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研讨:OLT设备的演进与宽带接入网架构未来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10-24 14:35
作者: stk     标题: [原创]研讨:OLT设备的演进与宽带接入网架构未来

10G PON技术已经开始了试商用,在下一代PON技术路线上,FSAN组织已经选择了TWDM PON作为NG-PON的技术方案,WDM-PON也在前几年已有厂商推出了样机。预计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颁布实施、各地政府与产业界的联合推动,2~3年内终端的接入带宽将在现有水平上普遍得到提高,这势必进一步推快光纤接入网络的商业部署。

在接入带宽和节点容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有这么一个问题在很多人头脑中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就是未来3~5年,OLT节点设备的形态将会如何变化,同时,宽带接入网的架构将如何变化?
我的理解,一种可能是,随着OLT容量的增大(若干T比特级别)、上联链路速率的提高(10G甚至40G)、覆盖范围的扩大(1:128/256分路比),OLT在网络中的位置将逐渐往核心走,可能出现与BRAS/SR肩并肩布置的情况,那么如同P-OTN的出现一样,可能在某些应用场景下OLT将与BRAS/SR融合,出现新型的OLT设备形态,同时,宽带接入网将与宽带城域网进行融合,网络架构进一步扁平化,OLT局点数量得到减少。
另一种可能是,随着OLT上联链路速率的提升,从节约光缆资源和线路保护角度出发,OLT将从以光纤直连到BRAS/SR的方式转变为经由城域OTN设备负责传送到BRAS/SR,那么这种情况下,OLT在网络中的位置将会有继续下沉的趋势,同时BRAS/SR将朝着集群化发展。

两种可能都有各自的问题,在第一种情况下,如果业务提供模型以FTTH为主的话,接入大量的FTTH终端需要很大的OLT容量,问题是OLT是否真的能有这么大的容量?其次是,如果与城域网融合的话,ODN网络的故障如何快速查找解决?再次,就是从网络备份容灾角度看,如此大的容量,设备一旦故障,上不了网的影响面就很大,运维部门能否接受这么大的风险?
在第二种情况下,一是OLT局点数量可能上升很快,这对局房建设提出了要求,运维工作量也会上升,二是网络流量出现迂回的可能性增大,这个可类比为WLAN的AC。

无论哪种方式,目前还没看到一个我认为很有说服力的解答,这里引出这个问题,希望网友们也谈谈自己的理解,特别希望高手们出来各抒己见。


时间:  2012-10-24 14:43
作者: mobilemc

由于各区域资源需求不平衡个人感觉向上汇聚的可能性比较大
时间:  2012-10-24 17:14
作者: lsaa

ODN网络故障定位是个问题。
另外,貌似有几个厂家开始宣传OTN/PTN里直接出PON板,也许OLT就要成为历史名词了。
时间:  2012-10-25 08:20
作者: tanzhizhe

感觉下沉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向上的花将需要海量的光纤和管道资源
时间:  2012-10-25 10:45
作者: liu2wang3

个人认为,OLT的设备不会有太大变化,诚如楼主所言,容量太大,风险太集中,容量小,设备太多也不合适,就目前的容量看3000-5000甚至到7000的容量就可以啦,同时考虑光缆的问题,当前主干光缆程式多为288芯,做环保护的话,使用144芯,按1:64~1:32的分光比,大约一个光缆环用户在4000~9000之间,对应一台到两台OLT,从光缆到设备,风险基本能够控制和承受。但OLT上联确实需要考虑,带宽越来越高,资费高了,用户对安全就会有要求,另外,视频等高等级业务的逐步加载,也对OLT上联提出了新要求。按现在的模式多为光纤直驱以GE接口为主,简单一算就知道以后OLT上联会占据很多芯光缆了,再有,业务级别高了,需要保护,双上联光缆芯数又要翻倍,所以,个人认为,OLT上联的最终解决方案应该是用传输技术如OTN解决,省光缆,还提高保护。

总之,我认为,OLT的设备形态和部署位置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可能发生在单PON口速率和上联方式方面。
时间:  2012-10-25 11:08
作者: tangfu040410

支持楼上!!!
时间:  2012-10-25 14:24
作者: dbl

技术方案和手段还是有的,但有钱投入吗?有必要投入吗?
时间:  2012-10-28 19:29
作者: 02home

支持5楼的说法,个人认为除了高带宽、高分光比模式,其实对装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带宽有何应用也是值得考虑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