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话统常见问题处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1-6 11:04
作者:
baoshan9584
标题:
话统常见问题处理
话统常见问题处理
以下内容若无特殊说明,均以
128
模
5K
版本为例。
一、客户经常咨询的话务统计基础知识
1.1
话务量的概念?话务量的单位?话务量的计算公式?
话务量等于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与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单位是
ERL
(爱尔兰)。
公式:
A
表示话源话务量,
λ
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数,
S
表示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根据话源话务量的定义,则
A=λ·S
1.2
话统任务中的所有子任务数目最大为多少个?
1200
个,其中长结果子任务数最大
200
个、短结果子任务数最大
1000
个。该参数不可修改,它决定了话统子任务的理论最大值。缺省情况下系统所允许的话统子任务最大数量为
512
,如超过则相应任务将会
“
休眠
”
,查询状态为
“
资源不够
”
。备注:长结果话统是指本体数目超过
48
个的话统任务。
主机中话统子任务数受以下几个参数的共同约束:
(
a
)主机允许最大子任务数:
1200
。该参数不可修改,它决定了话统子任务的理论最大值。
(
b
)后台话统对象实例表的最大元组数:缺省为
512
。可修改,但最大不能超过
1200
,它决定了话统子任务的实际最大值。
(
c
)主机最大长结果子任务数:
200
,最大短结果子任务数:
1000
。这两个参数不可修改,它们决定了话统长、短子任务数的最大值。
以上几个参数是互相影响的,例如欲创建
250
个组合对象条件话统子任务,约束
(a)
,
(b)
均满足,但由于组合对象条件话统属于长子任务话统,而长子任务话统最多
200
个,因此受约束
(c)
的限制,无法创建这么多的子任务。
1.3
主机中和后台数据库中最多能保存多少条话统结果?
主机存储话统结果数:
V610R105M5008:
长子任务结果数:
400
;短子任务话统结果数
2000
。这两个参数不可修改。
话统结果是实时发送给后台的,在主机中有一个定时任务,每秒中都会检查话统结果区,如果有新的话统结果产生
,
就开始发送。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发送的结果数是固定的
10
个结果,例如话统任务产生了
100
个话统结果,定时任务检查到后,输出
10
个结果,然后系统去作其它的事;在第二秒时,定时任务检查到还有新的结果,就再发送
10
个结果,直到发送完毕。因此主机中存储话统结果的容量较小,只是起到一个缓存的作用。
V610R105M60:
长子任务结果数为
400
,短子任务结果数为
1000
。
后台存储话统结果数:
V610R105M5008:
每个任务最多可以保存两万个话统结果(每个结果对应一个子任务)。例如某个话统任务中有
10
个
子任务,测量周期是一小时,则两万个话统结果可以保存该任务
83
天的结果。(
20000/
(
10*24
)
=83
天)
V610R105M60:
与
V610R105M5008
相同。
1.4
何时出话统结果?
对于绝大部分话统任务,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测量周期后才能出结果。例如在
8
:
50
创建一个起始时间为
9
:
00
,统计周期为
1
小时的话统任务(例如中继群入局话务统计)。那么第一个话统结果报告将在一个完整统计周期结束后,即在
10
:
00
出报告,统计时间段为
9
;
00
至
10
:
00
。但如果在
9
:
10
创建该话统任务,那么出第一个结果报告的时间将在
11
:
00
,统计时间段为
10
:
00
至
11
:
00
。因为
9
:
10~10
:
00
不是一个完整的统计周期。
对于服务质量评价,话务分布与历时,智能抽样跟踪等少数测量单元,测量周期不再有意义,因为每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呼叫都会输出一份统计报告。
1.5
修改交换机时间对话统任务有什么影响?
若修改后时间是在任务下一个出结果时间(已登记的定时器)之后,该任务的结果将立即送出,否则要到本测量周期结束后才会送出结果;
对
CPU
占用率的测量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使当前周期的
CPU
占用率统计结果等于
0
或大于
100
等非法值。
1.6
修改中继群数据对话统任务有何影响?为什么有时会出现结果准确度为
“
设定数据
”
的现象?
中继群出局话务测量属于承载对象话务统计任务。当建立该话统任务时,根据所选的欲统计中继群以及数据库中的中继群相关数据建立统计对象,分配统计用计数器。而话统任务建立后,在一个统计周期内,这些对象和计数器是不会更改的,因此在本测量周期内若修改中继群数据,将会出现话统结果准确度为
“
设定数据
”
的情况。在新统计周期开始时,主机会根据数据库中的中继群相关数据重新建立统计对象,重新分配统计用计数器。
1.7
话统准确度为
“
未收全
”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因模块故障、未激活或统计周期内有倒换
/
复位操作的原因,导致某模块没有正常上报话统结果。
因告警、话统等实时信息过多导致模块通信拥塞,出现话统结果未收全。如登记了产生大量的话统结果的任务。
CDP
与
SM/SPM
时间不一致导致话统结果未收全,可以通过重新将校时模式设置成
CKS
校时(
SET TIMEMODE: MODE=CKS;
),再用
SET EXTM
设置一下当前的
BAM
的实际时间,可规避解决因此类原因导致的问题。
组网中存在较多的
RSMII
模块,因受通信能力的限制,
RSMII
在发送较多的话统报告或其他大量的实时信息时,出现话统结果未收全的可能性增大。
BAM
与主机之间因网络消息拥塞导致前后台通信异常,或因
BAM
的
STATS
进程异常,导致无法正常收取话统结果。
1.8
为什么会出现应答次数
+
失败次数
<
试占(占用)次数?
中继群出局,入局,局向出局,入局等话务统计,失败次数只给出了主要的失败原因,因此统计的应答次数
+
失败次数小于试占(占用)次数,即该处统计的失败次数是不全面的。如果要获得所有的失败次数,需要使用组合对象条件话务统计,该项统计提供了所有的失败原因统计。失败次数
+
应答次数
=
试占(占用)次数。
1.9
如何清除话统基值?
出现话务统计基值时的故障现象为,每个话统结果的话务量数值与实际计算得到的数值相比,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差别,此差值是话务统计累积误差产生的,我们称之为话务量基值。该基值可通过设置软件参数(操作系统内部参数)清除,在每晚
4:00(
时间可设置
)
主机将自动清除话务量基值。但注意某些版本如
03ipack2
由于主机不支持清话务量基值,若出现基值时只能通过倒换
/
复位主机来解决。
1.10
哪些话统任务占系统资源较多?
呼叫记录中的话统任务,如完成率统计、话务分布与历时、组合对象条件话务测量、服务质量话务测量,占用系统资源较多。
1.11
话统缓冲区过载是什么意思?
主机中话统结果缓冲区最多存储
2000
条结果,若占用率超过
70
%时就会出现话统缓冲区过载告警。
1.12
占用次数大于试呼次数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CC08
话务统计如何处理跨统计周期的呼叫?
某次呼叫的发起时间在前一个统计周期内,在本统计周期中才占用电路,这样试呼次数算在上一个统计周期,而占用次数算在本周期,如果每次试呼都能占用上中继电路,则本统计周期的占用次数会比试呼次数多一次。同理也可以解释为何有时应答次数会比占用次数多。
以中继群入局话统为例,可以创建承载对象话统任务的中继群入局话务测量,也可以创建呼叫记录话统任务的组合对象条件话务测量。那么比较两者的结果为什么有时有区别呢?关键在于两者的统计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中继群入局话务测量是以计数器为基础的,即统计时是在业务流程的相关处设置计数器,每当有相应事件发生,则计数器进行累加操作。如有一次占用中继电路事件发生,则相应的计数器加
1
。而组合对象条件话务测量是以消息为基础的,即一次通话结束后(注意是结束之后),相应进程的话统处理程序发消息给话统模块,报告这一次通话的情况,如主被叫,通话时长等。两者在通常情况下,统计结果是一致的,但如果存在跨周期的情况,则两者的统计结果是有一定的偏差。
每个话统任务都有一定的统计周期,这个周期一般是指出报告的周期,如统计周期是一小时,话统开始于
9
:
00
,则在
10
:
00
会出统计报告,统计这一个小时内的信息。但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个呼叫从
8
:
50
开始,
9
:
05
结束;一个呼叫从
9
:
55
开始,
10
:
10
结束;一个呼叫从
8
:
55
开始,
10
:
05
结束,这三种情况就叫作跨周期。下面分别以中继群入局话务测量和组合对象条件话务测量来分析这三种情况(假设统计周期内只有一次呼叫)
(
a
)
8
:
50~9
:
05
中继群入局:
在
9
:
00
出的报告中有一次占用次数,话务量统计正常,平均占用时长为
10/1=10
分钟
在
10
:
00
出的报告中占用次数为
0
,话务量统计正常,平均占用时长为
0
。
组合对象条件:
在
9
:
00
出的报告中,无占用次数,平均占用时长为
0
(注:该测量单元无话务量本体)
在
10
:
00
出的报告中,占用次数为
1
,平均占用时长为
15
分钟。
(
b
)
9
:
55~10
:
10
类似
(
c
)
8
:
55~10
:
05
中继群入局:
在
9
:
00
出的报告中有一次占用次数,话务量统计正常,平均占用时长为
5/1=5
分钟。
10
:
00
出的报告中占用次数为
0
,话务量统计正常,平均占用时长为
0
。
11
:
00
出的报告中占用次数为
0
,话务量统计正常,平均占用时长为
0
。
组合对象条件:
在
9
:
00
出的报告中无占用次数,平均占用时长为
0
。
10
:
00
出的报告中无占用次数,平均占用时长为
0
。
11
:
00
出的报告中占用次数为
1
,平均占用时长为
1
小时
10
分。
很显然两种统计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呼叫的信息。如果呼叫中存在大量的跨周期的情况(一个最典型的情况:有较多的拨号上网用户,通话时长一般超过
1
个小时,而客户登记话统时基本是以小时为统计周期的),话统结果将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没有占用次数但有话务量,或平均占用时长偏长,甚至超过统计周期时长的情况。这是跨周期引起的,并不能简单认定是统计错误,而是一种客观问题的反映。同时说明各种话统任务有其不同的统计方法,不能简单的比较结果的异同。
1.13
如何统计从局向
1
(或中继群
1
)入经本局汇接再由局向
2
(或中继群
2
)出的话务量?
作组合对象条件话务测量,入端选择局向
1
(或中继群
1
),出端选择局向
2
(或中继群
2
)。
1.14
如何通过话统任务跟踪某用户做主叫或做被叫的通话情况?
创建呼叫记录话统任务
/
组合对象条件话务测量,选择所有入端、所有出端、所有呼叫属性,所有目的码,该主叫号码,即可记录该主叫号码所有成功和未成功的呼叫。做被叫时,需选择目的码为该用户号码,主叫号码为全部即可。
1.15
如何统计接入网用户的话务量?
首先要保证各
ONU
或各接入网模块在字冠,也就是主叫号码的特征上可区分。
然后通过组合对象条件测量,对入端,出端,呼叫属性,目的码,主叫号码进行分类组合统计:
如果要统计接入网用户作主叫的呼叫情况,可以输入相应的主叫号码。
如果要统计接入网用户作被叫的呼叫情况,可以输入相应的目的码。
1.16
登记话统任务时,目的地和中继群组是什么含义,如何定义?
简单的说,目的地是被叫分析表中不同字冠的组合,而中继群组则是不同中继群的组合,上述参数仅在话务统计时被引用。增加或修改被叫号码分析(
ADD CNACLD/MOD CNACLD
)时可以定义目的地参数,注意其取值必须小于被叫号码分析表的最大元组数;中继群组可用命令
ADD TKSET
定义。
1.17
如何统计
ISUP
链路的使用情况?
通过创建信令接口话统任务来进行统计。
1.18
登记话统任务时的限定
0
,限定
1
等是什么意思?
在一个话统任务中,属于同一个限定的测量对象,必须选择且只能选择一项。如在目的地话务分布测量中,目的码、目的地、所有目的地都属于限定
0
,这三个测量对象中必选且只能选其中一项。
1.19
如何转储话统结果?
话统转储后的文件保存路径?
话统转储后的文件格式?如何打开转储后的文件。
用命令
DMP TRFRST
进行结果转储。默认话统结果存放路径为
D
:
\stats\Rst_XXX.DBF
,
XXX
表示任务号,在转储时注意文件是覆盖操作,即若存在相同文件名则会被覆盖,因此转储时请将打开的
DBF
文件关闭,避免文件操作错误。
话统转储后为
DBF
格式,可以用:
Lotus Approach
,
Microsoft Access
,
Microsoft Excel
,
Foxpro
等编辑处理。
1.20
如何实现每天自动转储话统结果?
通过定时子任务来实现,
“
命令串
”
为
DMP TRFRST
。
1.21
能否减少组合对象话统任务统计的本体数量?
目前大部分版本的命令行输入工具中都不能修改组合对象话统任务统计的本体数量,但可以在业务维护系统中修改,
5008PACK1
在命令行输入工具创建任务时可以修改呼叫失败原因。
1.22
中继电路的话务量达到多少就应该扩中继电路?
一般当中继电路的每线占用话务量达到
0.7ERL
时,将会出现拥塞,需要扩中继电路。
1.23
为何还没到设定的话统输出时间就能查到话统报告?
话统的输出时间是指在指定时间时将话统报告在维护窗口中一次性输出不存盘,而查询话统报告则是指直接查询话统数据库中的报告,此报告是在话统测量周期结束后形成的,可随时查询。
1.24
共统计七天周期为
1
天的话统任务,如何自动计算每周的平均话统结果?
03T
版本:
LST TRFRPT
,报告类型选择按周期与对象综合即可。
1.25
振铃早释与振铃前早释的区别?
振铃早释:指收到
ACM
(七号)或
ALERTING
(
PRA
)后,未到无应答时限主叫挂机;
振铃前早释:指已经收完号结束号码分析,但还未收到
ACM
(七号)或
ALERTING
(
PRA
),主叫就挂机。
1.26
久不拨号次数与不拨号放弃次数与拨号不全次数的区别?
久不拨号:用户摘机后
,
长久不拨号
,
定时器(默认
10
秒)超时后听忙音的次数
不拨号放弃:用户摘机不拨号
,
在听忙音(默认
10
秒)之前挂断的次数
拨号不全:用户已拨号,但所收号长不够,尚不足以分析处理该呼叫
,
包括拨号间隔超时和拨号中放弃等情况
1.27 C&C08
交换机所说的
“
对象
”
是什么意思?
对象:是被测量的各种物理或逻辑的实体及其组合。(例如:用户线群、中继电路群、公共控制部件、辅助部件、目的地等)。用户在建立话统任务之前首先要明确要统计的对象,然后才能确定要使用的测量单元,比如要对中继出局统计,其群号为
5
,统计的项目有试呼,占用等时,我们才决定使用中继群入局出局的话务量测量。
1.28
对象的格式是什么
?
在对任务增加对象时往往要涉及对象的格式,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才能正确增加对象,但各种对象的格式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不知道一个对象的格式时,可用将鼠标放在要输入对象值的输入框中,如果停留一定时间,就会出现这个对象输入格式的提示信息。其提示的格式如下:
限定
0/
对象
22/
输入:
ISDN
分类
-ISDN
补充业务
第一个参数告诉你,这个对象的限定号。
第二个参数告诉你,这个对象的编号。
第三个参数就是我们想知道的对象输入格式。
1.29
为什么出现
“
限定缺少测量对象实例
”
的错误提示
?
当我们在建立任务时,如果不输入测量对象,这时会出现
“
限定缺少测量对象实例
”
的错误提示。
1.30
如何理解话统任务的状态
“
无测量对象实例
”?
话统的任务状态有:运行中,结束,错误,空闲,未激活,无测量对象实例,建立中,资源不够睡眠,各模块任务状态不一致。其中无测量对象实例就是在建立任务后,没有增加对象,在创建任务是也没有填入对象。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