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SIP是对应七层协议中的哪一层?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11-11 11:11
作者:
playersix
标题:
SIP是对应七层协议中的哪一层?
从WIKI上看到SIP的介绍是over IP层的,那就应该是在network layer之上,是transport layer, 可WIKI里又把它归到了五层中的应用层里?
时间:
2010-11-11 21:40
作者:
cycloner
SIP是个多功能协议集,他所有的数据是封装在IP包中,所以可以说是工作在网络层,比如link的建立和管理,但是他部分功能又是通过应用接口来实现,比如认证和业务管理
时间:
2010-11-12 10:30
作者:
taigerzhm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兄弟SIP明显是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應用層)
使用者、應用程式與網路之間溝通介面 。
協定部份(H.323、SIP、MGCP)
※所謂H.323 H. 323定義:
是目前最普遍用於 VoIP 的標準,原本是以區域網路( LAN )為基礎做視訊會議的應用,後來被應用於網路電話。
H.323定義了一個綜合性的規範,使網路上的終端設備遵循這些規範,得以順利進行溝通,包括語音壓縮格式( G.711、G.729、G.723.1 )、影像壓縮格式( H.261、H.263 )、呼叫信令( H.225 )、控制信令( H.245 )、註冊與認證等(Registeration,Admission, Status; RAS )。
H.323 架構由4個元件所組成,包括終端設備 、閘道器 、閘道管理員、多點控制單元 ( Multipoint Control Unit;MCU ),可進行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的通訊。對於VoIP的應用而言,H.323 的子協定相當多,複雜性高,因於在許多技術上的問題受限,無法完全符合應用。
因此,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分別在1999年8月提出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協定 與1999年3月的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新架構 ,試圖簡化 H.323的複雜性,且在語音傳遞功能提供較高的延展性。
※所謂SIP
SIP定義:
SIP是針對H.323標準過於龐雜,呼叫建立的速度慢與擴充性低的缺點,由 IETF 在1999年提出的通訊協定標準。 SIP 在網路架構下的協定標準,透過Gateway 達成與傳統 PSTN 互通的目的,完成簡單的網路電話架構。由於SIP具有Client-Server 的架構,可利用 HTTP 既有的封包資訊,而H.323封包必須保留不少的傳輸訊息,所以SIP適用於廣域網路的傳輸架構。
Skype不是SIP-based,這是眾所皆知。至於其SkypeIn/SkypeOut的服務,就如您所說『是還需要透過其它硬體進行轉換』,一般推測其做法是透過Skype protocol/SIP的gateway,一端透過Skype自家協定與Skype client溝通,另一端透過SIP 與合作的VoIP termination service provider 的SIP server溝通,藉以界接到PSTN。
※所謂MGCP
MGCP定義:
MGCP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媒體閘道控制協議,是一種用於在一個ip語音電話(voip)。
是一個互補的協議,為 H.323、SIP的協定,其目的是作為一個內部協議與媒體閘道控制器和媒體閘道。
MGCP 是屬於Master-slave Protocol也就是完全由MGCP Server 控制Terminal。
--------------------------------------------------------------------------------
时间:
2010-11-13 21:03
作者:
caozheng0324
应用层啊 同h.248
时间:
2010-11-14 11:43
作者:
jnjn
APP layer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