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OTN的光交叉和电矩阵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6-30 10:30
作者: falazure     标题: OTN的光交叉和电矩阵

OTN目前看来是光传输网演进的下一步骤,提供了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更大的交叉颗粒解决了SDH交叉颗粒小的缺点,更加适合应用于大容量的传输环境。
OTN的光交叉提供波长级别的交叉连接,实现业务的光域路由,对于较为稳定的干线应用是很合适的。
OTN的电矩阵实现类似于SDH点交叉的功能,实现子波长业务的交叉,当然提供了一定的业务灵活性。
但是对于OTN这样以ODUk作为交叉颗粒的传输网络,多用于大容量的干线传输,业务相对稳定,使用光交叉完成波长级的业务路由其实是很好的契合了OTN交叉颗粒大的特征。如果用电矩阵虽然增加了灵活性,但是功耗大,成本高是不争的现实。
总感觉,光交叉对于OTN是更加合适的,电矩阵应该应用于更低速率的汇聚,甚至接入层面。而并不是如此高速率的OTN交叉。
时间:  2011-7-1 08:29
作者: lejie226

支持家园活动:)
时间:  2011-7-1 22:29
作者: 飞天猪

OTN发展的方向不仅是干线大容量,灵活的传输载体,同时要兼顾未来全光网络的需求,所以小颗粒业务直接通过电交叉进入大颗粒干线传输,是必需的要求!
时间:  2011-7-3 15:23
作者: mayabinxa

总的说来,光层交叉和电层交叉各有优势:
光层交叉,优势是方便对光波道的远程调度,较少跳纤,如ROADM,但如不配合ASON,保护方式不丰富;启用ASON后,可实现自愈保护,但维护难度加大;
电层交叉,优势在于保护方式多样化,小颗粒业务调度非常方便;

今后的GE就像现在的2M一样,是标准的业务颗粒,如果只有光层调度的话,不太方便!
时间:  2011-7-4 10:26
作者: falazure

原帖由 飞天猪 于 2011-7-1 22:29 发表
OTN发展的方向不仅是干线大容量,灵活的传输载体,同时要兼顾未来全光网络的需求,所以小颗粒业务直接通过电交叉进入大颗粒干线传输,是必需的要求!


小颗粒业务经过点交叉进入大颗粒干线传输,这个观点我是十分认同的。
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小颗粒业务电交叉,大颗粒业务光交叉。
但目前几百TB级的电交叉很吓人啊。

确实像楼上所说,以后GE,业务就像现在的2M了。但以后在接入就要动辄TB级的交叉,成本很恐怖啊!
时间:  2011-7-11 04:55
作者: jackyin0804

并不同意楼主的观点,光交叉虽然好,但是带来的革命性创新并不多。对于光的本质属性--波长并不能进行调整,同时WSS引入了时延、PMD代价、OADM穿通代价等,一个纯光的网络走不了多大。40G、100G在光交叉中也是很吃力的。

电交叉目前的发展有些畸形了,各个厂家要么做大容量T级别的交叉,要么做SDH/OTN/PACKET的混合交叉,具体怎么走大家的思路并不一致。

任何的技术都必须依托于市场的,无论是固网还是移动网,存在着大规模的GE业务,短期内全部升级为10GE端口直接上OCH的代价比较高,因此电交叉使用的必要性还是有的。
时间:  2011-7-11 09:38
作者: falazure

原帖由 jackyin0804 于 2011-7-11 04:55 发表
并不同意楼主的观点,光交叉虽然好,但是带来的革命性创新并不多。对于光的本质属性--波长并不能进行调整,同时WSS引入了时延、PMD代价、OADM穿通代价等,一个纯光的网络走不了多大。40G、100G在光交叉中也是很吃力的


jackyin的观点很好,我也一直认为,光交叉目前的现状只能进行波长级的交叉,并不能对一个波长的内部信号进行交叉等处理。所以认为光交叉应该用于高速率、业务稳定的干线传输,而需要对波长内的子信号提取与插入的还要使用电矩阵。这样光交叉负责干线、电矩阵负责边缘接入、业务整合的形式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OTN组网方式。
时间:  2011-8-8 17:13
作者: xiaoweiwei

分享 分享
时间:  2011-8-12 16:06
作者: 优质民工

我很有同感,不过你要是看了英飞郎的DTN设备也许就不这么说了~
原帖由 falazure 于 2011-7-11 09:38 发表


jackyin的观点很好,我也一直认为,光交叉目前的现状只能进行波长级的交叉,并不能对一个波长的内部信号进行交叉等处理。所以认为光交叉应该用于高速率、业务稳定的干线传输,而需要对波长内的子信号提取与插入的 ...

时间:  2011-8-12 19:55
作者: falazure

为什么?英飞郎的DTN设备?
时间:  2011-8-17 16:00
作者: happybean

如能光电混合交叉就OK了。光交叉目前更多的用于光ODF,本地网应用场景会更多吧?干线业务上的几年也不动,不需要灵活调度,本地网的业务要求灵活性还是很高的。在国内,光交叉还用得不多,对光缆等线路性能指标要求高吧。
时间:  2011-9-8 17:33
作者: falazure

现在又觉得OTN的电交叉是不是有点鸡肋啊,怎么说交叉颗粒都是ODU-X,最小的ODU-0也是1G大小,而且不能更小了,以目前的观点PTN+OTN的配合使用,让PTN完成电域的交叉就好了,毕竟一些大的PTN设备也能完成大容量的汇聚功能。这样岂不是效率很高,又避免了OTN电交叉与PTN电交叉的重复开发建设。也使运营商在选用电交叉的时候少了到底是用OTN电交叉呢?还是用PTN电交叉的顾虑。
而且感觉先用完PTN电交叉,在使用大颗粒的OTN电交叉确实比较浪费啊。
时间:  2011-9-10 23:14
作者: liqiangln

如果光交叉的技术和成本能跟电领域的进度相近的话,我认为大家是可以选择光交叉。
对于光波信道头的识别,告警的插入,这个东东还是太贵了。而现在的OTN仅仅是看作一个Sonet的升级罢了, 如果运营商说我光纤多,不考虑复用效率,还很难说服他们买设备。

不过楼上几位都提到了,交叉是否需要T比特的却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论题。
时间:  2011-9-13 12:36
作者: falazure

Tbit的交叉容量,其交叉颗粒包括ODU1,2,3,4.ODU4的颗粒都已经是100G,用电的子波长交换去交叉100G的数据,从容量角度讲和用光交叉交叉波长信号没有什么区别。可是耗能更大,需要的处理更多,能够增加的优势只有所谓的电交叉的灵活性,当交叉颗粒到达如此大的颗粒的时候这样的灵活性是否真的有意呢?
时间:  2012-2-22 14:20
作者: kenanalixinyi     标题: 很有道理啊

原帖由 飞天猪 于 2011-7-1 22:29 发表
OTN发展的方向不仅是干线大容量,灵活的传输载体,同时要兼顾未来全光网络的需求,所以小颗粒业务直接通过电交叉进入大颗粒干线传输,是必需的要求!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