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关于终端测量方面的协议规范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12-31 13:59
作者:
quzhijing
标题:
求关于终端测量方面的协议规范
最近集团采用的ATU测试模块,在测量电平方面发现手机在ACTIVE与IDLE状态互转的情况下,邻区测量出现假死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只有1个邻区,怀疑在做业务期间和空闲期间对于邻区测量的模式不同,导致互转的时候出现问题。大家还有对这方面有了解的啊?能解释一下不?还有关于终端电平测量规范在那个系列啊?
时间:
2012-1-1 11:47
作者:
quzhijing
关于通话中电平测量方面我了解到得规范定义的是从发送上一次上行时隙到下一次接收下行的时隙中间相隔的4个时隙用于测量,然后从TCH复帧中的IDLE帧去取一次邻区的BISC(最长需要10s即11个TDMA帧),但规范又没有明确规范生产终端的厂家非得多少时间解读一次BISC(通话中一般最长是30s吧)邻区对不同终端对于BISC解读时间规范不一,想知道怎么个不一?难道说到了能解得时间也不解么?
还有空闲时怎么定义的?空闲一般情况下,不在该手机的寻呼组上他也要测量邻区电平么?怎么个过程?
很多不理解,求高手解释一下啊
时间:
2012-1-1 13:30
作者:
quzhijing
又有新的理解,上面关于终端至少30s解一次邻区的BISC,实际情况是,这个是指空闲的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通话中的电平测量,SV小区假如开了DTX情况下,需要8个连续的TCH和4个携带测量报告的SACCH帧(12*4.615ms*26)的电平质量平均,才能做为作为1个SUB测量值,而假如未开DTX则需要100个连续占用的TCH(4* 26减IDLE帧)电平质量的平均作为一个FULL值。
关于邻区中测量的方法是在上面是上面的发收之间的时隙进行测量,即4*25(区别于上面的4*26减IDLE帧)次发收时隙的间隔区间,这里的4*25指的是测完上发占用的TCH之后到下一次接收下行的TCH之间的间隔4个连续的时隙,然后对其NS小区电平进行平均,然后在每一个26复帧最后的IDLE帧进行读取SCH(最长10s即11个26复帧循环,若读取不到则丢弃该BCCH的测量报告,因此,假如在现网出现频率干扰导致的BISC解不出则出现该解得邻区解不到,则下一次解出该SCH需要等待10s),同时可以发现假如11个连续的26TCH复帧,由于4个26复帧能形成一个测量报告,则11个26复帧最多形成2个,则其中必有1测量报告个可能没有解NS的BISC,取的是最近的上一次能解到该小区的BISC,则可以判定软件中2个相邻的测量报告其中有一个NS的BISC必是保留上一次的。而假如频率干扰则重新同步到该小区的SCH上需要再等待11个26TCH复帧。
空闲情况下,手机测量电平与小区选择一样,调频,读BCCH,读SCH,取5个测量点平均,具体规范,没有详细了解。不过与通话过程中肯定不一样。
注:需要注意复帧与时隙的概念及之间的联系。
引用知识:划窗的概念即26复帧中的IDLE帧必能划到邻区BCCH的8个所有时隙。即使不一定能划到SCH,也至少需要11个TCH26复帧时间才能划到。
引用杨威版网络优化-p 92,100,109,192,228
[
本帖最后由 quzhijing 于 2012-1-1 13:37 编辑
]
附件: [划窗]
2012-1-1 13-32-37.png
(2012-1-1 13:37, 114.5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Mzg5fGM4YTNlOWMzfDE3NTI4NjM4Mjl8MHww
附件: [划窗2]
2012-1-1 13-33-11.png
(2012-1-1 13:37, 9.7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MzkwfDViMzQyZWJhfDE3NTI4NjM4Mjl8MHww
附件: [时隙与复帧结构]
2012-1-1 13-33-44.png
(2012-1-1 13:37, 91.1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MzkxfDY5MDI1MDIzfDE3NTI4NjM4Mjl8MHww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