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论一级集中分光(已发表于通信世界周刊)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2-3 21:56
作者:
v_ming
标题:
论一级集中分光(已发表于通信世界周刊)
论一级集中分光
v_ming
2011-12-5
在
OLT
采购成本大为下降的今天,二级分散分光以低廉组网成本大行其道。此篇章从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长沙现在使用的二级分散分光
ODN
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相应的在一级集中分光
ODN
经改良后提出其解决的方法。目的在于降低
FTTH
网络建设成本、简化网络运营管理,以达快速推广
FTTH
网络的目的。
一级集中分光
ODN
的优势主要能够降低局端设备投资和简化
FTTH
网络的运营管理。
降低局端设备投资
现在长沙所建设的
ODN
网络,大多采用二级分散分光的方式对用户进行
30%
左右的覆盖。一级分光器一般安装在路边的光交接箱内,二级分光器一般安装在靠近用户的楼道内,与传统铜网的分线盒基本上处于同一位置。
如下图所示: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14.8 KB)
图
1
在上图中,二级分散分光网络的设计初衷就是使二级
OBD
尽可能的靠近用户,从而降低其组网成本。但是每个
OBD
的资源利用局限于它本身所覆盖的范围之内,
OBD
分散开来以后,想要把任何一个
OBD
的空闲端口资源调到别处使用,就很困难了。任何一种组网方式都存在分光器端口资源空闲的情况,但上图中的
OBD1
所覆盖的
1
栋空闲端口资源因为无法调度到别处使用,这就造成
PON
口资源利用率比其它任何一种组网方式都要低得多。
更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2
栋的
OBD
端口用完了,第九个用户报装了,怎么办呢?明明在
1
栋有
7
个资源富余,却无法调度到
2
栋使用。最可能的办法是靠建设部门来解决:在机房的
OLT
上再规划一个
PON
口,加装一个一级
OBD
在
OBD0
处,加装一个二级
OBD
在
OBD2
处。这样下来,为了发展一个用户,直接的造成了更多的设备资源浪费,可能这
8
栋加起来还不足
40
个用户,却不得不投入了
2
个
PON
口、
128
个设备资源在这里。两级分散分光网络无法有效的调度资源,严重的造成了设备资源浪费。
那一级集中分光的
ODN
又如何来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16.25 KB)
图
2
一级集中分光网络如图
2
中,由一个一级分光器和到各栋楼盘的多纤芯光缆组成。只在光交接箱内安装一个
1
:
64
的分光器,空闲的资源全部集中在光交接箱内。光交接箱和各栋楼盘使用多纤芯的光缆相联,然后在各楼道内安装分纤箱,而分纤箱内只有活动接头,并无二级
OBD
。这种结构极其接近传统铜网的结构,开通业务时需要在
OBD0
处连接分光器和配线光缆,然后在楼道的分纤箱处连接配线光缆和皮线光缆,来开通整条光路。
因为空闲的端口资源全部集中在光交接箱内,所以资源的调度也和传统铜网一样简单。如上图
2
中,
2
栋的分纤箱资源耗尽,第九个用户报装了,这时只需在光交接箱和分纤箱
2
之间增加一条配线光缆,就可以调用光交接箱内
OBD
的空闲资源了。
可见,一级集中分光
ODN
提高了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减轻了通信机房空间、电源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压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局端设备投资。
简化
FTTH
网络运营管理
ODN
是
FTTH
维护的难点,它相比铜网有源的点对点结构,
ODN
采用无源点对多点的拓扑,网络维护手段和工具复杂。因此,对
ODN
进行完善的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优秀的
ODN
要能够减轻相关运营管理系统的负担,要能够让管理系统较好的完成运营中所需要的资源预判、资源预警的功能。相应的,各种管理系统才能发挥作用:提高客户响应速度;确保
FTTH
网络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保护长期投资。
在
FTTH
网络中,
OBD
端口就相当于局端设备的用户接口资源,所以资源管理系统最起码的能力是要能够管理到每个
OBD
的端口。这也是
FTTH
业务开通时全程自动化配置所必须的支撑条件。
在二级分散分光网络中(图1),
OBD
安装在每栋楼的楼道之中,覆盖范围太小,这对资源管理系统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准确的记录某一栋楼的哪些层是属于哪个
OBD
的覆盖范围,以及每个
OBD
每个端口的使用情况。二级分散分光网络中资源系统记录得如此详细、精确,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能够实现诱人的业务开通时全程自动化配置的。但现实中相关配套的工作环节却无法达到资源管理系统的这种精度,无法和这个详细的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接,所以在实现操作中,这种精确管理的资源系统非但没有实现业务开通时全程自动化配置,还为运营徒增许多麻烦。
为了对接这个详细的资源管理系统,营业前台
CRM
系统中必须输入详细的用户地址,而且丝毫不能有错,不然可能会造成资源配置出错。因为自动激活系统只能把
ONU
的认证信息、数据生成在唯一的和地址相对应的
PON
口之下,如果资源配置错了(比如栋数错了,住在不同楼栋的用户,他们可能并不属于同一个
PON
口的覆盖范围),自动激活系统可能会把用户数据生成到另一个
PON
口上去,造成设备不能自动上线。而在这时,或者改正用户地址重新执行自动激活系统,或者靠技术人员人工干预
PON
网管修正
ONU
数据。这种栋数错误在现实中有个极端的案例是凯通国际。凯通国际以前有三栋楼分别叫做
3
栋、
4
栋、
5
栋,后来物业公司进场之后,把
3
栋变成了
4
栋,
4
栋变成了
5
栋,
5
栋变成了
6
栋。造成资源配置全部出错,业务无法顺利开通,引发了用户投诉。
这还不算完,因为地址不是精确到栋就结束了,还必须把用户住在几楼哪个房间也得作准确的记录。你得拿个测谎仪保证他说的是真的;或者往他脸上泼盆冷水,保证这家伙睡醒了,没有记错自己住在哪层楼;你的手还不能发抖,别把
10
输成
11
。这一切都是必须的,因为搞错了就会产生诸如下图的情况: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8.35 KB)
图
3
OBD1
覆盖范围是
1-10
楼,
OBD2
覆盖范围是
11-20
楼。如果用户住在
10
楼,但因为各种原因把他搞成了
11
楼,资源配置出错了:用户实际占用的是
OBD1
的端口,而在资源系统内却配置占用了
OBD2
的端口。如果这两个
OBD
同属于一个
PON
口,那就业务开通时是不会有任何出错的提示的。再接着发展下去,某一天资源系统中显示
OBD2
已经没有端口了,但现实中
OBD2
仍然有端口,这时
11-20
楼的业务开通单却无法配置下来;接着再看
OBD1
,资源系统中显示还有端口,但现实中
OBD1
所有端口都被占用了,而这时
1-10
楼的业务开通单配置下来,却无法装通了。此类和地址密切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一切都由于二级分散分光的
OBD
过于靠近用户,覆盖范围太小,相关运营管理系统却无法适应对地址的精确管理而引发的。
如果任由其地址错误的而产生上述的情形,那这个记录详细、错误百出的资源管理系统根本无法支撑
FTTH
业务开通时的全程自动化配置。如果一定要保证资源记录的正确性,那得给整个运营系统增加多大的工作量?
正因为二级
OBD
的资源较少,此时的资源预警还不如现场的维护人员即时的判断来得有效,更何况我们无法保证资源系统的记录和单个二级
OBD
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用户的详细地址,在二级分光网络中变得如此重要,但用户的详细地址却是不可靠的,二级分散分光
ODN
的资源管理系统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不可靠因素之上的,它把所有的运营管理系统变得复杂、繁琐起来。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28.1 KB)
图
4
一级集中分光网络完全不需要对用户地址进行精确的掌握,却更能轻松的完成资源预判、资源预警的功能。
如图
4
中的一级集中分光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只需记录光接交箱的覆盖范围,和其中的
OBD
对应的
PON
口即可。相应的,营业前台
CRM
和资源管理系统对接,输入用户地址时,也只需记录用户住在这个小区,至于是这其中的哪一栋都不用过于精确了。至于自动激活系统,更简单了,它把用户数据生成在这两个
OBD
对应的任何一个
PON
口都可以,因为可以通过配线光缆来调度
OBD
端口资源。
而此时资源系统的预判预警也更加简单,也更加有实用价值。只要在资源管理系统中监控光交接箱内的用户数量,并与交接箱内的所有
OBD
的下行端口对比,一旦富余端口数量少于一定数量时,即发出预警。由于光交接箱较二级
OBD
的覆盖范围大,箱内端口资源较多,可以预留足够的端口用于预警,所以发出预警时,扩容主干光缆、扩容局端
PON
口的工程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
而配线光缆资源不足时,由现场的维护人员来判断、报扩容。因为配线光缆扩容和传统铜网一样简单,并不涉及局端
OLT
设备的操作,一般
24
小时之内可以完成配线光缆的扩容,并不需要预警。
这样,在一级集中分光
ODN
中,相当于把扩容建设工程分作了两步:涉及到主干光缆和机房设备的扩容工程由资源系统发出预警,可提前动工;而配线光缆扩容工程的速度和传统铜网配线电缆扩容一样是相当快的。这对于推出了城区宽带五项服务承诺长沙电信来说,是一种加快客户响应速度的办法。
如上所述,一级集中分光
ODN
最大的好处正在于此:粗线条的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完成运营中所需要的资源预判、资源预警的功能,有利于加快客户响应速度;同时简化了运营管理流程,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运营管理。
一级集中分光
ODN
的改良方法
一级集中分光
ODN
需要加以改良,来加强自身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同时弥补固有的缺陷。一是采用无跳纤光交接箱,减少
ODN
中的耦合点,加大
PON
口分光比至
1
:
128
,继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合理设计
OBD
的位置,缩小光交接箱的覆盖范围,减轻一级集中分光
ODN
固有的线路成本上扬的压力,同时解决单点规模过大而维护压力上升的问题。
l
减少
ODN
中耦合点、加大分光比
二级分散分光
ODN
,在整条光网络中,耦合点位置如下图: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16.82 KB)
二级分散分光
ODN
中,一般有
7
个耦合点,一、二级
OBD
是一种级联的方式。这样的联网方式,在工程中最大的分光比一般只能做到
1
:
64
。在
CLASS C+
等级光模块规模商用之前,难以加大
ODN
的分光比。二级分散分光的设备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无法得到解决。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17.09 KB)
而一级集中分光
ODN
只使用一个大分光比的
OBD
,能有效的降低
OBD
级联带来的光损耗,并且可以采用无跳纤光交接箱,减少一个耦合点,控制到
6
个耦合点(如上图)。虽然目前常用的
OBD
最大分光比一般只有
1
:
64
,但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烽火通信今年上半年已经推出了单芯片
1
:
128
的
OBD
。按目前
EPON
目前常用的
PX20+
光模块的光功率预算
29.5dB
来计算,是完全可以规模商用
1
:
128
的
ODN
。
可见,一级集中分光
ODN
有进一步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可能。
l
合理设计
OBD
位置
一级集中分光虽然能够降低设备的投资,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配线光缆的成本将大幅上升。把图
1
和图
2
作比较,可以看到,一级集中分光与二级分散分光与发生组网成本上升的有配线光缆部分,由少数纤芯变成了多数纤芯,同时熔接点也增多了;而发生成本下降的,有
OLT
端口利用率提高和分光器的数量减少。如果线路设计不合理,配线光缆投资、熔纤工费的上升幅度,将极有可能超过一级集中分光网络所节约的设备投资和分光器投资。不过控制一级集中分光网络配线光缆的投资也很简单,只要缩小光交接箱覆盖的范围即可。
现以
300
米作为为一级
OBD
覆盖的半径,来对比图
1
二级分散分光与图
2
一级集中分光不同设计方案的在建设工程中影响造价的情况。
图
1
中,实际工程需要采用
4
芯的光缆,采购价约为
1.7
元
/
米;
1
:
8
分光器
9
个,采购价约为
300
元
/
个;
PON
口需要配置
2
个(二级分散分光设备资源利用率只按
50%
计算,当用户开通率达到
25%
时,需要规划
2
个
PON
口);熔纤点一共
64
个,按每个点熔接和测试的工费为
22
元
/
个。
图
2
中,实际工程需要采用
12
芯的光缆,采购价约为
3
元
/
米;
1
:
64
分光器
1
个,采购价约为
2000
元
/
个;
PON
口需要配置
1
个(一级集中分光设备资源利用率可以按
95%
计算,当用户开通率达到
25%
时,只需要规划
1
个
PON
口);熔纤点一共
192
个,按每个点熔接和测试的工费为
22
元
/
个。
关于
PON
口的价格计算,在
2010
年江苏电信分析
FTTH
建设成本时,采购价为
5556
元
/
个,到
2011
年时,相关设备厂商的采购报价已经降到了
2000
元
/
个,甚至X为的报价只是象征性收取
1
元
/
个。但在网络建设之中,我认为造价对比不能只按采购价格来的,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何况
OLT
安装在机房,会对机房电源、空间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产生相关需求。所以在对比建设成本时,
PON
口取值
5000/
个,应该是合适的。造价变化部分的对比如下图:
2012-2-3 21:56 上传
下载附件
(18.81 KB)
可见,只要合理设计好一级集中分光网络中
OBD
的位置,控制好每个光交接箱的覆盖范围,尽可能的缩短配线光缆的长度,一级集中分光的线路成本上升问题是可以得到控制的。而且光交接箱覆盖范围的缩小,同时也解决了
单节点的规模太大而变得维护困难,甚至变得不可维护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一级集中分光
ODN
有以下的优点:
1.
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局端设备投资,同时也减轻了通信机房空间、电源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压力。
2.
粗线条的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完成运营中所需要的资源预判、资源预警的功能,有利于加快客户响应速度;同时简化了运营管理流程,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运营管理。
因此,在
FTTH
网络工程建设之中,考虑采用一级集中分光的
ODN
网络,不失为另外一种可能更好的选择。
附件:
image002.jpg
(2012-2-3 21:56, 14.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zfDJkYTRiYzUwfDE3NTQyMTE3NzR8MHww
附件:
image004.jpg
(2012-2-3 21:56, 16.2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0fGRiNTBmYmJifDE3NTQyMTE3NzR8MHww
附件:
image006.jpg
(2012-2-3 21:56, 8.3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1fGI1NTkyMzE4fDE3NTQyMTE3NzR8MHww
附件:
image008.jpg
(2012-2-3 21:56, 28.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2fDExNWQ2NWE2fDE3NTQyMTE3NzR8MHww
附件:
image010.jpg
(2012-2-3 21:56, 16.8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3fDcyNTc0NzAxfDE3NTQyMTE3NzR8MHww
附件:
image012.jpg
(2012-2-3 21:56, 17.0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4fGY4ZWY0N2Q1fDE3NTQyMTE3NzR8MHww
附件:
image014.jpg
(2012-2-3 21:56, 18.8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1NzE5fDM4ZjE0NDU1fDE3NTQyMTE3NzR8MHww
时间:
2012-2-4 12:50
作者:
haohaodad
收藏
时间:
2012-2-5 14:30
作者:
yuham
好文章,分析的有道理
多一个环节就多一个可能的故障点
时间:
2012-2-5 14:50
作者:
血色寂寞
学习
时间:
2012-2-5 18:11
作者:
v_ming
其实我的本意 只是一级集中分光比较利于自动化运营。
时间:
2012-2-7 11:25
作者:
wq2898
一般来说,二级分光适用于高层住宅和老旧小区改造,而一级分光适用于新建多层住宅小区。
根据文中论述的问题,我认为,即使一级分光也需要对主光路与子光路与地址相对应,不能出错。楼主所说明的问题其实不论是一级分光还是二级分光都是可以做到的。
二级分光中,对应的二级OBD在初始阶段不必设置过大,对二级分光要采用灵活多变方式。
你可以,从小区光配到住户单元预留2芯,初期使用1芯,加装1:4(或1:8)的OBD,待资源配置完后,在剩余的1芯上再加装1个1:4(或1:8)的OBD,完全能满足后期需求。
如果使用一级分光,那么,从小区光配到住户单元的光缆容量要必须一次性满足该单元住户数需求,如:该单元有12户,那么就要布放12芯光缆。光缆容量大了,小区光配容量也要增大,投资增加。
时间:
2012-2-7 16:05
作者:
hnxuli
6#也是正解,我们就是这样干的
时间:
2012-2-7 16:17
作者:
ybinng
标题:
总结的很好
时间:
2012-2-8 11:14
作者:
kingofking
这样的,比附件好多了!
时间:
2012-9-5 15:56
作者:
dzg000
集中式分光总结的不错,请问对于农村和别墅群能不能采用集中分光,造价成本是否高呢
时间:
2012-10-3 20:24
作者:
buzhidaola
:):)到底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