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数据维护网络通信基础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6-12 22:54
作者:
yoga23
标题:
数据维护网络通信基础
目 录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 - 4 -
1.1 通信的概念 - 4 -
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4 -
1.3 数据通信系统 - 5 -
1.3.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 5 -
1.3.2 数据终端设备(DTE) - 6 -
1.3.3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 6 -
1.3.4 数据电路和数据链路 - 7 -
1.3.5 传输信道 - 7 -
1.4 数据的传输 - 7 -
1.5 数据编码 - 8 -
1.6 异步和同步传输 - 13 -
1.7 多路复用技术 - 14 -
1.7.1频分多路复用FDM - 14 -
1.7.2时分多路复用TDM - 15 -
1.8 数据交换技术 - 16 -
1.9 传输媒体 - 17 -
1.9.1 无线通信介质 - 17 -
1.9.2 有线通信介质 - 17 -
1.9.3 光纤 - 17 -
1.10 数据通信系统接口 - 18 -
1.11 带宽、速率 - 18 -
1.12 语音、数据、多媒体通信 - 19 -
第二章 IP网络基础知识 - 21 -
2.1 IP网络概述 - 21 -
2.1.1什么是网络 - 21 -
2.1.2 LAN和WLAN - 24 -
2.2 OSI模型 - 30 -
2.2.1物理层 - 35 -
2.2.2数据链路层 - 37 -
2.2.3网络层 - 40 -
2.2.4传输层 - 45 -
2.2.5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48 -
2.3 TCP/IP协议 - 49 -
2.3.1 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 50 -
2.3.2 TCP/IP协议数据封装过程 - 50 -
2.3.3 TCP/IP参考模型各层协议描述 - 51 -
2.3.3.1 TCP/IP应用层 - 52 -
2.3.3.2 TCP/IP传输层 - 55 -
2.3.3.3 TCP/IP网际层 - 59 -
2.4 IP地址 - 65 -
2.4.1 IP地址基本概念 - 65 -
2.4.2 地址分类 - 66 -
2.4.3 地址信息 - 67 -
2.4.4 特殊IP地址 - 69 -
2.5 以太网基本知识 - 70 -
2.5.1 以太网技术发展史 - 70 -
2.5.1.1 以太网的起源 - 70 -
2.5.1.2 以太网的发展 - 71 -
2.5.2 以太网协议:CSMA/CD - 72 -
2.5.2.1以太网帧结构 - 73 -
2.5.2.2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 - 74 -
2.5.3 VLAN技术 - 75 -
2.5.3.1 VLAN概念 - 75 -
2.5.3.2 VLAN类型 - 76 -
2.5.3.3 VLAN标签 - 76 -
2.5.3.4 VLAN标签技术 - 77 -
2.5.4 QINQ 技术 - 78 -
2.5.4.1 QINQ概述 - 78 -
2.5.4.2 QINQ原理 - 78 -
2.5.4.3 QINQ报文格式 - 79 -
2.5.4.4 QinQ封装 - 80 -
2.6 路由基本知识 - 81 -
2.6.1 路由器的工作模型 - 81 -
2.6.2 路由器的用途 - 82 -
2.6.3 路由协议基础 - 84 -
2.6.3.1 路由器如何获得构建路由表 - 84 -
2.6.3.2 静态路由的概念 - 84 -
2.6.3.3 默认路由的概念 - 85 -
2.6.4 动态路由协议 - 85 -
2.6.4.1 动态路由协议的概念 - 85 -
2.6.4.2 动态路由的特点 - 85 -
2.6.4.3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 86 -
2.6.5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原理 - 87 -
2.6.6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88 -
2.6.6.1 OSPF协议 - 88 -
2.6.6.2 IS-IS协议 - 92 -
2.6.7 自治域系统之间路由协议简介(BGP) - 95 -
2.6.7.1 BGP协议基本概念 - 96 -
2.6.7.2 自治系统AS - 96 -
2.6.7.3 BGP邻居关系的建立 - 97 -
2.6.7.4 BGP的路由更新与传递 - 98 -
2.6.7.5 BGP路由通告原则 - 100 -
2.6.7.6 BGP路由属性 - 100 -
2.6.7.7 BGP邻居关系的建立-基本配置 - 103 -
2.6.7.8 何时使用BGP - 104 -
2.7 VPN技术 - 104 -
2.7.1 VPN简介 - 104 -
2.7.2 MPLS VPN - 105 -
2.7.3 L2TP VPN(VPDN)介绍 - 106 -
2.7.4 两种VPN业务的比较 - 107 -
2.8 NAT技术 - 108 -
2.8.1 NAT技术的定义 - 108 -
2.8.2 NAT技术基本原理和类型 - 108 -
2.8.3 NAT技术的应用 - 109 -
第三章 传输网介绍 - 110 -
3.1 概述 - 110 -
3.1.1 传输网络的组成 - 110 -
3.1.2 接入网的概念和技术 - 114 -
3.2 SDH和MSTP同步数字传输技术 - 115 -
3.2.1 SDH概述 - 115 -
3.2.2 SDH网络常见网元 - 120 -
3.3 DWDM、OTN技术 - 125 -
3.3.1 波分复用技术 - 125 -
3.3.2 OTN光传送网 - 128 -
3.3.3 传输组网 - 132 -
3.3.4 传输网生存性 - 133 -
3.4 PTN分组传送技术 - 137 -
3.4.1 PTN技术的由来 - 137 -
3.4.2 T-MPLS原理与技术 - 138 -
3.4.3 PBB-TE介绍 - 142 -
3.4.4 分组传送网技术的演进 - 143 -
3.5 PON光接入技术 - 144 -
3.5.1 接入网技术发展 - 144 -
3.5.2 PON概述 - 146 -
3.5.3 GPON信号 - 148 -
3.5.4 GPON关键技术 - 154 -
时间:
2012-6-13 16:15
作者:
wo闷
谢谢
时间:
2012-12-28 18:56
作者:
断了的弦啊
新人来学习咯!
时间:
2012-12-31 02:10
作者:
小小初行者
谢谢分享
时间:
2013-1-5 18:09
作者:
pilang1986
谢谢分享
时间:
2013-3-3 09:30
作者:
huangruirui03
谢谢分享
时间:
2013-3-3 21:34
作者:
chen@jing
初学者,谢谢分享!
时间:
2015-1-14 13:22
作者:
wind2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5-5-11 16:13
作者:
topfon
谢谢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