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WCDMA系统现在用哪种信道估计方法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5-3 21:10
作者: 火山假扇     标题: WCDMA系统现在用哪种信道估计方法

RT,WCDMA系统现在用哪种信道估计方法呀 怎么资料上面都没有说。。。谢谢
时间:  2012-5-3 21:49
作者: post927

你看的什么资料?
时间:  2012-5-3 22:15
作者: post927

只使用导频进行信道估计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单时隙平均法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对DPCCH每个时隙中的导频比特进行估计,通过求平均值得到该时隙的导频估计值。由于PILOT域的导频比特比较少,所以无法有效虑除各种干扰,因此信道估计不是很准。

2、最大似然估计法
用Viterbi译码算法进行解码,修正其中的错误信道估计值,进而达到精确信道估计的目的。该技术由于存在数据反馈和延迟操作,因而需要改变接收机的结构,并且增加了计算量,在实际中难以实现。

3、采用自适应滤波方法
Wiener滤波法是理论上最优的方法,但需要预知接收信号的二阶统计量。而移动通信中信号的随机性非常大,无法预知信道的自相关函数,所以难以实现。 Kalman滤波法是一种跟踪预测信道估计算法,需要数据反馈,因而需要改变接收机结构,并且一旦出现错误,错误的估计将持续到下一个导频符号,因而效果并不理想。

4、数学插值法利用各个时隙的导频比特估计值,通过插值得到非导频比特的估计值。该方法分为线性插值和非线性插值两种。线性插值在信道变化平缓时效果较好,但不能有效地适用于高速信道;而非线性插值(如二阶高斯插值)所利用的信道参数样本数较多,实现比较复杂。所以插值法不能有效地应用于高速信道。例如高斯插值法(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当移动台处于高速情况时,难以得到精确的信道估计。

5、多时隙加权平均法(WMSA,Weight Multi-Slot Averaging)

采用WMSA算法该算法对多个时隙的导频值采用对称加权的方法,给出导频符号间的信道估计值。
其估计过程如下:
1)利用单时隙平均的信道估计方法得到各个时隙的信道估计值;
2)将多个时隙的估计值加权组合,得到当前时隙的信道估计值。由于多个时隙间进行加权平均,有效地滤除噪声的影响。这种算法比较容易实现。但当终端移动速度比较高的时候,信道估计的精度就难以保证。

6、多时隙线性/非线性插值算法
通过对时隙间的导频估计值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插值,从而提高信道估计的精度。其估计过程如下:先通过多时隙加权平均(WMSA)得到各时隙的信道估计值,然后利用当前时隙和下个时隙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线性内插,得到当前时隙各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因为采用线性插值得到了时隙内各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因此在信道恶化时,该方法的性能比多时隙加权平均方法有所提高。但当移动台达到较高速度时,传统先行插值算法的信道估计性能会有降低,而非线性插值算法的运算复杂度要比线性插值方法高很多。
时间:  2012-5-6 21:43
作者: alonewind

ls总结得不错。
要是再来点具体的做法,公式就更好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