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探讨】IP微波 比 传统微波 的优势在哪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7-18 20:46
作者: zhanghb04     标题: 【探讨】IP微波 比 传统微波 的优势在哪里?

我认为:
(1) IP微波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动态调整带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2) IP微波可以支持IEEE 1588V2时钟、BITS时钟。

其他的,请大侠补充或指正,谢谢
时间:  2010-7-18 21:45
作者: natye

IP承载带宽高
时间:  2010-7-19 09:28
作者: zqhziee

什么是IP微波?
跟传统微波有啥区别,从原理和组网上来说
时间:  2010-8-21 03:00
作者: 爱伤情断

IP微波可以支持IEEE 1588V2时钟、BITS时钟。????准确来说,应该是PTN微波才有1588
时间:  2010-8-21 03:06
作者: 爱伤情断

SDH传输IP业务效率与时延:
IP数据先转换为E1/STM-1格式的信号,再通过PDH/SDH微波复接成帧;两次封装,帧头开销大,时延大(>5ms),传输效率和频带利用率低。
成本:
协转价格昂贵,组网中大量采用将导致成本急剧上升。
运维:
协转对各个E1通道要求较高,任何一个E1通道的抖动和漂移均会影响整个以太网数据的传输。任意一个E1链路时延过大或中断可能导致整个传输中断。
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协议转接器(有源设备),潜在故障节点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增加运维的困难和成本
IP微波
IP数据直接映射到特有IP微波帧里,透明传输,封装效率和频带利用率高;
时延<2ms,满足语音,视频等高实时性要求业务的传输。
成本:
无需协转,用IP数字微波组网会极大节约成本,提高运营商竞争力。
运维:
IP数字微波与传统微波具有同样的可靠性,能够到达与SDH网络类似的业务运维能力,提供图形化网管、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快速故障定位、自动保护倒换以及告警和性能的实时准确监控。
时间:  2010-8-25 11:10
作者: zqhziee

IP微波只是跟传统微波的业务数据封装不一样吧
时间:  2010-9-2 10:55
作者: junsirf

学习了
时间:  2010-10-1 10:29
作者: 注册太麻烦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IP微波还要看定义,TDM和Ethernet native放在一个设备但是分别做native处理的,叫Hybrid微波,TDM/ETH业务都封装到伪线PW中全部走MPLS的,叫纯packet微波。
时间:  2011-2-27 22:00
作者: kb123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太麻烦:
能具体说TDM、Hybrid、packet的特点吗?
时间:  2011-3-30 11:21
作者: negroid

封装是不一样的
时间:  2011-5-19 10:51
作者: ITU

SDH传输IP业务效率与时延:
IP数据先转换为E1/STM-1格式的信号,再通过PDH/SDH微波复接成帧;两次封装,帧头开销大,时延大(>5ms),传输效率和频带利用率低。

勘误:才2次封装就得出时延到5ms的结论?经过测试或者还是你熟悉技术啊?你说说我从广州打个电话到北京,语音经过多少次封装?传输效率和频带利用率低结论从何而来?SDH微波用到256QAM调制,你知道光纤传输设备用到什么等级的调制吗?


成本:
协转价格昂贵,组网中大量采用将导致成本急剧上升。

勘误:现在只听说IP微波比SDH微波贵的。

运维:
协转对各个E1通道要求较高,任何一个E1通道的抖动和漂移均会影响整个以太网数据的传输。任意一个E1链路时延过大或中断可能导致整个传输中断。
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协议转接器(有源设备),潜在故障节点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增加运维的困难和成本

勘误:接入到最终用户时才使用协转吧,这时谁给他用几百M的IP微波?SDH都接入到光纤网络里面了,可以插入IP板卡,如何会有加协转的问题?


IP微波
IP数据直接映射到特有IP微波帧里,透明传输,封装效率和频带利用率高;
时延<2ms,满足语音,视频等高实时性要求业务的传输。
成本:
无需协转,用IP数字微波组网会极大节约成本,提高运营商竞争力。
运维:
IP数字微波与传统微波具有同样的可靠性,能够到达与SDH网络类似的业务运维能力,提供图形化网管、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快速故障定位、自动保护倒换以及告警和性能的实时准确监控。  


总结:不懂没有关系,可以问,可以自己私下牵强附会,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更怕的是不懂还冒充专家出来牛皮哄哄,指鹿为马。我最烦这种人和这种人办的这种事!你以为随便谁都有能力把“捍”变成“撼”啊?

时间:  2011-6-7 09:49
作者: 注册太麻烦

楼上的注意言辞!不要随便扣帽子,而且还扣歪了。
传统SDH微波的确在面向IP和宽带传送需求时有短板的,比方带宽利用率,比方自适应调制,比方空口压缩技术等。


原帖由 ITU 于 2011-5-19 10:51 发表
SDH传输IP业务效率与时延:
IP数据先转换为E1/STM-1格式的信号,再通过PDH/SDH微波复接成帧;两次封装,帧头开销大,时延大(>5ms),传输效率和频带利用率低。

勘误:才2次封装就得出时延到5ms的结论?经过测试或 ...

[ 本帖最后由 注册太麻烦 于 2011-6-7 09:51 编辑 ]
时间:  2012-2-8 20:32
作者: 偶是夏夏

那个ITU好恼火,你抨击别人,自己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泥???
时间:  2012-6-12 12:53
作者: bb19871017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的时延指标
测试配置          

测试仪表         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
测试步骤        1.        按图建立测试环境,建立T1-T3-T2 EVPL业务;
2.        通过仪表测试该段电路转发时延
测试依据         RFC2544
预期结果         单台设备(板卡)转发时延低于1000μs
结论         



分别测试了各种frame size的时延,根据测速的10%,20%,30%来测试的,因为带宽限制不能设置超过30%的速率,会导致包丢失,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
测试结果单位为μs.

通过( √ ) 未通过( ) 部分通过( ) 未测试( )部分测试并通过( )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