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Ethernet从LAN发展到Metro过程中,增加了哪些关键技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4-21 13:20
作者:
freeminds
标题:
Ethernet从LAN发展到Metro过程中,增加了哪些关键技术
我所了解到的有QinQ,MACinMAC,不过对这些技术也只是浅显的理论而已。
高手能否给详尽的解释?
[
本帖最后由 freeminds 于 2010-4-21 13:22 编辑
]
时间:
2010-4-23 09:06
作者:
freeminds
自己顶下,,,看来板上还是潜水的多。
时间:
2010-4-23 16:51
作者:
babayetu
标题:
随便说说吧,可能有错误
我也只能肤浅的说一说,就当抛砖引玉吧。
metro ethernet和lan最大的不同是用来承载了。
首先是增加了802.1Q和802.1ad用vlan + mac方式复用带宽的办法。
也就是你说的QinQ的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进行2层的规划啦,
这里面就包括了二层的QoS的一些标准。
要用来承载,链路的检测和性能控制少不了。这里面802.3和Y.1731的标准
就用上了,可以进行链路错误状态的检测。
从lan到metro的话传输距离变长了,以前850nm的光收发模块(SFP)也随之会发生变化,1310/1550nm的SFP会取而代之。这方便也会有一些标准的。
然后随着承载速率的提高,原先10M/100M的LAN逐步演进到1G/10G的以太网,原来的CSMA/CD的方式由于载波的告诉也会有一些变化,做一些载波补偿吧,具体的要翻书了。
当然原先的STP/GVRP/LAG的标准并不能说是新加入的,但是metro Ethernet里面一样会用到的。
时间:
2010-4-23 20:26
作者:
freeminds
抛的好,但是玉还是没有出来,我再接着泡。
Ethernet的应用从LAN发展到Metro,从承载少量用户业务,到大量用户业务,关键因素是Ethernet可扩展性,如:业务复用能力、路由能力、设备本身可扩展性。业务复用主要通过VLAN来体现,如IPTV。但VLAN最大邮4096个ID,也就是说有4K业务复用的能力。
路由主要通过MAC地址来寻址,不同于IP地址,MAC地址不具备聚合能力,MAC地址是扁平结构,因此MAC地址可扩展性是一个Ethernet应用于Metro另外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可见QinQ,MAC-in-MAC也是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标准。
时间:
2010-4-24 11:18
作者:
h3cPkHw
标题:
我也来说说
使用VPLS之后,可以实现流量的隧道传输,加上分级的TM调度机制,以及policing,WRED,shaping等流量限制,可是实现对用户流量需求的订制。
时间:
2013-5-15 22:03
作者:
kingkang
多了不少东西呢
1588,OAM,APS...一大坨原来从TDM网络过来的东西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