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lte随机接入过程是什么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4-20 17:01
作者: lifen8860677     标题: lte随机接入过程是什么

毕业设计需要做这方面的,请大家指点
时间:  2010-4-20 23:34
作者: crgabon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分两种,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可从这两个方面下手分析,具体分别应用在什么场景,有什么不同,具体的优势和缺点是什么,有那些具体参数可调等等。 仅供思路参考
时间:  2010-4-25 14:25
作者: 水东流

有相关的中文书籍有很好的介绍,可以去查查
时间:  2010-5-4 04:13
作者: lucius_yu

这个问题大了,够讲好半天的。

主同步
附同步
读系统信息
发Preamble ...
收Random Access Response
发RrcConnectionRequest
收RrcConnectionSetup -- message 3.  如果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此时验证
发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收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发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
时间:  2010-5-6 18:27
作者: qiqiang

从通俗的通信角度理解LTE中UE和eNB之间的通信流程:

Cell search
ENB一直处于开机状态,UE无论开机还是mobility,都通过小区搜索(cell search)实现时、频同步,同时获得cell PHY ID。然后读PBCH,得到系统帧号和带宽信息,以及PHICH的配置等系统消息,具体步骤如下:
a) 一般来说应该UE先对可能存在小区的频率范围内测量小区信号强度RSSI,据此找到一个可能存在小区的中心频点;
b) 然后在这个中心频点周围收PSS和SSS,这两个信号和系统带宽没有限制,配置是固定的,而且信号本身以5ms为周期重复,并且是ZC序列,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直接检测并接收到,据此可以得到小区Id,同时得到小区定时的5ms边界;
c)5ms边界得到后,根据PBCH的时频位置,使用滑窗方法盲检测,一旦发现crc校验结果正确,则说明当前滑动窗就是10ms的帧边界,并且可以根据PBCH的内容得到系统帧号和带宽信息,以及PHICH的配置;
d)至此,UE实现了和eNB的定时同步。

当获取了PBCH信息后,要获得更多的无线信道参数等还要接受其余的SIB信息,这些信息在PDSCH上发送:

a) 接收PCFICH,此时该信道的时频资源就是固定已知的了,可以接收并解析得到PDCCH的symbol数目;
b) 接收PHICH,根据PBCH中指示的配置信息接收PHICH;
c) 在控制区域内,除去PCFICH和PHICH的其他CCE上,搜索PDCCH并做译码;
d) 检测PDCCH的CRC中的RNTI,如果为SI-RNTI,则说明后面的PDSCH是一个SIB,于是接收PDSCH,译码后将SIB上报给高层协议栈;
e)不断接收SIB,HLS会判断接收的系统消息是否足够,如果足够则停止接收SIB
至此,小区搜索过程才差不多结束。

TS36.300-860 p23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TS36.213 section 6 p15
TS36.300 10.1.5 p49

1. Send preamble sequence
physical non-synchroniz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hysical channel: PRACH
message: preamble sequence
UE在PRACH上给ENB发送preamble序列

2. ENB给UE回复响应消息
Address to RA-RNTI on PDCCH
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
Physical channel: PDSCH
ENB向UE传输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RA-preamble identifier, Timing Alignment information, initial UL grant and assignment of Temporary C-RNTI 。
理解:RA-preamble identifier指UE 发送的preamble的标志符,通过这个标识符,手机知道有发给这个preamble的信息,而RA-RNTI用于给在某一时频位置发送preamble的手机用于监听RAR消息用的
Timing Alignment information是时间提前量信息,因为空间的无线传输存在延迟,ENB计算出这个延迟量并告诉UE,以确定下一次发送数据的实际时间。
UL-grant: 授权UE在上行链路上传输信息,有这个信息UE才能进行下一步的RRC连接请求。其中会给出UL-SCH可以传输的transport block的大小,最小为56bits,MCS等信息,具体的UL grant在物理层协议213里给出。


期间可能存在冲突,同一PRACH资源上多个UE发生同一个preamble,这是需要竞争消除,UE在MSG3上发生竞争消除ID,基站接收到MSG3后,把竞争消除ID缓存起来,然后携带在MSG4里,发送到temparary C-RNTI,这样当对应的UE收到后,检查到对应的ID属于自己的,那么竞争就消除了。

3. RRC连接请求(UE—> ENB)RRC connection request
在进行RRC连接请求以前先完成一些基本的配置:
> apply the default physical channel configuration
> apply the default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
> apply the default MAC main configuration
> apply the CCCH configuration
> apply the timeAlignmentTimerCommon included in 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 start timer T300;
> initiate transmission of the RRCConnectionRequest message in accordance with

RRC layer产生RRC connection request并通过CCCH传输
CCCH -> UL-SCH -> PDSCH
获取UE-identity,要么由上层提供(S-TMSI), 要么是random value。如果UE向当前小区的TA(跟踪区)注册了上层就可以提供S-TMSI
把estabilshmentclause设置的与上层一致

4. RRC连接应答(ENB—>UE)RRC connection setup
UE接收ENB发送的radioResourceConfiguration等信息,建立相关的连接,进入RRC connetction状态。
Action about physical layer:
Addressed to the Temporary C-RNTI on PDCCH
如果UE检测到RA success,但是还没有C-RNTI,就把temporary C-RNTI升为C-RNTI,否则丢弃。如果UE检测到RA success,而且已经有C-RNTI,继续使用原来的C-RNTI。

5.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UE—> ENB)
RRC连接建立完成,UE向ENB表示接收到了连接的应答信息,应该是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的。
如果UE未成功接收到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ENB应该会重发。不然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就没有存在必要。
时间:  2010-5-6 20:28
作者: tbjust

大赞 很详细
原帖由 qiqiang 于 2010-5-6 18:27 发表
从通俗的通信角度理解LTE中UE和eNB之间的通信流程:

Cell search
ENB一直处于开机状态,UE无论开机还是mobility,都通过小区搜索(cell search)实现时、频同步,同时获得cell PHY ID。然后读PBCH,得到系统帧号 ...

时间:  2010-5-7 12:43
作者: stalamo

4楼、5楼牛人
呵呵~~~
时间:  2010-5-7 13:25
作者: hentje

高手啊
时间:  2010-5-7 21:02
作者: runlover

一般来说应该UE先对可能存在小区的频率范围内测量小区信号强度RSSI,据此找到一个可能存在小区的中心频点
这么说小区的中心频率是不固定的?可能的中心频点应该是有固定吧!要不3万多个ARFCN,一个一个找也太多了
时间:  2010-7-25 22:48
作者: StevenWong

mark
时间:  2011-9-9 11:23
作者: chinapte

顶一下
时间:  2011-9-9 17:08
作者: lteee

老贴了
时间:  2012-8-17 10:05
作者: 溢水河     标题: 路过学习

初学者。路过学习。很有帮助。谢谢
时间:  2014-8-18 16:44
作者: heyi000

lucius_yu 发表于 2010-5-4 04:13
这个问题大了,够讲好半天的。

主同步

这是高人嗄
时间:  2016-9-8 17:22
作者: tangxiansheng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