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问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4-15 21:04
作者:
xwt445492598
标题: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问题
在网上看到下面一段话
采用承载控制合一的设备组网时,在非用户密集地区,为了实现广覆盖,往往需要将MSC下放到各小本地网,网元数多,网络结构较复杂。如果采用大容量的MSC负责多个本地网的业务处理又会导致大量本地话务长途迂回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广覆盖、大容量与路由迂回间的矛盾,且采用承载控制合一的设备无法解决这个矛盾。R4阶段,因Server和MGW可分离设置,Server大容量,集中设置在省会和区域中心,而MGW按照最佳话务吸收点设置在各本地网,可以和RNC共址,解决以上所提的问题,网络结构更优化。
这里所说的本地话务长途迂回是什么意思?如果采用大容量的MSS时好像信令也会出现长途迂回的问题吧
时间:
2010-4-16 09:59
作者:
lickywang
同不懂,等高手解答~
时间:
2010-4-16 13:05
作者:
crane203
举个例子
以前每一个省都有一个MSC,所有的省内呼叫都可以在本省的MSC被终结,即本地交换。
采用大容量之后,每个省都没有MSC了,全国的MSC都放在了北京,而且只有一个了,那么所有的省内的呼叫都需要路由到北京,然后再从北京回来,相当于飞了一个来回,占用了大量的长途传输资源,而且又增加了延时,这就是迂回的原因。
采用分离架构的R4架构之后,MSC 分成了MSS和MGW,MSS专管控制,MGW专管Traffic 的Switch,即所谓的控制与承载分离。
这样MSS就可以放在北京,MGW下放在各个省。
个人的理解,分离架构并没有带来什么革命,只是一些小小的改进,现在感觉所有的陈述分离架构好的理由都不一样定站得住脚。我只承认一个那就是灵活了。
时间:
2010-4-16 13:38
作者:
laozhu
就是,现在发现承载和控制分离的设想好像不太符合中国人口众多的特点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