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 |
交叉 | 支路板/数据板到光板或者光板到光板之间的电路连接。 |
空分交叉 | AU4或者AU3级别交叉。 |
时分交叉 | TU12或者TUG3级别的交叉。 |
入时分 | 进入时分交叉矩阵的AU数目。 |
出时分 | 从时分交叉矩阵出来的AU数目。 |
时分算法 | NCP板计算时分占用的规则,我公司传输设备的时分算法包括资源优先和业务优先两种算法。 |
资源优先算法 | NCP板在对交叉时隙进行计算的时候,尽量减少对时分资源的占用的算法。该算法不能保证在配置时隙的时候无瞬断。 |
业务优先算法 | 无瞬断的时隙算法,保证除第一次配置时其他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出现与配置无关的业务瞬断,该算法占用较多的时分资源。 |
增量下发 | 使用上次配置中没有使用的资源,以及上次配置中存在而在本次配置中被删除的业务所释放的资源,计算出本次业务中新增业务的交叉路径。 备注:S330在资源优先算法下不支持增量下发。 |
全量下发 | 不考虑网元当前单板(交叉板、支路板、光板)上正在运行的业务的交叉路径,只是按照网管上当前的业务配置,把业务板上所有正在使用和没有使用的资源,都看成是在本次业务配置中可以使用的资源,计算出每条时隙的交叉路径。这种时下发隙方式有可能使网元当前正在运行的业务产生瞬断,建议只在第一次为网元配置业务时使用。 |
级联 | 若一个AU的时隙在一块EP1内不能下完(一块EP1有32个2M,超过32个2M的上下就要用第二块EP1),剩下的时隙再到第二块上下就是级联。只有S360的支路板具备级联功能。S360可以实现34M/45M支路板和EP1板的混合级联。 |
叠加 | 将E1/T1、E3/T3、ETT3支路板的上业务方向进行叠加,从而减少对时分资源的占用。注意,仅仅是从支路板上业务的方向,对于从群路下业务,则无法使用叠加模块;注意与叠加绑定的区别。叠加是一种算法,叠加后还是可以配置以TU12为颗粒的交叉时隙的,另外对于操作者来说,具体叠加哪几块单板是看不到的;而叠加绑定适用于同一个路径的业务,绑定后就不能任意调整,绑定后的3个支路板就完全按照1个AU4看待,而且操作者可以看到叠加的是哪几块单板。 |
瞬断 | 交叉矩阵被调整后重新下发到单板,单板承载的业务发生短暂时间的中断 |
机型 | 单板 | 类型 | 交叉容量 | 备注 |
S360 | 空分板 | CSB | 48×48 | 包含8×8的时分容量 |
CSC | 96×96 | 包含16×16的时分容量 | ||
时分板 | TCS4 | 4×4 | 早期版本,工程应用较少 | |
TCS8 | 8×8 | 工程主流应用版本 | ||
TCS16 | 16×16 | 工程主流应用版本 | ||
S380/S390 | 空分板 | CSAV | 256×256 | 包含64×64的时分容量 |
CSAZ | 256×256 | 包含64×64的时分容量 | ||
CSBV | 256×256 | 无时分交叉能力 | ||
CSDV | 512×512 | 包含128×128的时分容量 | ||
CSEV | 1024×1024 | 包含256×256的时分容量 | ||
时分板 | TCS16F | 16×16 | 早期版本,工程应用较多 | |
TCS16Z | 16×16 | 早期版本,工程应用很少 | ||
TCS32F | 32×32 | 工程主流应用版本 | ||
TCS32Z | 2×32×32 | 较新的版本 | ||
TCS128 | 128×128 | 最新的版本,暂时没有转产 | ||
S330 | 空分板 | CSA | 交叉芯片192×192(实际最大129×129) | 包含16×16的时分容量 |
CSB | 144×144 | 包含32×32的时分容量 | ||
时分板 | 无名称,集成在空分板上 | 16×16 | 早期版本,工程应用较多 | |
无名称,集成在空分板上 | 32×32 | 新版本 | ||
S385 | 空分板 | CSAV | 256×256 | 早期版本,包含32×32的时分容量 |
CSEP | 1152×1152 | 较新版本,包含256×256的时分容量 | ||
时分板 | TCS32F | 32×32 | 目前主流应用版本 | |
TCS64Z | 2×32×32 | 较新版本,目前应用较少 | ||
TCS128 | 128×128 | V2.1及后续系统版本才支持此时分板,目前没有转产 | ||
TCS256 | 256×256 | V2.1及后续系统版本才支持此时分板,目前没有转产 | ||
150V2/S320 | 交叉板 | CSB | 252×128(TU12)/ 336×336(TU11) | 早期交叉板,只有低阶时分交叉能力 |
CSBE | 1008×1008(TU12) | 较新交叉板,只有低阶时分交叉能力 | ||
04CS | 1008×1008(TU12)+8×8(AU4) | 较新交叉板,包含低阶时分交叉能力和空分交叉能力 | ||
S200 | 系统主板 | SMB | 1008×1008(TU12) | V1.0和V2.0都只有低阶时分交叉能力 |
机型 | 类别 | 交叉体系示意图 |
S360 | 示意图 | |
说明 | 上图以TCS16为例说明S360的交叉板结构,图中空分交叉矩阵有80组AU总线连接到每个业务板槽位,时分交叉矩阵与空分交叉矩阵通过16组AU总线相连。 | |
S380/S390 | 示意图 | |
说明 | S380/S390的交叉体系结构继承了S360交叉体系结构的特点,空分交叉矩阵一部分AU总线与业务板槽位相连,另一部分AU总线与时分交叉模块相连。对应于不同类型的交叉板,总线分布不相同,详细情况请查看9.2 | |
S330 | 示意图 | |
说明 | CSA:88(用于空分交叉)+16(用于时分交叉)+24(用于叠加)+1(空闲)=129 CSB:88(用于空分交叉)+32(用于时分交叉)+24(用于叠加)=144 | |
S385 | 示意图 | |
说明 | 上图以CSAV为例说明S385的交叉体系结构,空分交叉矩阵的56组AU总线连接到各业务板槽位。 |
机型 | 类别 | 支路特性 |
S360 | 结构图(以EP1板为例) | |
说明 | 1:EP1板有2路收发总线,不支持空分并发,这是由S360的交叉算法决定的; 2:V1.00的EP1板的工作时隙和保护时隙可以在同一组总线,V2.00的EP1板的工作与保护时隙必须分布在两组总线里; 3:具备级联特性,节省时分,最多支持3块EP1板的级联,可以实现34M/45M支路板、SFE8/SFE8B、2M支路板的混合级联。 | |
S380/S390 | 结构图(以63路2M的ET1为例) | |
说明 | 1:63路2M支路板有4路下总线,有1路上总线,如果超过63路,则有2路上总线; 2:支路板支持空分并发; 2:S380/S390的所有类型的支路板不具备级联特性。 | |
S330 | 结构图(以21路ET1板为例) | |
说明 | 1:S330的支路板有2路收发总线,且支持空分并发; 2:S330的支路板具有叠加特性。注意,仅仅是从支路板上业务的方向,对于从群路下业务,则无法使用叠加模块。在资源优先算法下最多可以实现4块ET1板的叠加,在业务优先算法下,最多可以实现3块ET1板的叠加。在两种算法情况下,都不支持SFE×6板的叠加。 | |
S385 | 结构图 | |
说明 | 1:S385的支路板收发总线示意图与S380/S390的支路板类似; 2:支路板有4路下总线,1路上总线;且支持空分并发; 3:支路板不支持级联,不支持叠加。 |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