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助 LTE中TTI的概念怎么去理解啊?是不是TTI的长度是可变的?最小为0.5ms啊?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6-12 22:12
作者: gochai     标题: 求助 LTE中TTI的概念怎么去理解啊?是不是TTI的长度是可变的?最小为0.5ms啊?

LTE中TTI的概念怎么去理解啊?是不是TTI的长度是可变的?最小为0.5ms啊?
非常感谢各位高手的回答?
时间:  2011-6-12 22:24
作者: pxl888

在TD-LTE中 TTI=1ms  即一个subframe 是固定的
时间:  2011-6-13 10:24
作者: jeffyko

我觉得TTI还可以从scheduling的角度理解。
先从WCDMA来说,最早的版本中TTI有10ms、20ms等,不过此时还没有共享信道(shared channel)的概念,只有专有信道(dedicated channel)。R5引入HSPA后,开始有共享信道的概念。所谓共享就是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该信道。调度器(scheduler)在每个TTI就要根据用户的信道质量来决定调度哪些用户,为他们分配多少资源(如功率、码等)。为了更好的匹配信道变化,HSPA引入了2ms TTI,即每TTI(或者说每2ms)scheduler做一次用户调度。
回到LTE,LTE的PDSCH/PUSCH都是共享信道,且TTI定义为1ms,即为1个子帧(subframe)的长度。就是说eNB每TTI(或者说每1ms)做一次用户调度。
当然TTI既然叫做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调度用户的数据应在每TTI内发送。举个例子,R5 HSDPA协议规定最大TBS为27952bits,所以HSDPA峰值速率为:27952 bits / 2ms=13.976Mbps;R8 LTE协议规定50RB时最大TBS为36696bits,所以LTE 10M带宽2*2 MIMO峰值为:36696*2 bits / 1ms = 73.392Mbps。
至于LTE中为什么又将每个子帧(subframe)分成2个时隙(slot),主要原因是RB(resource block)定义为0.5ms*180KHz,而协议中有规定了2中RB映射方案(RB mapping):Localized RB映射和Distributed RB映射,即PRB和VRB的概念。
不要将子帧、时隙和TTI的概念混在一起了。
时间:  2011-6-13 20:39
作者: Angei87

:) :) :) :)
时间:  2011-6-14 10:25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jeffyko 于 2011-6-13 10:24 发表
我觉得TTI还可以从scheduling的角度理解。
先从WCDMA来说,最早的版本中TTI有10ms、20ms等,不过此时还没有共享信道(shared channel)的概念,只有专有信道(dedicated channel)。R5引入HSPA后,开始有共享信道的 ...


那为什么不把RB定义为12 sc * 1ms 呢?
时间:  2011-6-14 11:37
作者: jeffyko

我觉得,这么定义RB,一是实现DL VRB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 type 2),二是实现PUSCH子帧内跳频。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跳频增益。
时间:  2011-6-14 12:10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jeffyko 于 2011-6-14 11:37 发表
我觉得,这么定义RB,一是实现DL VRB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 type 2),二是实现PUSCH子帧内跳频。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跳频增益。


嗯,这才是0.5ms slot的来由,否则只需要1ms subframe/TTI就够了。

分配给UE的频率资源在每个0.5ms计算一次,在空口来看是1ms一次,1ms内中间的那次,就是看是否有上行或下行的跳频。如果有,就按跳频的公式来算自己的PRB在后一个0.5ms跳到哪个频域位置上去了。
时间:  2011-6-14 12:46
作者: jeffyko

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正确了,我补充一点:
上下行调度许可(UL/DL Scheduling Grant)都是通过PDCCH下发给UE的,比如通过标识位(flag),DCI 0会告诉你PUSCH是否跳频,DCI 1A会告诉你是否使用VRB分配。
所以,资源调度都是每TTI进行的。
时间:  2011-6-14 20:03
作者: gochai

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个问题查多不多了!
时间:  2013-7-22 12:07
作者: hacperhacper

本帖最后由 hacperhacper 于 2013-7-22 12:19 编辑
illidan 发表于 2011-6-14 12:10
嗯,这才是0.5ms slot的来由,否则只需要1ms subframe/TTI就够了。

分配给UE的频率资源在每个0.5ms计 ...

請問各位
當網路端用 0.5ms 為單位進行 resource scheduling 時
此時的 TTI 是否為 0.5 ms (1 slot)呢?
另外 TTI 並不是一定為1ms
以BCH為例, TTI = 40ms

时间:  2014-1-6 21:54
作者: maimingsui


时间:  2014-7-3 20:30
作者: muzibluesli

jeffyko 发表于 2011-6-13 10:24
我觉得TTI还可以从scheduling的角度理解。
先从WCDMA来说,最早的版本中TTI有10ms、20ms等,不过此时还没有 ...

我想问一下,那一个TTI只能调度改TTI内的资源吗,即如果第k个TTI只能调度每个载波的第k个子帧吗?还是一个TTI能够预置地调度多个子帧的资源,即1ms的TTI能够调度几个1ms的子帧,本人菜鸟一个,忘大神指点!
时间:  2014-11-17 17:30
作者: zds673271633

顶,学习了
时间:  2015-5-22 11:41
作者: lqk_

学习了 ,好多东西靠原理理解不了,希望大神们通俗的讲出来。
时间:  2020-9-19 10:07
作者: 27216333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