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ATM的信元结构及原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6-2 17:17
作者:
sxszhouli
标题:
ATM的信元结构及原理
ITU
对
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的定义是:
ATM
是一种异步转移模式。异步是指
ATM
统计复用的性质。转移模式是指网络中所采用的复用、交换、传输技术,即信息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所用的传递方式。在这种转移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
(CELL)
,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地出现。因此,
ATM
就是一种在网络中以信元为单位进行统计复用和交换、传输的技术。
ATM
是一种新型分组技术,信元实际上是具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信元总长度为
53
个字节,其中
5
个字节是信头,
48
个字节是信息段,或称净荷。信头包含表示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优先等级等控制信息。信息段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任何业务的信息都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信元。
ATM
采用异步时分复方式,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汇集到一起,在缓冲器内排队,队列中的信元根据到达的先后按优先等级逐个输出到传输线路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信元流。具有同样标志的信元在传输线上并不对应着某个固定的时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现的。异步时分复用使
ATM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任何业务都按实际信息量来占用资源,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此外,不论业务源的性质有多么不同
(
如速率高低、突发性大小、质量和实时性要求如何
)
,网络都按同样的模式来处理,真正做到完全的业务综合。为了提高处理速度、保证质量、降低时延和信元丢失率,
ATM
以面向连接的方式工作。通信开始时先建立虚电路,并将虚电路标志写入信头,网络根据虚电路标志将信元送往目的地。虚电路是可以拆除释放的。在
ATM
网络的节点上完成的只是虚电路的交换。为了简化网络的控制,
ATM
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交给终端去做,不需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因此,
ATM
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即
ATM
兼顾了分组交换方式统计复用、灵活高效和电路交换方式传输时延小、实时性好的优点。能在单一的主体网络中携带多种信息媒体,承载多种通信业务,并且能够保证
QoS
。
ATM
交换分为
VP
交换和
VC
交换两种。
VP
交换指在交换的过程中只改变
VPI
的值,透传
VCI
的值,而
VC
交换过程中
VPI
、
VCI
都改变。
[
本帖最后由 sxszhouli 于 2011-6-2 18:17 编辑
]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