也看作是一次胜利,一次中国人敢于创新的尝试,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这样“香山会议”才能为TD一锤定音。香山会议定调的精神:是自主创新,而不应断章取义,失败也是胜利。没有“香山会议”的正确决策,那么像周寰、李世鹤少数人的提案就会淹没在90%怀疑者的唾沫之中!

被大唐公司支撑起的“民族”标准

是被西门子公司支撑起的“民族”标准吗?否!请看事实:

TD标准提案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公司的前身)在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经过重大技术创新而提出的。一批80年代出国的留学生,通过在美学习和工作,掌握了国际先进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各自提出了一些发明专利,抱着为祖国的通信事业贡献一切的赤子之心学成回国,将他们自己的智能天线、上行链路同步和软件无线电等专利技术综合开发成CDMA无线接入系统。

由于上述3项技术的英文名称都有S开头,故定名为SCDMA。SCDMA无线接入系统在重庆进行了试验,证明方案可行,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当1997年ITU征集3G无线传输方案时,以李世鹤为首的这批学子认识到,中国的公众移动通信太落后了,只有抢先一步,以我们经过考验的专利技术形成国际标准,才能使我国在未来3G产业发展中摆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在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6月30日截止那天向ITU提交了TD提案,这是中国自有电信史的一百多年以来破天荒第一次参与国际行动。

从此,TD就直面近两年的多次会议考验,1998年9月底按要求完成计算机仿真与评估,1999年3月提交IMT-RKEY文件,国际上10种地面无线传输技术提案通过比较、分析、融合、筛选,过五关,斩六将,在1999年11月的ITU TG8/1第18次会议上已初步确认为国际标准之一,在2000年5月5日的世界无线电大会上,正式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空间接口标准,最后能在国际标准大战的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是非常不易的。

诱人的中国移动通信巨大市场使欧美一些国家一开始就对中国提案采取了排斥、抵制态度,国际利益集团曾联合起来对我国提案进行围剿,要修改提案中的一些关键参数,以使其技术优势丢失殆尽。甚至几个美国公司准备在会议上提出砍掉TD,只留下WCDMA与cdma2000两个标准。当时欧洲几家大公司向我国代表反复询问“如果TD标准提案被否决,中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态度,还会用自己的标准吗?”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由于中国政府和中国运营商公开申明支持中国标准,态度坚决;同时,由于中国代表团在各种相关会议上不懈努力,宣传我方案采用了多项自主创新专利技术,从而具有频谱效率高、性能价格比好等优点;因而争取了日、欧、美一些公司对我提案技术可行性、先进性的认同,才改变初衷转而支持中国标准。特别是西门子提出的UTRA CDMA欧洲方案,经多次协商后,同意将其方案与TD融合,并加入其部分优点。输掉欧洲标准竞争的西门子转而参与到大唐主导的中国3G标准制定中,最终成为了TD的最重要国际伙伴。雄厚的公司形象,全力支持的榜样,西门子为大唐争得了不少支持与赞誉,对TD的贡献功不可没。终于在2001年3月3GPP TSG RAN第11次全会上,正式接纳了TD全部技术方案,意味着TD标准已被全球电信运营商和制造商所接受,这是TD成为全球实质3G标准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从1999年到2003年TD标准处于产业化艰难起步期,技术研发的风险很大,可是这一届政府与相关人士很少对TD进行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还有人散布我国搞TD就像阎惜山搞窄轨铁路那样闭关锁国的流言;甚至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对TD与LAS-CDMA不但不支持,反而竭力阻挠,似有必欲铲除而后快之势。把代表国家提出的TD国际标准看作是大唐电信集团一个企业的事,实际上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市场一家承担显然势单力薄,难以为继。大唐电信集团承担TD开发的大唐移动公司一直受困于开发资金的严重不足,为了TD,已经倾其所有,不得不用短期贷款作长期投资,到2003年底,累计投入已超过12亿元,导致资产负债率攀升,财务状况恶化加剧,资金供给面临随时断链的危险,一度连工资都快发不出,随后两年产业化尚需投入19亿元的巨额资金,以至大唐电信集团原总裁周寰、大唐移动原总裁唐如安为筹措开发资金、搭建研发团队四处奔走求助,千方百计告贷私募,甘冒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甚至不惜押上自己的政治生命。明眼人不难看出在TD产业联盟成立之前的5年实际是大唐一家在苦苦支撑起这个“民族”标准。

围剿:枪打TD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出头鸟

TD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力挺:希望能成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而是另一种苦难的历程。

中国近几年自主创新有神六、杂交水稻和TD三大标志。神六是航天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虽然技术上被国际利益集团***,可是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专心致志进行研究、开发与生产。杂交水稻也是一项艰巨的生物工程,受到外界的干扰也较少;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措施,并在全球累计推广播种50多亿亩,增产粮食5亿多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千万人。

唯独TD从标准提出伊始就被国际利益集团围剿,他们枪打中国自主创新的出头鸟,就象红军长征那样,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前堵后追。TD标准产业化一直在艰难推进:2005年遭遇第一次危机,在中国3G市场尚未启动前,国际利益集团支持中国运营商秘密大建WCDMA网,企图使TD胎死腹中;在关键时刻,温总理批示拆除,TD才幸免于难。2007年又遭遇第二次危机,为服务奥运TD在八个城市扩大规模建网,却遭遇重重阻力,差一点夭折摇篮;在千钧一发之际,李毅中部长豪言力挺,中国才兑现了在2008北京奥运以零故障率实现3G服务的庄严承诺,超过100万用户通过中国移动网络用手机欣赏精彩奥运视频,节目点击次数近700万,累计播放时长达到30余万小时。8月8日开幕式当天,有近20万用户涌入中国移动手机电视奥运专区,用户数量比前一日增长了一倍多。虽然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是一张TD的试验网络, 但在奥运史上这是首次提供手机电视服务。2008年末还遭遇第三次危机,被迫与狼共舞;值得欣慰的是主管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支持TD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的15项扶持政策,加快了TD发展。

TD为什么如此多灾多难?因为欧美利益集团不愿看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成为他们的有力竞争对手,中国巨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就像唐僧肉那样让他们垂涎若滴,因此,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未来:一场半壁江山、三分天下的进军

3千项TD专利属于大唐为首的TD产业联盟

2002年大唐专利只占7.3%的说法并不准确,至少在理解上,在利用价值上并不够全面。遗憾的是这个以鹅传讹的数据后被广泛引用到8年之后的今天,特别是被国际跨国公司和其代言人继续在引用,对TD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事实上今天TD产业联盟的专利已经超过3000项,核心专利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这是无无庸置疑的。正因如此,国外企业想要生产TD的接入网设备,就绕不开我国的核心专利,因此,他们才不得不纷纷寻找国内合作伙伴共同发展TD。

TD标准先天基因良好,技术具有突出优势

从3G标准来看:遗憾的是:3G一开始是沿着2G时代电信网ISDN的老思路发展的,初期定的第一阶段标准不能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不和互联网结合的移动网是没有前景的。因此,3G标准才不得不分两个阶段,多种版本。cdma2000第一阶段标准为1x <1Mbit/s,其中有Release 0、Release A两种版本;第二阶段标准为1x-EV >2Mbit/s,其中有EV-DO、EV-DV两种版本。WCDMA第一阶段标准为≤2Mbit/s,其中有R99、R4两种版本;第二阶段标准为>2Mbit/s的HSDPA高速下行分组数据接入,其中有R5、R6两种版本。TD标准诞生时的版本为TSM,基于2G的GSM核心网;当基于3G的核心网标准确定后的版本为LCR,相当于R4版本。3G标准的发展历程说明无论那一个3G标准都有不同的阶段与版本,都在与时俱进,不断升级,怎么唯独TD标准先天不足,技术上是伪3G呢?

事实上TD标准先天基因良好,由于方案采用了智能天线、上行链路同步和软件无线电等多项自主创新专利技术,从而具有技术、频谱、组网、业务、成本等五大突出优势。

通过3G元年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TD建设运营的高速发展终于获得了国际电信联盟赵厚麟副秘书长的高度评价:“中国移动作为唯一建设运营TD的运营商,全球没有应用的先例和经验可循,从网络建设、终端配套、市场营销到业务应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自己创新,甚至要帮助厂家设计产品规范。为了建成一张全新的网络,组建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并保障现有2G网络用户的服务质量,中国移动创新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三不三新三融合”建设运营新思路,这在全球发展3G的过程中都是举世无双的。”“TD结束了外国电信技术垄断中国市场的历史”。

与时俱进 TD沿着新开辟的航线奔向4G

蜂窝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所有三代都是频分双工(FDD)体制,只有以李世鹤为首的一批海归学子深刻认识到TDD在频谱效率方面的优越性,大胆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和上行同步等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使TDD和CDMA、TDMA、FDMA技术完美结合,独创性地提出了TD-SCDMA方案,从而在公众移动通信领域探寻了一条新航线。

中国3G沿着这条自主创新的航线胜利前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智能天线为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用光纤拉远技术解决了9根天线阵与27条馈送电缆的工程困扰,为未来4G采用MIMO(Multi-In Multi-Out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创造了条件。从巴塞罗那的“200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看来:大有将UMB及WiMAX等几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一统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的趋势。

LTE按照双工方式可分为基于WCDMA的FDD-LTE和基于TD的TDD-LTE两种;TD-LTE正是沿着新航线发展的后续演进标准,受到了中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关注,现正在花大力气搞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取得了显著进展,与国际上的FDD-LTE并驾齐驱,中国通过TD的演进思路独立提出的4G方案——TD-LTE Advanced,去年年底一个重大标志是已经进入了国际电信联盟的4G侯选技术。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曾高度评价TD是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神六。

特别是现在建设的TD网络考虑了与未来4G的兼容,可以软件升级到TD-LTE,TD之梦怎么会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只要TD产业联盟兼容并蓄,扩大队伍,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产业链群体,而且具有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专利体系,这样构成的TD产业链必然具有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在与WCDMA、cdma2000的竞争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为TD占半壁江山、夺三分天下而奋斗。我们期待2010年经过全国TD的全面建设,有了上海广州两个城市深度覆盖的网络,有了36款“旗舰宽带互联网手机”和10款“低价3G手机”,再加上无线城市和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普及,必将加速TD产业链的提升,激发网络、终端和应用三方优势,TD就可能获得蓬勃的发展。同时必将为基于TD-LTE的未来4G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特有的TD标准,在经历10年酝酿之后,绝不会昙花一现很快成为遥远的绝响。

TD的确是一面镜子,十年征战长征路,它映照出了一个国家十年中不同阶段对自主创新的决策能力、研发能力以及市场环境。作为一面镜子,绝不是TD十年存在的唯一意义。TD十年苦磨一剑,今天初试锋芒,正高举G3标志在中华大地推广应用。它的诞生和发展技术上具有开辟新航线,经济上具有开恳处女地的伟大意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国庆献上了一份珍贵的厚礼。

由于推行TD标准,促成从“系统技术突破”到“产业群体突破”,形成从核心网设备到接入网设备、从芯片到商用终端、仪器仪表等一系列企业,就使市场占有率超过80%,有可能几年累计即可高达15000亿元,从而可大大提高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水平。就可能达到GDP年增长1800亿元、年新增50万—100万人就业、IT产品成为第一大高技术出口产品等三大目标。因此,可以说TD开恳了电子信息产业丰收的处女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祝愿TD后继者也能那样坚忍不拔,在一系列飞跃认识的指导下及一系列举措的扶持下,在“与狼共舞”中逐渐成长,发展壮大,“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欢颜”,这必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信息通信谱写辉煌的篇章,对促进全球信息化方面的作用将可与杂交水稻一样惠及百姓。

多年以后,当我们想起TD,它留给我们的,决不是一个死去的3G标准,而是一本从3G向4G生生不息的自主创新的经典教材,而且还是一座由电信大国通向电信强国的彩虹桥,到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那时,喝水不忘掘井人,后人将向宋直元、周寰、李世鹤那一辈人以及今天仍在为TD的发展孜孜不倦工作着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 本帖最后由 sangyongli 于 2010-2-20 13:06 编辑 ]

附件: lijinliang(1).jpg (2010-2-3 08:56, 17.24 KB) / 下载次数 3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EwMDV8ZDQ1MWM1MTJ8MTc1NTAzMjAwM3wwfDA%3D
时间:  2010-2-3 09:01
作者: 笑天犬

这位老同志呀就是有一颗愤青的心!
奇了怪了,TD这莫多优势YD的JZ怎么就是想让它安乐死呢?
奇怪奇怪真奇怪,一个没有脑袋一个没有耳朵真奇怪!!!!!

[ 本帖最后由 笑天犬 于 2010-2-3 09:05 编辑 ]
时间:  2010-2-3 09:27
作者: syxcxl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时间:  2010-2-3 10:01
作者: vane999

断然下结论,为时尚早!
时间:  2010-2-3 10:16
作者: zlzl009

学习了
时间:  2010-2-3 11:03
作者: sjy2005

2008年末还遭遇第三次危机,被迫与狼共舞;值得欣慰的是主管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支持TD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的15项扶持政策,加快了TD发展。
问一下,哪个是狼。电信、联通还是CDMA和WCDMA技术。
时间:  2010-2-3 11:35
作者: 乔大毛

那位犬类朋友,我对TD不是很了解,
请问你了解吗?懂得他的关键技术,运作原理吗?
一无所知,就贸然点评,这就是无知者无畏么?
中国不止是TD被人打压指责,贸易、人权、军事等等,我想听到这个是个中国人都会觉得很受伤,你还坚持只要是外国人抛弃的都是有病的吗?
时间:  2010-2-3 12:07
作者: myh721

断然下结论,为时尚早!
时间:  2010-2-3 12:54
作者: qlyd     标题: 专家竟说出这样的外行话?

原帖由 tomtuo 于 2010-2-3 08:56 发表
.....事实上TD标准先天基因良好,由于方案采用了智能天线、上行链路同步和软件无线电等多项自主创新专利技术,从而具有技术、频谱、组网、业务、成本等五大突出优势。 ...


智能天线:所谓波束赋型效果估计很差,试想,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大部分终端是随机分布的、还有一部分在运动。这种情况下,波束如何赋型? 向什么方向赋型? 所以,在用户较多的区域,所谓“智能天线”完全失效;

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是TD 的创新? 好像早就有了吧?

上行链路同步:上行链路同步是创新还是不得已才同步?因为TD 是时分双工,上行不同步,就会落入其他时隙,无法工作,这增加了技术复杂度和成本。

频谱有优势? 不知是哪个外行分配的频谱,TD 的频谱是被分段割裂,需要多频段的基站和终端,成本大增,这还是优势? 否则,为何楼主的专家为何要把 400M 的对讲频段抢过来用?

组网、业务、成本等优势看不出来,请楼主明示

[ 本帖最后由 qlyd 于 2010-2-3 12:58 编辑 ]
时间:  2010-2-3 13:15
作者: 笑天犬

就别明示了皇帝的新装你们非要捅破了才高兴
时间:  2010-2-3 13:29
作者: feiying_cq

智能天线确实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论证: 是有问题的!!  哈哈

但是 老专家说的 2005年那次确实, 我还读研的时候, 师姐说移动要上WCMDA了,电源什么的都是免费送的。 哈哈

组网和业务成本优势, 楼上的, 我相信 如果你仔细看标准协议产品   应该能理解的
时间:  2010-2-3 13:43
作者: grbo730

中国永远不会有伟大企业的,中国人都喜欢扼杀伟大
时间:  2010-2-3 13:50
作者: 往事随疯

不相信TD,但是相信中国移动可以让TD成功,做事关键要看谁做,还是不看好联通
时间:  2010-2-3 14:01
作者: yyy9999

国产货的特点是想一步到位,不肯按步就班,如果谁说国产不好,就会被扣上重洋媚外的大帽子,现在有几个真正的国产科学家呢
时间:  2010-2-3 14:27
作者: tiger_vip     标题: TD 本质的技术特点

- 上下行时分,相对节省频率资源;
- 分配时隙,这点与GSM相类似。

其它的诸如智能天线,链路同步等其它系统如WCDMA也可以用,只不过是增大了系统实施的复杂性。
时间:  2010-2-3 14:27
作者: GavinLiu

一个国家的强大也不是需要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处于世界前列吧?
美国似乎各个方面都很强,但是那叫“称霸”,是被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我国所唾弃的。那又何必自己走上这条道路,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呢?
时间:  2010-2-3 14:29
作者: tiger_vip     标题: TD 本质的技术特点

- 上下行时分,相对节省频率资源;
- 分配时隙,这点与GSM相类似。

其它的诸如智能天线,链路同步等其它系统如WCDMA也可以用,只不过是增大了系统实施的复杂性。
时间:  2010-2-3 14:32
作者: zlzl009

http://www.txrjy.com/viewthread.php?tid=377179&extra=page%3D1

这是运营商板块的关于一篇“中国3G,一场失败的爱国的实验”的讨论,里面各方面观点已谈了不少,可以参考。大家心平气和一些,希望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能够很好地得以实施。
时间:  2010-2-3 14:52
作者: ecool21

支持TD
时间:  2010-2-3 15:00
作者: tianya5209

支持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支持TD发展。。。
时间:  2010-2-3 15:55
作者: needwalk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期望被证明。
时间:  2010-2-3 16:01
作者: lamchunhuii

TD诸多优势,只可惜了硬件工艺达不到,无法体现出来!
时间:  2010-2-3 16:44
作者: jianyi123

5年后看结果,结果不一定是td有多少真正用户,综合看,不过不看好td,现在大多用户都是假的,有什么意义,不过逼着移动发展1个亿,把td做烂,把移动做烂挺好,倒是估计移动又该哭着喊着拨同情了,说给国家做了多大贡献,在把联通吞了,把WCDMA抢到手
时间:  2010-2-3 17:09
作者: gzkenlee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TD的好坏,不是那个专家说的,而是实际运营中的结果来证明。
时间:  2010-2-3 22:53
作者: zhangmaiabc

支持TD,勇于挑战,这种人才是爷们,唧唧歪歪的娘们闭嘴吧!
时间:  2010-2-4 11:03
作者: ivanwxl

要给TD时间,不管是反对的还是支持的,都要给TD一点时间~~
时间:  2010-2-4 11:15
作者: 张宏文     标题: TD是否成功,要看移动

TD能不能成功,主要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时间:  2010-2-4 11:25
作者: ddhq2008

明知投入和产出不匹配,就应该早做了断,这是正确的。通信尖端技术国产话,还需一定时日。
时间:  2010-2-5 11:28
作者: tiger_vip

大家不要意气用事,要从技术和经济政治的角度去想,到底有没有必要搞TD
时间:  2010-2-5 15:37
作者: siumem

没有人承认自己的失败的。特别是在中国的上层人士。
时间:  2010-2-5 15:44
作者: 千花岛

专家竟说出这样的外行话?
引用:
原帖由 tomtuo 于 2010-2-3 08:56 发表
.....事实上TD标准先天基因良好,由于方案采用了智能天线、上行链路同步和软件无线电等多项自主创新专利技术,从而具有技术、频谱、组网、业务、成本等五大突出优势。 ... 智能天线:所谓波束赋型效果估计很差,试想,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大部分终端是随机分布的、还有一部分在运动。这种情况下,波束如何赋型? 向什么方向赋型? 所以,在用户较多的区域,所谓“智能天线”完全失效;

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是TD 的创新? 好像早就有了吧?

上行链路同步:上行链路同步是创新还是不得已才同步?因为TD 是时分双工,上行不同步,就会落入其他时隙,无法工作,这增加了技术复杂度和成本。

频谱有优势? 不知是哪个外行分配的频谱,TD 的频谱是被分段割裂,需要多频段的基站和终端,成本大增,这还是优势? 否则,为何楼主的专家为何要把 400M 的对讲频段抢过来用?

组网、业务、成本等优势看不出来,请楼主明示

[ 本帖最后由 qlyd 于 2010-2-3 12:58 编辑 ]
-------------------------------
是的,TD吹嘘的东西,有几样实现了?有几样用得好的?市场检验了,TD是吹牛的。
时间:  2010-2-5 15:47
作者: 千花岛

TD当初的很多所谓先进的东西,都是学术界搞出来的东西,都没有经过慎重实验和验证,现在看来并不适用。我很奇怪,西方那些大公司,搞了这么多年的通信技术的积累,竟然想不到这些好东西?看来中国人是太聪明了!
时间:  2010-2-5 19:11
作者: 刘三

掩耳盗铃:)
时间:  2010-2-5 19:18
作者: 刘三

  还是:希望移动把TD做大做强 啊
时间:  2010-2-8 09:47
作者: 明扬     标题: 这不就是政治头脑和技术头脑的差距吗 ?

原帖由 笑天犬 于 2010-2-3 09:01 发表
这位老同志呀就是有一颗愤青的心!
奇了怪了,TD这莫多优势YD的JZ怎么就是想让它安乐死呢?
奇怪奇怪真奇怪,一个没有脑袋一个没有耳朵真奇怪!!!!!




时间:  2010-2-8 09:49
作者: 明扬     标题: 砖家啊

原帖由 千花岛 于 2010-2-5 15:44 发表
专家竟说出这样的外行话?
引用:
原帖由 tomtuo 于 2010-2-3 08:56 发表
.....事实上TD标准先天基因良好,由于方案采用了智能天线、上行链路同步和软件无线电等多项自主创新专利技术,从而具有技术、频谱、组网、 ...


就是牛!
时间:  2010-2-8 09:51
作者: 明扬

“组网、业务、成本等优势看不出来,请楼主明示”

也许是正话反说吧,无奈呀!
时间:  2010-2-9 11:04
作者: li4587

中国移动想尽快跨过TD,上LTE。TD仅仅是昙花一现,尽管也会全国铺设网络,但是TD没有解决速率低的问题。单用户最大只能达到 1.4M的 下行速率。跟WCDMA的21M,28M和42M,相距甚远。关键是终端的成熟度还不够好,至今还无法支持多频(1.68M*n),这样,单用户的速率就上不去 。移动对这个问题应该很清楚,所谓的大力发展TD,只是不得已而为之。TD的另外几个明显缺陷有,频段过高,频段分散(A+F),这不仅增加终端的复杂度,糟糕的是无线穿透损耗大,室内覆盖不理想。如果想用 TD打电话,那进入室内,有可能会出现弱覆盖甚至掉话、手机脱网等现象。所谓的TD可以重选(切换回2G),来保证业务,实际上也是因为TD不行,不然去2G干什么。还有一点,TD-LTE,做得最好的是摩托罗拉,华为其次,大唐之类的都扶不上台面。
时间:  2010-2-9 23:18
作者: sc8888

楼上说的有一道理,带宽是硬伤,不知道能不能解决

但还是支持国货,奠定基础,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能真正的走向NO1

没有实践就要求他一步登天也不可能,某些情况应该还是在充许范围内,像楼主所说,争做为国际标准已不易,一路走好
时间:  2010-2-11 18:55
作者: 通信工作很多年

原帖由 li4587 于 2010-2-9 11:04 发表
中国移动想尽快跨过TD,上LTE。TD仅仅是昙花一现,尽管也会全国铺设网络,但是TD没有解决速率低的问题。单用户最大只能达到 1.4M的 下行速率。跟WCDMA的21M,28M和42M,相距甚远。关键是终端的成熟度还不够好,至今还 ...


你还知道点

话不多说

TD是个过渡,大家不要太关心,太讨论了。玩这个的人还是很清楚的。

总结:创新很重要,但这次节奏把握有点问题,一下子搞的太大了。
时间:  2010-2-12 08:46
作者: sz_yujiang

:) 不说TD 其它山鸡都不实用 除非将山鸡网速提上去 上网费用包月不限流量 否则谁用啊
坐办公室 有ASDL 接入 到机场 宾馆有WIFI FREE  想看手机电视对不 用带CMMB的
咱还是同意阚凯力 叫兽的 山鸡无用论
时间:  2010-2-12 23:43
作者: sxtyhbf

不论TD如何!
支持你搞,失败再说。
成功,接着支持。
时间:  2010-2-13 10:31
作者: lbr87

学习咯  看了这帖子和楼上的回复,学到了东西
时间:  2010-2-13 10:32
作者: 笑天犬

我对TD不是很了解--大毛同志
大毛你既然对TD不是很了解,你还这里毛什莫?你自己在抽自己嘴巴!!
时间:  2010-2-14 00:29
作者: gy19870530

TD还是很nb的,就从它可以成为标准这一点,就很nb。
时间:  2010-2-14 19:19
作者: consequence

TD至少拉动了投资和就业...其它都是扯x.
时间:  2010-2-17 16:37
作者: DONGKAKA

我们要对TD有信心,发展TD,振兴中华
时间:  2010-2-17 18:34
作者: hlh2557

TD好不好时间会证明!作为国产的,我们应该支持!
时间:  2010-2-20 11:13
作者: paopaohy

抛开民族情绪,我也绝对支持TD
时间:  2010-2-20 13:17
作者: sangyongli

中国不止是TD被人打压指责,贸易、人权、军事等等,我想听到这个是个中国人都会觉得很受伤,你还坚持只要是外国人抛弃的都是有病的吗?
时间:  2010-2-20 15:00
作者: jackhasun

不管怎么着,还是支持国产的td
时间:  2010-2-21 12:17
作者: Simoneleee

TD 的最主要的贡献是使中国人及企业界挤进了3G这趟高速列车。至于现在和将来是坐在末等箱,头等箱,还是能作司机Driver,那就要看本事了。如果几年前没挤进3G这趟高速列车,那才是巨大的失败,一个nobody。

十年之后的今天来看,TD-SCDMA 似乎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但统一标准的TDD-LTE 应当还是有争力和前途的,加油吧!
时间:  2010-2-23 00:05
作者: iamnetghost

关于智能天线,链路,频谱等问题,3GPP ran1会议多次商讨。
这本身就说明这些技术的路线选择是对的。尽管对预编码的实现途径等关键技术存在巨大争吵
但是基本的共识是WCDMA在反馈或多点协同传输上存在严重失真,而TD或TDD存在功率
控制问题。不太形象的比喻,你要是背个大机柜玩TD,其实LS很多人说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总的来说,TD前瞻性有,但过于前瞻,会脱节。这有点像当初的高通,高通也是在解决CDMA
功率控制问题后才将CDMA实用化。从这点上来说,TD有前途,不过要走的路还很长。
时间:  2010-2-23 00:12
作者: iamnetghost

原帖由 千花岛 于 2010-2-5 15:47 发表
TD当初的很多所谓先进的东西,都是学术界搞出来的东西,都没有经过慎重实验和验证,现在看来并不适用。我很奇怪,西方那些大公司,搞了这么多年的通信技术的积累,竟然想不到这些好东西?看来中国人是太聪明了!

1 谁告诉你西方大公司没搞?WCDMA一样有TDD制式,当初一度呼声还比FDD高,只不过3.84模式下成本太高
后来放弃。
2 SCDMA也是美国那边90年代非常热门的TDD WLL SDMA基础上逐渐发展过来的。wimax也可以说是TDD制式。
3 技术角度讲FDD和TDD都存在巨大优点和缺点,但是欧洲成体系了,CDMA成体系了,我们没有。
这才是差距,当初人家搞个TD-LTE都想只支持eutra(想想WCDMA TDD他们都放弃好几年了)...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0-2-23 00:20 编辑 ]
时间:  2010-2-23 08:39
作者: xshhua

觉得TD的发展更多的是政治任务而不是商业的。TD的前期发展势头是很好,上网本和手机发展都很快,不过很快就由于网络原因遭到大量退货。自主的是好,但是用户需要更快的网速。
时间:  2010-2-23 12:34
作者: 蛋炒饭

原帖由 grbo730 于 2010-2-3 13:43 发表
中国永远不会有伟大企业的,中国人都喜欢扼杀伟大


正确!

真知灼见
时间:  2010-2-23 14:34
作者: rungre

已经在用TD手机了,手机不错(dopod T8388),但感觉网络覆盖跟不上,经常没有信号............
时间:  2010-2-23 15:14
作者: 笑天犬

中国喜欢扼杀人才!人才跑了美国一些人才渣子回来忽悠TD-sCDMA结果就有些人被忽悠了。于是成为鸡肋!!
时间:  2010-2-24 17:34
作者: tongxinxuezi

支持TD!
时间:  2010-2-26 00:02
作者: 董华东

金巨大中华现在两个都完了,刚起色的大唐就被某些所谓的企业搞的死不了活不旺,都是一群窝里斗的东西,有那些精力去吧TD的HSDPA搞快的,弄死W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