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王煜全认同阚凯力观点 称胡鞍钢3G论据错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25 10:58
作者:
海上明月
标题:
王煜全认同阚凯力观点 称胡鞍钢3G论据错误
“胡阚”争论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也开始加入到这场大争论中来。1月24日晚间,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国内电信分析专家王煜全对新浪科技表示,胡鞍钢的3G报告中所引用的论据与论证是错误的,只是最后的结论正确。
王煜全首先认同了阚凯力教授的两大观点。他表示,胡鞍钢教授的问题在于,他此前并没有太多研究电信,以外行人的角度来评论3G才留下了很多硬伤。另外,“3G投资将增加GDP和就业机会”的观点也有些偏颇,“这些钱即使投向任何地方都会拉动GDP”。
在此之前,阚凯力公开指出胡鞍钢3G报告存在多处硬伤,最终推导出了错误的结论。而刚刚加入大争论通信世界主编项立刚则撰文指出,胡鞍钢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关注3G进程是一件好事。
不过在最终结论上,王煜全还是持胡鞍钢,“无非就两个方向,选任何一个都有50%的机会,尽管论点错误,胡教授还是支持对了方向”。
“现在的共识是,3G路线不管早走晚走,都必须走。那既然必须走,为什么不早点放行呢?早放几年的话,3G投资的利息不仅会被消化掉,也争取到了在国际市场上文化领先的机会。”
对于这场争论,王煜全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 3G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流行。“文化产业的兴起是要需有依附的,要有科技的形态,带来新兴的表现形式、媒体等,进而带来新兴文化的流行。”
“中国现在在国际上正视自己的地位,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很多抵制,比如:中国产品被感觉是低价的、劣质的;在美国宣扬的许多文化实际上来自中国,却被认为是日本的等等。靠互联网已经来不及,接下来只能靠3G。
电信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沟通工具,让人能有个缓冲,这样就有了文化的载体,而并非只是通讯。中国可以借鉴这个载体将自己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释放出来,做到和韩国、日本一样,但前提是要有那张3G的网。”
“实际上用户的需求很丰富,而且技术也超越了用户的需求。发展3G的核心不是建不建网,而是建立一个如何挖掘用户需求的机制。”王煜全这样表示。
时间:
2005-1-25 13:31
作者:
匆匆游客
虽然阚教授的观点有点偏激,不过胡某人的观点偏激的没边了。
时间:
2005-1-25 16:38
作者:
logo73723
谁找姓胡的做枪手的
简直在胡说
谁找姓阚的做枪手的
简直在乱侃
时间:
2005-1-25 16:38
作者:
logo73723
你激光治疗近视眼获得成功,花了 360 c114币!
==========================================
幸福的晕倒
时间:
2005-1-27 15:09
作者:
blacknike
ok
时间:
2005-1-29 15:50
作者:
超人YJ
恩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