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名称 | 单位 | 四类以下供电 | 四类及四类以上供电 |
浮充电压 | V | 54 | 54 |
均充电压 | V | 56.4 | 56.4 |
充电电流 | A | 0.1C10 | 0.1C10 |
充电限流值 | A | 0.20C10 | 0.20C10 |
均充周期 | 天 | 90 | 30 |
均充时间 | h | 24 | 24 |
转均充电流 | A | 大于50 | 大于50 |
均充转浮充电流 | A | 小于5 | 小于5 |
负载下电电压 | V | 45.6 | 45.6 |
脱离电压 | V | 44 | 45 |
复位电压 | V | 49 | 50 |
高压告警值 | V | 57.6 | 57.6 |
低压告警值 | V | 46 | 47 |
浮充电压温度补偿 | V/℃ | -0.072 | -0.072 |
均充电压温度补偿 | V/℃ | -0.120 | -0.120 |
高温告警 | ℃ | 35 | 35 |
工作状态 | 工作温度 | 最佳工作温度 |
放电 | -40℃~50℃ | 15℃~25℃ |
充电 | -20℃~50℃ | 15℃~25℃ |
储存 | -20℃~40℃ | 15℃~25℃ |
环境温度(℃) | 浮充电压(V/只) | 均充电压(V/只) |
5 | 2.31 | 2.45 |
10 | 2.30 | 2.43 |
15 | 2.28 | 2.40 |
20 | 2.27 | 2.38 |
25 | 2.25 | 2.35 |
30 | 2.24 | 2.33 |
35 | 2.22 | 2.30 |
40 | 2.21 | 2.28 |
编号 | 步骤内容 |
1 | 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直流供电系统通电情况是否正常,用钳表测量各电缆的电流情况 |
2 | 用万用表测量原有的电池熔丝是否通路 |
3 | 卸下第一组旧电池熔丝,测量第一组电池电压,确定所卸下的熔丝是第一组熔丝。 |
4 | 拆除第一组旧电池组电缆及第一组蓄电池组。 |
5 | 在原有第一组旧电池组位置上安装第一组新蓄电池组及布放第一组新蓄电池组电缆。 |
6 | 用万用表测量第一组新电池电压与整流器输出电压的压差,然后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与第一组新电池电压相等,并确定第一组新电池电压极性与整流器输出一致。 |
7 | 将第一组电池电缆先连接到整流机架电池熔丝I接线端上,然后连接到电池端。 |
8 | 合上原有电池熔丝,并把整流器输出调整回原有状态。 |
9 | 用同一方法割接第二组蓄电池组 |
10 | 割接完毕,检查整流器的充电状况,联系监控,确定无告警后,清理现场退场。 |
![]() | ![]() | ![]() | ![]() | ![]() |
安全警示 | 有电危险 | 保护眼睛 | 防止短路 | 成人监护 |
![]() | ![]() | ![]() | ![]() | ![]() |
阅读说明书 | 不允许明火或火花 | 循环使用 | 禁止将电池 丢入垃圾箱 | 本产品已通过美 国UL安全认证 |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