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谁是拯救联通C网的英雄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5-25 10:21
作者: levihong     标题: 谁是拯救联通C网的英雄

日前,备受联通看好的双模卡业务终于从外地杀回了北京,这场“外围包围中心”战役的收口,标志着双模卡业务正式登场,也预示着,中国联通的希望,已是命悬此役的一线。而战争中的英雄,就是双模卡。

  所谓双模卡,即手机用户通过这种智能卡,实现一个电话号码下自由在CDMA/GSM网间切换,借助这一业务,现有130/131用户可以在保留原手机号码的同时,非常方便地使用基于CDMA1X网络的无线数据业务,比如各种游戏、网上新闻、定位之星等。

  此举是联通继“世界风”之后推出的又一旨在打通GSM、CDMA双网的重大行动,惟一的目的就是挽救濒临“弃妇”命运的CDMA。

  然而,中国联通为了C网的脱贫,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策略与战略轮番上阵,每一次都是信誓旦旦,可每一次也都是失望收场。双模卡真的能将中国联通拖出CDMA旋涡吗?它真的能担当英雄的角色吗?

  如今,我们回顾过去,除了秉记教训外,也是检验新策略的必由之路。

  C网三策略让联通三度失望

  为了实现与中移动的差异化竞争,在长城CDMA网络的基础上,联通从1999年中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完整的商用CDMA网络。CDMA网络承载了联通太多的希望,但是,三度策略后,C网却让联通三度失望。

  失望之一:高端战略,彻底失败。

  2002年1月8日,CDMA网络正式对外放号,联通异想天开地将其定位“高端、精品网络”,瞄准高端客户,此举违背了网络经济原理,自然遭到了失败。

  当时,手机款式很少,价格高昂,造成用户增长速度极其缓慢,半年之后,尚未完成100万用户的目标。吸引不到用户对于后续投资产生了沉重压力,联通难以获得资金进一步完善网络,网络的不完善又导致用户获得更加困难,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直至决策者领悟到网络经济的内涵,通过分批采购数百万台CDMA手机,以套餐的形式赠予用户,才走上了破冰之旅。完成第一个100万CDMA用户的任务,中国联通用了半年多时间,在实行新策略之后,不到1个月就完成了第2个100万用户,到年底突破了700万用户大关。

  失望之二:低端定位,又引来两网互搏,耗钱耗力。

  “阳春白雪”的高端抛弃了C网,联通又回到了当初自身的定位起点,低端用户中来。看着用户的日益增加,联通以为自己找到了翻身的机会。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摆在它的眼前——两网互搏,看似风光无限,实际却痛苦不堪。

  每一个移动通信网络都是一部烧钱的机器,何况联通拥有GSM、CDMA两个网络,两个定位相同的网络!

  钱烧出去了,却没能看到相应的回报。无论是GSM还是CDMA都遵循网络经济规律,只有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才能迎来美妙的收获时光。但用户从何而来?第一,新增用户;第二,中移动的现有用户;第三个来源就是自己的GSM/CDMA用户。

  只是新增用户总是有限的,随着低端用户手机市场越来越接近饱和状态,成长空间越来越小;吸引中国移动的现有用户也非易事,中移动底子厚,根本不惧联通这个小弟弟;至于第三个来源,手心手背都是肉,联通怎么能忍心看着自己的GSM与CDMA相互抢客?这些归根结底都源于GSM、CDMA两张网络,双网并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失望之三:差异竞争却只赢来亏损。

  联通试图做第一个吃螃蟹者,螃蟹是吃到了,只是弄得满嘴腥。为了改变现状,联通再次改变战略,推行两网的差异竞争,目的就是把CDMA网打造成一个娱乐与通信结合的“联通的动感地带”。

  然而,抄袭的业务、稀少的用户加上毫无个性可言的服务内容,联通C网输了个彻彻底底。更致命的是,它将可怜的G网利润,也吞噬了。

  按照目前8,427万户的GSM用户规模,联通尽管依然不能与中移动相抗衡,但是,在全球范围来说,赢利能力应该还是可观的,令人头痛的是,另一个拥有2,781万户用户的CDMA网络远没有到达规模经济的阶段,后期的网络完善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投资,即将开始的3G投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无形中增加了一个重重的包袱。

  “融合”,定位问题再次危及联通

  世界性的难题无法彻底解决,联通的日子就不会好过。联通对此心知肚明,也为此付出良多。

  2004年8月5日,在高通的大力支持下,联通联合三星、LG、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风”业务,通过双模手机,首次打通了GSM、CDMA两张网络融合的战役。

  “世界风”成功地解决了用户在GSM网和CDMA网之间自由切换、号码保留等难题。双模手机拥有双卡插槽,可以同时放入两张手机卡,从而享受联通GSM、CDMA甚至中国移动GSM网的服务。

  此项业务具有三大功能优势:第一,它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畅行全球”的国际漫游;第二,它通过G、C两网叠加,实现网间自由切换,解决了单一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第三,它能够为G网用户提供CDMA 1X高速数据服务。

  可以说,“世界风”的推出,就是融合的尝试,它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终的双网彻底自由切换,减少内部竞争与消耗。但是,“世界风”的出发点本身虽然值得肯定,可实施思路却发生了严重偏差。

  由于念念不忘往高端发展,联通再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世界风”像最早推广CDMA网络时一样被定义为高端服务,价位、资费乃至少得可怜的增值服务费用,都被强行拉上了高端。客户群体是高端商务用户,双模手机即便到了现在售价依然高达4000元以上。

  高端是做到了,但曲高和寡的结果却是——至今,双模手机还只限于发布时的3款,至于用户数量,联通自己都说不出口。

  新“融合”,能否挽救联通

  摸索了半天,联通终于又不得不回归初期思路:开启大众用户市场,双模业务走向普通百姓生活,只要是能赚钱的,不管高端还是低端,一网打尽。

  双模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的产物。

  平易近人的资费标准,适用现有GSM/CDMA手机的双模卡,使普通用户第一次轻易地同时使用两张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新推出的双模卡确实有希望撬动庞大的大众用户市场,从而激活两张网尤其是CDMA网络,这是联通近来少有的一个福音了。

  但是,双模卡毕竟只是双模卡而已,如果寄希望通过一个双模卡就可以拯救联通,注定只能是一场空想。

  为了拯救自己,联通必须走得更远。

  更好的方式就是借推行双模卡之机,不但把中移动的客户转化成自己的客户,同时也要把自己的GSM用户平移到CDMA网络上,在不知不觉间消除用户对于GSM网络的依赖后,择机把现有的GSM网络卖给对移动通信虎视眈眈的中国网通或中国电信等,以便将来专心致志地集中10个指头的力量打造CDMA,而非现在的双网并行,不得不左顾右盼,分身无术,哪张网也做不好。

  当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联通必须对现行的双模卡推广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造,如目前一张双模卡本身就售价百元左右,这显然会把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排斥在外,如果稍作变通,现有的GSM用户(联通/移动皆可)均可以一张GSM卡换取一张双模卡,无疑会降低门槛,从而在吸引竞争对手客户的同时,也把自己现有的GSM用户转移到CDMA网上,迅速做大CDMA的规模,推动单网时代的早日到来。

  必然的,联通想要脱离目前的困境,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反观以往的经历与眼下的遭遇,我们不难发现,联通最最需要改变的,还是自身的意识——如何消除两网概念带来的隔阂,如何改观旧有的高端情结,如何摒弃对中移动的攀比心理……只有如此,才能去除毛躁,真正认识联通“打破垄断,低价位进入市场、抢占市场”的平民角色,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其实,双模卡并不能承担英雄的角色,真正的英雄还是联通自己。而那个卡片,只是英雄的道具而已。

时间:  2005-5-25 11:42
作者: kaiak

双模卡也无济于事的,作者不知道弄清楚双模卡没有。免费换张双模卡那还是用的GSM的网络,要想用上两张网或者是想用CDMA的网络,都必须要换手机。换手机的成本远远超过一张卡。
时间:  2005-5-25 11:47
作者: 赵子龙

不行了,是联通的机制有问题,老百姓一说到联通就是坏影响,该撤了。
时间:  2005-5-25 12:28
作者: 体味

不错的分析
时间:  2005-5-25 12:29
作者: junglezou

好文章,分析得很不错。
时间:  2005-5-25 12:43
作者: 古惑牛牛

不错,虽然联通在百姓心目中形象不是很好,饭一口一口的吃,做好每一件事,相信老百姓也不会拒绝一个确实能给他们带来实惠的运营商,希望联通的高层不要忘记了一条重要的市场规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时间:  2005-5-25 15:22
作者: glccwyz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支持!
时间:  2005-5-25 15:30
作者: levihong

以下是引用glccwyz在2005-5-25 15:22:00的发言: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支持!

这篇文章是转贴的!
时间:  2005-5-25 15:51
作者: steel_008

以下是引用levihong在2005-5-25 15:30:00的发言:
这篇文章是转贴的!
好文章!你还不贪功.........
时间:  2005-5-25 16:13
作者: Rich6699

改革才有出路!否则差距越拉越大!
时间:  2005-5-25 16:47
作者: cities

联通真的很惨,吃了政策的亏啊,同情联通……
不过我用的移动的网,呵呵
时间:  2005-5-25 16:48
作者: cities

c114发帖随机事件

你在C114上闲逛,不小心被C114币绊倒,拣到 50 C114币!
提供人:往事不用再提

看吧,支持移动的好处,哈哈哈
开个玩笑了,联通是该改革了~~~~~~~~~
时间:  2005-5-25 17:02
作者: ilovewangxin

彩票中心才有可能救
时间:  2005-5-25 17:20
作者: hqq2005

顶一下
时间:  2005-5-25 17:23
作者: zhuo_jp

联通想要脱离目前的困境,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时间:  2005-5-25 17:47
作者: dreamerbug

在几个运营商里面,联通拥有政策的最大支持,有最好的技术,是红筹股,但却弄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感觉真是可惜啊,上面靠不上移动的全球通,下面也弄过电信网通的小灵通,前后夹击,在中移动用户超过2亿,小灵通用户超过7000万的今天,不知道联通怎么办
看来,分拆是唯一出路了
时间:  2005-5-25 18:00
作者: TELMM

分析还要行动啊
时间:  2005-5-25 22:13
作者: 体味

需要政策
时间:  2005-5-26 09:08
作者: 无名

楼上说得不错,国家政策倾向很关键
时间:  2005-5-26 09:12
作者: ilikemaths

英雄应该是常小兵
时间:  2005-5-26 09:51
作者: ansir

好文!!
时间:  2005-6-1 11:31
作者: ruckyno1

政策

时间:  2005-6-1 11:33
作者: ruckyno1

联通靠政策扶持的痕迹太严重了,造成内部机能退化,我去过许多联通局和移动局,感觉移动的员工还是总体比联通要好多了。
时间:  2005-6-1 15:04
作者: anjella

怎么说呢?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要不怎么叫理想呢
就是离你想的还有很远
时间:  2005-6-1 20:44
作者: superman

很多时候联通也是没有办法,
时间:  2005-6-1 20:59
作者: 123edc

联通的定位不明确,如果将C网的钱投入G网,则覆盖就不错了了。现在两边都不好
时间:  2005-6-2 17:22
作者: hxqgyy

最主要还是有政治因素掺在里面,要不当初也不会急着上C网
时间:  2005-6-2 20:28
作者: johnney11

联通的问题,是错在前面,一切仅仅在于纠错,谈不上多大的成功.
政治问题,体制问题搅成的一锅粥,烫的很.我觉得分拆是必然的走向,但是一个好方向.
时间:  2005-6-2 20:52
作者: yuanchao

的确,定位的矛盾是联通的一大问题,所以上3G卖掉一个网也是好事
时间:  2005-6-3 09:55
作者: inamorato

连通可以将c网卖给电信或网通,即可以大赚一笔,又可以摆脱负担
时间:  2005-6-6 16:10
作者: bestfly

现在同情联通,过些时间再来同情网通,最后同情铁通.
谁来收尸
时间:  2005-6-6 16:54
作者: blue_zeal

人民!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哈!

双模手机、双模卡在技术上确实是创新的,这一点无可非议。
时间:  2005-6-7 11:08
作者: A飞来飞去A

唉,一言难尽啊。
时间:  2005-6-8 13:03
作者: seksky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但是大家要清楚一点:
政治国家和经济国家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廉通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你们公司被当作政治的牺牲品,还能这样就算不错了!
时间:  2005-6-8 14:25
作者: patton

市场决定了一切!!!
时间:  2005-6-8 14:25
作者: patton

       
c114发帖随机事件

你激光治疗近视眼获得成功,花了 360 c114币!

靠,我的眼睛N年前就作了,可是P用没有!!
时间:  2005-6-8 14:26
作者: patton

c114发帖随机事件

“面包会有的!”你终于得到一份理想工作,奖励 15 c114币!
时间:  2005-6-8 18:44
作者: wzx22055

联通可以卖掉C网,一来甩掉包袱,二来换取完善G网的宝贵资金。只要G网的网络质量与移动的G网不相上下,联通利用的资费优势就可以将对资费较敏感的一部分移动G网的高端用户转到联通的G网中(用户只需更换号码,无需换机)。C网的网络覆盖和漫游范围恐怕永远无法追上移动的G网,如果等3G有业务需求也许C网设备都烂了!C网的终端品种少,价格高,用户很难主动购买,靠运营商补贴再多钱都会贴进去!

如果谁能做好以上的工作,谁就是拯救联通的英雄!
时间:  2005-6-8 20:05
作者: xiaomaoniu

联通内部都在为不被拆分努力着,最近提高的很快。
在生死关头,潜力正在慢慢激发出来
时间:  2005-6-8 20:08
作者: xiaomaoniu

相信再过1年联通如果不拆将会给世人一个惊奇的答案
时间:  2005-6-24 14:44
作者: hudunsheng666

好文章!
时间:  2005-6-24 15:58
作者: hoolee



C的关键在于手机价值链打造和终端大众化,失败也在于此……
时间:  2005-6-24 20:28
作者: 乐诗氏

原来是这样呀!明白了
时间:  2005-6-25 10:59
作者: 123edc

前途黯淡!
时间:  2005-7-2 21:47
作者: qingsong319

当时联通推出C网的时候我就有怀疑,当时我正在做联通的设备维护,对网络质量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只是某一个地区)。给我的感觉是C网运行当时很不稳定,应该是设备问题吧,但设备是营运商的后盾啊。当时C网升级过于频繁,有很多设备还没有怎么被用上就换成了新的设备,浪费啊。但我想造成联通运行艰难的真正原因是不能专攻其一。可以想一下,资金只有那么多,同时用在那么多业务上肯定是什么都搞不好。联通当时的业务有多少?传呼、GSM,CDMA,数据业务,固定电话。太多的,不能专其一怎么能行。
时间:  2005-7-3 14:00
作者: yehua

先顶
时间:  2005-7-5 12:10
作者: reaload

引用一句马哲的话:内因起主导作用。

外部环境的一切不理想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

联通搞成这个样子,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其自己内部机制、自己策略上的失败,是官僚主义的失败,是家长作风的失败,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失败。
时间:  2005-7-5 12:11
作者: reaload

引用一句马哲的话:内因起主导作用。

外部环境的一切不理想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

联通搞成这个样子,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其自己内部机制、自己策略上的失败,是官僚主义的失败,是家长作风的失败,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失败。
时间:  2005-7-5 13:33
作者: hanshenglong

都是政策惹得祸
时间:  2005-9-12 13:58
作者: 行者无疆

可以
时间:  2005-9-12 14:11
作者: 西西晨

要救还是先自救
时间:  2005-9-13 08:49
作者: nxwzlsh

联通如果脚踏实地的发展,现在不是这个样子.不要好高务远.
时间:  2005-9-13 09:08
作者: xhjpan

以下是引用123edc在2005-6-1 20:59:00的发言:
联通的定位不明确,如果将C网的钱投入G网,则覆盖就不错了了。现在两边都不好

联通在GSM的频点带宽仅是移动的三分之一,就是和移动一样的覆盖也解决不了干扰问题
时间:  2005-9-23 12:47
作者: handset

谁是拯救联通C网的英雄:王建宙 !!!

呵呵,说个笑话。
时间:  2005-9-23 16:30
作者: wakinman

以下是引用inamorato在2005-6-3 9:55:00的发言:
连通可以将c网卖给电信或网通,即可以大赚一笔,又可以摆脱负担




那以后呢,干脆把卖的钱分了,一拍两散!
时间:  2005-9-23 17:13
作者: simon633

有道理,不错!
时间:  2005-10-23 17:45
作者: 无线通信     标题: [灌水]我们应该支持中国联通

   分析的很典点,对中国联通很了解。
但是大家别忘了中国联通对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手机用户这么多,为什么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手机。为什么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和市场能在前几年发展的那么快。当初模拟通信的手机价值万元,现在的手机从100,200到几千元。中国联通就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都是中国联通的功劳。我们应该支持他,不能光看到眼前联通的网络差。
时间:  2005-10-23 17:55
作者: 无线通信

  分析的很典点,对中国联通很了解。
但是大家别忘了中国联通对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手机用户这么多,为什么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手机。为什么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和市场能在前几年发展的那么快。当初模拟通信的手机价值万元,现在的手机从100,200到几千元。中国联通就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都是中国联通的功劳。我们应该支持他,不能光看到眼前联通的网络差。
时间:  2005-10-26 23:34
作者: 边城浪子133

说的太透彻了!
时间:  2005-10-27 11:41
作者: bestfly

如果没有CDMA,中国联通可能与中国移动做得一样地好。
现在中国联通是一个四不象的全业务经营的烂摊子
时间:  2005-10-27 11:49
作者: fill

hao wen zhang
时间:  2005-10-27 13:34
作者: 边走边聊

看看
时间:  2005-10-29 10:27
作者: huangkebo

联通,应将g网和c网分开独立运营,至少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应该独立,也就是说,g网和c网应由不同的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运营。现在的情况是,由同一个部门运营,做了g网,忘记了c网,做了c网,忘记了g网,理由是:g网和c网的用户群是绝对不一样的,而由同一套人马去运营,往往顾此失彼。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力成本,只需在地级公司分开即可。欢迎讨论!
另外发现,联通的现状是拿枪打仗的太少,指挥官实在太多。据了解一个70人左右的县级公司,真正拿枪(在市场上销售号码,和代理商日常沟通的)的人只有2-3人,本来就非常弱小的联通,再加上人少,怎么和对手(全球通、小灵通)打仗呢?人家人压过来就打死你了。关键问题还在于人力资源的优化,而不是增加什么人员。
时间:  2005-10-29 13:26
作者: ran2ner

以下是引用huangkebo在2005-10-29 10:27:00的发言:
联通,应将g网和c网分开独立运营,至少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应该独立,也就是说,g网和c网应由不同的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运营。现在的情况是,由同一个部门运营,做了g网,忘记了c网,做了c网,忘记了g网,理由是:g网和c网的用户群是绝对不一样的,而由同一套人马去运营,往往顾此失彼。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力成本,只需在地级公司分开即可。欢迎讨论!
另外发现,联通的现状是拿枪打仗的太少,指挥官实在太多。据了解一个70人左右的县级公司,真正拿枪(在市场上销售号码,和代理商日常沟通的)的人只有2-3人,本来就非常弱小的联通,再加上人少,怎么和对手(全球通、小灵通)打仗呢?人家人压过来就打死你了。关键问题还在于人力资源的优化,而不是增加什么人员。

看来最好由不同经营了
时间:  2005-10-29 19:35
作者: lpgh

英雄应该是常小兵


时间:  2005-11-9 15:43
作者: cheng0755

所以说!早就该拆了!越晚越为难!、

时间:  2005-11-9 15:45
作者: cheng0755

555555555555555发个帖子花我60块!还说油钱!杀人啊!
时间:  2005-12-10 12:36
作者: 冰石

大家分析的都有道理,不过造成联通现状的原因还有国家政策和政治上以及联通内部管理的原因,其一:移动的网络是从原电信承接过来现成的网络,而且还有许多原电信的地产和资金,移动出生时就是个金娃娃。联通成立时,大部分资金是靠贷款和上市融资来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许多联通地市公司连自己的地产都没有,办公场所甚至是租用别人的,联通出生时就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其二:国家分配无线频率出现偏差,国家给移动的GSM网络分配了19M的频率共计96个频点,而国家却给联通分配了6M频率共计29个频点,联通的GSM网络覆盖差也就可想而知了,国家给联通比移动低百分之十的资费优惠政策还不如给联通多分配些900M的无线频率,所以联通的GSM网络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其三:CDMA网络是美国与中国谈判入市的砝码,如果联通成立时就上CDMA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CDMA上晚了、资费太贵了、终端太少了、手机售后太差了,而且两网并行和互博消耗了联通的大部分人力物力和资金。其四:联通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从员工数量上不足移动的一半,许多员工都是进公司不足两三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存在许多不足与移动公司拥有多年从事电信业务的员工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五:联通各分公司的部门以及领导经常变更调整,造成衔接不当管理混乱。其六:国家电信监管力度不够,造成运营商之间不平等竞争,互连互通问题和电信设施被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差造成网络覆盖的难度和竞争对手的强力打压造成用户发展不平衡。其七:小灵通的冲击,大家都清楚小灵通是UT斯达康从日本引进的70年代的通讯产品,实际上它称不上是真正的移动产品,但是中国电信却用它打入了中国移动通讯市场,造成了今天三分江山的局面。其实到今天为止政府都没有承认小灵通的移动通讯产品地位,但是它却发展的十分壮大,已有将近8千多万的用户,将如今的移动通讯市场搅的一团混水,纠其原因是其通话价格十分便宜,几乎同市话价格相当甚至更便宜,而据我所知小灵通的资费如此便宜竟然是由移动和联通公司用户给补贴的,原来电信公司是不用给移动和联通公司结算网关费的,而移动和联通却要给电信结算,这可以称得上是最不平等的电信霸王条约了吧,所以小灵通打着无线市话的旗帜大行其道。试想电信为何采用小灵通,众所周知如今固定电话市场由于受到移动市场地冲击不断在萎缩,电信眼看着从自己身上剥离出去地移动公司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国际5百强企业,电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对移动的特殊情感为了保留自己的用户和固话的垄断地位,迫于无奈同国家打了一个擦边球,十分巧妙的在中国部了一张小灵通无线市话网络。今天的小灵通以其优惠的资费大行其道,虽然网络覆盖和通话质量以及漫游方面存在问题,但对于中国还不富裕的普通大众来说是最经济实惠不过的了,但对于收入较高的用户,而出于其通讯成本的考虑,又有多少人不仅是拥有一部手机而且还拥有一部小灵通呢,至于联通低于移动百分之十的资费又能体现出多少优惠呢,我想没有多少人愿意拿一部移动的手机又同时拿一部联通的手机,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所以联通的低端用户被电信挖走了,移动的高端用户又不愿意换号,因为对于生意人来说换号就意为着失去许多客户,对于领导来说换号就意为着失去许多联系。所以今天的中国联通是高不成低不就。
     现在我们讨论谁是拯救联通CDMA的英雄,我觉得未时太早,不如我们谈谈谁是联通的杀手,我认为不是移动公司而是小灵通。
     以上纯属我个人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3 0:50:40编辑过]


时间:  2005-12-12 11:10
作者: ansir

好文章
时间:  2005-12-26 15:55
作者: stuzxp

好文章,如雷惯耳
时间:  2005-12-26 20:14
作者: lswFox

以下是引用冰石在2005-12-10 12:36:00的发言:
大家分析的都有道理,不过造成联通现状的原因还有国家政策和政治上以及联通内部管理的原因,其一:移动的网络是从原电信承接过来现成的网络,而且还有许多原电信的地产和资金,移动出生时就是个金娃娃。联通成立时,大部分资金是靠贷款和上市融资来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许多联通地市公司连自己的地产都没有,办公场所甚至是租用别人的,联通出生时就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其二:国家分配无线频率出现偏差,国家给移动的GSM网络分配了19M的频率共计96个频点,而国家却给联通分配了6M频率共计29个频点,联通的GSM网络覆盖差也就可想而知了,国家给联通比移动低百分之十的资费优惠政策还不如给联通多分配些900M的无线频率,所以联通的GSM网络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其三:CDMA网络是美国与中国谈判入市的砝码,如果联通成立时就上CDMA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CDMA上晚了、资费太贵了、终端太少了、手机售后太差了,而且两网并行和互博消耗了联通的大部分人力物力和资金。其四:联通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从员工数量上不足移动的一半,许多员工都是进公司不足两三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存在许多不足与移动公司拥有多年从事电信业务的员工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五:联通各分公司的部门以及领导经常变更调整,造成衔接不当管理混乱。其六:国家电信监管力度不够,造成运营商之间不平等竞争,互连互通问题和电信设施被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差造成网络覆盖的难度和竞争对手的强力打压造成用户发展不平衡。其七:小灵通的冲击,大家都清楚小灵通是UT斯达康从日本引进的70年代的通讯产品,实际上它称不上是真正的移动产品,但是中国电信却用它打入了中国移动通讯市场,造成了今天三分江山的局面。其实到今天为止政府都没有承认小灵通的移动通讯产品地位,但是它却发展的十分壮大,已有将近8千多万的用户,将如今的移动通讯市场搅的一团混水,纠其原因是其通话价格十分便宜,几乎同市话价格相当甚至更便宜,而据我所知小灵通的资费如此便宜竟然是由移动和联通公司用户给补贴的,原来电信公司是不用给移动和联通公司结算网关费的,而移动和联通却要给电信结算,这可以称得上是最不平等的电信霸王条约了吧,所以小灵通打着无线市话的旗帜大行其道。试想电信为何采用小灵通,众所周知如今固定电话市场由于受到移动市场地冲击不断在萎缩,电信眼看着从自己身上剥离出去地移动公司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国际5百强企业,电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对移动的特殊情感为了保留自己的用户和固话的垄断地位,迫于无奈同国家打了一个擦边球,十分巧妙的在中国部了一张小灵通无线市话网络。今天的小灵通以其优惠的资费大行其道,虽然网络覆盖和通话质量以及漫游方面存在问题,但对于中国还不富裕的普通大众来说是最经济实惠不过的了,但对于收入较高的用户,而出于其通讯成本的考虑,又有多少人不仅是拥有一部手机而且还拥有一部小灵通呢,至于联通低于移动百分之十的资费又能体现出多少优惠呢,我想没有多少人愿意拿一部移动的手机又同时拿一部联通的手机,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所以联通的低端用户被电信挖走了,移动的高端用户又不愿意换号,因为对于生意人来说换号就意为着失去许多客户,对于领导来说换号就意为着失去许多联系。所以今天的中国联通是高不成低不就。
     现在我们讨论谁是拯救联通CDMA的英雄,我觉得未时太早,不如我们谈谈谁是联通的杀手,我认为不是移动公司而是小灵通。
     以上纯属我个人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3 0:50:40编辑过]

分析的好,看不起PHS,而且还是日本的,鄙视电信
时间:  2005-12-26 21:08
作者: 崇拜任正非

以下是引用qingsong319在2005-7-2 21:47:00的发言:
当时C网升级过于频繁,有很多设备还没有怎么被用上就换成了新的设备,浪费啊。


中国联通前期上当受骗啦!
时间:  2005-12-27 09:02
作者: myheart527

wo!
时间:  2005-12-27 11:07
作者: celcell

说得很有道理!
时间:  2006-1-2 09:59
作者: luqa511

以下是引用ilikemaths在2005-5-26 9:12:00的发言:
英雄应该是常小兵


支持
时间:  2006-1-2 10:01
作者: luqa511

  
  发帖随机事件

因为你的经常不刷牙,所以牙齿蛀掉了,只能配假牙了,假牙费 160元。  


我有这么不讲卫生吗
时间:  2006-1-2 10:17
作者: luqa511

最看不起小灵通  拿倭贼的淘汰技术来骗取国人白花花的银子
时间:  2006-1-29 18:46
作者: cttzj     标题: cdma可以做好

    任何东西好坏就是有没有人使用,c网的优点很多,为什么现在说联通失败??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还是太少了,还是要国家来决策这类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联通的cdma数据业务应该比移动的gprs接入速度要快!这一点我有体会。
时间:  2006-1-30 14:38
作者: 空虚下人

这文章写的不错啊!
时间:  2006-1-30 21:21
作者: 林肯

我觉得现在有款双模同时待机卡+苏浙沪免漫游费是个很好的契机,抢移动高端用户啊
时间:  2006-2-1 22:15
作者: 步兵




国有企业的干部,英雄还真不多
时间:  2006-2-2 16:04
作者: fill

好文章要继续
时间:  2006-2-3 11:21
作者: 三两牛刀

联通目前要做的还有很多啊,左右互搏
时间:  2006-3-3 13:26
作者: smiling69

常小兵?
哈哈
时间:  2006-3-6 13:50
作者: 中坚分子

好贴
时间:  2006-3-6 15:33
作者: wencofe2005

双模卡没有用,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根本性的问题是,款式多样、价格高中低齐全的双待机的双模机。
时间:  2006-3-6 16:23
作者: UP老势力

联通估计是不行了
时间:  2006-3-6 19:14
作者: xiao_st

路过
时间:  2006-3-7 06:13
作者: 太阳中微子

看来真该C网卖给电信、网通啊,自己经营G网好了
时间:  2006-3-7 09:35
作者: mikezhrx

在几个运营商里面,联通拥有政策的最大支持,有最好的技术,是红筹股,但却弄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感觉真是可惜啊,上面靠不上移动的全球通,下面也弄过电信网通的小灵通,前后夹击,在中移动用户超过2亿,小灵通用户超过7000万的今天,不知道联通怎么办
看来,分拆是唯一出路了


同意分拆.
时间:  2006-4-11 09:14
作者: lzz034

联通高层决策上确实不如人意,企业制度上与移动还有差距
时间:  2006-4-11 11:24
作者: levihong

卖给嘉诚哥算了!
时间:  2006-4-12 19:36
作者: tea1219

联通要在市场策略、网络建设优化方面做文章才可以。。。
时间:  2006-4-12 21:43
作者: hillyu

文章写得多好啊,可我等着卡等了1年了,重庆还没推出来,对联通的执行效率太失望
时间:  2006-4-12 22:52
作者: seacn

联通人,友情顶一个,不知道说什么好!
时间:  2006-4-16 17:38
作者: heatestcpu

以下是引用wencofe2005在2006-3-6 15:33:00的发言:
双模卡没有用,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根本性的问题是,款式多样、价格高中低齐全的双待机的双模机。


严重同意,

c网的卡和g网的卡同时待机, 才能解决问题,要不还是没戏。
时间:  2006-4-16 20:30
作者: ups

现在已经有了同事待机的酷派双模机。军队现在成了CDMA的救命稻草。
时间:  2006-5-10 11:11
作者: qiuwei1997

早年时用联通卡,现在有便宜的也不用了,为啥?怕啥时不知道自己的话费就给弄没了
时间:  2006-5-10 12:45
作者: 天涯没有刀

是困难 也是机遇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