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是什么成全了中国移动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3-6-3 12:13
作者: 体味     标题: 是什么成全了中国移动

据我所知,在第一次分家的时候,大 部分人都不愿意去移动,于是一些不得志的人便无奈的去了,凭借天然的垄断,中国移动网罗了大部分所说的大用户,而大用户的手机号是无法更换的,于是,中国移动便大发其家,是部分大用户成全了移动的规模和效益。




[此贴子已经被c114管理员于2004-7-15 19:06:25编辑过]


时间:  2003-6-3 14:22
作者: vincent.sh

任何企业都要靠大客户来支撑企业的规模与效益的,但如何保持客户的忠诚度却是各有各的方法。

时间:  2003-6-3 22:32
作者: banlion

应该不是那样的吧,当初去移动的好像都年轻有为的精英啊!
时间:  2003-6-4 10:31
作者: 体味

中国移动将模拟手机使用的10M频段用到了G网,加上原来的4M,一共是14M,而联通G网总共才6M,这样的先天优势是可以改变的,这又成全了中国移动。
时间:  2003-6-4 10:33
作者: 西毒--呼啸山人

同意楼主的看法,“凭借天然的垄断,中国移动网罗了大部分所说的大用户,而大用户的手机号是无法更换的”,这其实也是许多人拿两个手机的原因。不是这个因素,who怕who呢!!
时间:  2003-6-4 10:43
作者: wl3249

有这样的事啊
时间:  2003-6-4 11:03
作者: Joab

98年分家时确实是这样,很多人不愿去移动,前途看不清楚啊,谁又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呢?

谁知道移动会有今天,不少人又后悔了。值得玩味,呵呵~
时间:  2003-6-4 15:27
作者: kissfire

移动从电信分出去的时候,前景似乎不怎么乐观,好多员工都喜欢留在电信,走的大多是在电信比较郁闷不得志的人。我听一个河南网通的网友说,当初去移动的还有不少人哭鼻子呢,可是时代不一样啦,这两年薪水差的远啦。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时间:  2003-6-4 15:37
作者: sars

3G会不会打破平衡
时间:  2003-6-4 15:43
作者: pursue

移动的好日子我想不会很长了,这块肥肉会有人和她分争的
时间:  2003-6-4 15:53
作者: 体味

将130—139的号码全部打乱,由用户自己选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或许让中国移动真正汗颜。
时间:  2003-6-5 08:17
作者: 体味


时间:  2003-6-5 08:49
作者: 黑白思

是吗?

在分家前,我们局(当时叫移动通信局),平均年龄26岁,本来只有几百人,团结、有冲劲、有创新意识,结果一下就分了几千人,平均年龄到了30多。

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分家的时候太多猫腻。
时间:  2003-6-5 12:07
作者: walkyway

移动的化碟我觉得是其开放创新的思路和专注移动通信的结果。不过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长。
其中最值得关注是:上市,引进VODAFONE等世界级的运营商作为战略伙伴。
                  执行力:因为其团队小,管理层次少,员工收入高等综合优势使其执行力强。
                  渠道管理:“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将收益分给大家,自己坐庄,占据上有产业莲。

时间:  2003-6-5 18:38
作者: 体味

往上走啊
时间:  2003-6-6 14:37
作者: 体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6 14:37:21编辑过]


时间:  2003-6-7 19:31
作者: 方司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时间:  2003-6-8 00:46
作者: ruixuan

移动没有背债务,占了大便宜。
时间:  2003-6-9 07:49
作者: 体味

这个更是一个理由
时间:  2003-6-9 10:03
作者: 家园客人

who说移动没有背债务?俗不知债务有内债和外债两种之分吗?
当初有点地位的、有点关系的都选了中国电信,看见移动的今天却有反过来抨击移动没有背债,说什么盛极必衰说什么好日子不会久了,说这些话的朋友们怎么看不见移动的创新意识以及其适时调整政策的敏锐性呢?
别说什么移动占了大便宜,中国电信与移动的盛衰之分源于电信老头的坐吃山空,国营体制的根本弊性
时间:  2003-6-9 12:34
作者: liupi

移动也没有电信的历史包袱,同时电信承担的国家的普遍服务义务压力也比移动大的多。
时间:  2003-6-10 08:04
作者: 体味

电信怎么做吃山空,请楼上的解释
时间:  2003-6-10 09:12
作者: 家园客人

移动赶上了好时候,真刀实枪地干的话,还需要下功夫。

时间:  2003-6-10 14:25
作者: 家园客人

;,.;
][l;][
时间:  2003-6-10 14:54
作者: frozen

我觉得在G网的初期投资时没有分家,到分家(初现效益)的时候移动已经走上较好资本循环的道路。分家的时候中移动其实已经具有隐形的优良资产!
时间:  2003-6-10 18:03
作者: 家园客人

移动可能还要牛B两年,今后如果没有出现与CDMA抗衡的新东东,移动必然掉队,
不要看现在有1.5亿用户,想一想BP机的兴衰史,有点玄啊
时间:  2003-6-10 19:56
作者: OptiX

CDMA 1X比GPRS没太大优势,毕竟拿手机上网的人少。
等手机上网普及了,3G也上来了。
时间:  2003-6-11 05:46
作者: silencer

目前看来,要赶上移动,各家运营商几乎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了。
如果说移动的GSM成了寻呼机,那么电信网通等公司的固网就更加要成为平信了。
时间:  2003-6-11 10:23
作者: frozen

以下是引用南帝--silencer在2003-6-11 5:46:40的发言:
目前看来,要赶上移动,各家运营商几乎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了。
如果说移动的GSM成了寻呼机,那么电信网通等公司的固网就更加要成为平信了。


比喻得很有点意思,不过没那么快了,但是趋势却有点像
时间:  2003-6-14 13:36
作者: liupi

几大运营商中移动的服务相对的确算是不错的了,另外移动的网络比较健全,这是很多商务人士和高端用户青睐移动的原因,这样移动就把握了市场20/80的利润原理!另外移动的专业和创新也是其他运营商需要学习的地方!
时间:  2003-6-14 14:11
作者: coolforest

大家不要把移动的3G看成一个未来的金钵钵,没有发生什么都有可能。移动不可能这么高歌猛进,政策上的,对手上的,技术上的,其它方面的,他肯定会放慢前进步伐的。
时间:  2003-6-16 15:47
作者: 家园客人

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有了一些资本,移动各方面好象又恢复到了原来‘邮电’的思维方式,如官商衙门作风严重、任人为亲等根本弊性通通表现出来。。。。。。

时间:  2003-6-17 10:01
作者: 家园客人

主要看国家政策的走向

时间:  2003-6-19 12:33
作者: 黑白思

其实移动的人活得很累,为了上市公司得指标天天加班,别人不知道,我们天天都加班,周末还需到各个地方去做市场调研和当地公司人员讨论市场形势和对策

现在的收入只有60%,除非年底完成任务呀!但:

上市公司得指标是多么高呀!!!
时间:  2003-6-19 13:45
作者: 家园客人

将130—139的号码全部打乱,由用户自己选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或许让中国移动真正汗颜。
-------------------------
移动是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但是国家如果真的希望在移动领域形成竞争,这是必须的步骤。
如果打乱号码,个人用户将无法从号码上区分其是移动或者联通的。假以时日,可以消除130非高端,139高端的印象。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一向如此!
举个例子,我一直认为联通c网,对于终端限制选用合资厂家国内品牌,对于培养国人对国产移动电话品牌的认知习惯,作用非常大。同时潜移默化之中影响g网终端。老百姓逐步接受国内品牌。
west-side@vip.sina.com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时间:  2003-6-19 13:55
作者: frozen

我觉得楼上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
时间:  2003-6-20 09:17
作者: 黑白思

其实我个人觉得电信如果加强内部改革,理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电信已经开始动作了,来去话中继比例达到1:2,座机打手机一般需要打2次才接通,嘿嘿,真够黑的,管局也不管了

为了配合小灵通,电信什么都开始做了

和联通沟通了一下,都发现从电信的来话开始下降,而到电信的去话保持增长!

兄弟们,来话只有30多%,去话是60多%,你们认为正常嘛,这个趋势一直在发展,谁敢说电信没做手脚?电信说我们调整了一下中继,嗨,没办法,搞不定他,且静观其变吧!

这里电信的人太多,舆论一个方向,唉
时间:  2003-6-20 09:41
作者: 家园客人

west-side说
或者通过个人用户自由携带号码选择服务商。从一个固网选择另一个固网服务商,或从一个移动商到另一个移动商。
初期也许mcc有一定优势,很多联通用户转网移动,但是发现既有品牌优势逐步消失(注意其实号码就是移动终端用户最容易留下印象和辨认的品牌认知因数)。
(其实这种所谓的品牌优势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当年垄断出身,血统高贵所带来的。)
这样mcc 和cu的竞争将真正回到比服务,比质量,比性价比的轨道,这样将是一个对等的市场竞争,对老百姓是有利的。
欢迎拍砖。west-side@vip.sina.com
时间:  2003-6-20 09:54
作者: west-side

我是west-side.刚刚注册的id.
上面的贴子是我回复的,不太成熟,兼与frozen小姐商榷。

时间:  2003-6-20 15:04
作者: 剥洋葱

移动这几年的辉煌,不排除很多政策\先天的优势.但相比其他运营商,移动内部的管理,市场的运作,战略的布曙还是下了相当一番功夫的.
时间:  2004-3-6 00:03
作者: shulinyixiao

就四大运营商的印象来说,我最喜欢移动通信,移动的文化比较能给人一种朝气,也感觉比较灵活。不过趋势是:移动的相对垄断地位将会随着电信网通的参与移动业务而相对散失,加之国外运营商的进军,我觉得移动不一定是5年内竞争优势的保持者。
时间:  2004-3-7 22:43
作者: 家园客人

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想当初,移动分家时,固网分过去的人(不包括原来电信作移动的那些)如果不是电信的二流角色也是三流角色,没想到今天,移动会如此辉煌,真是应了老话阿!!!!
时间:  2004-3-8 09:51
作者: 眼睛

当初一直听说,电信的领导领导们把刺儿头都赶到移动部门去了,呵呵。
时间:  2004-3-8 13:12
作者: antisof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4-3-9 11:46
作者: anyexiaoxi

市场成就了移动。就像传呼被淘汰一样,并不是单单人力的问题。
时间:  2004-3-10 09:20
作者: 家园客人

移动之所以发达,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业务优势.如同90年代中程控大发展的时候,电话也很吃香哦.....不信,让联通砍掉移动业务,移动改做固话,你看他们肯定也跟现在的南网通和北电信一样,举步维艰。
时间:  2004-3-10 22:08
作者: 小猪yaya     标题: 谁知道移动会有今天,不少人又后悔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际遇、抉择和运气

以下是引用Joab在2003-6-4 11:03:38的发言:
98年分家时确实是这样,很多人不愿去移动,前途看不清楚啊,谁又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呢?

谁知道移动会有今天,不少人又后悔了。值得玩味,呵呵~

时间:  2004-3-25 14:16
作者: corlee

电信没有前途,上边是一套,下边执行起来又是一套
典型的国企
即使上3G机会也难以抓住
移动是一个新兴的企业
没有那么多毛病
所以发展很快
看好移动!
时间:  2004-3-27 22:25
作者: 家园

以下是引用眼睛在2004-3-8 9:51:03的发言:
当初一直听说,电信的领导领导们把刺儿头都赶到移动部门去了,呵呵。


不是刺儿头,是一些做不了事的人,所以后来移动裁员再把这些人退养掉!
时间:  2004-3-28 22:04
作者: dzleezx

强烈同意楼上的意见!
在各大运营商中,除了北方电信(即网通)没有实际了解过外,其它几个运营商都有过亲身感受。公正而言,最有发展前途的当属中国移动,而不是老大爷式的电信!而联通已经正式成为四不像了:业务不像电信、服务不像移动;新运营商的优点没学半点,老运营商的缺点一个也不拉!铁通、卫通还太小,无法与大人过招。
时间:  2004-3-30 23:57
作者: 家园客人

南方网通呢?
时间:  2004-4-6 00:02
作者: tombl

呵呵,据我所知,各地分家都不太一样,但基本情况都是电信把固定资产,就是房子、管线等等,基本都拿走了,当时地价高,房子值钱,移动以此为理由没有接收一半的退休员工,因为他们住的房子大部都是电信的,难道要他们去睡街啊??!!

所以说,真要讨论的话,也要看见分家时的总体资产是怎么分的,移动没错是没接收多少退休员工(电信现在认为的负担),但固定资产可是基本上都给了电信了,在这方面电信当时可是认为是赚大了。移动基本上就只剩下半栋办公楼了(为什么说半栋?另一半是电信的!)而当时的机房,基站用房,也就都变成租用电信的了,这些可都是旱涝保收的收入。移动倒是没有怨天尤人,租就租呗,努力搞网络,发展用户,赚钱,现在搞成了第一大运营商,反而成为埋怨的对象了,你们可以调查一下,基本上移动的钱都是现金流,化成固定资产的很少的,不像电信的固定资产无数,机房、机楼、房子,现金流反而是小头;在这点上,移动公司比电信更象一个现代企业,发展的比电信好是当然的,垄断不代表一定能赚钱,能利用垄断地位加速自己的资金循环,那才是赚大钱的方法。感觉大家其实都没搞懂干嘛移动能发展得这么厉害,那是因为他们的钱不像中国电信那样大部变成了沉淀的固定资产,而是投入了再生产,才会在分家后的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为第一大。

所以说,移动的成功,所谓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的地位说实话不怎么样,联通其实也处在这种地位,中国不少企业也是处于这种垄断的,如邮政、电力、水利等行业,作为企业其帐面都是亏损的,但其实其员工福利可是大家都羡慕的)并不是其崛起的根本原因;而是电信与其分家时,出于私下的考虑,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固定资产,反而歪打正着地成就了移动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资金的流动来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移动没啥固定资产,说白了就是没有大家所谓的“根”,只能靠钱生钱来发展和生存,所以其危机感比电信甚至联通强得多),这才是移动崛起的根本秘密所在。(要是当年电信分了三分一的固定资产给移动,说不定移动现在就没那么辉煌了)

不过看来鞭打快牛是中国人的传统,每个人提到移动时总是只盯着其相对的垄断地位,却从来想不到移动为何拥有将这种垄断地位转化为超级利润的体制,把“现金流”这个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忘得一干二净!!!!!
时间:  2004-4-6 09:39
作者: antisof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4-5-25 16:21
作者: 体味

52楼的是中国移动的吧?
时间:  2004-5-26 21:47
作者: bono




早在2000年10月,中国移 动(香港)为向母公司收购包括京津沪在内的7省市的移 动资产(总作价328.4亿美元)而进行的大手笔的筹资行动中,就有25亿美元来自中国移 动新近引入的战略投资英国沃达丰公司。他们进入的是中国的基础电信运营领域,而境外运营商参股中国电信运营商被视作为分享中国市场的最佳途径!!

时间:  2004-5-26 23:29
作者: beita

53楼的比较厉害哦
时间:  2004-7-13 19:52
作者: wjh

中国移动通信专家
时间:  2004-7-13 19:54
作者: wjh

中国移动通信专家
时间:  2004-7-15 13:17
作者: minggh

成全了中国移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优质的GSM网络信号覆盖。
2、强大的数据业务做支撑。
3、良好的1860大客户服务。
4、绝大部分用户对中国移动网络、服务等的信赖、依赖。
时间:  2004-7-15 13:18
作者: minggh

成全了中国移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优质的GSM网络信号覆盖。
2、强大的数据业务做支撑。
3、良好的1860大客户服务。
4、绝大部分用户对中国移动网络、服务等的信赖、依赖。
时间:  2004-7-16 23:20
作者: nfeng

以下是引用体味在2003-6-4 15:53:00的发言:
将130—139的号码全部打乱,由用户自己选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或许让中国移动真正汗颜。



也或许是中国联通汗颜。。。。
时间:  2004-7-17 15:45
作者: lloll

优质的GSM网络信号覆盖,少不了中国电信和网通,电信接入网机房做到哪里,移动铁塔也建到哪里,现在移动的翅膀硬了,有钱了,纤芯布到铁塔上,开始不租用电信的网元。移动的发展是很顺利,移动电话代替固话是趋势,联通的实力又弱,还没有强大对手出现。移动的日子就象天上神仙一样好过啊。

时间:  2004-7-30 21:09
作者: beita

偶支持楼上说的话,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啊
时间:  2004-8-20 00:37
作者: jamesbond

当初移动分家的时候,是按资产比例分人、财和债务的,而移动资产的帐面价值相对于电信来说当然很少了(投资少),但是没想到都是优质的、盈利能力很强的资产,而且当时中国电信唯一的香港上市公司又因其是用4省移动资产上的市划给了移动,不费气力就得到了一个巨好的融资平台,后来又凭借着垄断地位和市场先发优势占尽了先机,中国电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正准备香港、美国上市时却被弱智而又昏庸的管理者叫停,为了满足网通利益小集团的私利,把电信南北分拆,使中国电信元气大伤,方才成就了中国移动今日霸业,回顾当年,确实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已经占据了较好职位的人不愿意去移动,结果呢?如今后悔不已,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时间:  2004-8-20 20:40
作者: seana

有趣的见解!
时间:  2004-8-20 21:55
作者: 东方蔚澄

移动是承担了电信10%的债务,跑的光光的是寻呼好不好?
时间:  2004-12-8 21:10
作者: ranks

是啊,有些地方的移动分出去时资产还没债务多呢!
时间:  2004-12-8 22:32
作者: 飞将军



都从历史找原因,现在呢?

偶个人估计日后的结果是: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时间:  2004-12-9 10:35
作者: minimagg

一开始就是靠垄断啊!
成本早就收回来了。
时间:  2004-12-21 23:41
作者: thtelecom

呵呵,看不准
时间:  2004-12-22 13:14
作者: CFSC2004

呵呵,移动的今天,中国特殊的电信运营环境占了很大的因素。
天然的垄断,和移动通信优良的资费,不赚钱才奇怪呢。
时间:  2005-1-19 10:28
作者: 体味

这个讨论结束了吗,据说,中国移动不敢向信息产业部报过高的收入,以免太强大而被拆分!
时间:  2005-1-19 13:20
作者: hzu

时势造英雄——这是自然的规律。移动的发迹有机遇的因素,但我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移动的服务和管理。
本人从事通信的工程工作八年多了,各个运营商都有很多接触,移动的网络覆盖、服务理念我想不必多说,大家有目共睹和切身体会。对于移动的管理高效我想没有哪个运营商可以与之比美!!!
时间:  2005-1-19 13:36
作者: mzlgs

HZU现在在哪个地市?
时间:  2005-1-19 14:56
作者: pata

中国移动成功的核心原因是国际电信形势,

在一个最高速发展的通信领域占据了天然垄断地位。

移动话务对固网话务的替代是历史潮流,是全球趋势。

欧美国家的固话通话量一直都在负增长,移动话务却突飞猛进。
时间:  2005-1-19 23:09
作者: 少年凡卡

离退休员工全留给了电信,移动当然轻松上阵!
时间:  2005-1-20 09:27
作者: HEUQQ

关键是整车
时间:  2005-1-20 09:28
作者: HEUQQ

关键是政策
时间:  2005-1-21 21:36
作者: 移动梦网

以下是引用hzu在2005-1-19 13:20:00的发言:
时势造英雄——这是自然的规律。移动的发迹有机遇的因素,但我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移动的服务和管理。
本人从事通信的工程工作八年多了,各个运营商都有很多接触,移动的网络覆盖、服务理念我想不必多说,大家有目共睹和切身体会。对于移动的管理高效我想没有哪个运营商可以与之比美!!!

支持你!
时间:  2005-1-21 21:46
作者: 移动梦网

以下是引用tombl在2004-4-6 0:02:00的发言:
呵呵,据我所知,各地分家都不太一样,但基本情况都是电信把固定资产,就是房子、管线等等,基本都拿走了,当时地价高,房子值钱,移动以此为理由没有接收一半的退休员工,因为他们住的房子大部都是电信的,难道要他们去睡街啊??!!

所以说,真要讨论的话,也要看见分家时的总体资产是怎么分的,移动没错是没接收多少退休员工(电信现在认为的负担),但固定资产可是基本上都给了电信了,在这方面电信当时可是认为是赚大了。移动基本上就只剩下半栋办公楼了(为什么说半栋?另一半是电信的!)而当时的机房,基站用房,也就都变成租用电信的了,这些可都是旱涝保收的收入。移动倒是没有怨天尤人,租就租呗,努力搞网络,发展用户,赚钱,现在搞成了第一大运营商,反而成为埋怨的对象了,你们可以调查一下,基本上移动的钱都是现金流,化成固定资产的很少的,不像电信的固定资产无数,机房、机楼、房子,现金流反而是小头;在这点上,移动公司比电信更象一个现代企业,发展的比电信好是当然的,垄断不代表一定能赚钱,能利用垄断地位加速自己的资金循环,那才是赚大钱的方法。感觉大家其实都没搞懂干嘛移动能发展得这么厉害,那是因为他们的钱不像中国电信那样大部变成了沉淀的固定资产,而是投入了再生产,才会在分家后的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为第一大。

所以说,移动的成功,所谓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的地位说实话不怎么样,联通其实也处在这种地位,中国不少企业也是处于这种垄断的,如邮政、电力、水利等行业,作为企业其帐面都是亏损的,但其实其员工福利可是大家都羡慕的)并不是其崛起的根本原因;而是电信与其分家时,出于私下的考虑,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固定资产,反而歪打正着地成就了移动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资金的流动来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移动没啥固定资产,说白了就是没有大家所谓的“根”,只能靠钱生钱来发展和生存,所以其危机感比电信甚至联通强得多),这才是移动崛起的根本秘密所在。(要是当年电信分了三分一的固定资产给移动,说不定移动现在就没那么辉煌了)

不过看来鞭打快牛是中国人的传统,每个人提到移动时总是只盯着其相对的垄断地位,却从来想不到移动为何拥有将这种垄断地位转化为超级利润的体制,把“现金流”这个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忘得一干二净!!!!!



说的非常有道理!
时间:  2005-1-22 11:22
作者: wutian000001

移动就是牛阿

时间:  2005-1-23 14:55
作者: nxas

中国电信成就了中国移动
时间:  2005-1-26 14:18
作者: y_fx

呵呵
时间:  2005-2-6 16:39
作者: dyt205

主要还是其原有的中国电信移动网络资源好,加上中国电信的品牌造成中国移动的优越地位,欺骗了中国的用户。
时间:  2005-7-3 00:12
作者: ruckyno1

移动能发展起来,先天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应该都很重要
时间:  2005-7-3 07:46
作者: ran2ner

以下是引用sars在2003-6-4 15:37:00的发言:
3G会不会打破平衡

这个很难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的
时间:  2005-7-3 11:01
作者: whw9122

时机+中国移动的整体团结+领导的决策+不错的品牌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