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PTN网络仿真业务时钟恢复(总结)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6-28 21:04
作者:
troes
标题:
PTN网络仿真业务时钟恢复(总结)
若核心网同步,则使用差分恢复;若核心网不同步,则使用自适应恢复。
两者都使用时戳来传递时钟(频率)信息。就设计而言,无论对于哪种模型,我们在接收端处理的对象都是相同的,都是相邻报文
的时戳。只是前者处理的时戳提取自RTP头部,由源端站点生成;后者处理的时戳由本站点在接收到报文时自动生成。故我们在设
计时只需根据时钟恢复模式选择时戳来源,而核心算法只有一套。
需要说明的是,差分模式下,时戳是由源站点生成的,故更能体现源业务的时钟特性,得到的时戳更加均匀。而自适应模式下,时
戳是在终端站点生成的,由于网络存在延时抖动等特性,报文达到的时刻不均匀,致使得到的时戳存在较大的抖动。无论是差分模
式还是自适应模式,由于时戳的不均匀特性,在终端处理时都必须对收到的时戳进行抖动过滤。若相邻时戳之间的差值和预期值相
比超过一定的门限(如10us,根据网络实际情况估算),我们就认为收到的时戳为无效时戳;否则,认为当前时戳为有效时戳,并
将其存储起来用于下一次差值计算。
时钟恢复的目的在于在宿端恢复出源端业务的时钟特性,关键点在于频率跟踪。举例来说,若宿端在恢复业务时发现发送出去的2M
业务慢于源端送来的业务,那么宿端就需要调高本地2M业务频率,使其更快;反之,使其更慢。那么,如何比较本地业务和远端业
务的快慢呢?通过比较时戳。当然,时戳必须具备业务的频率特性。
举例来说,对于2M E1业务,在源端我们使用64×2.048MHz的时钟来生成时戳。同样,在宿端,我们也使用64×2.048MHz的时钟来
生成本地时戳(本地时戳会在每次时戳更新时进行调整,以时刻跟踪网络时戳(源端时戳))。当然,这两个2.048MHz时钟是完全
不同的两个时钟。当我们发现这两个时戳值相差1时,其隐含的意义为,这两个2M业务的相位相差了1/64。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
将本地时钟调快或调慢1个(64×2.048MHz=131.072MHz)时钟周期。同样地,对于SDH业务,当相位调整累积到64时,就可以进行
比特调整(S1/S2)调整了。
[
本帖最后由 troes 于 2011-6-29 09:19 编辑
]
时间:
2011-6-28 23:02
作者:
尘世乞丐
你说的是PTN里面的仿真业务时钟吧,怎么是PTN时钟,而且你这个PTN里面举例怎么还这么多2M业务,在PTN里面PDH/SDH的业务不是主要。
---
标题党!
时间:
2011-6-29 17:05
作者:
dist
1588的才是核心时钟,楼主说的是接口侧的时钟咯,不过我也是做这个,只是向下兼容的。
时间:
2011-7-1 21:17
作者:
kkk2000
2楼的兄弟眼睛不会有问题吧?人家多大的标题说的是PTN网络仿真业务时钟恢复,从头到尾都没有说PTN时钟,是你在说PTN时钟。
现在技术浮躁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通过比较时戳那决定宿端的业务收发快慢那适用于差分时钟方式,自适应不需要,只需要监控jitter buffer的偏离设定值的程度就可以了。
时间:
2011-7-2 12:39
作者:
troes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据我了解,jitter buffer是用于吸收网络抖动的,当然,也可通过它来吸收频差,并指导TDM业务调整市值速率,但这样的颗粒(报文级别)过大,且需要针对差分模式和自适应模式做两个分支,考虑到这些影响,我们将自适应的处理方式统一到差分模式下,这样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