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助]LTE的子载波间隔为什么是15kHz?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7-21 21:23
作者: hust520     标题: [求助]LTE的子载波间隔为什么是15kHz?

困扰了很久,高手指导一下,多谢!
时间:  2011-7-21 21:54
作者: jeffyko

呵呵,给你从书上摘一段。将的还是很明白的:
There are two factors that constrain the selection of the OFDM subcarrier spacing:
1, The OFDM subcarrier spacing should be as small as possible (Tu as large as possible) to minimize the relative cyclic-prefix overhead Tcp/(Tu + Tcp) – see further Section 3.8.3.
2,  A  too small subcarrier spacing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OFDM transmission to Doppler spread and different kinds of frequency inaccuracies.
我再给你解释一下:
1,子载波间隔越小,OFDM符号周期Tu越长(Tu = 1/子载波间隔),这样CP开销越小。Tcp为CP长度。
2,子载波间隔小,对频偏较敏感。

[ 本帖最后由 jeffyko 于 2011-7-21 22:04 编辑 ]
时间:  2011-7-21 22:37
作者: hust520

恩,大致明白了,还有就是定量的分析有么?

LS的兄弟是从哪摘抄的呢?我也想看看
时间:  2011-7-21 22:38
作者: jeffyko

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去itpub搜一下该有的。ericsson出的书。

[ 本帖最后由 jeffyko 于 2011-7-21 22:40 编辑 ]
时间:  2011-7-22 13:18
作者: illidan

我只是来说,那本书叫3G Evolution(HSPA.and.LTE.for.Mobile.Broadband)。
时间:  2011-7-22 13:34
作者: cesar2212

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选择取决于频谱效率和抗频偏能力的折中。在一定的CP长度(取决于小区大小和多径信道特性)下,子载波间隔越小,OFDM符号周期越长,系统频谱效率越高。但同时,过小的子载波间隔对多普勒频移和相位噪声过于敏感,会影响系统性能。因此,如果不考虑FFT变换的复杂度,子载波间隔的选择原则,应该是在保持足够的抗频偏能力的条件下采用尽可能小的子载波间隔。
在使用带有锁相环(PLL)的压控振荡器(VCO)的系统中,相位噪声对载波间干扰的影响并不大。只要子载波间隔在10kHz以上,相位噪声的影响就可以降到相对较小的水平。相对而言,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明显大于相位噪声,因此子载波间隔的确定应主要考虑多普勒频移的影响。
研究表明,为了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降低到足够低的水平,应该将子载波间隔设置在11kHz以上。在假设理想信道估计的参数配置下,350km/h移动速度下的系统吞吐量只比30km/h下的系统吞吐量下降0.5Mbit/s。如果是假设真实信道估计[5-5],较小子载波间隔(10kHz以下)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就较为严重。但是,只要将子载波间隔保持在11kHz以上,多普勒频移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就与在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一样,是轻微的。
另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轻多普勒频移的负面影响。在采用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合并的HARQ系统中,在低速移动情况下,如果将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3kHz和15kHz,则系统相对6.65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分别有3%和5%的系统吞吐量损失;如果将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1.25kHz和15.75kHz,则系统相对6.65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CP开销从4%分别增大到6%和8%,性能的下降和开销的提高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
在高速移动(350km/h)情况下,只要子载波间隔大于11kHz,多普勒频移就不会造成严重的性能下降。
因此,将子载波间隔设置在11~15kHz对LTE系统是比较合适的。由于15kHz可以使E-UTRA系统和UTRA系统具有相同的码片速率,从而从某种程度上降低开发成本,因此LTE最终决定在单播(Unicast)系统中采用15kHz的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符号长度为66.67μs(不包括CP)。
时间:  2011-7-22 23:39
作者: jeffyko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我说的那本书,是11年出版的,涵盖了LTE+最新的一些进展。

六楼正解!学习了。
时间:  2011-7-23 05:18
作者: yinhexitaiyang

ok
时间:  2011-7-25 14:17
作者: heyg789

OK.
时间:  2011-7-25 17:11
作者: 固定无线接入

15k = 66.7us 分之一
时间:  2011-8-4 20:21
作者: pxl888

<font size=\"3\">子载波的间隔主要是要考虑多普勒频移,由于LTE支持高速模式,多普勒频移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font>
时间:  2014-2-23 19:51
作者: helifeng_THU

子载波间隔的选择取决于信道的相干带宽,即在一个子载波间隔内,信道应该是保持平坦衰落的,这样才能进行频域线性均衡。

信道相干带宽近似为信道多径时延响应的倒数。信道多径时延可以参照不同覆盖场景下给出的信道模型。

WiFi系统主要针对室内覆盖,信道时延扩展较小,因此信道相干带宽较宽,可以支持较大的子载波间隔。

而LTE系统面向室外宏覆盖,信道时延扩展较大,相干带宽较小,因此子载波间隔也较小。

另外,子载波间隔也不宜太小。在高速移动时,系统的多普勒扩展非常严重,将引起频偏,子载波间隔越大,抗频偏能力越强。

时间:  2014-2-23 22:37
作者: 爱你不对a

楼上解释很到位
时间:  2015-12-9 21:10
作者: 曲终人散1

helifeng_THU 发表于 2014-2-23 19:51
子载波间隔的选择取决于信道的相干带宽,即在一个子载波间隔内,信道应该是保持平坦衰落的,这样才能进行频 ...

子载波带宽是子载波间隔的两倍啊、。。。
时间:  2017-9-5 08:29
作者: MrsBean

cesar2212 发表于 2011-7-22 13:34
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选择取决于频谱效率和抗频偏能力的折中。在一定的CP长度(取决于小区大小和多径信道特 ...

非常感谢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