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走近LMDS无线固定宽带技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2-4 15:16
作者: zjol     标题: 走近LMDS无线固定宽带技术

· ·夏寒露··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逐步提高令到用户对带宽的要求愈来愈高,有线接入手段无法跟上发展的速度:传统的铜线、电缆,已完全不能满足传输的要求,如果添加额外的调制和压缩设备,成本又往往是用户所不愿意负担的;全光缆网络将是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对基础网络的要求过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折衷的光纤电缆混合方案(HFC)在很多国家并不适合,因为光纤与电缆往往掌握在不同的部门手中,由于法规的限制及各自利益的保护,混合使用难于实现。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提供容量接近于有线光纤的新型无线通倍技术异军突起,这就是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手段。
     
       虽然目前各国的核心网络建设均初具规模,基本可满足当前通信的需求。但突出的矛盾体现在接入网方面,即用户与核心网络的连接部分。这与问题是通信行向宽带智能、个人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各国都把研究、发展和建设接入网列为重要任务。
       从技术上来说,按照使用的媒介不同,接入网可划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分为移动无线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移动无线接入例如我们熟悉的移动电话接入等,用户是可移动的;而固定无线接入与此正好相反,用户基本是固定不动的。按照这样的分类标准,LMDS属于无线固定接入手段,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宽带特性,可用频谱往往达1GHz以上。
     
     初识LMDS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e Service,本地多点分配接入系统)是一种崭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1998年被美国电信界评选为十大新兴通信技术之一。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电信管理部门分配给LMDS的具体工作频段及频带宽度有所不同,其中大约有80%左右的国家将27.5GHz~29.5GHz定为LMDS频段。
       LMDS其实是在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作于10GHz 以上的频段、宽带无线点对多点接入技术,在某些国家, 如加拿大、南韩,也称之为本地多点通信系统LMCS(Local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普通的无线接入系统都是窄带系统,工作在450MHz、800MHz等,针对低速的语音和数据业务。而LMDS属于无线固定接入手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宽带特性,LMDS 工作在24~38GHz频段,一般在毫米波的波段附近,可用频谱往往达到1GHz以上。由于该技术利用高容量点对多点微波传输,通过毫米波进行传输,它几乎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业务,支持双向话音、数据及视频图像业务,能够实现从64kb/s到2mb/s,甚至高达155Mb/s的用户接入速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被称为是一种"无线光纤"技术。
       LMDS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话音服务,而且没有时延。系统可提供标准接口,如RJ-11等;
       LMDS的数据业务可以包括低速数据业务、中速数据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具体速率可支持1.2K~155Mbps,并支持多种协议,包括:帧中继、ATM、TCP/IP等;并支持MPEG 2等标准。LMDS还可支持模拟和数字图像业务,可以的图像信道包括150条远程节目、10条本地节目,而且可以提供最少10条PPV节目信道。系统的信号可以来自卫星,也可以是本地制造;可以是加密的,也可以未加密的。
       由于LMD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克服传统本地环路的瓶颈,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和图像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是解决通信网接入网问题的利器,尤其是LMDS具备无线通信将有的优势,即:实施迅速、投资降低、可靠性高,因此为电信运营商开展业务、发展用户提供了高成效、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另外,LMDS除了具有带宽特性具有无线系统所固有的优点外,亦具有建设成本低,项目启动快,建设周期短,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此技术同时使宽带业务能够克服铜电缆本地环路的瓶颈,满足用户对高速因特网和数据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有可能成为解决通信网最后里程问题和新电信运营商开展业务、发展用户的一种有效方法,颇受到电信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看了以上的内容,大家可能对LMDS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LMDS技术。
     
     LMDS的标准制定
     
     标准化是LMDS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目前,有关标准化工作在ATM论坛、DAVIC、ETSI、 ITU等组织的工作下进行,大多数标准化组织都采用ATM信元作为基本无线传输机制。
     
       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中各个词都有其自身的含义:所谓"本地"其实就是指单个基站所能够覆盖的范围,LMDS因为受工作频率电波传播特性的限制,单个基站在城市环境中所覆盖的半径通常小于5公里;"多点"是指信号由基站到用户端是以点对多点的广播方式传送的,而信号由用户端到基站则是以点对点的方式传送;"分配"是指基站将发出的信号(可能同时包括话音、数据及因特网、视象业务)分别分配至各个用户;"业务"是指系统运营者与用户之间的业务提供与使用关系,即用户从LMDS网络所能得到的业务完全取决于运营者对业务的选择。
       LMDS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善的LMDS网络是由四部分组成的:骨干网络、网络运行中心(NOC)、服务区中的基站系统和服务区中的用户端设备。各个基站的数据送入骨干网络,完成话音交换、ATM交换、IP交换等,并连入国际出口,如Internet出口等。为管理服务区的设备和用户,系统往往设立网络运行中心(NOC)。
       通常,LMDS设备厂商提供服务区的设备,包括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以及网络运行中心的软件,而骨干网络,作为基础设施,由电信服务商建设。
       目前市场上,研制和生产LMDS设备的厂商多集中于北美,如P -COM公司、北方电讯、新桥网络等。设备厂商们对LMDS设备的深入研究,主要是源于北美国家对LMDS的浓厚兴趣,尤其是1998年3月FCC对频率许可证的公开拍 卖更掀起了LMDS热潮。
       下面就简单介绍LMDS的系统组成
     LMDS系统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基础骨干网络、基站、用户端设备以及网管系统。
       A. 基础骨干网络
       基础骨干网络又称为核心网络。为了使LMDS系统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综合业务,此核心网络可以由光纤传输网、ATM交换或IP交换或IP+ATM架构而成的核心交换平台以及与因特网(Internet)、公共电话网(PSTN)的互连模块等组成;
       B.基站
       基站直接进入电信骨干网络,或核心网络。由于LMDS直接支持ATM协议(无线ATM),通过使用无线ATM协议,可以使链路效率得到提高。
       基站负责进行用户端的覆盖,并提供骨干网络的接口,包括PSTN、Internet 、ATM、Frame Relay、ISDN等。基站实现信号在基础骨干网络与无线传输之间的转换。基站设备包括与基础骨干网络相连的接口模块、调制与解调模块及通常置于楼顶或塔顶的微波收发模块。基站是否包含本地交换功能是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基站包含本地交换功能,则与同一基站相连的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就不必再经过基础骨干网络,相应地也要求计费、信道管理、登录与鉴权等功能也在基站内完成。另一选择是基站仅提供与基础骨干网络的连接而不含本地交换功能,将所有的业务量都集中到基础骨干网络内的ATM或IP交换系统中处理,此时即使是同一基站内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也需经由骨干网络才能实现。此时,计费、信道管理、登录与鉴权与流量控制等功能都要集中完成。
       LMDS 系统的基站采用多扇区覆盖,使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聚焦的喇叭天线来覆盖用户端设备。除全向基站外,一个基站可支持多个扇区,如2、4、8个扇区,多扇区基站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频谱,进一步扩大系统容量。
       LMDS系统根据采用天线的不同,可划分为15度、22.5度、30度、45度、60度、90度的扇区,即最少4个扇区,最多可达24个扇区。基站至用户端的下行链路采用TDM模式。
       基站的容量取决于以下技术因素:可用频谱的带宽、扇区数、频率复用方式、调制技术、多址方式及系统可靠性指标等,系统支持的用户数则取决于系统容量和每个用户所要求的业务。
       基站覆盖半径的大小与系统可靠性指标、微波收发信机性能、信号调制方式、电波传播路径以及当地降雨情况等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C.用户端设备
       用户端设备的配置差异较大,不同的设备供应商有不同的选择。一般说来都包括室外单元(含定向天线、微波收发设备)与室内单元(含调制与解调模块以及与用户室内设备相连的网络接口模块(NIU))。通常,口径很小的室外定向天线,例如30公分的,室外定向天线用户端网络接口单元NIU就可以为各种用户业务提供接口,并完成复用/解复用功能,满足了无线链路预算的要求,因此安装方便。
       例如,P-COM公司的LMDS用户设备(CPE)的接口形式(NIU模拟)可以十分丰富,有E1、部分E1、POTS、10BaseT、帧中继、ATM、ISDN、64kb/s等,因此可以支持多种应用。
       无线收发双工方式大多数为频分双工(FDD)。下行链路,由基站到用户端设备一般通过时分复用(TDM)的方式进行复用;上行链路,多个用户端设备可通过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等多址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FDMA对干大量的连续非突发性数据接入较为合适;TDMA则适于支持多个突发性或低速率数据用户的接入。LMDS运营者应根据用户业务的特点及分布来选取适合的多址方式。
       P-COM 可在同一系统同时提供FDMA和TDMA接入方式:TDMA接入方式提供按需分配带宽,FDMA接入方式使用于租用线服务。另外,P-COM可提供双模式远端站,即在一个远端站提供FDMA和TDMA接入方式,同时利用两种接入方式的优势。
     
       LMDS 系统可以采用的调制方式为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输QAM(包括4QAM)。目前可以提供6QAM、16QAM等大大提高频道利用率的调制技术。下表给出的是选用FDMA多址接入方式时,利用不同的调制方式来传送2Mb/s的业务所需的频带宽度。
       不同调制方式所需频带宽度的比较:
       调制方式 传送2Mb/s的业务所需的频带宽度
       BPSK 2.8MHz
       DQPSK 1.4MHz
       QPSK 1.4MHz
       8PSK 0.8MHz
       4-QAM 1.4MHz
       16-QAM 0.6MHz
       64-QAM 0.4MHz
       这样,LMDS就可提供更高的扇区容量,使每扇区达200Mb/s。现在一个单独的P-COM LMDS网络容量已经可以超过4.8Gb/S。
       用户设备(CPE)的接口形式(NIU模块)可以十分丰富,包括DS0、POTS、10BaseT、结构化和非结构化DS1、帧中继、ATM、DS-3、OC-3等,因此可以支持多种应用。
       用户端设备可以设在大型单位中(如办公楼、医院、学校、企业)供许多用户共享,也可以置于小单位(如小公司或家庭办公室, 即所谓的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以提供10BaseT数据、图像或电话业务。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位置与业务需求情况,配置合适的用户端设备。
       D.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是负责完成告警与故障诊断、系统配置、计费、系统性能分析和安全管理等功能。与传统微波技术不同的是,LMDS系统还可以组成蜂窝网络的形式运作,向特定区域提供业务。当由多基站提供区域覆盖时,需要进行频率复用与极化方式规划、无线链路计算、覆盖与干扰的仿真与优化等工作。而在具体建设LMDS系统时,运营者可以根据市场定位、业务需求和自身网络条件,选用不同的系统设计方案。
     
     LMDS系统服务范围
     
       LMDS 属于无线访问的一种新的形式,可以采用LMDS蜂窝式的小区结构覆盖整个城域范围。典型的LMDS系统利用地理上分散的类似蜂窝的配置,为由多个枢纽发射机(或称为基地站)在一定小区范围的服务区管理用户群,每个发射机经点对多点无线键路与服务区内的固定用户通倍。每个蜂窝站的覆盖区为5~7km,若采用具有更高的发射功率、更强的接收灵敏度,可增加基站的覆盖范围,使覆盖范围达到10km以上。
       由于LMDS覆盖区可相互重叠。每个蜂窝的覆盖区又可以划分为多个扇区,可以根据需要在该扇区提供特定业务或服务。如通过采用多扇区、先进的调制方式(如P-COM采用的64QAM)、不同极化等途径,可以进一步增加频谱利用率、提高网络容量。P-COM独到的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TPC)技术,减少了多小区之间干扰,增加频率效率超过40%,更高效率地增大了地区LMDS系统的总容量。LMDS系统特别适于在高密度用户地区使用,如繁华的城市商贸区、技术开发区、写字楼群、城市居民小区等。
       LMDS 的应用
       LMDS 可提供多种业务,可同时向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及视频综合业务,还可以提供承载业务,如蜂窝系统或PCS/PCN基站之间的传输等。
       1、话音业务
     LMDS 系统是一种高容量的点对多点微波传输技术,可提供高质量的话音服务;和传统的POTS业务相连,可实现PSTN主干网无线接入。
       2、数据业务
       LMDS 系统的数据业务包括低、中、高速 3 档:
       低速数据业务,1.2~9.6kb/s,能处理开放协议的数据,网络允许从本地接入点接到增值业务网;
       中速数据业务,9.6kb/s~2Mb/s,这样的数据接口通常是增值网络本地接点;
       高速数据业务,2~155Mb/s,BER 低于10-9。提供这样的数据业务必须有以太网和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3、视像业务
       LMDS 能提供模拟和数字视频业务,如远程医宁、高速会议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商业及用户电视、VOD等。
       建立LMDS系统的优势与其局限
       LMDS 系统主要提供给无线宽带载波服务商,因为它非常适用于市区使用。同时,与传统的有线接入或者低频段无线接入方式相比, LMDS具有以下优势:
       (1) 工作频带宽、可提供宽带接入
       目前,各国分配的LMDS工作频带带宽至少有1000MHz,可支持的用户接入数据速率高达155Mb/s,能够满足广大用户对通信带宽日益增长的需求。
        (2) 运营商启动资金较小,后期扩容能力强,投资回收快
       与传统有线接入方式不同的是,有线接入工程需要大量初期投资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LMDS系统的投资包括中心基站设备,用户端设备,网管系统和其他附加费用。由于LMDS是一种利用基站覆盖用户端设备的体制,所以在网络建设初期,服务商只需小部分投资建立一个配置较简单的基站,覆盖若干用户即可开始运营。而LMDS系统的很大部分资金会转移至用户端设备(CPE),这样,运营者所需的初期投资较少,仅在用户数量增加即有业务收入时才需再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基站的配置,增加用户端设备,逐步扩容,逐步追加投资。所以投资回收也很快。因此即使初期用户较少,运营者也可维系发展,这样便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风险。(未完待续)
     

时间:  2005-2-4 15:17
作者: zjol

(3) 业务提供速度快
       与传统有线接入方式相比,很大的优势在于工程的启动与实施非常迅速。尤其在大城市,有线工程往往要经过市政等部门的审批,因为对道路、绿地等环境破坏较大,而且施工量大,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LMDS系统实施时,不仅避免了有线接入开挖路面的高额补偿费,而且设备安装调试容易、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可以迅速为用户提供服务(通常只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4) 在用户发展方面极具灵活性
       通常,在网络正式投入运营之前,服务商往往很难准确推算用户的业务需求发展情况。在传统接入网络中,用户对带宽和新业务的不断需求往往使服务商深感头疼。 而LMDS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LMDS系统的基站、扇区覆盖体制,用户端设备的模块化结构,使容量扩充和新业务提供都很容易,服务商可以随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或动态分配系统资源,添加所需的设备,提供新的服务;也不会因用户变化(如用户迁移或流失)而造成资金或设备的浪费。
        (5) 可提供质优价廉的多种业务
       LMDS的宽带特性决定了它几乎可以承载任何的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LMDS可同时向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及视频综合业务,符合电话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还可提供承载业务,如蜂窝系统基站之间的传输等。
       (6) 频率复用度高、系统容量大
       通过采用多扇区、先进的调制方式、不同极化等途径,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现有分析计算表明,LMDS基站的容量很可能超过其覆盖区内可能的用户业务总量,因此,LMDS系统很可能是一个"范围"受限系统而不是"容量"受限系统。所以LMDS系统特别适于在高密度用户地区使用,如繁华的城市商贸区、技术开发区、写字楼群、城市居民小区等。
       (7) 网络运行、维护费用比较低
       这是无线系统自身固有的优势。
       另一方面,LMDS系统也有其局限性:
       (1) LMDS服务区覆盖范围较小,不适合远程用户使用。LMDS采用无线通信单元来覆盖半径通常为2到5公里的地理区域。
       (2) 由于工作频率高,通信质量受雨、雪等天气影响较大。LMDS 系统单元的大小受"降雨衰减"效应(rain fade)的限制。降雨衰减指的是雨滴对微波的散射和吸收所造成的信号失真,它与微波炉中性食品变热的过程属同一现象。此外,墙壁、山丘乃至枝叶茂盛的树木也会阻挡和反射信号并使信号失真,从而对单台发射机形成相当大的阴影区。
       (3) 基站设备相对比较复杂,价格较贵,所以在用户少时,平均每个用户成本较高。LMDS自身的特点,决定它更适合于大城市的城区或其他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总而言之,LMDS系统对于宽带业务的经营者和用户双方都是一种多用途的具有良好成本效益的选择方案;由于它能迅速而廉价地建立起来,因此对经营者和用户来说,特别有吸引力。
       既然LMDS具有如此的发展前景,那么它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LMDS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LMDS技术最初由美国的Cellular Vision公司开发,1991年得到了该技术的试验许可证,现已在纽约建成运行一个LMDS网络,主要是提供多频道电视服务。
     而目前有很多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LMDS的产品,例如:加拿大新桥网络(Newbridge Networks)、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德国博世Bosch;美国Cellular Vision、朗讯(Lucent)、惠普(Hewlett-Packard)、Netro、Wytec、Belstar、休斯(Hughes)等等。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建设了一些LMDS技术或商用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网对LMDS系统进行了现场测试,着重测试了降雨对LMDS系统性能的影响,积累了有益的数据,为产品的研发、完善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相继分配了本国(地区)LMDS的工作频段,同时出台了有关LMDS运营的管理办法与技术要求。这些国家大多采取了拍卖频谱、制定有利于新运营商的政策法规,使其通过经营LMDS系统进入电信市场,进而促进竞争的做法,值得我国有关部门借鉴。不要让中国电信一枝独秀吧!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1998年2月18日至3月25日对LMDS频谱进行了拍卖,FCC希望LMDS频谱能够使新运营公司有机会与本地原有电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展开竞争,制定了一些频谱拍卖规则,要点如下:
       (1) 将LMDS频谱分为两段,A段:27.5-28.35GHz, 29.1-29.25GHz及31.075-31.225GHz和B段:31.225-31.3GHz。其中:A段带宽为1150MHz,B段带宽为150MHz。在全国493个基本商业区(Basic Trading Area)共拍卖986张牌照,即在每个基本商业区设置一个A段频谱经营牌照和一个B段频谱经营牌照;
        (2) 本地原有电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不能参与本地区A段牌照(带宽为1150MHz)的招标;
        (3) 要求LMDS经营牌照的持有者在10年内向其业务区内提供"丰富的业务";
        (4) 一个投标者可以申请的牌照数量不受限制;
        (5) LMDS的业务提供是否基于公共电信网均可。
       此次频谱拍卖的结果是:93个小商业公司参与投标,并获得其中277张A段牌照和387张B段牌照, 另外11家投标者获得102张A段牌照和98张B段牌照,其余122张牌照未拍卖出去,仍掌握在联邦通信委员会手中。由于现在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大电信公司大都没有参与投标,此次LMDS频谱拍卖的总收入约为5.8亿美金,远低于预期值(40亿美金)。
       许可证拍卖后,中标公司开始着手建网工作,其中拥有多个市场LMDS许可证的Winstar公司从1998年年中开始,在美国的华盛顿特区、洛杉矶等大城市进行了LMDS系统安装。在这些项目的建设中,Winstar公司采用的都是美国P -COM公司的LMDS系统。
       1999年1月7日,P -COM与Winstar公司共同宣布,世界上第一套商用LMDS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利用P -COM公司的LMDS系统,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会议电视、视频点播、LAN互连以及话音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商业效果。自此以后,P-COM与Winstar公司紧密携手,在美国本土及国际市场,大规模开展LMDS业务。
       Formus公司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无线通信公司,该公司现已筹集了5500万美金的风险资金,将主要采用LMDS技术,通过与当地拥有无线频谱牌照的公司合作来建设宽带通信网络,为那些迫切需要现代化通信服务的国家提供先进的话音、数据和视象业务。Formus的发展战略重点在以下四个区域:拉美、东欧、西欧和亚太地区。Formus声称要建设澳大利亚全国范围的LMDS网络,它可以租用AAP公司的频率;该公司还计划从现在起3年内在新西兰、波兰、厄瓜多尔等国家全面建设LMDS网络。
       澳大利亚的通信主管部门(ACA)刚刚拍卖了LMDS频谱,ACA也不允许最大的两家运营公司Telstra和Optus参与投标。本地运营商AAP电信公司以6620万澳元赢得了所有的频谱。
       在此,新西兰也在近期将完成LMDS频谱的拍卖。
       菲律宾和韩国都已分配了LMDS频段,并开始进行现场试验。
       日本也为LMDS的实施设定了频段,同时不允许其最大的电信运营商NTT在2001年之前申请LMDS频率,美国运营商WinStar与日本电话公司KDD、商贸公司Sumitomo于今年1月组成一家合资公司,准备参与LMDS频谱的投标,并计划一个全国性的LMDS网络。
     
     LMDS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大型电信部门的数据网络骨干网的建设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些地区已经初具规模,各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接入网的建设。LMDS以其大容量、多业务、易建设、见效快等明显优势引起了我国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999年7月,我国第一套LMDS实验网在广东省广州市开通,这套由P-Com公司为中国联通公司建立的LMDS网络标志着我国接入网发展的新起点。目前,中国联通公司的LMDS实验网正在测试和调试阶段,如果实现成功,LMDS也许会在中国掀起与次通信技术革命的高潮。
       我国的台湾也在国立大学最近也建立一个LMDS试验系统,台湾电信总局正在制定LMDS频率分配的方案。
     
       LMDS技术之所以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关注,其实是与它自身的条件有关:
       A.电信改革:在电信运营业中引入竞争、开放电信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新的电信运营商在开展业务时,面对原先拥有大量基础设施和用户的老运营商,必须扬长避短,采用新技术,有"绝活"(Killer Application),走新路。
       在客户流动率很高的通信行业中,LMDS系统具有一个对经营者特别有价值的优点--经营者可以根据市场经济效益的要求,收拾起中心站的设备并将其迁往另一个地点,而这对于电话线、有线电视及光纤网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 网络融合: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网合一成为可能,建设一体化的现代通信网、向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是面向未来的选择。
       C.市场需求:当前,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需求都在突飞猛进,全美数据通信的数据流量已经超过语音。因特网与IP电话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人们渐渐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通信速率,而对通信带宽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期望通信资费不断下调。面对这种迫切的用户期待,已有的低频段无线接入系统渐显得力不从心,原有的铜线接入系统却先天不足,最为理想的光纤接入网尚未普及,而LMDS技术则具有向单位和家庭架设一条便捷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可能性。据最近的统计资料,在美国460万商业大楼中,光纤到大楼只有1%;此外,美国约85%以上的商业企业是少于20个雇员的中、小型企业,向这类中小型商业用户提供光纤接入,经济上并不合算。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Insight Research Corporation)预测:2001年北美LMDS网络与用户端设备的销售收入将增至31亿美金,LMDS运营业同样会有较快发展。
       可以这样说,LMDS技术是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应运而生的。
     
     LMDS技术在我国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国内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LMDS技术的发展,并开始着手一些准备工作。笔者认为,该技术要在我国推广使用,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 验证技术成熟性与实施可行性
        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尚待在试验(尤其是在我国降雨较多的南方城市的雨季进行现场测试)与应用中考察、验证和掌握:LMDS工作频率很高,毫米波的电波传播特性要求基站天线与用户端天线之间要视通(Line-Of-Sight)才能保证可靠通信,毫米波受降雨的影响很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际工程实施中的站址选取、覆盖效果及系统可靠性。此外,LMDS系统的容量、接口与网管等关键问题也都尚待试验验证。与低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发展类似,LMDS系统的价格,尤其是用户端设备(CPE)的价格将对其能否广泛推广使用起到关键作用。
       2. 确定工作频率与技术规范
       我国无线电频率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尚未正式分配LMDS技术在我国的工作频段,我国无线通信标准制定组织--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SG-WT)也没有着手制定我国实施LMDS网络时所要遵从的技术规范。这些都要求电信运营单位或业务提供者必须先进行技术或商用试验,通过试验来评估、验证该技术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如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质优价廉、切实可行,电信运营单位或业务提供者可根据市场需要,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提出频率及技术规范申请,待工作频率与技术规范明确之后,再组织实施。
       3. 明确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对于LMDS技术能否进入市场是至关重要的,LMDS的运营者需要拓宽思路、大胆尝试,进行必要的国内市场需求调查,以选择合适的业务作为突破口。市场定位对于LMDS系统实施方案的选取都是十分重要的,LMDS的运营者应根据市场定位、用户特点来进行系统设计,如采用合适的网络核心平台、基站布局、资费与营销策略等。
       高速因特网接入、数据接入、视频图象传输等业务在我国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可能会引起国内新电信运营者、信息业务提供者和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关注。新的电信运营者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没有本地电话网,通信基础设施薄弱,而不少城市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在市区铺设光缆存在一定问题(抑或是不允许,抑或是工程造价太高、建设速度慢),此时为解决燃眉之急,LMDS技术不失为一种便捷的途径。
       而在今年的二月,中国联通公司在广州召开了中国联通广东LMDS宽带无线接入试验现场评审验收会。该试验是配合中国联通数据网工程而做的重要技术准备,目的是验证LMDS这种新接入技术的成熟度和商用性,并对其实现各种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性能指标及商用前景作综合评估,为中国联通数据网接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本次试验由中国联通技术部组织,广东分公司具体实施,采用了美国P-COM公司提供的LMDS设备。这是在我国大陆进行的第一个正式、全面、系统的LMDS宽带无线接入试验。
       评审验收小组审查了试验项目组提交的各项报告,并且到试验现场观摩、试用了该LMDS试验系统目前可以承载的各项业务,包括:IP电话、Internet接入、VOD和会议电视等。验收小组认为本次试验各项业务数据齐全、测试工作细致、现场试验有深度,各项业务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今后LMDS的商用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价值,同意通过公司验收。
       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还将于近期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试验系统做进一步的评估,以便最终确定我国LMDS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工作频率和相关技术规范。
       这次测试的结论是:LMDS技术已可以满足商用要求,许多分公司计划将此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综合接入手段应用于数据通信项目城域网的建设之中,以解决棘手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进入数据通信市场、赢得更多的用户。
       尽管LMDS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它仍处于初创期,前途未卜,因为目前世界上有一定用户规模、真正意义上LMDS商用系统还寥寥无几,估计今明两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商用网投入运行,届时人们可以一睹"庐山真面目"。事实表明:市场发展情况将最终决定技术的命运,对于LMDS技术来说,亦是如此。我国的业内人士应积极尝试,把握机会,以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