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Interlaken总线原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9-12 11:14
作者:
h99110501
标题:
Interlaken总线原理
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芯片间的数据交换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迈进
100Gbps
时代,传统的
SPI4.2
或
XAUI
总线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扩展到
10Gbps
以上。
SPI4.2
采用低速并行总线,如要向更高速度扩展的话,势必会增加更多的引脚,因而需要大面积的
PCB
走线,使硬件设计更加复杂;而
XAUI
总线无法对数据包流实行信道化,无法实现
QOS
特性。
基于以上情况,
Cisco
和
Cortina
两家公司共同推出
Interlaken
总线。
Interlaken
总线在使用上非常灵活,总线容量在理论上不存在上限,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调节,数据采用
64B/67B
编码方式,主要应用于
10Gbps
端口的
MAC
、
OC-768 SONET framer
、下一代
100Gb
以太网集成电路和
100Gbps Switch fabric
与包处理器。
Interlaken
总线主要用于板内传输,由于
Interlaken
总线上没有
FEC
模块,所以不适合背板传输
(
背板传输主要使用
10GBASE-KR
总线,后续会单独介绍
)
。
♦
Interlaken
总线物理结构
1). TX_Data[n:0]_P/N
:数据发送通道,
CML
电平差分信号,每对差分线速率为
1-6.25Gbps
,总线上数据通道差分线的对数
n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
2).TX_FC_CLK
:数据发送通道带外流控参考时钟,
LVCMOS
电平单端信号。
3).TX_FC_SYNC
:数据发送通道带外流控同步信号,
LVCMOS
电平单端信号。
4).TX_FC_DATA
:数据发送通道带外流控数据信号,
LVCMOS
电平单端信号。
5). RX_Data[n:0]_P/N
:数据接收通道,
CML
电平差分信号,每对差分线速率为
1-6.25Gbps
,总线上数据通道差分线的对数
n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
6).RX_FC_CLK
:数据接收通道带外流控参考时钟,
LVCMOS
电平单端信号。
7).RX_FC_SYNC
:数据接收通道带外流控同步信号,
LVCMOS
电平单端信号。
8).RX_FC_DATA
:数据接收通道带外流控数据信号,
LVCMOS
电平单端信号。
数据通道上采用时钟内嵌技术,将时钟信息嵌入到数据中,在接收端,通过芯片内部的
PLL
电路来恢复出时钟。
♦
Interlaken
总线的特点
1).可扩展性好
Interlaken
具有在不同数量的通道上运行的能力,从而可实现其扩展性。
Interlaken
接口可使用任意数量的串行链接
(或
“通道”)。
有效带宽与通道数量直接
相关。如下图所示。
2/4/8
条
Interlaken
通道的带宽分别为
10Gbps/20Gbps/40Gbps
。
Interlaken
接口的有效带宽还与各通道比特率直接成比例。
例如,若通道数相同,
3.125 Gbps
端口可承载
6.25 Gbps
端口一半的有效载荷。
Interlaken
是一个非常易于扩展的接口。
例如,容量为
40 Gbps
的
IC
可使用
8
通道与其它的
40 Gbps IC
连接,使用
4
通道与
20 Gbps IC
连接,以及使用
2
通道与
10 Gbps
设备连接。
因此,不同容量的
IC
可实现互操作,从而实现后向兼容。如下图所示。
2).灵活性大
Interlaken
可在不同数量的通道上运行,为器件互连提供高度的灵活性。
单个物理接口中不同容量的
IC
可分成多个低速的物理接口。
例如,
8
个物理通道可组成一个
40 Gbps
接口、
2
个
20 Gbps
接口,或
4
个
10 Gbps
接口。
因此,根据该示例,高带宽的
IC
可连接至多个低带宽
IC
,从而增加系统的端口数量。如下图所示。
♦
Interlaken
总线的流控技术
数据包接口所需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是背压或流量控制。
由于
Interlaken
一般与线接口异步运行,且为许多通道承载数据包,因此,为防止缓冲器溢出,实现板载设备之间的速率匹配,必须进行某种流量控制。
Interlaken
提供简单的开关指示
(通常称为
Xon/Xoff
),指示传输端何时停止发送数据包。
Interlaken
终端设备一般都带有单通道缓冲器,并具有可编程的流量控制阈值。
当缓冲器被填充至高于其阈值时,终端设备将
Xoff
发送至
Interlaken
源设备,指示该情况。
此时,源设备停止向该通道发送通信量。
类似地,一旦缓冲器排空至低于其阈值,终端设备向
Interlaken
源设备发送
Xon
,指示源设备再次开始向该通道发送通信量。
在设置缓冲器大小和阈值时,必须考虑通道速率、流量控制延时、源调度响应和其它因素。如果阈值与缓冲器深度正确设置,将不会有数据包丢失在终端设备中,线路始终得到充分利用。
Interlaken
有两种方法发送
Xon/Xoff
流量控制信息。
带内流量控制和带外流量控制。
带内流量控制是在突发控制字中执行,一般用于源设备与终端设备位于相同设备时的双向应用。如下图所示。
带外流量控制在简单的
3-
位总线上执行。当应用为单向时,或源设备与终端设备不在同一设备中时,该控制更为有效。如下图所示。
FC_SYNC
是流控同步信号,高电平有效,表示一个流控的开始。
附件: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