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2004年3G在中国的几大看点[转帖]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11 19:52
作者: present     标题: 2004年3G在中国的几大看点[转帖]

2004年3G在中国的几大看点

    即使2004年中国3G牌照谜局悬而未决, 但3G测试结果的公布及电信运营商高层换岗都预示着2004年仍可称得上是一个"准3G年"。 3G概念在2004年是被暴炒了一把,但是如果做到产业化还需要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下面主要分析2004年3G在中国的几大看点:

一、2004年中国移动通信业中有关3G的几个重要事件

1.3G成为国际通信展焦点


   2004年10月26日,由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单位参展的2004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在北京举行,3G技术、产品成为本次展会的一个重点,与前几届展会相比,本届通信展上,更多的3G产品和业务呈现在公众面前,是对国内外电信企业3G设备、终端、业务应用等的一次大检阅。主题为"凝聚创造力量,实力铸就辉煌"的"2004年TD-SCDMA产业峰会"成为本届展览会的最大亮点。国家领导人纷纷莅临TD-SCDMA产业联盟展台,显示出对由中国提出并被国际电联批准的3G标准的信心和支持。这次展会有利于中国政府全面洞察国际和国内3G形势,并合理制定3G时间表。


2.中国公布3G测试结果 全球三大3G标准全过关

    2004年11月8日至10日,"3G在中国"2004全球3G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客观全面解读了全球和中国3G的年度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而这场为期三天的3G专业研讨会的重头戏--由中国信产部组织的3G第二阶段外场测试结果和分析报告正式公之于众。
    WCDMA的表现最为出色--系统设备整体功能较完善、稳定,参加测试的17款手机多数过关。 与之相比,CDMA2000也顺利通关。EV-DO系统功能、业务均较完善,系统和终端兼容性情况良好,无线网络性能指标良好。不过参加测试的手机数量、型号及业务较有限,只有4款手机。起步最晚的国产TD-SCDMA得到专家们的肯定,目前设备已具备基本功能和业务,但只完成了部分性能测试。专家的评语则很耐人寻味:"实验情况及结果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
    国际通信展与3G全球峰会如出一辙,是中国3G市场启动前的一次预热。

3.三大运营商高管互调, 电信业寻找理性发展道路


   2004年11月1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高层变动,原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建宙调任中国移动集团总经理;原中国移动集团副总经理王晓初调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原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常小兵赴任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原联通集团副总裁尚冰升任集团公司总裁一职。
    这一高层变动事件经媒体报道以后,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媒体和相关专家对此事件各抒己见。值得注意的是京城有媒体公开对此调动表示质疑,并对上市公司的领导人地位提出疑问。不过,这一事件中也昭示出国家有关部门对电信业发展的重视和为未来电信业发展方向布局的良苦用心,此事也被认为是我国电信业寻求理性发展的大变招。有关当局普遍希望借此减少电信行业日益增多的恶性竞争事件和互联互通问题,希望借此为我国3G布局扫清障碍,为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持续发展选定合适的接班人,为全业务经营提供人员支撑。

二、2004年四大运营商的3G部署

1.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2004年6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投资中,有70%左右的资金投向了GSM网络,包括扩容、替换旧设备以及网络优化。
    同时,在一级干线固定投资计划中,对3G试验网络建设以及核心网络建设的投资仅仅20亿元人民币左右。
    但这些工程决不仅仅扩容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因素是,抢先占据了范围足够广阔、地形足够有利的基站网络覆盖,为未来3G帝国跑马圈地。
    中国移动2004年也已经秘密部署2.75代的EDGE技术。升级到EDGE网络不仅能大大增强业务的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向基于WCDMA技术的3G网络过渡。
    12月22日, 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建宙公开表示:"中国移动将做好准备,如果中国政府把3G牌照发予该公司,即可开始兴建3G网络。"


2.中国联通


    2004年10月,中国联通宣布将一张耗资680亿元的CDMA 1X高速手机网在全国铺开,包括可视电话在内等业务将陆续登场。而可视电话正是国外典型的3G手机的应用内容。斥资680亿元建设CDMA 1X高速手机网,在向3G进军的投资上联通跑在了前面。联通认为,已经铺就的这张网是一张面向3G的手机网,联通正在考虑是否推出基于CDMA 1X的手机可视电话业务,而可视电话在国外是典型的第3代手机(3G) 应用内容。到2004年底,联通CDMA用户将能够像日本、韩国的3G用户那样享受最新的手机数据业务。
    而就在CDMA 1X高速手机网之外,联通已在各地进行测试的CDMA EVDO则完全属于3G时代的产物,联通的CDMA EVDO计划将成为它手中更有力的3G武器。同时,中国联通也在很多地方将网络升级到了2.75G,甚至所谓2.95G的水平。


3.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手中尚无移动业务经营牌照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上马3G的情绪尤为高涨,表现尤为积极。
    两大固网运营商在2004年采取了大规模的行动,从而向移动与联通发起更有力的挑战。它们一面推出"一号通"等争抢市场,2004年春在北京等地出现的"一号通"是固网运营商酝酿已久的一个产品,其目标是要实现话费分流,从而切分移动运营商的市场蛋糕。 一面又在3G来临之前,借"小灵通"发力大举圈地。2004年固网运营商的小灵通可谓是动作频频,不断推进PHS/GSM双模手机、小灵通短信全互通和机卡分离进程。
    固网运营商图谋3G的计划绝不仅仅止于小灵通,事实上它们正在投下更大的砝码。有消息说,中国电信和中国卫通已经动用了800亿资金砸向3G运营投资,中国网通和中国卫通都开始了800MHz数字集群商用实验网测试,这一切为的都是尽早在3G领域内跑马圈地。

三、2004年电信制造商的3G部署

    2004年中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西门子等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的3G投资,争相亮出自己的3G产品,而中国的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等也不甘示弱,它们也向理想中的中国3G押上大注。

1.大唐电信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

    2004年初,科技部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和运营商代表,就科技部启动TD-SCDMA产业化项目计划实施可行性研究;同时,TD-SCDMA国家专项的正式启动,进一步表明政府对民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重视与扶持。
    2004年10月,大唐移动参加2004年国际通信展并成为整个展会的亮点。在开展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国家中央领导人,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发改委和国资委等数十位领导人莅临大唐移动展台,对大唐移动在推动TD-SCDMA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大唐、中兴、华为、普天、联想、波导、海信、夏新等几十家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到TD-SCDMA的产业化的阵营中来。一大批以前敌视和漠视TD-SCDMA的国外企业也纷纷向TD-SCDMA靠拢,越来越多的跨国电信巨头开始向TD-SCDMA标准抛出了橄榄枝,这在过去是少有的。2004年6月,欧盟特使里坎南专程访华,拜会了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欧盟特使表达了支持将WCDMA与TD-SCDMA两种3G标准进行捆绑组网,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做法。
    由于2004年广泛的产业合作基础以及在芯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2005年TD-SCDMA产业化的步伐将更快。大唐移动计划将在网络测试中将预商用网做得更好。2005年6月,TD-SCDMA将在终端、系统、测试设备等方面达到规模生产的水平。
   2004年12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荷兰接通了来自北京的全球第一个TD-SCDMA商用手机国际长途电话。这次真实商用环境下的通话,不仅打破了数万里的空间距离,更将成为TD-SCDMA进入"战略机遇期"的一大里程碑。

2.中兴和华为的3G梦

   以华为和中兴通讯为代表的国内3G设备制造商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追赶,已经得到了巨大发展,并且基本具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中兴通讯已经推出了WCDMA全套商用系统,并在2003年8月份在信息产业部3G专家组组织的第二阶段WCDMA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华为在3G三种标准上更是全线布局,致力于WCDMA标准的同时;2004年2月又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共同进行TD-SCDMA相关设备及产品的的研发;华为在450兆频率的CDMA上也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其产品已远销俄罗斯、东欧、印度等地,这意味着华为不但没有放弃CDMA2000,反而做好了向CDMA2000平滑过渡的准备。
    中兴通讯早在1998年就开始对WCDMA的技术研发工作,截至目前已在3G的研发上投入了20亿元的研发资金和2000多名科技人员。而华为的3G历程也已历时九载,耗资近40亿元。国内设备厂商和跨国巨头们一样,期待能够早日收获3G的累累硕果。

3、电信巨头布阵中国3G

    诺基亚在中国3G启动前夜火速扩军。2004年11月9日诺基亚宣布诺基亚专门从事3G研发的杭州3G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将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增加一倍。 不过,诺基亚在3G上的准备还远不止此。诺基亚在北京、苏州两地基站生产线已经完成了整合,一旦3G启动,生产线可随时进行生产。
    爱立信在2004年10月宣布,将开始对中国的手机生产制造商提供其完整的3G手机平台,其中包括集成芯片、操作系统、多媒体、主板等,以通过帮助中国的手机厂商开发3G手机,争取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爱立信此前已经和夏新和TCL两家国内手机厂商达成协议,向对方提供自己的移动平台产品。而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中,有6家是爱立信移动平台的采购者,这6家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超过全球市场90%。 爱立信与南京熊猫电子合作的基站生产工厂已经就绪,可以生产WCDMA、CDMA2000两种3G基站。届时,不只满足中国内地的需要,还将供货境外。
    摩托罗拉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研发与投资,以待中国3G市场的启动。摩托罗拉迄今为止在3G上投入的研发资金已经超过十亿美元,这些投资不仅体现在电信设备上,更是落实到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手机终端,在2004年香港3G电信展上,摩托罗拉一口气对外展示了将于今年圣诞、新年期间推出的五款全新手机。2004年3月,摩托罗拉与大唐移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共同为网络市场开发基带芯片组产品。   
    2004年11月11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中国的大唐移动宣布合作,双方将在3G中国标准TD-SCDMA产业上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出资2.5亿人民币,获得大唐移动部分股权并对大唐移动TD-SCDMA产业化投资。
    西门子不但早已和大唐开展了合作,而且还与华为成立了合资公司,以共同开发TD-SCDMA;北电也在2004年正式和TD-SCDMA标准的另一大主导企业中国普天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TD-SCDMA产品的研发制造,以推动TD-SCDMA产业化进程。


四、3G牌照迷雾重重


    尽管3G概念在2004年不断炒作,作为中国3G推出最为关键的两个决策者,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至今没有过任何表态。其次,面对3G三种技术标准--西欧国家推行的WCDMA、日韩以及北美部分国家推行的    CDMA2000与中国自行研发的TD-SCDMA--基于通讯安全的角度考虑,监管部门不得不谨慎权衡。
    尽管权威人士认为奥运会是展示国力的最佳时机,所以2008年奥运会将是中国3G手机面市的最后期限,按这个期限倒推,中国政府至少要在2005年开始建设3G网络。但没人敢斩钉截铁地以此制定自己工作进程的时间表。其中的缘由除了前述令决策者瞻前顾后的因素外,到底该发放多少张3G牌照也令大家的判断陷入悬疑。
    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判定,中国的3G网络会同时采用三个标准。原因很简单,TD-SCDMA作为民族标准,有标志新意义。而对WCDMA与CDMA2000两大标准,以诸多国际关系的考虑,谁都能明白厚此薄彼所会造成的麻烦。
    3G牌照将以何种形式发放,这是2004年中国电信业的另一个悬念所在。而之所以这一悬念至今迷雾重重,TD-SCDMA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
    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这样认为,中国政府迟迟没有发放3G牌照,一方面是由于对3G的市场需求尚无把握,另一方面就是出于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角度,等待TD-SCDMA的成熟。
    中国3G拟混合组网也成为2004年具有争议的问题。2004年8月,中国3G标准有望混合组网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代表欧洲势力的WCDMA以及美国所主导的CDMA2000标准在排斥了几年之后开始抛出橄榄枝,而关键的问题是,3G混合组网后,中国3G标准还有多大独立发展的胜算。


五、结束语


    2004年下半年,3G概念再次叩响中国市场的大门,与三年前相比,此时的3G更为成熟与现实。依托设备厂家数年巨额投入的潜心研发,借鉴了国外3G运营商的经验教训,面对着中国持续增长的移动通信市场,这一次当中国通信企业唱响3G旋律时,我们知道,它是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3G对中国通信企业无疑是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3G牌照问题的复杂性,3G牌照的发放时间、牌照数量、技术标准还不明确,3G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而言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只有在技术、网络、业务、服务、营销各方面准备充分,勇于迎接挑战的企业,才能抓住3G机遇,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中国3G牌照的发放、组网标准的选择,也将对全球3G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