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光进铜退”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要求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2-22 09:22
作者:
xyliyi1101
标题:
“光进铜退”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要求
“光进铜退”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要求
一、机房环境的具体要求:
1
、机房应远离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等场所;机房不应与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机房的正上方不应有卫生间、厨房等易积水建筑、无法避免的,必须做隔离和防渗处理。
2
、机房的净高、承重、门窗、墙面、地面、顶棚面、照明、电源插座设置等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具备基本的防火、防水、防尘要求,门锁和钥匙配备齐全。(
对承重不够的必须采取承重加固措施
)
3
、机房不得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房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并确保能密封隔离,如穿放有线缆的应用防火泥封堵;机房内不得存放杂物,保持机房干净整洁。
4
、机房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不满足时需加装接地装置满足设备的接地要求。
5
、进入机房的管孔应(
必须
)有一定的坡度(坡度>2.5‰),即机房内的管孔应比室外高。
二、 机柜(箱)等设备安装
1
、机柜(箱)安装宜在环境较好、安全、方便、便于进出线,应远离变压器消防栓等会造成电磁干扰和不安全隐患的公共设施。首选安装在弱电间或楼道,适当远离办公区、卧室,避免噪音扰民。
2
、机柜(箱)采用壁挂式安装时,机柜安装高度距地面1.2m (
1.8m
)为宜,(
壁龛式安装时距地面高度1.2m
)可镶嵌在墙体内,确保牢固可靠。
3
、室外安放的机柜(箱)应具备防风、防雨、防尘功能,机柜缆线进线孔洞应封堵。(
户外落地设备不宜选在容易积水的地带。机柜距地面高度不小于0.4m
)
4
、楼宇机柜(箱)安装完毕应按照建设方要求做好标识,标识应统一、清楚、明确,位置适当。
三、设备安装
1
、 室内布放设备用线缆应采用上走线方式,走线架安装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
、(
设
)机架的安装位置、方向和机架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
、设备必须对地加固,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
4
、列内机架应相互紧密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5
、机架安装完毕应按照建设方要求做好标识,标识应统一、清楚、明确,位置适当。
四、通信光缆的敷设(
光缆敷设应严格执行国家YD/T5138-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
1
、光缆的规格程式、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尽量避免与电力电缆靠近或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光缆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光缆必须绑扎牢固,外观整齐、松紧适度、绑扎间距均匀不宜大于1.5m,出线位置准确、预留弧长一致。
3
、每条光缆在进线孔和光纤终端设备两端和拐弯处应有统一的标识,标识上宜注明光缆两端连接的位置并符合资源管理对光缆标识的要求。标签书写应清晰、正确。
五、敷设入户线缆
1
、入户线缆的敷设必须符合施工图的规定, 入户线缆的规格程式、走向、路由、端接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应避免与电力线缆靠近或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入户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操作损伤。
3
、入户线缆两端应有统一的标识,标识上宜注明两端连接的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正确。
4
、入户线缆应有预留长度。在工作区宜为3~6cm,设备间宜为1~3m。
5
、入户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4 对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4 倍;
2
)屏蔽4 对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8 倍;
6
、入户线缆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线缆在端接前,必须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2
)线缆中间不应由接头;
3
)线缆端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4
)对绞线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5
)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 类线缆不应大于13mm;对于6 类线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减小扭绞松开长度;
6
)对绞线与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规定。两种连接方式均可采用,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只能采用其中一种方式。
7
、 PVC 管或槽板敷设
1
)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应有标志,明确服务对象;
2
)管道内应通畅,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
3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 管,垂直部分管径不宜小于φ50mm,水平部分管径不宜小于φ16mm,当长度超过30 米或有拐弯处宜安装过路盒。
六、光跳线的敷设
1
、光跳线的规格、程式、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光跳线余留长度应统一并且符合工艺要求。
2
、光跳线布放时,在走线架上敷设应加套管或者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用扎带绑扎,不宜过紧。光跳线应保持自然顺直,无扭绞,尾纤在光纤终端设备和设备侧的预留应分别不超过500mm,两端分别固定,加永久性标签。
3
、光纤布放时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受压,需拐弯时,应弯成圆弧,圆弧直径不得小于60mm。
4
、暂时不用的光纤头要用护套保护,整齐盘绕在光纤终端设备架上。
七、敷设电源线
1
、机房电源线的布放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源线布防严禁中间接头,外皮应完整无损伤。
3
、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4
、电源线布放应自然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绑扎整齐,松紧适度,绑扎间距均匀。
5
、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用不同颜色区分;电源线应与信号线缆分开布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6
、电源线接入空气开关处以及空气开关应有清楚的标识,指明该电源线连接的设备机架位置。标识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识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
7
、房内缆线的布放应严格遵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信机房隐患整治”要求,远端机房的走线方式均要求采用上走线、开放式的方式。应具备“三线分离”和“三防”要求。在特殊情况下,三线不能完全分离时,交叉部分应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以保证安全。
八、工程验收
1.
工程验收采用一次性验收(设备、线路单项工程同时进行)。
2.
工程完工后,施工方提供完整、准确的割接资料和竣工资料。
3.
改造工程在割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工艺检查,确定割接方案;一周内完成资源录入和用户数据定义,实施割接;割接完成一周内,设备运行正常,组织工程验收。
4.
对工程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分清责任,限一周内整改完毕,并提供相关整改资料(附整改前后对比照片)。
九、其它
1.
本要求只涉及ONU、综合接入设备等用户侧“光进铜退”设备和线缆。
2.
本要求为“光进铜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简化版,未涉及事项,以相关规范执行。
时间:
2010-3-13 12:32
作者:
wallet
好东东!
时间:
2010-3-13 13:28
作者:
wumingwzy
受教了,谢谢!!!
时间:
2010-3-13 15:11
作者:
服务生
学习。
时间:
2010-3-30 21:18
作者:
chenyu11962
收下了,谢谢分享
时间:
2011-2-22 09:13
作者:
匆匆过路客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好,很好,谢谢
时间:
2011-2-22 09:28
作者:
zxgsr
好东西。。。
时间:
2012-3-27 09:21
作者:
wjgsw
这是电信的标准吗?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