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用图片给大家讲个故事1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4 19:35
作者: mzlgs     标题: 用图片给大家讲个故事1

摄影师的相机不是最好的,拍摄出的照片从艺术角度说也不是最好的,但是照片的内容确是最感动人的。

。。。。

这些照片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故事。。。。。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乌蒙山区,隶属毕节地区,距贵阳200多公里。全县人口90万,除汉族外,还有彝、苗、白、仡佬、蒙古、布依、满等少数民族。全县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辖10个镇、8个乡、18个民族乡,县府驻大方镇。农业主产玉米、油菜、马铃薯、水稻等,特产有生漆、皱椒、烤烟。区域经济落后,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非常贫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猫场镇位于大方县西部,距县城51公里,公路路况很差。全镇总人口32000多人,其中苗、彝等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二;耕地面积17000多亩,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柑桔、花生等。去年上报全镇农业总产值4000多万元,实际仅2000余万元;上报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实际仅600余元。走进猫场镇,触目所见,当地农民的生存状态令人忧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家人算是比较“富裕”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富裕”这个概念,在当地老百姓眼中应该是这样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时间:  2005-1-4 19:41
作者: mzlgs

在都市小资眼里,这幅画面充满着田园牧歌式的美丽,而对当地人来说,这其实意味着几个孩子没钱上学(你是小资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个孩子14岁,却不能坐在中学的教室里。他必须到小煤窑背煤。今天他看上去很干净、很光鲜,是因为小煤窑已经被整顿关闭,他没活可干。(你读完小学以后做什么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而这个孩子只有10岁,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背篓,是他每天的劳动工具。他说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交纳每年140元的学杂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们要讲的第一所小学就在猫场镇狗吊岩村。狗吊岩村位于该镇西端,属于喀斯特地貌,没有成片的可耕地。村子距镇上18公里,是崎岖陡峭的机耕便道,不通班车。全村今年3月才通电,且供电不能保证。至今不通有线电话
狗吊岩村有一所小学,2003年以前一直在这个岩洞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直到2003年10月,在香港慈善人士的资助下,孩子们才迁出了岩洞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时间:  2005-1-4 19:47
作者: mzlgs

2002年暑期,一个大四学生从千里之外的武汉来到这里搞社会调查,他走进了岩洞,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大山之外的事情。
  他的名字叫徐本禹,当时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的学生。
  当暑期结束返校时,孩子们一直把他送到好几公里外。每个孩子都流下了眼泪。一个孩子仰着头问道:“ 大哥哥,你还要来吗?” 徐本禹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
  徐本禹以37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王雅鹏教授。同时,他因为学业优秀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但当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猫场镇狗吊岩村孩子们的眼光一直在他脑海中闪现。
  徐本禹出身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困农民家里。他到华中农业大学上学时,甚至没有一件御寒的冬衣。是同寝室一个学生的母亲给了他一件夹衣。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温暖。今天回想起来,他说,是这件夹衣改变了他的价值观。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就在那个无法入眠的夜晚,徐本禹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回到猫场镇狗吊岩村帮助那些孩子。
  当他把这个决定通过电话告诉父亲时,电话的那一端,父亲哭了。长久的啜泣之后,父亲用发颤的声音说:“全家尊重你的选择,孩子,你去吧,我们没有意见……”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学院领导时,大家沉默了,都不敢正视他的眼睛。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反复讨论,作出了一个决定:支持并为他保留两年的研究生学历。
  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可是,狗吊岩村实在太穷太苦了。不仅物质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而且这里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靠油灯照明,连寄一封信也要走18公里崎岖的山路才能找到邮所。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心理和话语障碍又使他们久久不能融入这个环境。追随他的志愿者一个一个地离去。
  2004年4月,他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做了一场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本来以为会听到激昂的豪言壮语的学生们惊呆了,沉默了。许多人的眼泪夺眶而出。
  
报告会后,他又返回了狗吊岩村,每天沿着那崎岖的山路,去给孩子们上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徐本禹倍感孤独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作为义务支教的先行者,徐本禹的行为属于自发的“个人行为”,因此,他并没有被列入团中央的西部志愿者行动计划,只是一个“体制外”的志愿者。在我们这个“组织”决定一切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徐本禹得不到体制内西部志愿者的生活补助,成为一个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他的行动也不可能被主流媒体按“报道方针”进行宣传报道。换句话说,他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这使他注定成为一个孤独的志愿者。

幸亏共青团贵州省委、大方县委组织部、大方团县委和华中农业大学给了他援助和支持。贵州团省委后来将他补入本省志愿者名单,每个月发给他500元生活补助(列入团中央的每月800元),这才将他从衣食无着的困境者解脱出来。徐本禹每月节衣缩食,将这500元钱省出大半,用来资助山区的孩子上学。仅在猫场镇中学,他就资助了32位贫困学生。为了能与外界联系,他买了一部旧手机(爱立信T17),但只用来发短信,从不拨打和接听电话。他付不起更多的手机资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他就这样默默地在大山的重围中履行着他的阳光下的诺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时间:  2005-1-4 19:52
作者: mzlgs

他把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外化为具体而琐碎的行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徐本禹在酷热的教室里教给学生四则运算和汉语拼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徐本禹正在深山中为孩子们交待怎样迎接即将举行的期末考试。他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在山谷中回响:“你们不比别人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他伸手擦去鼻尖上的汗水,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没有告诉孩子们,另外两名同他一道在这里支教的志愿者两天后就要离开。而他自己也会在最近转到另一个更加艰苦的村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另外两名志愿者是半年前由贵州团省委派来的,团省委此举是为了让徐本禹不至于太孤单。半年来,他们三人在这极其偏僻的大山中体验着自己人生最沉重的履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时间:  2005-1-4 19:58
作者: mzlgs

徐本禹至今没有谈恋爱。曾有不少仰慕他的女大学生追随而来,最终悄然而去。而徐本禹却在这志愿者小屋中抒写他对贫困孩子们博大的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想起这张照片可能会被那些孩子们珍藏一生,我们的心禁不住有些颤抖起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所被大山包围着的山村小学,还会有志愿者来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孩子们似乎感到了气氛有些异样,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他们用最大的声音诵读课文,他们可能以为只有这样,那些大学里来的大哥哥们才会感到满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他们向校长打听消息:徐老师他们要走了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徐本禹想转到另一个乡,叫大水乡。我们在大水乡考察的所见所闻,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猫场镇与这里相比,可算是天堂了。
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是2001年新建的民族乡,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67公里。全乡总人口126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76%。全乡耕地面积12300多亩,平均海拔近1600米,属喀斯特地貌。农业主产玉米、 马铃薯、大豆、烤烟。全乡今年5月基本通电。除乡政府外,各村至今不通电话。2002年以前没有通往县城的公路,现虽然通了公路,但路况极差,属于机耕便道。图为大水乡一个汉子正从街上匆匆走过。他赶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是为了卖点玉米。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可能卖得15元现金。除了买两斤盐回家,剩下的钱要攒起来做孩子下学期的学杂费。如果一个暑假攒不够70元,孩子将辍学。
时间:  2005-1-5 03:22
作者: mzlgs

这个贴图斑竹怎么也该收入精华区吧?看后真的让人挺感动的~
时间:  2005-1-5 12:32
作者: 2002-7-18

有些感动。
人总是需要些奉献精神的。
时间:  2005-1-6 09:34
作者: mzlgs

这种反映人间冷暖真情的贴都不给精华?我倒……
时间:  2005-1-6 10:11
作者: liyang781017

感动
时间:  2005-1-6 14:12
作者: legate

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敬佩
时间:  2005-1-6 15:04
作者: Fidodido

以下是引用mzlgs在2005-1-6 9:34:00的发言:
这种反映人间冷暖真情的贴都不给精华?我倒……

你急什么呀,等到恰当的时候自然会给你奖励。
如果确实是好帖,你应该对自己的帖子充满信心,不是吗?
这次先予以鼓励,继续努力吧!
时间:  2005-1-6 16:47
作者: mzlgs

以下是引用Fidodido在2005-1-6 15:04:00的发言:
你急什么呀,等到恰当的时候自然会给你奖励。
如果确实是好帖,你应该对自己的帖子充满信心,不是吗?
这次先予以鼓励,继续努力吧!
嘿嘿,版主大人,不是我急,而是个人觉得这真是好贴的说。我看后都狂感动的说~谢啦。
继续努力就是肯定的了,只要有时间~这么好的灌水地方,不灌白不灌的说~哈哈。
时间:  2005-1-7 00:37
作者: hongtanmu

最爱的人
时间:  2005-1-7 14:16
作者: 我们的地盘

佩服,没几个能做到
时间:  2005-3-15 18:12
作者: 高客

徐本禹已入评2004感动中国
时间:  2005-3-15 20:25
作者: Rothen

佩服。

虽然曾经看过,但还是要再看看,以鞭策自己嘛。
时间:  2005-3-26 00:26
作者: meixuan

佩服,但个人做不到
时间:  2005-3-26 15:30
作者: 上帝的微笑

感动!但就像楼上说的,这不应该总是个人行为,社会,国家,那些大款,明星们干什么去了!!!!!!!!!!!!
时间:  2005-11-6 05:09
作者: pjm158

感动!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真是不容易。
时间:  2005-11-6 19:56
作者: yytt

很少有人会这么做了!
佩服..........
时间:  2005-11-7 14:15
作者: 老王

2005应继续感动中国
时间:  2005-11-7 14:24
作者: 山人野鹤

敬礼!
    敬礼!
          敬礼!
时间:  2005-11-7 14:28
作者: CBCH

我很佩服老徐,他入选中国十大新闻人物无可争议.
时间:  2005-11-7 16:21
作者: hlr2035

很是敬佩
时间:  2005-11-7 20:52
作者: morningsunL

值得敬佩
时间:  2006-2-24 13:57
作者: 岁月无声LION

18楼的说得真不错,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
时间:  2006-2-24 21:15
作者: 春小麦

说实话现在国家的什么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工作 还给予很高的待遇 
可他们到了西部真的是为了服务吗

如果没有优厚的待遇 他们还去吗 
我很佩服主人公  他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时间:  2006-2-25 00:31
作者: Mercedes

感动啊
作者坏啊,把人弄哭了!
时间:  2009-6-19 22:17
作者: lu11234

真感人啊 !
时间:  2009-6-20 21:00
作者: hu382498

向老师们致敬
时间:  2009-6-21 00:58
作者: plk

中国的优质青年应该从物质上支持他们!
时间:  2009-6-21 13:39
作者: liweiguang25

原帖由 高客 于 2005-3-15 18:12 发表
徐本禹已入评2004感动中国

感动一下就完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政府吗?
现在为何不见报道了?
他们怎么样了?
时间:  2009-9-13 12:49
作者: 一线通信人

关注
时间:  2010-6-23 00:40
作者: tnttnttnt

有买奢侈品的钱
支持一下多好
时间:  2010-6-24 13:04
作者: xshhua

需要更多的人来做贡献
时间:  2010-6-24 15:27
作者: xigualee

社会的闪光点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