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肯恩•格林伍德
《Replay倒带人生》
评语:via V. Life is intoxicatingly charming due to its limited possibilities. Infinity is just meaningless. Reincarnation is so frustrating...
《一路两个人》盖尔·考德威尔
via Valdanito: "生命里每个值得留存的故事都有一条精神线。你可以说这是希望,或是明天,或是叙述中的'然后'。可是如果没有它——没有来自于未知,来自于我们不可控力量的鲜明而又不和谐的事实——意识和与其相关的一切便会向内塌陷爆裂。宇宙坚持凡是固定的,也是有限的。"
——————完善自我——————
《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Dale Carnegie
一些可实践的改变认知的方法
《Sleight of Mouth》 Robert Dilts
NLP的书,前面部分不错,后面部分有点过于理论
最近我更倾向于阅读培养思维的,列出如下书单:《Mind Hacks》、《你的灯亮着吗?》、《决策与判断》、《别做正常的傻瓜》、《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Ask the Right Questions》因为思维方面的东西是跨学科的,任何时候都用得上。并且,反之如果思维没有培养好的话,学习东西也容易走错方向或者事倍功半。当然,话说回来,光看思维方面的书,不去选择一门或几门领域知识,也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这里所谓“更倾向于”是指时间分配方面的。
时间分配方面。一般是在学习知识性的东西的过程中抽时间阅读思维方面的书,边学边思,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锻炼思考的能力。此外,思维方面的书,我认为是读得越细越好,读的过程中思考得越深入越好,切不可观其大略只求理解。理解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像XX一样思考",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同时也需要站到他人位置上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即"穿上别人的鞋"),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将他人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
方法方面。(我现在认为,)知识性的东西,在学习方法上最重要的应该是注意两点:1) 观其本质。2) 观其大略。此外,只有当急着要用的时候,才需要去注意技术细节。值得补充的是,我的意思并不是什么细节也不看。有些细节是重要的,80%最重要的细节往往能在20%时间内掌握。剩下的用到的时候查查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