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新机楼业务机房规划建议(头脑风暴版)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6-21 14:35
作者:
anybody8
标题:
新机楼业务机房规划建议(头脑风暴版)
新机楼业务机房规划建议(头脑风暴版)
一、
实施驱动力分析
现有核心机楼业务机房(包括核心交换、数据)与传输机房大多独立设置,业务机房通过
DDF
(
2M
PCM
线缆)、
ODF
(光纤)、转接架(双绞线),经由楼间线井与传输机房相接,该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机房存放设备规模激增,机房内各类走线架、
DDF
、
ODF
、转接架等配套设施往往跟随当期工程进行建设,同时,由于大多数线缆采用了标准长度制式,例如
15
米
、
30
米
、
60
米
等,使得实际工程建设时存在严重的线缆长度冗余,继而导致机房内积累了各类大量线缆,平均长度在
15
-
60
米
间,为日常维护、故障抢修、业务割接调整等带来非常大的不便。
2
)现网的业务割接调整、故障处理仍涉及到大量的布线、跳线工作,误操作风险大,效率低,操作必须在机房现场完成,无益于无人化机房的演进。
3
)新建工程需不断增加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由于机房规划与机房实际使用的偏差,时常会面临机走线空间、楼间线井、
ODF/DDF
位置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机房走线杂乱、设备摆放混乱,退网线缆难以清理等问题。
二、
实施方案介绍
本方案核心思想为:提出传输接入点概念,将业务机房与传输接入点统一设计在同一机房内,具体区域规划图见下图:
2011-6-21 14:38 上传
下载附件
(116.72 KB)
图
方案详细说明:
1)
传输接入区域根据机房业务承载规划,设定标准的输出带宽,如
10G
。
2)
机房内走线架等配套设施在新机房启用时按尾纤槽与走线架两类统一建设。
3)
业务列根据机房环境统一定制标准长度线缆(
10
-
15
米
)。
4)
传输接入设备提供多种类型的接口,包括电口、光口(
155M
/1GE/10GE/10GPOS
)、
FE
口等。并支持接口转换功能,具备网管功能,以便远程维护。
5)
每个业务机房归一到一个接口(双路由设置)与传输机房(骨干环等)相连通。
三、
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
该方案优点:
1)
可节省大量机房内走线,规避上述三个问题,为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工程建设带来便利。
2)
业务割接、调整可通过网管在数据层面实施完成,效率高、风险低。
方案可行性分析:
1)
随着电信网络
IP
化的趋势,预计在
1
-
2
年内,业务网的承载方式都将演变为
IP
,该方案中提出的传输接入点只需考虑
IP
接入设备(如
PTN
等),接口类型更加统一,对设备要求将降低。
2)
由于该方案引入了传输接入层概念,不符合传输网络扁平化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3)
动力部分,目前考虑是将业务设备与传输接入点设备共电源,这个可能与现有规范有冲图,需要进一步论证。
[
本帖最后由 anybody8 于 2011-6-21 14:38 编辑
]
附件: [图]
未命名.jpg
(2011-6-21 14:38, 116.72 KB) / 下载次数 2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NDMxfGFkNTJkMDFkfDE3NTI3OTQyNTh8MHww
时间:
2011-6-21 16:00
作者:
pxl888
不错
时间:
2011-6-21 18:46
作者:
liudengming
看不懂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