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关于通信电源使用-48V的缘由和优点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5-4 16:08
作者: mfpk     标题: 关于通信电源使用-48V的缘由和优点

关于通信电源使用-48V的缘由和优点。 求答。
时间:  2012-5-4 16:24
作者: tanliang_sj

通俗的说,就是以前用-48V是因为技术必须的,现在用是因为习惯了。


这是别人的回答 1,中央电池的一极必须接地,原因是保证交换机上任何一点对地的电压值都不会超过中央电池的总电压值,当高压接触交换机时可以迅速入地以确保人员安全,另外,各局之间可以通过大地作为共同端线以实现单线通信。


2,中央电池总是以正极接地,原因是可以保证交换机中的各元件的导线电位低于地电位,可以保证导线受到电蚀而损坏,因为导线外的绝缘材料中含有杂质,受到空气中潮气影响会形成酸根等负离子,若中央电池负极接地,则导线电位高于地电位,容易使导线因电化学作用而被腐蚀,具体的原理高中化学讲的狠明白。所以直到现在,不仅是交换机,所有的局用设备都是以电源的正极接地,而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电压值也是-48伏或者-53伏。


至于为什么标称-48V而实际使用-53V,这是因为电池组的电压的确是-48V,这一点在交换机的供电设备发生问题而使用电池时可以看到,因为单个局用大容量电池的电压就是2V,每组由24个电池串连,所以长期以来,交换机供电电压就习惯性的用48V,其实交换机内部的工作电源多数为-5V,-12V等,而对用户的振铃电压有可能高达100V,日常线路电压也有60V到80V,ISDN线电压更高达96V,所以选择-48V这个电位正好上得去下得来,而且不会在电路上形成很大得电流;考虑到一方面日常供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浮充,供电电压要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交换机工作的压降问题,所以电源设备的输出一般为53.52V。
时间:  2012-5-4 18:41
作者: Miro

:) 楼上的1、2、3有些牵强,其实通信机房电源目前标准选用-48V是源于从早期的-24V演变而来,最基本的原因是由于电子材料如整流、滤波、逆变等元器件的耐压等级有了较大提升后,在同等功率容量的前提下,提升电压就意味着减少电流,小电流就意味着降低功耗节能,提高了系统效率。。。
时间:  2012-5-11 17:16
作者: windowsphone

power=voltage*current
时间:  2012-6-4 09:00
作者: yin_long

主要是抗干扰,采用-48V电源,将蓄电池正极接地,可以更有效地滤除干扰信号。
时间:  2012-7-3 23:37
作者: li48482126

目前通信电源电压等级主要分为直流-48V(+24V)、交流220/380V,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前景不错的直流380V出现。
2G的宏站一般都用-48V,这个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使用最早的通讯网是电话网,话机是由电讯局供电的,选48V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用户到端局的距离(36V是安全电压,超过太多不安全)。后来为了兼容早期设备、降低成本考虑,局端通讯设备还是用-48V电源。采用负电源系统,正极接地只是约定俗成。原来有个说法是空气中有大量的负电荷,根据电化学知识,正极接地可以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从而保护电信设备的外壳不被锈蚀。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很对。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是会导致设备生锈,但是因为它们在设备上是以微观形式存在的,几乎没有影响。例如非通讯系统的网络都是负极接地(例如您正在使用的计算机),但是并没有生锈。并且-48V内部都通过DC/DC隔离,DC/DC输出的就是负极接地,也没有看到单板腐蚀生锈。所以不论哪个极接地,都是一样的。

3G设备的宏站仍以-48V为主,但3G的业务多半发生在室内,且运营商为了减少建站成本,室内AP-POE和室外RRU+BBU的覆盖方式将成为3G布点的主要方式。-48V电源供电存在的时间或许值得考虑。
另外,随着数据业务的大量增长,大型IDC机房会成迫切需求,而IDC机房的供电安全和成本控制也是大家探讨的一个方向和重点,高压直流供电的规模推广使用将会慢慢展开。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