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这儿怎么没有人讨论LMDS呢?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3-6-21 02:40
作者: woodenman     标题: 这儿怎么没有人讨论LMDS呢?

它不是号称是无线光纤的吗,现在都没有人用吗?
时间:  2003-6-21 23:12
作者: woodenman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工作在20GHz~40GHz频段上,传输容量可与光纤比拟,同时又兼有无线通信的经济和易于实施等优点。

  LMDS是从微波视频分布系统(MVDS)发展而来的。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为“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和交互式多媒体应用提供经济和简便的解决方案,它的宽带属性使其可以提供大量电信服务和应用。

  一个完整的LMDS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本地光纤骨干网、网络运营中心(NOC)、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CPE)。

  LMDS的特点是:带宽可与光纤相比拟,实现无线“光纤”到楼,可用频率至少为1GHz,与其他接入技术相比,LMDS是最后一公里光纤的灵活替代技术;光纤传输速率高达每秒Gb级,而LMDS传输速率可达155Mb/s,稳居第二;LMDS可支持所有主要的话音和数据传输标准,如ATM、TCP/IP、MPEG-2等;LMDS工作在毫米波波段、20GHz~40GHz频率上,被许可的频率是24GHz、28GHz、31GHz、38GHz,其中以28GHz获得的许可较多,该频段具有较宽松的频谱范围,最有潜力提供多种业务。

  LMDS的缺点是:传输距离很短,仅5km~6km,因此不得不采用多个小蜂窝结构来覆盖一个城市;多蜂窝系统复杂;设备成本高;雨衰太大,降雨时很难工作。


时间:  2003-6-22 21:26
作者: 西毒--呼啸山人

强烈欢迎斑竹介绍一下,最近在市场板块做的关于无线接入的调查,大家似乎都对LMDS非常
陌生
时间:  2003-6-22 22:16
作者: lw416

好象LMDS还没有正式发牌照, 现在发的是3.5G属于MMDS的.
我三,四年前做过LMDS的现场试验, 效果不错的.无论作为传统运营商还是新兴运营商, 都可以应用.但就是不知道中国怎么定牌照的发放规则, 是审批制还是拍卖式.
缺点就是雨衰影响太大了. N区一年要中断十多小时(根据估算), 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另外也可考虑作为应急通信使用的.
时间:  2003-6-24 09:56
作者: lw416

版主所说的距离足够近是多少? 在一公里之内吗?谢谢指正上海是M区的我搞错了.
A7390空中接口是ATM的吗?我没接触过.
时间:  2003-6-24 13:43
作者: woodenman

听说连通在在做,不知道怎么样,
时间:  2003-6-25 13:00
作者: lw416

版主有没有接触过PCOM的设备?我做实验是用它的,还可以.
时间:  2003-6-30 09:27
作者: lw416

听说是国家有规定, 要PCOM和国内企业合资后才能颁发牌照, 好象在和普天谈呢.
我很看好这个技术.
时间:  2003-7-1 12:59
作者: 掌柜

LMDS用得并不多吧?雷声大,雨点小
时间:  2003-7-2 15:47
作者: 铁老大

好久没到这里了!
我觉得LMDS完全是一种现有通信网络的补充。更好的说法是临时网络,就像楼上说的应急通信一样。所以价格昂贵,用的少,也理所当然!
时间:  2003-7-2 22:07
作者: lw416

铁老大, 你可以拿LMDS沿铁路布放, 效果奇好!
它不会很贵的.
时间:  2003-7-3 09:03
作者: 掌柜

铁路两边有些什么用户?
时间:  2003-7-5 23:31
作者: yangfang2003

LMDS这种东西虽然不错,但若没有规划,运营商一旦开始采用,麻烦即将到来!除非国家选定只由一家公司做,否则到时会有一堆厂商来做,频段的划分,区域的选定、功率的设定、越径干扰、最终的结果是某个城市乱成一锅粥-----全国乱成一锅粥------大家认定产品不行(像现在的无线扩频一样)-----淘汰出局------下一代产品
时间:  2003-7-6 17:09
作者: woodenman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吗?
时间:  2003-7-7 01:04
作者: jbsky

关键的问题在于作为补充的备用系统,LMDS的价格太高,比较起来在数据流量不大的情况下,还不如采用简单的WLAN系统,将其转化使用方式,用作室外的点到点的传输使用,价格便宜,安装方便,而且接口是采用以太网方式的标准RJ45接口。
     WLAN方式的缺点是,传输设备无法提供常规的E1格式的接口,令大家在应用的过程中感到有些局限性。
     我曾经使用由北京一家叫浩阳科技公司提供的WLAN设备做过类似的实验和应用的探索,效果不错。
     在他们的帮助下,使用RAD公司的协议转换器进行传输E1的试验,效果尚可。
     这是本人在实际测试中的结果。
     对于LMDS系统,现在好像不止PCOM公司在做,类似的设备在市面上还有很多,价格也差不多,但在整个系统的功能和完整性方面有些差异。
     如果传输1-4个E1的无线传输设备价格能够降到2万元左右的话,我觉得比LMDS系统会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