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有关NGN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3-6-16 18:54
作者: beatcisco     标题: 有关NGN

哪位大虾知道哪个运营商实际应用了SOFTWARE SWITCH的NGN,除了几个实验局外。
网络中是否用到了MPLS技术。
时间:  2003-6-16 21:36
作者: 家园客人

NGN是新技术,如果排除实验局,就什么也没有了。
时间:  2003-6-17 09:14
作者: beatcisco

听说小网通有实际应用的,不知道跑了什么业务
时间:  2003-6-17 11:10
作者: xman

VOIP
时间:  2003-6-21 21:16
作者: scarlei

NGN會死的﹐象世界所有的東西一樣。但現在﹐沒人盼著它死。對于我們這些搞技術
的來說﹐NGN給我們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對于那些設備供應商來說﹐NGN給他們新的
賣點。對于OPERATOR來說﹐商業買點是有的﹐具體利潤那就不知道了﹐具體效果也
不知道了﹕)))
(等知道的時候﹐就是你死我活的時候到了﹕)
时间:  2003-6-24 20:58
作者: SKY813

同意楼上的,NGN才开始,不会那么快就死
时间:  2003-6-24 22:09
作者: xman

目前,SOFTSWITCH 开展的比较成熟的业务基本上还是基于语音的。和传统的H.323 的VOIP不同之处在于控制协议不同,如MGCP、H248、SIP 等。 还有小量的视频业务。
时间:  2003-6-26 22:11
作者: woodenman

不仅仅是VOIP吧。是国际上正在研究的下一带INTERNET哦。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目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通信网正向着宽带化、无线化以及统一的IP网演进,以软交换设备为核心,能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业务的下一代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

    NGN是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固定电话通信网络的融合,是IP网络和光网络的融合,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是业务驱动的网络,是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四层: 接入和传输层、媒体层、控制层、网络服务层。NGN技术包含了电信网络各个层面的新技术,这里仅就下一代网络涉及的软交换、MPLS 、E-NUM等技术的特点作一描述。

    软交换是NGN的核心,软交换体系按功能可分为四层:媒体接入层(边缘层)、传送层、控制层、业务及应用层。其主要设计思想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更具体地讲,软交换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从而真正实现多厂家的网络运营环境,并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软交换应用于四个方面:虚拟中继、多业务应用、电信级拨号接入、下一代本地交换系统。目前在固定网上软交换一般可以提供三类业务,第一类业务是传统话音业务,是指PSTN相关的业务、ISDN业务和智能网业务;第二类是话音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业务,如点击拨号和Internet Call Waiting;第三类是多媒体业务,分为点对点多媒体通信和桌面共享(允许用户建立多方的会话)。

    MPLS技术的全称是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是一种新兴的路由交换技术,是面向连接的转发技术和IP路由协议的结合,它采用了ATM中的信元交换思想和高速分组转发技术。在MPLS域中的核心LSR,利用简单的标记查询在L2层进行分组的转发,使得转发速度非常迅速。MPLS技术通过为数据流定义不同的颗粒度(granularity),借助于支持QoS的协议,根据业务流QoS要求的不同分配不同的标记,可以实现QoS支持;MPLS还可应用于流量工程、路径保护和VPN领域;MPLS应用于光域,产生了GMPLS等技术。MPLS对下一代IP网络的QoS以及IP分组直接在光网络承载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ENUM是IETF的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working group, 简称ENUM)定义的一个协议—RFC2916, 它定义了将E.164号码转换为域名形式放在DNS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的方法,每个由E.164号码转化而成的域名可以对应一系列的统一资源标识,从而使国际统一的E.164电话号码成为可以在互联网中使用的网络地址资源。ENUM可以利用电话号码来查找注册人的电子邮件、IP电话号码、统一消息、IP传真或个人网页等多种信息。E.164号码是传统电信网络中使用的重要资源,DNS系统是互联网的重要基础,ENUM将两者结合起来,促进了传统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
目前从整体而言,NGN技术和产品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更加完善和可靠的解决方案,需要解决多业务的融合、网络管理、计费等多方面的问题,从传统电信网向NGN演进,还要假以时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26 22:11:54编辑过]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