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助]关于IPG(帧间系)原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7-23 19:22
作者:
ben007sky2003
标题:
[求助]关于IPG(帧间系)原理
新人求助:
哪位大虾能告之下IPG(帧间系)的原理?硬件线速转发和IPG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万分谢谢!
时间:
2010-7-28 12:59
作者:
Rodavid
标题:
回复关于IPG(帧间系)原理
不是在所有的链路上传送包存在IPG。对于SDH等就没有IPG。IPG主要针对的是以太链路(Ethernet, FE, GE, 10GE).以太链路上的IPG是12字节(byte),其前导为8字节(包括用于同步的和标识帧开始发送的),加起来是20字节。
你指的硬件线速转发应该是要表明设备(如路由器)的性能吧,比如针对某种接口的性能或者是板块或者是整机的性能。这种性能一般以PPS来衡量,即每秒可以转发多少个包。设备的性能与很多东西相关的,举例来说,设备本身的体系结构(如是否分布式转发,等等),设备板块用的芯片的性能,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都影响。
一般衡量这种性能都是通过测试仪表来进行的,如TC, Smartbits,IXIA等等。通常都是用以太接口来测试,所以就存在IPG的影响。原则上都是用64字节的最小以太网帧来测试,这是一种通例。因为在一个固定的链路上越小的包需要你的PPS就越大。举例来说:
对于千兆以太网,当性能达到PPS=1000000000/84/8=1488095时,可以保证不丢包,吞吐量达到100%。这里的计算就是以64字节为基础来算的。64+20=84就是其中84出现的原因。如果以最大的1518的字节来计算,则PPS=81274即可使链路不丢包,吞吐率也达到100%。所以通常都是用64字节的包来看你的性能,这已经成为行业的规则了。你不能说在1518字节的包的情况下吞吐率达到100%就说明你的设备是线速转发的,一定要用最小的64字节来衡量的。
当然,64字节并不能真的就是能测出设备的最大转发能力的,这个其实与设备内部的包处理方式相关。有的设备从接口上收到包后,去掉帧头和帧尾(共18个字节,没有VLAN的话14个字节的帧头和4个字节校验和的帧尾),再在内部划分为一个一个的CELL,很多厂商的CELL大小是64字节,也有80字节的和120字节的。所以这时,以CELL为64字节的为例,对设备性能要求最高的是,从测试仪发83字节的以太网帧,去掉18,还有65字节,设备必须在内部再分片,对设备的要求更高。
希望以上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