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三谈LTE TDD帧结构故事-19楼当事人?24/25/30楼反驳;33/36/42楼LZ答复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2-24 10:40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原创]三谈LTE TDD帧结构故事-19楼当事人?24/25/30楼反驳;33/36/42楼LZ答复



中国TD达人在谈及TDL时,一般大都会重点强调一下我们的“主导”地位。关于“主导”的story一般是这样开始的:“2007 11 月,3GPP通过了由以大唐移动为代表的27 家公司联署的TD-LTE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TD-LTE的两种帧结构,此举大大促进了TD-LTE技术的发展。”在TDD帧结构的问题上,故事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根据3GPP历年历次会议的公开文档看,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初始主张:
1、2005年9月 RAN1 42#会议:
中国军团(CATT、RITT、ZTE、Huawei)首次明确提出了LTE-TDD的帧结构主张(提案号:R1-050800),由于我们是唯一运营TDS的国家,因此毫无疑问这个提案的中心思想是想说服3GPP在LTE的TDD上继续使用与TDS兼容的帧结构,否则TDS与TDL出现上下行交叉,影响TDS和TDL的共存。但可能是由于时间关系,该提案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处理。

2、一个月后(2005年10月) RAN1 42Bis#会议:中国军团再次抛出LTE-TDD的帧结构提案(R1-051178),该提案是上次提案的改进版。但主要意图不变:即把TDS的基本帧结构变为TDL的帧结构。同时在这个会议上,日本三菱和美国IPWireless联合提出了另外的TDD帧格式建议(R1-051284),且Moto也搀合了进来提出了自己的TDD帧格式主张(R1-051036)。


所以在本次会议上,针对TDD的帧结构,基本形成了2大派系:


1)TDS派:代表是中国军团,核心思想是保持与TDS的一致性,TDS帧结构的关键特征是:每个半帧(5ms)里包含7个业务时隙,三个特殊时隙(DwPTS+GP+UpPTS)。业务时隙时长为675us,三个特殊时隙总长为275us。

2)美日派:代表有三菱、IPwireless、Moto等,其核心思想是TDD的帧结构与FDD在基本框架上保持一致,即:每个半帧(5ms)里包含10个时隙,每个都是时隙0.5ms。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已经可以看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了。


第二阶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从2005年11月一直到2007年的上半年可以说都属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各自表述,会议对这2种帧结构都不反对。物理层很多其他技术议题的前提是要基于一个帧结构来讨论问题,所以其他成员都会面临一个帧结构选择的问题。从这段时期的会议提案来看,除了中国外,三星也基本上都选择了中国格式;但美、欧、日的成员基本上都是选择与FDD保持一致的三菱&IPWireless格式。所以从抬轿子的力量对比上,显然TDS格式从一开始就处于下风。

这一阶段的总结性事件如下:


2007年2月 RAN1 48#会议:NTTDocomo作为大会报告起草人输出了36.300的text proposal,在这篇TP里对于LTE TDD的帧结构,比较正式地形成了2种书面建议,一是IPWireless代表的通用帧结构(generic frame type,与FDD基本保持一致);第二种是中国军团提出的可选帧格式(alternativeframe structive,与TDS帧格式基本一致)。这两种结构在随后4月份北京召开的TDD AH会议上被正式称为TDD FS1(frame structure type1,对应generic格式)和TDD FS2(frame structure type2,对应中国格式)。


第三阶段:摊牌和对决
2007年10月 RAN150bis会议:两个派系正式摊牌,希望在TDD上只保留一种格式,把对方remove掉。这次会议是在上海召开的,我不知道会议期间以及会议后发生了什么,因为短短一个月后,在随后韩国济洲召开的51#会议上,大结局就到来了。



第四阶段:大结局
2007年11月:在RAN1 51#会议上,出现一个提案(提案号是R1-075020),这个提案的特点是署名者众多,有:CMCC, CATT, Vodafone Group, Verizon Wireless, Orange, AT&T,T-Mobile, NTT DoCoMo, Ericsson, Huawei, Nokia, Nokia Siemens Networks, RITT,ZTE, TD-Tech, Motorola, Qualcomm Europe, Nortel, Samsung, Alcatel ShanghaiBell, Texas Instruments,Philips, CHTT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Mitsubishi Electric, NEC,共26个。提案的内容就是将TDD的帧格式统一到了目前的样子:即genericframe structure,保持与FDD的一致性。


随后Ericssoneditor向会议提交了针对36.211的一篇CRCR编号是001,在该CR里删除了TDS帧格式,取代的是与FDD保持一致的generic格式。


      我理解我们之所以认为我们在“主导”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排在了提案署名者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呵呵,如果我们的“主导”都是这样得来的,我觉得这样的“主导”还是少一点比较好。技术来不得虚假,真正的强者往往比较低调,比如像IPWireless这样不吭声的。

[ 本帖最后由 longsteg 于 2012-2-29 14:53 编辑 ]
时间:  2012-2-24 12:06
作者: waway

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情不是一直再干嘛
时间:  2012-2-24 12:16
作者: mayabinxa

中国军团看来还是人单势孤,干不过美日集团,不过站在运营商的角度,统一成FDD帧格式,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时间:  2012-2-24 12:18
作者: hansonli

自欺欺人啊
时间:  2012-2-24 12:37
作者: zepple

两种帧结构其实也没有啥本质区别,无非是利益政治博弈的结果。跟技术有毛的关系
时间:  2012-2-24 13:05
作者: austinbeata

如果国人想强大,还是抓好教育吧,要不像这种事情以后还会越来越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时间:  2012-2-24 13:38
作者: ireijjhhjhut

引用某牛的评论: IPWieless和大唐分别从TDD HCR和LCR向LTE TDD演进是有本质区别的。此贴只是事情的一部分,大唐路线在和FDD融合上是妥协的;但TD-SCDMA特殊子帧进入LTE完全是中国企业主导的。中国企业在LTE TDD上是“重要主导者”,完全主导和完全不主导都是夸大。
时间:  2012-2-24 14:29
作者: wge2009

请恕在下愚钝,,,在最新第十版的36.321协议上还是列举了两种帧结构,怎么就说帧结构统一到第二种结婚上了呢?求解答
时间:  2012-2-24 14:32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帧结构的本质就是在时间轴上划分,划分什么?对于TDD来说,无非就是三个对象:下行、上行、以及中间的GP;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DwPTS只是一种DL的表达而已;同理UpPTS也只是UL的一种。这也是IPwireless的高明之处,它给出的帧格式里只标出DL、UL和中间的GP。

后来标准里的特殊子帧,以及支持DwPTS、GP、UpPTS三个的可配置,这个应该也不是我方主导的,因为在2007年4月的提案中,我们还只是提到了GP的可配置,而DwPTS和UpPTS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

总之:帧结构框架是西瓜,我们在西瓜上做了妥协(不妥协也不行啊);在所谓的特殊时隙上可能得到一点补偿(芝麻),但这已经不足道了。在特殊时隙上,IPWireless同样也不是傻瓜,既然在大方向上押对了,怎么可能疏于在这些地方的布局呢?
呵呵,一家之言。
时间:  2012-2-24 14:36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呵呵,请注意,我们一直谈论的是LTE的TDD帧结构。在这一点上,2007.11月之前是存在2种建议格式的。
时间:  2012-2-24 15:11
作者: heishuihe2008

最终的这个结果,TDL与TDS之间的兼容性大打折扣了啊。所谓的共存的条件比较苛刻。
不过,从技术的角度,与FDD保持更多的一致性,也是不错的选择。

[ 本帖最后由 heishuihe2008 于 2012-2-24 15:16 编辑 ]
时间:  2012-2-24 15:39
作者: radiocom

个人看法,是不是当年TDS订帧结构的时候没有考虑全面(特别是后续演进以及兼容性),导致如此?
时间:  2012-2-24 15:42
作者: longsteg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TDS自身不是一个强势标准,试想如果TDS走出国门,在全球上占有足够份额,那么LTE的TDD帧结构自然会考虑继承TDS的,这个甚至都不用你自己提这个茬,别人都会主动来考虑你的感受。

用户捏着operator的蛋蛋,operator捏者Vendor的蛋蛋,Vendor捏着3GPP的蛋蛋。

但最后的结果说明,除了china,别人都不care TDS,TDL是抛弃了TDS的裸奔。TDS完败。
时间:  2012-2-24 15:45
作者: radiocom

还好有BF,否则更加彻底了
时间:  2012-2-24 15:57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TDS的帧结构是有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是在原帧结构框架下可以解决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longsteg 于 2012-2-24 16:07 编辑 ]
时间:  2012-2-24 16:39
作者: wangjason30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呵呵。坛子里可有好多当时在场的人啊,说话的小心点啊。话说帧结构还是相当重要的哦。

[ 本帖最后由 wangjason30 于 2012-2-24 16:41 编辑 ]
时间:  2012-2-24 16:57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哪些人参会的,哪些人做的presentation,会议report都是有的。呵呵,我也希望这些当事人能出来澄清一些细节问题。我说的不对的地方,同样欢迎批评。

还是以前的观点:“主导”是一个模糊概念,重要主导则就更荒谬了,既然是主导,哪有不重要之理?
是骡子是马,希望还是用patent说话,尤其是基础的、物理层的核心IPR,专利本来就是公开的,公布一下也没有关系嘛!基础专利多,大概就不用主动去说自己是主导了吧?
时间:  2012-2-24 19:37
作者: 嘟嘟158

是技术问题?政治问题?…
时间:  2012-2-24 20:40
作者: hoodoodoo

longsteg描述的很详细,想起了2007年11月济州岛的会议!
时间:  2012-2-24 22:47
作者: finazzy

学习了!
时间:  2012-2-24 22:48
作者: 欧力娃

呵呵,现在帧结构对TDS的影响开始显现,共模要用3:9:2,浪费不少啊。
时间:  2012-2-25 09:32
作者: 大豆包

自欺欺人!
一看到什么中国主导的TD-LTE的说法就恶心!
文字游戏玩多了,真正的研发能力就退化了!
时间:  2012-2-25 10:43
作者: 笑天犬

支持longsteg。参与者都是这种观感,我们有些人奸揍的态度,早就和对方阵营暗通款曲,可怜我们技术人员还热血沸腾地为国家自主创新奋斗,最后的结果早就被奸揍输送了。所以早有定论,TDS被奸揍了。哈哈longsteg还会看到TDL的实际情况,也是被奸揍的。。。。。输送了巨大的上百亿的利益给洋买办,怎么可能在技术上真正自强?反正我是信了!
时间:  2012-2-25 16:29
作者: iamnetghost

能解释清楚TDL帧结构的专利在谁手里么?解释不清楚就不要来放词被当年的TDD-CDMA派
同化。
怎么不再说远点,当年可是有FDD TDS 和TDD CDMA3派,弄的好像FDD和TDD CDMA派在一起
吃掉TDS派一样,哈哈。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5 16:32 编辑 ]
时间:  2012-2-25 16:40
作者: iamnetghost

原帖由 longsteg 于 2012-2-24 14:32 发表
帧结构的本质就是在时间轴上划分,划分什么?对于TDD来说,无非就是三个对象:下行、上行、以及中间的GP;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DwPTS只是一种DL的表达而已;同理UpPTS也只是UL的一种。这也是IPwireless的高明之处,它给出的帧格式里只标出DL、UL和中间的GP。

按照你这逻辑,我也可以说Wimax才是TDL的主导,Wimax也是三个对象,忘了说了,WiFi好像也是哦。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5 16:42 编辑 ]
时间:  2012-2-25 20:51
作者: james97215

究竟谁胜利最后还是看IPR在谁的手里,在3GPP,毫无疑问的还是欧洲的公司占据主导,特别是E,话语权特别大(尤其是主席的态度很偏向E),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针对TDD的话题,3GPP基本上现在都是CMCC或者CATT来引领讨论的(可以看提案或者email讨论的报告者),可以说是欧洲公司不注重,也可以说是国内公司比较注重这个方面吧,TDD设备中国内的厂家还是比较强势的。
时间:  2012-2-26 07:31
作者: zyhtypzg

学习了,谢谢!
时间:  2012-2-26 10:22
作者: iamnetghost

原帖由 james97215 于 2012-2-25 20:51 发表
究竟谁胜利最后还是看IPR在谁的手里,在3GPP,毫无疑问的还是欧洲的公司占据主导,特别是E,话语权特别大(尤其是主席的态度很偏向E),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针对TDD的话题,3GPP基本上现在都是CMCC或者CATT来引领讨论的(可以看提案或者email讨论的报告者),可以说是欧洲公司不注重,也可以说是国内公司比较注重这个方面吧,TDD设备中国内的厂家还是比较强势的。

是的,LZ在混淆几件事
1 向FDD的妥协并不意味着HCR派的胜利,尽管当时欧洲/FDD派支持HCR派。FDD最终放弃HCR向TDL过渡的方案
一个是因为CMCC等市场角度,另一个是因为HCR部署成本高。
2 融合方案,并不是在RAN1 51#会议上大家临时讨价还价互相得来的,而是大唐和CMCC早在03年就已经开始研究,
专利归属恰恰是李世鹤和CMCC,因为和欧洲保持调度上的一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欧洲也研究TDL,而原来支持HCR
的日系全面转向XGP,Moto转向Wimax,并且最后还是放弃XGP以及Wimax的研究。

说白了,楼主把TDD CDMA派和FDD派混为一谈,或者说把欧洲和日系看成一体了。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6 10:26 编辑 ]
时间:  2012-2-26 10:32
作者: 努力小子

我K,IPWireless是哪里的葱?
孤陋寡闻啊
时间:  2012-2-26 16:47
作者: flyfirex

精彩的历史
时间:  2012-2-27 10:30
作者: longsteg

看了某些台兄的回复,感觉这些台兄把自己的误解说成是我的,呵呵,不妨再罗唆几句:
1、HCR的帧结构是10ms 15个时隙,一个时隙667us;但IPwireless在05年10月份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主张:在LTE-TDD上使用与LTE-FDD的框架一致的帧结构;这既不是HCR,也不是LCR(TDS)。而我们自始至终一致抱着LCR不放,这就是我们与IPwireless的区别,别人一开始就站在了主流方向上,而我们一直抱有幻想,最终的结局说明什么呢。拜托再再看看我的原文。
2、再说说三个特殊时隙,LTE-TDD与3G TDD其中一个不同点是DwPTS/UpPTS的作用大不相同。在3G里,这两个特殊时隙具有特殊的信号设计,与别的traffic时隙的确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在LTE-TDD里,这两个时隙与普通的正常时隙没有什么区别:也就说DwPTS/UpPTS能干的事情,在正常时隙上也都能做;但反之不成立,即正常时隙能做的,这2个时隙可能做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在LTE-TDD里,DwPTS/UpPTS就是一普通的DL/UL,已经失去了它在3G时代的特殊性。所以这2个时隙塞到LTE里,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3、CMCC的帧结构专利我看过:保护的是TDS下的帧格式,我不相信这个IPR能cover住目前LTE-TDD标准里的帧格式。两个帧结构框架完全不同,如何让人信服?
4、有台兄好像很清楚我们在TDL帧结构上的核心专利,那么烦请这位台兄show一下这些核心专利以及权利声明,让我等驽钝之辈开开眼。呵呵。
时间:  2012-2-27 14:16
作者: 愤怒的小麻雀

嗯,学习一下子
时间:  2012-2-27 23:41
作者: ziyubiti

个人说个信息,无立场。
关于DL后是特殊时隙然后再是上行时隙的专利,可以参考李世鹤的专利,在US也申请了。
时间:  2012-2-28 09:48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35# 的帖子

呵呵,说2点:
1、LTE里无特殊时隙,理由参见33楼;
2、说说李世鹤的这个专利,这个专利真是害人不浅耶。以前DwPTS是放在DL之前的,为什么?在TDS里,DwPTS有自己特殊的突发结构设计,其作用是导频和同步,因此发射功率要大,且绝对不能使用波束赋型等技术;而对于最靠近UL的DL来说,希望这个DL的发射功率可以小也可以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来降低对其他基站的上行干扰等,因此从这个角度说DwPTS是不适合放在最靠近UL的位置上的。这个专利看起来比较美,实际上大大损害了TDS的组网效果。呵呵,这就是学院和研发的区别。
时间:  2012-2-28 10:50
作者: zjuwangwei

辩论的精彩
看的过瘾
时间:  2012-2-28 11:28
作者: Jacob_12     标题: 高手啊

原帖由 longsteg 于 2012-2-28 09:48 发表
呵呵,说2点:
1、LTE里无特殊时隙,理由参见33楼;
2、说说李世鹤的这个专利,这个专利真是害人不浅耶。以前DwPTS是放在DL之前的,为什么?在TDS里,DwPTS有自己特殊的突发结构设计,其作用是导频和同步,因此发射 ...

1 行文清晰,言简意赅
2 就事论事,不偷换概念
3 为人谦逊,真正的高手都这样,不似某些伪高手叫唤的响,干货却说不出来

老兄可否把你文中所说的那些专利分布内容来源的链接发一个,我也上去看看,先谢谢了。
时间:  2012-2-28 13:17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38# 的帖子

1、多谢鼓励,高手不敢称;我和身边同事也说过如果把真正的高手水平量化为大学本科程度,我估计自己可能处于小学5年级刚毕业的水平上。
2、你上面提到的专利分布是指我文中说的技术提案及TP吗?若是,这些材料来自3GPP网站: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这是RAN1会议的资料;目录是按会议编号排列的。
时间:  2012-2-28 20:01
作者: iamnetghost

原帖由 longsteg 于 2012-2-27 10:30 发表
看了某些台兄的回复,感觉这些台兄把自己的误解说成是我的,呵呵,不妨再罗唆几句:
1、HCR的帧结构是10ms 15个时隙,一个时隙667us;但IPwireless在05年10月份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主张:在LTE-TDD上使用与LTE-FDD的框架一致的帧结构;这既不是HCR,也不是LCR(TDS)。而我们自始至终一致抱着LCR不放,这就是我们与IPwireless的区别,别人一开始就站在了主流方向上,而我们一直抱有幻想,最终的结局说明什么呢。拜托再再看看我的原文。
2、再说说三个特殊时隙,LTE-TDD与3G TDD其中一个不同点是DwPTS/UpPTS的作用大不相同。在3G里,这两个特殊时隙具有特殊的信号设计,与别的traffic时隙的确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在LTE-TDD里,这两个时隙与普通的正常时隙没有什么区别:也就说DwPTS/UpPTS能干的事情,在正常时隙上也都能做;但反之不成立,即正常时隙能做的,这2个时隙可能做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在LTE-TDD里,DwPTS/UpPTS就是一普通的DL/UL,已经失去了它在3G时代的特殊性。所以这2个时隙塞到LTE里,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3、CMCC的帧结构专利我看过:保护的是TDS下的帧格式,我不相信这个IPR能cover住目前LTE-TDD标准里的帧格式。两个帧结构框架完全不同,如何让人信服?
4、有台兄好像很清楚我们在TDL帧结构上的核心专利,那么烦请这位台

一开始就站在了主流?IPwireless最先的结构可是0.5ms,后来才采用的0.667,和FDD保持一致,在那段时间FDD/TDD
双模被称为eutra双模,说白了根本没有中国什么事。还有件事我也说得非常清楚,TDL是向FDD做出了重大妥协的,
我没有否认这件事,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国坚持第一套方案,即完全继承LCR的结构。等于抛开欧洲单干,但是还有两件事我也说得很清楚1 融合早在03年就开始研究了,当时是CMCC联合大唐和欧洲的沃达丰一起研究的,所以我们看到后来
RAN51会议的那个提案发起者就是这3个。我说了,这不是临时讨价还价来的,而是早有准备的第2套方案。是不是趋同
于FDD我们可以讨论,但原本被边缘的中国这一方,变成了IPwireless,从此以后IPwireless全线转向Wimax(包括韩国的
Wibro和日本的XGP)和热点。彻底和LTE说拜拜。主要原因我也说过了,不适合蜂窝网络,组网成本太高,甚至可以说
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组网。
还有,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在后面说某专利看似完美,实际影响了组网效果,那是某专利在高通手中,中国最后选择短码
造成的好吗?
最后再强调下,TDL向FDD做出了重大妥协,可以理解为人家的调度方式下加入了我们的调度细节并且运行了我们的车辆。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为IPwireless招魂。人家都不玩LTE了胜利个啥?再说了,如果中国被边缘化,怎么把基于互易的MIMO塞进了LTE真正体现出中国特色?要知道LTE最初的MIMO全是基于FDD考虑的上下行反馈的MIMO.

PS:你说的CMCC的那个PCT专利早就无效了吧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8 20:08 编辑 ]
时间:  2012-2-28 22:13
作者: iamnetghost

还忘了说一件事了,IPwireless最初提的哪是TDL.那是WCDMA TDD后续演进,本来WCDMA
TDD就被西门子放弃了,到后来甚至西门子都歇菜了,又来招魂。 招魂再招魂,唉呀妈呀,头疼,我清净会去。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8 22:15 编辑 ]
时间:  2012-2-29 13:35
作者: iamnetghost

原帖由 longsteg 于 2012-2-27 10:30 发表
再说说三个特殊时隙,LTE-TDD与3G TDD其中一个不同点是DwPTS/UpPTS的作用大不相同。在3G里,这两个特殊时隙具有特殊的信号设计,与别的traffic时隙的确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在LTE-TDD里,这两个时隙与普通的正常时隙没有什么区别:也就说DwPTS/UpPTS能干的事情,在正常时隙上也都能做;但反之不成立,即正常时隙能做的,这2个时隙可能做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在LTE-TDD里,DwPTS/UpPTS就是一普通的DL/UL,已经失去了它在3G时代的特殊性。所以这2个时隙塞到LTE里,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这个就比较扯了
1 如我前面所言,信道互易
2 不要把Up、GP、DW影响某些物理层过程,造成比FDD协议多出一部分内容和信号格式理解为正常时隙能做,特殊时隙
可能做不了。智能天线、专用导频、控制信令等都要发生变化,被你一个他能做,另一个不能做来总结未免太唐突了。没有定论的事我不去评价,但我知道现在就总结肯定有问题,如此而已。是啊,你也可以说FDD也可以用智能天线,但目前
实际情况是我没看到。你也可以说LTE不需要智能天线,可在欧洲,美国部署完初期的LTE后,偏偏又有人开始研究了8T8R了(而且FDD和TDD的8T8R还并不一样)我只知道相对来说国内在这两方面因为研究的早,相对来说在这些辅助调节
手段方面强势些,尤其是和你吹捧的 IPWieless相比。
3 如前你的断言,LTE里无特殊时隙更是扯了,谁能做谁不能做和有还是没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更何况谁能做大家目前
都扯不清楚。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9 13:40 编辑 ]
时间:  2012-2-29 14:30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40# 的帖子



呵呵,深夜发帖辛苦了。我的答复大致分5个部分,希望您能有耐心看完,看完后可以在该贴基础上逐一反驳我的说法。谢谢!

第1部分:基本概念
1、        第一点:关于您40楼的回复,感觉您似乎不明白UTRAN与E-UTRAN关系?E-UTRAN字面是UTRAN的演进,其实就是LTE,即LTE与EUTRAN等价。这个我还真有点不敢或不好意义说出口,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最最起码的认识。
2、        第二点:关于您39楼的帧结构理解,似乎还是在混淆中?:FDD分3G和LTE两种情况,3G的FDD(WCDMA)是10ms/15个时隙每个时隙667ms;LTE-FDD是10ms/20个时隙每个时隙0.5ms;HCR-TDD与3G FDD(WCDMA)保持一致;LCR(TDS)是10ms/2个5ms半帧/每半帧7个业务时隙,每业务时隙675ms。
说到这里,应该看出:LTE-FDD的帧结构与3G(无论是WCDMA,还是HCR、LCR)都是不同的。那么在LTE-TDD帧结构的问题上,是继承3G的呢,还是保持与LTE-FDD一致?在这个问题上,IPWireless从05年10月份以来的提案看,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即使用与LTE-FDD一致的帧格式,这也是为什么后面被称为generic frame structure。而我们的叫alternative frame structure。Generic与alternative在字面上的差异您应该清楚的吧?

第2部分:关于TDS:
1、        在35楼,我提到TDS里将DwPTS放在最靠近UL位置上的害处来说明TDS特殊帧结构专利给TDS组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技术上的说明如果您懂点TDS,看明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看您39楼的意思,您似乎还不是很清楚?而且还把话题扯到了短码上,短码有利有弊,其影响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与本贴主题(帧结构)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第3部分:关于TDL的专利布局方面:
1、        您在39楼说道:“最后再强调下,TDL向FDD做出了重大妥协,可以理解为人家的调度方式下加入了我们的调度细节并且运行了我们的车辆。”
说实话,您的这种表述我看了之后没有一点感觉,只能说您是属于意识流,而我只对一些具体的技术描述能看明白,所以还是希望您:如果您知道我们在TDL帧结构方面的专利保护点,就爆点料出来,至于“调度”以及什么“车辆”之类的下次就不要再说了。
2、        对于您在39楼提到的MIMO,呵呵,我可以后面再开个贴专门讨论一下智能天线、MIMO的真正技术渊源(具体时间待定)。在这里呢,与帧结构关系不是很大,就不说了。

第4部分:关于IPWireless
讨论帧结构方面的专利布局,主要是要看技术提案,为什么?因为每一篇提案在提交给3GPP之前专利肯定是做了预埋的,这都是Vendor的通用套路,即:发现或提出涉及标准化的问题―>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提炼保护点并申请专利->向3GPP提交提案。若提案被接受,自己预埋的专利自然就成了别人难以绕过去的雷。
IPWireless过去做什么以后做什么,都不影响它向3GPP提交LTE TDD方面的技术提案,没有规定说你做LTE产品才能提提案吧。话说回来,IPWireless目前在LTE终端、LTE家庭基站(网关)方面也是属于实力派,怎么能说人家不玩LTE呢?

最后一部分:对您的期待
1、        第一个:对您24楼的答复,感觉您似乎很清楚TDL帧结构的专利布局情况?所以我后来也说了,希望您能show一下您在这方面的“料”,但至今没有看到。
2、        第二个:您在29楼/39楼都提到的03年CMCC、CATT以及VDF研究的联合方案,似乎您很清楚这件事情,因此希望您能具体说一下:具体的帧设计格式是什么?与2007年11月提交的26家大联合提案相比,哪些又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预埋专利有哪些?这个方案既然从03年就开始研究了,为什么05年、06年、07年来都一直玩潜伏(这潜伏也太深了点吧)?难道是等到了2007年10月份对方摊牌后,我们才开始抛出了这个杀手锏,然后在11月的济洲岛会议上大获全胜?感觉好像是剧本里的情节哦。真诚希望您能一一解答上述的这些疑惑,让俺见见世面。
时间:  2012-2-29 16:21
作者: iamnetghost

1 EUTRA是后来才被大家理解为LTE的。
2 时隙这个我还真记不清楚了,不是搞这方面的,也不是技术派,抱歉懒得查资料了。0.5还是.625.印象中开始不是.667,也需要插空闲符才能保持一致。
3 不是玩了几年潜伏,而是成果要慢慢才能出,(最开始的融合方案也不是向FDD让步,而是LCR和HCR派合作)07年前主要研究结构上的问题,08年后MIMO智能天线等。我说了,基于互易的MIMO是中国特色,但是之前不妥协,没人会玩,更不会写入CoMP.
4 既然你提到了技术提案和通用套路就更应该知道保护这几个特殊时隙的重要性(保护点),而不是比较好与坏(再说好坏还没定论呢)不做另一套系统处处中炸弹。
5 我们主要谈论的是系统侧,终端你熟悉的话也可以谈,但我不熟,没啥能力插嘴,我只知道至少在09年前,终端和多媒体在4G上的专利主要还是集中在InterDigital,Flarion等中小公司手上,这些公司无所谓FDD还是TDD。更何况Flarion被高通已经收了,InterDigital也是集中于Wimax和Wimax分支WiBro上,这两个似乎都和IPWireless关系不大吧。
6 有牛人说采用高通的专利可以解决你上面说的同步问题,但中国人避开了,也有牛人说终端和功控受限不得不采用短码。我无从判断,权当一听。
7 本身现在的TDS就已经不是当初的LCR了,我不明白你为何讨论"在LTE-TDD帧结构的问题上,是继承3G的呢,还是保持与LTE-FDD一致?"这个空中楼阁式的问题很重要吗?如果是我只能说都不是。

[ 本帖最后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9 16:41 编辑 ]
时间:  2012-2-29 16:49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感谢您对本帖的关注,也谢谢您的质疑。
我一直都认为对于任何事情,质疑的声音最宝贵。
时间:  2012-2-29 20:57
作者: wuther

LZ别太计较。
时间:  2012-2-29 21:48
作者: rayhold

占个位子慢慢看,回复也很有营养
时间:  2012-2-29 23:19
作者: qxue2000

第二点没明白,没有听说过这个观点啊?
你是认为DWPTS不需要?
只要需要DWPTS,就不能用赋形啊。有什么问题吗?
原帖由 longsteg 于 2012-2-28 09:48 发表
呵呵,说2点:
1、LTE里无特殊时隙,理由参见33楼;
2、说说李世鹤的这个专利,这个专利真是害人不浅耶。以前DwPTS是放在DL之前的,为什么?在TDS里,DwPTS有自己特殊的突发结构设计,其作用是导频和同步,因此发射 ...

时间:  2012-2-29 23:22
作者: qxue2000

明白了,你是指DWPTS对上行的干扰是吧,实际上是TDD固有的问题,和DWPTS无关,出事的概率较小。
能够通过偏移 和干扰消除解决,没啥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在设计之前是无法预计到的,谈不上学院派和其他的,放马后炮没啥意义。
原帖由 qxue2000 于 2012-2-29 23:19 发表
第二点没明白,没有听说过这个观点啊?
你是认为DWPTS不需要?
只要需要DWPTS,就不能用赋形啊。有什么问题吗?

[ 本帖最后由 qxue2000 于 2012-2-29 23:24 编辑 ]
时间:  2012-3-1 09:20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48# 的帖子

呵呵,你还是没有看清楚嘛:我应该说的很清楚,DwPTS不是没有,而是最好放在DL之前,理由参见我的原帖。

顺便对这位兄弟说一下:发表意见欢迎,但要看清楚。你看你第一次没看清楚,第二次还是没看清楚,呵呵,别急嘛
时间:  2012-3-1 10:58
作者: jiabin5148

这个东西太深奥了。
时间:  2012-3-1 11:24
作者: Jacob_12     标题: 艾,好好一篇技术贴可惜了

有些人是真正来探讨问题的,所以你说 A 他也说 A
有些人是你说 A ,他说 B ,你让他把相关的专利,提案show出来,细节讲一讲,又不讲,又不show, 继续用意识流话语讲话 。。。。。然后又扯到 C 上去了
都是做技术的之前我做的是 GSM 和 WCDMA/HSPA
不懂TD 和 LTE,但是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真懂的人说的越多发现越是真懂,半懂不懂的人说的越多越暴露出自己不懂的部分

[ 本帖最后由 Jacob_12 于 2012-3-1 11:28 编辑 ]
时间:  2012-3-1 11:48
作者: Jacob_12     标题: 不懂 TD和LTE,楼主可否详细解释

原帖由 longsteg 于 2012-2-29 14:30 发表


在35楼,我提到TDS里将DwPTS放在最靠近UL位置上的害处来说明TDS特殊帧结构专利给TDS组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技术上的说明如果您懂点TDS,看明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看您39楼的意思,您似乎还不是很清楚?而且还把话题扯到了短码上,短码有利有弊,其影响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与本贴主题(帧结构)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因为我不懂 TD , 楼主可否详细解释(楼上也有别的坛友问了类似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盼楼主详细答复

1 TD 的短码和WCDMA 的短码是一回事吗?
2 DwPTS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能否简单给我解释解释
3 您所说的DwPTS 放在最靠近UL的位置上造成的损害,到底是什么呢?
时间:  2012-3-1 16:00
作者: tyran.li

坛子里的牛人真是不少啊!虽然看得云里雾里。很精彩的帖子!
时间:  2012-3-1 16:03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回复 52# 的帖子

呵呵,没有全懂的专家,只是相互切磋相互学习而已,您说的这些问题我的理解如下,供参考:
1、应该有点区别。WCDMA短码/长码应该只是指扰码,长扰码是38400chip=10ms,短扰码是256chip=66.7us;下行只用长码,作用是区分不同的小区;上行长码/短码都可以用(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作用是区分不同的UE。TDS里的短码,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TDS的扰码短(16chip=12.5us,TDS里扰码不分上下行,或者说上下行是一样的);第二个意思是说TDS的扩频码短,最长为16chip,对应最大的扩频因子为16,而WCDMA是上行256下行是512,当然这与载波带宽也有点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扰码短,有利于做多用户检测/联合检测;扩频因子小,意味着扩频增益小,抗干扰的能力就差。
2、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字面是下行导频时隙;其主要作用是让UE完成小区搜索获取并保持下行同步;
3、是基站间的干扰。对于TDD系统,由于存在收发切换,所以A基站在最后一个下行时隙上发射的信号必然会对远方基站在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接受造成干扰,干扰的程度取决与GP的长短,但由于大气波导现象的存在(这种现场简单说就是一个无线电波在某种天气条件下能传播几百公里)所以很难解决。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最后一个下行时隙最好是可以使用功率控制以及波束赋型等智能天线技术,以减小对远方基站的干扰。话说回来,目前TDS帧结构的优点是支持上下行不同的配置比,这个优点是以广播信道固定在TS0以及随后必须是DwPTS为条件的,代价就是组网的性能收到了一定的损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 本帖最后由 longsteg 于 2012-3-1 16:34 编辑 ]
时间:  2012-3-1 23:34
作者: iamnetghost

远距同频干扰。按照官方说法相邻小区联合检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谁也没看到
移动还是采用的3:3同配比。到底是因为联检而不得不采用短码,还是因为避开高通专利
采用短码而不得不启用联检,反正我是说不清楚。
时间:  2012-3-2 11:21
作者: yx4521wdj     标题: 都很厉害

辩论永远比一家之言更精彩!
时间:  2012-3-6 00:08
作者: eaglelsb

原帖由 iamnetghost 于 2012-2-29 16:21 发表
1 EUTRA是后来才被大家理解为LTE的。
2 时隙这个我还真记不清楚了,不是搞这方面的,也不是技术派,抱歉懒得查资料了。0.5还是.625.印象中开始不是.667,也需要插空闲符才能保持一致。
3 不是玩了几年潜伏,而是成果 ...

看到酣畅淋漓,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贴子了,讨论问题,还是多点数据与事实比较好,有理有据,痛快
时间:  2012-5-25 11:04
作者: alonewind

楼主这里描述的比王映民主编的《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中讲的可清晰多了。王书中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模糊与含糊,对于大多数工科男来说想从那段描述中理出个脉络来还真不容易。
时间:  2012-6-19 08:24
作者: lkr

原帖由 alonewind 于 2012-5-25 11:04 发表
楼主这里描述的比王映民主编的《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中讲的可清晰多了。王书中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模糊与含糊,对于大多数工科男来说想从那段描述中理出个脉络来还真不容易。

那些都是抄袭再抄袭的结果,写的人也不太懂。
时间:  2012-6-19 08:43
作者: dtmyjt

领教了, 哈哈
时间:  2012-6-19 10:21
作者: mchorse

非常感谢两位的辩论。让我们对着深奥的协议来由有了一点了解。
时间:  2012-6-20 16:47
作者: MM_Yu

好贴
时间:  2012-6-24 20:44
作者: afterrain001

多年不关注细节,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如此无知……

留个记号,慢慢消化。
时间:  2013-1-6 16:19
作者: matrowang

嗯,原来是这样子啊。

时间:  2013-10-21 16:05
作者: jadson

这位高人,我问个问题,IPWIERLESS等最终讲他们的td的帧结构方案写入了标准,这又得到什么好处?我想知道谁确定的帧结构这个利益关系到什么?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