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正确认识基站辐射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4-26 18:25
作者: 彬彬有礼     标题: 正确认识基站辐射

一、电磁辐射的真实定义
变化的电场会引起一个变化的磁场,同时,变化的磁场亦会引起一个变化的电场。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就会形成一个向空间传播的电磁波。电磁辐射是指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流的传播形式。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自然界中电磁辐射现象无处不在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光也是电磁波的一个频段,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这都是自然产生的。电磁辐射虽然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可怕。当电磁辐射能量(其大小用场强度表示)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时,它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会产生温热效应,它可以加速生物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作用,防止炎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让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底哪些方面存在辐射:
家用电器: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吹风等;
办公设备: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工业科研医疗设备等;
周边环境:高压线、变电站、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等;
自然环境:地球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辐射、雷电等。
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热辐射源。
几乎人们使用的每一件电器都有电磁辐射,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家用电器,但却并未因为使用它们而使身体受到伤害。
三、电磁辐射与放射性辐射的区别
很多人对于基站辐射的恐惧,源自对核辐射等放射性辐射的恐惧而产生的关联想象。但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本质性区别:
辐射大致可以分为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两类。一般来说,非电离辐射(例如光线及无线电波)的能量较低,不足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反,电离辐射(例如α粒子及β粒子等物理粒子)有足够的能量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生成带电离子。这个电离过程通常会引致生物组织生成化学变化,因而对生物构成伤害。一般所指可引起伤害的辐射,就是电离辐射。
基站辐射是普通电磁波辐射(非电离辐射),与广播、电视信号等基本上是一样的,对人体影响非常小。
现代社会的环境非常复杂,人们面临着空气污染、食品及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威胁,还有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等,都会导致健康问题,不应该将这些都简单地归因于电磁辐射。
四、电磁辐射是否有害,取决于电磁辐射的能量大小
辐射代表的是一种能量传播,这种能量只有大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对人体有伤害。而通信依赖于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所需的能量很小。例如夜里的一根蜡烛,可能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光亮;但要感受到它的能量,需要靠很近且把手贴上去。所以看到手机信号满格,就担心有辐射,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能量在自由空间中,向四面八方传递时,衰减变化非常快!一堆篝火烧得再旺,距离一米外想要烤熟一只鸡翅,也是非常困难得!基站用于传输信息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同样会快速衰落,对人体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五、中国的辐射标准是世界最严格的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世界各国对于电磁辐射都规定了强度标准,要求公共设施的辐射强度必须低于这个标准值。在低于这个标准值以下的环境中生活,是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
我国内地标准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标准对比:
国际通用标准: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协会)给出的功率强度安全值为:在现行的900MHzGSM移动电话频率范围内每平方厘米450微瓦;在GSM1800频段,这一指标可以放宽至每平方厘米900微瓦;对于使用2000MHz频段的3G基站而言,这一指导性标准进一步放宽为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
美国标准:美国标准是每平方厘米3000微瓦,比我国要宽松75倍。
中国香港标准:一般市民所处的的环境电磁辐射不得超过每平方厘米200微瓦。
中国内地标准: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是原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关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对于900MHz移动通信基站来说,此标准规定了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在一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电场强度小于每米12伏或者说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这属于国家许可的、健康安全范围。此标准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可见,我国在电磁辐射控制方面的标准比美国标准、国际标准都要严格的多。
根据香港的《紫荆》杂志报道,目前香港已经成为了全球闻名的长寿之都,人均寿命排名全球第二,百岁以上的长者有1510人,65岁以上的人口约达百万左右,可见身体健康与电磁波辐射并没有必然的影响联系。
六、移动基站的辐射强度,全部低于国家辐射标准
与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寻呼台等相比,移动基站的发射功率很小。根据目前无线网络的覆盖特征及容量需求,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基站平均间距达到300~500米左右即需建设基站,即使在一般性城区也控制在500~1000米左右即需建设基站,即便在农村区域建设的基站也仅能覆盖两公里左右的范围,且基站布局要均匀才能保证良好的信号覆盖质量。因此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允许在城市人口密集区等处建设通信基站,以解决人们的通信沟通需求。
同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俗称的“大哥大”)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大量运用了数字技术,都具有自动调节信号发射强度的功能,辐射强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当某个信道空闲的时候,基站会停止在该信道上的信号发射。当用户距离基站较近的时候,基站会降低发射功率。换句话说,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无线信号很好,手机与基站之间只需要较低的功率就可实现通信。就类似于人们之间谈话,距离远了必然讲话声音要放大点,而距离近了则不需大声说话一样的道理。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远低于标称发射功率。
七、基站在楼顶,下面辐射反而更小
现在很多基站建在住宅楼或办公楼上,很多人担心,基站就在自己头顶,只隔了一层楼板,会不会辐射很厉害。其实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传播基本是水平方向发射的,垂直方向上的信号较弱,正下方的信号是最弱的。再加上楼板、墙壁的阻挡,房屋室内的信号强度实际是已衰减非常之大的,丝毫不必担心对人体的影响。
我国GSM基站天线距地面高度一般在35至55米,电磁波信号在自然空间的传播随距离衰减得很快,在距离发射天线2米到5米距离处,辐射就不会超过限值。手机距离基站可视距离为10米时的功率密度均在每平方米10微瓦以内,更是远小于国家标准管理限值,因此将2G基站天线建在一般住宅楼顶,对宅内居民是安全的。3G基站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比2G基站更健康、更安全。
居民小区是用户集中、通信需求旺盛且受建筑物阻挡严重的区域,部分室内区域信号强度衰落严重,网络覆盖质量难以满足用户的正常通信。为保证良好的通信服务质量,基站应建设在符合规划且距离终端用户较近的位置。对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如基站建设在小区以外,则距离基站100米以外的部分室内区域,用户就会出现通信呼叫困难。因此,为了满足用户通信需求、给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在网络规划中,在居民小区处建设基站是必要的。有一项有关辐射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住在城市地区的非手机使用者,24小时内所承受的辐射(含基站、电视机、收音机等),只等于用手机七分半钟所承受的辐射,住在乡村地区的人则只等于是用了手机六秒钟。而人类使用电视机与收音机已经几十年了,仍不见其辐射对人体有何严重伤害。
八、并非距离天线越近,辐射越大
有人以为距离天线近,就一定辐射大。其实室外基站的天线是有方向性的。不仅天线下方信号很小,天线侧面和背面的信号也比正面小得多。只有天线正面,信号才是相对而言最强的。
在天线正对的水平方向上,只要有10米以上的距离,辐射强度也是低于国家标准的。在其他方向上,安全距离更近些。
九、并非天线体积越大,辐射越大
辐射大小首先取决于天线的发射功率。天线的大小取决于基站使用的频率高低;频率越高,天线的体积越小。因此,辐射和天线体积并无直接关联。
虽然TD基站的天线看起来大过GSM基站天线,但只是因为采用了智能天线技术(天线阵元)的缘故。实际上它的辐射要小得多!
十、TD基站辐射更小
由于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TD-SCDMA基站的载波总功率仅为几瓦,比GSM更小,实测中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十一、基站密集区域,发射功率小
在广大居民中一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基站数量越多,辐射强度越大,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手机持有者希望移动通信信号越强越好,信道数越多越好,以保证自己的通话质量;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基站的电磁辐射过分敏感,担心影响健康,阻止通信部门进行通信建设。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目前移动通信网体制已由过去的小容量大区制变成现在的大容量小区制,大区制基站所需的发射功率较大,而小区制由于基站多,所需的发射功率较小,即小区制基站密度更高辐射强度更低。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手机在远离基站的情况下通话,其发射功率处于最强状态;反之,当手机距离基站较近时,手机的发射功率仅为远离基站时所需功率的若干分之一。
移动通信是频率复用的蜂窝系统,手机和基站通过电波双向联系,每个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都是有限的,为保障良好的通信质量,就需要合理布设基站。每个天线只覆盖自己的区域;功率大了,便会干扰别的区域。所以站点越多,每个站点的天线发射功率便越小。同时,距离基站越近,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小,人体所受手机发出的辐射也越小。由于每个基站承载的用户数量有限,所以密集区域必须多建基站才能满足市民的通信需求。这样一来,基站的距离更近,每个基站的发射功率也就更小。
十二、室内吸顶天线,辐射远小过手机
GSM室内站点设备的总功率很小,一般不超过10瓦,只有一个节能灯的功率。一个室内吸顶天线,只需要覆盖一层楼或一个房间,要求几十米外信号就要完全衰减掉,否则会干扰其他区域的信号。因此吸顶天线发射功率极小,通常只有十几个毫瓦。而手机需要能够与数公里外的基站通信,发射功率相对大很多。因此室内吸顶天线的辐射,远小于你身边人在打电话给你时的辐射。
十三、从事无线电通信的人群,未发现职业病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不是直接在天线跟前使用移动电话,那么人们从基站接受的信号功率远远达不到伤害健康的程度。自1987年GSM标准提出以来,GSM网络已经覆盖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73%以上,并没有出现因辐射而危害用户身体健康的情况。资料显示,全国所有城市的邮电大楼顶部或附近都有移动通信铁塔。而从全国职业病防治或各种癌症发病率的统计分布看,还没有相对集中于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迹象。
十四、基站辐射远小于手机的辐射
对于用户而言,距离基站几十米、几百米,基站的辐射到了用户这里,影响已微乎其微。(见后面的理论计算)
而手机的发射功率通常为2瓦,虽为基站的十分之一,但因手机的使用是贴近人体的,所以对用户而言,手机的辐射是远大于基站辐射的。只要距离基站10米之外,受到的辐射不如打一通电话。
也正由于手机辐射远大于基站辐射,这是全球科学界所公认的。所以有关辐射对健康影响的研究,都集中在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这个方面。在过去的20年中,全世界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实验共有289项,但没有一项科学研究发现这方面的证据。200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曾提出“热休克”理论,但美国癌症协会2001年已正式表态:被人体组织吸收的手机电波因为没有电离辐射,且能量很低,不可能导致癌症。到2001年为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英国移动电话独立专家小组、美国癌症协会等国际权威组织都表态:没有发现手机辐射对人体产生生物效应。欧洲发达国家丹麦结束的一项历时13年的全国性研究表明:打手机与脑瘤、白血病、癌症之间联系的假设不成立。据了解,这项结论是通过对当地的数十万手机使用者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所得出。
十五、手机辐射安全吗?
既然手机的辐射大过基站辐射,那么手机辐射值到底多大?安全吗?
GSM手机经过实测(仪器紧贴手机),接通一瞬间辐射值较高,可达到80-100微瓦/平方厘米。通话过程中的辐射值大约为20-30微瓦/平方厘米,不同品牌手机略有差异。由于辐射衰减很快,实测中,只要距离GSM手机15厘米以上,辐射值已降至0.1微瓦。
TD手机功率只有0.25瓦,辐射值相对较小,实测中无论接通瞬间还是正常通话,辐射值都只有0.1微瓦左右。
实际上GSM手机辐射值比诸多家电的辐射还要小。下面列出一些家用电器的辐射值,以作对比:
笔记本电脑键盘处:200-300微瓦/平方厘米
日光灯:3000-5000微瓦/平方厘米
CRT电视机荧光屏:50-60微瓦/平方厘米
根据权威部门测试,一台正常开启的笔记本电脑的电磁辐射约等于两个通信基站的辐射量;一台正在做功使用的微波炉的辐射量是通信基站的40倍。
手机通话时,旁边的电器如电视、音响等会受干扰,这是很正常的物理现象。因为它们的工作频率接近,受手机接通时的脉冲信号干扰所致,与辐射强度无关。
手机辐射的相关报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我们基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以我们一般人的手机使用频度,手机辐射是安全的。
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只要遵循以下建议,也是安全的:
1、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所以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再接听电话;
2、当网络信号弱的时候,不要执著地一再拨打,因为此时的手机辐射最强(手机自动增强发射功率以搜寻网络信号);
3、不要长时间用一只耳朵听电话;
4、在长时间用手机时,可考虑使用耳机。
凡事都有度,过度了都有害。有人长时间将手机贴在一边耳朵上打电话,一打几个小时,热效应导致耳朵发热,甚至头皮发麻。为什么不适当调整一下姿势,或者使用耳机呢?
经常有人问:手机放在哪里好?裤袋、腰带还是胸前?睡觉放在枕头边有没有问题?
回答是:手机在没有通话或者上网的情况下,是不发射信号的,也就没有辐射。
十六、电磁波的快衰落
理想的电磁波传播环境是自由空间,其路径传播损耗的计算公式为:
L(dB)=20lgd+20lgf-27.55
其中d:距离(米),f:频率(MHz)
即在自由空间,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大小与传播距离的平方及使用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无线信号在空间衰落得很快。
如果考虑天线的增益Ga,则公式为:
L(dB)=20lgd+20lgf-27.55-Ga(室外天线的增益Ga为15dbi,室内天线的增益为2dbi)
以下计算结果表明,从1米到100米,信号强度其实已经衰减非常明显!实测也是如此。(信号每衰减3dB,信号强度就衰变为之前的仅1/2。)
室外信号衰减:
频率(MHz)
距离天线(米)
信号强度损耗(dB)

900
1
16.52
900
10
36.52
900
50
50.50
900
100
56.52
1800
1
22.55
1800
10
42.55
1800
50
56.52
1800
100
62.55
室内信号衰减:
频率(MHz)
距离天线(米)
信号强度损耗(dB)
900
0.5
23.50
900
1
29.52
900
10
49.52
900
50
63.50
900
100
69.52
1800
1
35.55
1800
10
55.55
1800
50
69.52
1800
100
75.55
遇到障碍物,电磁波的衰减更快!通常一堵普通砖墙对信号的损耗就达到6dB ,而混凝土钢筋浇筑的墙对信号的损耗能达到20dB。
十七、心理恐慌影响大于电磁辐射
在某些新建基站的地方曾有周边居民大叫身体不舒服,自从基站开建之后,就时常出现失眠、胸闷、头晕等等,因此质疑是基站辐射引起的。然而经配合环境监测部门联合核实,居民所投诉的基站尚处于建设过程中,连供电都尚未送入机房,设备都根本还无法启动运行,何以产生的电磁辐射?
为什么在基站都尚未开通的情况下,还会有部分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出现失眠、胸闷、头晕等症状呢?医院心理专家表示,这主要是该部门居民由错误信息引导而产生的自我心理暗示,并且不自觉地强化了自身的躯体体验;这些人又在一定范围内带动另一些敏感人群产生群体性的意志,从而出现类似病症的群体性发作。也就是说,这些病症几乎都是“心病”。更有甚者,投诉基站辐射导致自家婴儿出现呕吐,但经知情人士透露,实际情况则是婴儿喝奶过多导致呕吐。
十八、后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与健康。但是由于许多人缺乏专业知识,接受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将基站辐射看成是洪水猛兽。而网络上四处流传的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放大了人们的恐惧。再加上一些商家,制造噱头,兜售所谓的防辐射服装等,使得现阶段社会上很多民众在潜意识中将安全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误等同于另一类有害的电磁污染。
现在让我们理性地设想一下,如果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手机,我能过上清静的生活;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手机,我会失去几宗生意大单;还有人会说:没有手机,我联系不到朋友、不知道时间;甚至有人会说:没有手机,我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只有20%左右的人表示可以接受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而80%左右的人则明确表示不能接受没有手机。
其实,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电磁辐射本质,就完全可以安心享受现代通信带给我们的便利。

时间:  2010-4-26 19:23
作者: yq-85

这个貌似以前看到过····
时间:  2010-4-26 23:31
作者: hooyee1115

十、TD基站辐射更小
由于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TD-SCDMA基站的载波总功率仅为几瓦,比GSM更小,实测中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maxdltxpower=450=45dBm=32W.
手机距离大脑近,接通和没电的时候,辐射不可忽视。。。。。。。。

可耻的匿了。。。
时间:  2010-4-27 09:43
作者: isboss     标题: 辐射肯定有

谁都说不清楚。
时间:  2010-4-27 17:45
作者: halfheart

手机辐射小,
辐射大的是基站。

从你家的窗户可以清楚地对面楼顶的天线(小于50m),就要注意防辐射了。那东西,可是40W的全功率发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