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对IMS的一些小感悟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12-12 17:15
作者: kongln     标题: 【原创】对IMS的一些小感悟

      越发学习IMS越久,越觉得有所领悟。

      其实IMS不过是运营商向业务创新挺进的一种方式,为了能够跟得上互联网业务创新的步伐,这个东西才算是正式走上舞台,观其现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其实IMS就是在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思维搭建起来的一个类internet的网络,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丰富业务创新,上面跑的东西与internet中并无大的差别,当然了,IMS是运营商搭建的半封闭网络,毕竟电信网络本就是半封闭的。

       我们看到internet上面主要承载数据、多媒体等信息类型,传统电信网承载的主要就是语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说互联网连语音也不放过,其实根本就不是不放过,而是发展使然。我看与其说是互联网在蚕食运营商,倒不如说运营商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点运营商做的一点都不光彩。

       最初的时候,运营商发现使用IP骨干网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在传输骨干网上使用了IP技术,尝到了甜头,第一步迈出去了。后来出现软交换,不只是传输骨干网了,在交换网也进行了IP的尝试,第二步迈出去了。这两步走的不错,有些得意,那不如再向前迈一步,老从网络上搞创新不行啊,这次来个猛的,直接搞业务创新去,先搭个台子,IMS就粉墨登场了,之前的PSTN,PLMN,ISDN都接入到其中,他进行业务控制,其他网络就承担接入功能,所有的业务都基于互联网模式进行创新,搞中央集权,IMS悄无声息的要当首脑了。至此,算是了了一桩心愿了,那么剩下的工作似乎就是卯足了劲创新了,舞台已经搭好了,就等创新了,发现还不太行。

       为啥还是不太行呢?网络和业务还是没有解开,找找原因呢。就拿他的假想敌----互联网来说吧。互联网业务的建立,一台服务器加上一个足够的带宽即可,不管其他。再看看咱的东西,自己架设了一个IMS小网作为舞台,那么我们就得维护这个小网,我们的工作似乎多了些,做一个业务得考虑超级多的东西,所以难了许多,有些不够轻便,但是没办法,你是运营商,你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服务商,看来想一统江湖就得把自己电信运营商的标签使劲的弱化,和原有的一些东西彻底分离,轻装上阵,和互联网拼一下,否则,难!

      互联网是一个统一的江湖,大家遵守同样的法则。而电信网目前是诸侯割据,不同的业务承载在不同的网络上面,IMS和PSTN/PLMN/ISDN就像就像朝廷和诸侯的关系,诸侯虽然权利、地盘小一些,朝廷下令,大家不一定听,或者不一定能够听懂,因为各个诸侯管辖地的管理方式都不一样,这就是问题。

     互联网从物理结构上来看,路由器+宽带+服务器+终端=互联网,而互联网厂商关注的就是服务端就OK了,互联网是一个大一统的江湖,大家都说的语言一样,管理方式一致,沟通无障碍。运营商就不一样了,从任何角度看,似乎都无法概括全。构建一个电信网,超级难啊,服务器、接入网、传输网、核心网等等。。。。,按照设备描述更为其难,只能从网络来看。要想开通一个业务,那必须得保证各个网络都得支持,有一个卡壳,这个业务也就卡壳了,这么多的网络,都各自为政,既是互相配合关系,也是互相制约关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IMS现在真正的商用除了用来做传统网络改造之外,似乎很难听到说业务有创新,如果仅仅是对传统网络进行改造,软交换也就够了,何必再上IMS呢。

     IMS现在缺乏杀手级的应用也是导致其无法为其正名的一个很大原因,尾大不掉,业务创新负荷高,和网络耦合关系大,名义上说的好,实现了分离,现实中,解不开。IMS到底会走向何方,目前很不明朗,完全就看运营商对于业务发展的思路了。

      官方给出的IMS的两大优点,先不说是不是他的优点,最起码是他的特点。

        1.     与接入方式无关,可以使用WLAN/PLMN/PSTN等任何方式接入,跟终端也无规定关系。放在用户感知上面来说,用户对于之前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体验区别很明显, IMS之后,很少会能感知到是电信业务还是互联网业务,因为业务接入方式的无关性和体验的一致性已经让其与互联网服务很贴近了。以后我们使用运营商提供的IMS业务也能实现通过各种方式通话,不管是用电脑接入WLAN还是手机接入3G网络。

        2.     业务由用户归属地进行逻辑控制。其实这一点也可以和第一个特点描述成一致,也就是说业务跟接入地无关,保持体验的一致性。以前当你漫游到拜访地之后,由于呼叫控制在拜访地完成,但是拜访地支持的业务和用户归属地开通的业务会不一致,用户的体验也就会严重不一致,这一点变更后,与互联网业务的体验保持了一致。

       所以我认为IMS的使命是使用互联网的模式和思维来做电信业务,能够做到涵盖当前互联网业务的一切优点,并且能成功规避其缺点,其历史使命也就算完成。

       最后说一个让运营商和互联网厂商都很头疼的字眼------Voip,运营商和互联网厂商都有自己的VOIP产品。不过我认为运营商没啥好头疼的,是它借鉴了internet服务,虽然给自己贴了一个符号是基于IMS的融合通信,但是说白了,除了这个产品除了是由运营商运营这个特点外,其他都不算特点,如果硬要找一个不同,那就算是承载网络不同(也仅仅是名字不同),一个承载在internet上面,一个承载在运营商IP专用网上,不管你是什么网,只要是使用IP,那你就是从互联网借鉴或者模仿而来,而且不会有本质区别,除非你还是使用X.25或者ATM,或者电路交换去,那样就不说你借鉴。

       未完待续。。。。。。。。


时间:  2012-12-13 14:23
作者: hoophunk

赞一个!
时间:  2012-12-13 14:50
作者: ericsone

学习了!
时间:  2012-12-13 15:04
作者: wang0451

IMS现在缺乏杀手级的应用,创新不是运营商的优点,软交换也就够了
时间:  2012-12-13 15:22
作者: 牧野青城

同意楼主
时间:  2012-12-13 16:02
作者: lengkudaodi

楼主很清晰 期待再续
时间:  2012-12-13 16:03
作者: ireijjhhjhut

写得不错,继续
时间:  2012-12-13 16:20
作者: 532607573

跟着学习了,希望多多交流。
时间:  2012-12-13 17:10
作者: hogu

写的比较中肯,IMS只能在业务上取胜、创新了
时间:  2012-12-13 18:14
作者: slo

说的蛮形象的哈:)
时间:  2012-12-13 18:58
作者: zhwayne

做了IMS三年,对IMS越来越感觉没什么希望,说缺少杀手级应用,顶尖级开发人员都在IT企业,拿什么和OTT比,这一点基本无望了。唯一可能有点用处就是作为LTE的固网,但是再仔细想想,LTE普及后,终端带宽足够大,也许出现某种新技术和算法保证了OTT的QoS,固网还有必要存在吗?IMS是固网的最终形态,不会最终消失吗?
时间:  2012-12-13 20:20
作者: iamnetghost

IMS的优势,必须体现在网络扁平化和FMC基础上,可是没有应用,尤其是杀手级应用,如何说服运营商先期投资,去替代软交换呢,更不用说网络扁平化和FMC的巨额投资了。
也只有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美国的运营商们,敢进行这样的豪赌了。
时间:  2012-12-13 21:26
作者: zya538

没听过
时间:  2012-12-13 22:28
作者: wangzixiaoling

写的很不错。
时间:  2012-12-13 22:30
作者: 绿城生活

等待下一篇
时间:  2012-12-13 23:43
作者: wang4470

IMS只搞固网肯定没前途的,楼主说的IMS只能承载在运营商的专用IP下?感觉你对IMS的理解还仅仅在固网的层面上,现在基于IMS的软终端已经引用在3G和WLAN的网络上了
实际上电信运营商头疼的一点是怎么运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来赚钱,毕竟传统的语音业务还是占了他们很大的盈利比例的
时间:  2012-12-13 23:45
作者: 10107979

好深奥~
时间:  2012-12-14 01:42
作者: Miro

IMS相对于传统的网络不过就是由分散向小集成的过渡。。。
时间:  2012-12-14 08:50
作者: return_boy

不是很懂,灌水中~~
时间:  2012-12-14 09:13
作者: crazybluesky

其实IMS不过是运营商向业务创新挺进的一种方式,为了能够跟得上互联网业务创新的步伐,这个东西才算是正式走上舞台,观其现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其实IMS就是在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思维搭建起来的一个类internet的网络,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丰富业务创新,上面跑的东西与internet中并无大的差别,当然了,IMS是运营商搭建的半封闭网络,毕竟电信网络本就是半封闭的。 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而且,这个是设备商销售设备的技术驱动市场的方式。说一个简单的模式来解决IMS的业务,VOIP网关+传统的语音交换同样可以实现IMS业务。
时间:  2012-12-14 09:14
作者: alrn

IMS系统最终会消失!


时间:  2012-12-14 09:15
作者: alrn

运营商自己的核心网太复杂了,太复杂了!
从技术的角度讲,我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复杂!
时间:  2012-12-14 09:19
作者: 一号妖妖

是这样的啊。呵呵
时间:  2012-12-14 09:39
作者: pootnet

我桌面上有个IMS固话终端,触摸屏的,类似手机那种,挺大的。我曾对厂家说,你要是能在终端上搞些游戏软件,我无聊时,还可以在上面玩一玩呀,只可惜现IMS平台没这些东东呀,只是一些平常的语音业务,哈。
时间:  2012-12-14 09:48
作者: 子曰子曰

IMS会淘汰固网吗?
时间:  2012-12-14 11:05
作者: bingyang87628

对IMS的感觉,它在未来会有一定的作为。大家可以试想,企业通话及一些策略控制会随着大部分人安全意识的提高对话务质量会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增值业务会增长。其次,个人感觉,它在WLAN,及PON的相关接入上,会有较大的作用。终端的多样化会要求对语音,及语音相关的业务(POS机,传真等)。它里面相应的安全及相关业务体验在IMS上做会有一定的前途。还有,就是IMS它对未来的4G,以至以后的技术。全程基于IP有一个很好的承载。总体来说,IMS上业务的发展会先是固网,再是无线。
时间:  2012-12-14 12:52
作者: zg5580363

学习了
时间:  2012-12-14 13:37
作者: songchao414

这个好 最近正在学IMS
时间:  2012-12-14 17:26
作者: bigliu819

bingyang87628 发表于 2012-12-14 11:05
对IMS的感觉,它在未来会有一定的作为。大家可以试想,企业通话及一些策略控制会随着大部分人安全意识的提高 ...

这个企业自己使用一个小型的ip centrex 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去接受IMS。并且运营商都强势惯了,我相信如果企业有其他选择,不会采用运营商的IMS
时间:  2012-12-14 17:33
作者: 猎头Leah

各种翻过来调过去的支持
时间:  2012-12-14 18:20
作者: 飞哥king

关注
时间:  2012-12-14 20:08
作者: zhwayne

wang4470 发表于 2012-12-13 23:43
IMS只搞固网肯定没前途的,楼主说的IMS只能承载在运营商的专用IP下?感觉你对IMS的理解还仅仅在固网的层面上 ...

国外好些运营商已经这么做了,而且基于IMS AS提出了很多好玩和有用的应用,只停留在固网,我觉得IMS肯定被强大的IT企业搞死
时间:  2012-12-14 21:30
作者: xyqiufeng

赞一个!
时间:  2012-12-15 09:35
作者: kongln

wang4470 发表于 2012-12-13 23:43
IMS只搞固网肯定没前途的,楼主说的IMS只能承载在运营商的专用IP下?感觉你对IMS的理解还仅仅在固网的层面上 ...

IMS和接入方式无关呢,不管你是使用固网还是移动网,无线网接入,我也用过3G上面的IMS软终端,我理解没有停留在固网上面,可能我表达错误,嘿嘿。所以大家想到IMS一定要抛弃接入方式的区别。运营商为了保证电信级的业务质量,所以IMS目前不只是承载在IP专用网上面吗,这也是与internet业务一个很大区别。
时间:  2012-12-15 10:32
作者: zcleo

楼主讲的很透彻啊
时间:  2012-12-15 13:04
作者: lwxbt

现在有用IMS么?
时间:  2012-12-15 15:54
作者: leah2012

应该说电信网和互联网还是有差异,首先对于设备性能,故障修复时间等的要求还是不一样的。而且电信网是半封闭式的,跟互联网还是有差别,所以安全级别还是不一样。虽然目前来看,我们看不到电信网的什么业务,互联网不能实现(如语音,视频,图片,多方通话),但是IMS还是有存在的必要。不仅仅是对于用户无法缺少的电话使用习惯,还是固话健康的考虑,更多的是在网络核心层面的融合和统一,终端是否固定终端,是否软终端,是否移动终端都不重要,IMS本来就是以融合化的身份出现的,只是电信走了固网这条路,移动走了移动这条路,最终还是会融合的。
时间:  2012-12-15 16:45
作者: 北海新区

楼主不错!
时间:  2012-12-15 16:58
作者: dreamworks

IMS上搞个新业务到运营收费至少要2年。QQ/SKYPE上搞个新业务只需要3个月,还免费。
IMS是SIP的,只适合搞搞会话类的业务,其它很多业务不适合。
时间:  2012-12-15 17:03
作者: kkderek

关键还是要有业务驱动, 要不就是网改, 现在的网络赚钱,改变了也不增收, 当然不改啊, 运营商又不傻
时间:  2012-12-15 17:39
作者: yaojinbao1128

学习了,写的不错
时间:  2012-12-15 20:48
作者: smile_wsz

做了几年IMS  感觉真是很不给力啊  不知道最终走向何方
时间:  2012-12-15 21:14
作者: 598981231

前辈们真是厉害。
时间:  2012-12-16 13:03
作者: 阿风138

嗯 要赞~~

时间:  2012-12-17 08:13
作者: dgm007

看看~~~
时间:  2012-12-17 09:36
作者: marinelick

楼主写的非常透彻,期待后面的内容
时间:  2012-12-17 10:59
作者: 7870076

现在公司讲究投资效益比,要求2年收入要包住投资,那么ims终端怎么解决,要是软终端的话那个和voip又有什么不同?
时间:  2012-12-17 15:34
作者: 设计院新丁

其实,控制、承载分离,EoS。
什么是电信级?
时间:  2012-12-17 16:00
作者: bingyang87628

bigliu819 发表于 2012-12-14 17:26
这个企业自己使用一个小型的ip centrex 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去接受IMS。并且运营商都强势惯了,我相信如 ...

个人觉得吧!就算企业用网络电话吧!也要走运营商的网络,那样最终还是会被运营商查出来的。最终还是得走IMS,成本优势体现不出来,上次去一朋友那,他就说他们公司是电信给装的电话,一分钟8分,跟网络电话的费用差不到哪去了
时间:  2012-12-17 16:25
作者: 笑天1230

:)赞一个!
时间:  2012-12-17 16:29
作者: 363782100

楼主写的真好,希忘还有后续之作
时间:  2012-12-17 16:34
作者: pengkeer2000

写的很形象,帮助我理解了一些东东。多谢楼主
时间:  2012-12-17 18:26
作者: 363782100


楼主写的真好,希忘还有后续之作
时间:  2012-12-17 18:40
作者: maxbird

以FTTX\XPON\IAD\AG\TG\BSC\RNC等为接入设备,以分组网为承载,以软交换为控制核心,将固话业务、移动业务、互联网业务融合到一个网管控制平台,就是所谓的IMS。以后IMS实现的话,做运维工作的可以不用到固定地点儿上班,只要你所在的地方能够连接上IMS网管控制平台,有足够的权限,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小到控制一个地区,中到控制一个省,大到控制全网。这是运维发展方向,会压缩不少运维人员,节约不少人力成本。是梦想,非痴心妄想!
时间:  2012-12-17 23:39
作者: luyuyou

說得不錯
时间:  2012-12-18 14:50
作者: 一代匠才

本帖最后由 一代匠才 于 2012-12-18 14:50 编辑

难得一见的好帖,楼主分析到位!
时间:  2012-12-18 21:54
作者: clementma

Mark
时间:  2012-12-27 11:43
作者: zyg2144512

楼主写得蛮好,学习了。
时间:  2013-1-8 10:06
作者: yuanshengwei005

向大家学习了,期待后续。
时间:  2013-1-9 10:29
作者: 山中小溪

我看看

时间:  2013-1-9 12:21
作者: NGN通信人

还要过些年头了
时间:  2013-1-11 22:26
作者: kkderek

mark 一下
时间:  2013-1-18 17:17
作者: jacksongao

赞一个!
时间:  2013-1-22 09:50
作者: RedIvan

说的简单易懂  学习了
时间:  2013-1-22 15:51
作者: BSSZDS0605

刚开始接触IMS,不是很清楚其功能,只知道它是用来传送语音视频业务的固网,LZ这篇文章讲的很给力呀哈哈顿时明白了不少,期待更新!
时间:  2013-1-29 16:45
作者: 964249617

我记得当年毕业设计还是做的IMS网络融合,到现在没搞清楚
时间:  2013-2-6 09:31
作者: goodyaojun

学习了,IMS现在跑的其实就是VOIP
时间:  2013-2-6 14:37
作者: tjhwa

等待LZ更新
时间:  2013-2-6 16:47
作者: pxl888

不错
时间:  2013-2-17 09:35
作者: liosw

说的比较中肯,多个方面IMS对电信而言,还是蛮有用了
时间:  2013-2-17 10:48
作者: kenanalixinyi

挺好的,IMS就是VOIP吗
时间:  2013-2-17 16:37
作者: axengine

运营商目前只对固网进行改造,移动网络暂不接入IMS。
时间:  2013-2-20 21:33
作者: xbh

咱落伍了
时间:  2013-2-21 10:34
作者: feisher

最近正在做IMS的项目,运营商对于IMS的优点都很犹豫,看来还得有杀手锏啊!
时间:  2013-2-26 05:28
作者: fifteenalex

学习了!
时间:  2013-3-6 16:21
作者: 墨丘利9527

顶一个,刚接触IMS还不太懂
时间:  2013-3-6 16:22
作者: 墨丘利9527

顶一个,刚接触IMS还不太懂
时间:  2013-3-6 16:54
作者: kkutys

bigliu819 发表于 2012-12-14 17:26
这个企业自己使用一个小型的ip centrex 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去接受IMS。并且运营商都强势惯了,我相信如 ...

那你们电话接打外网用户怎么办?运营商的关口局给你做数据吗?你们当地的通管局会查不出来吗?
时间:  2013-3-6 16:57
作者: kkutys

dreamworks 发表于 2012-12-15 16:58
IMS上搞个新业务到运营收费至少要2年。QQ/SKYPE上搞个新业务只需要3个月,还免费。
IMS是SIP的,只适合搞搞 ...

就因为IMS是SIP的,所以才能搞更多的业务,不光是您说的会话类业务
时间:  2013-3-13 15:47
作者: bigliu819

kkutys 发表于 2013-3-6 16:54
那你们电话接打外网用户怎么办?运营商的关口局给你做数据吗?你们当地的通管局会查不出来吗?

所以我说的是如果。 就目前而言,对于企业来讲,更多的还是偏重语音。但是原有的PSTN或者固网就够了。IMS上新推出的类似即时通信 并不是企业所必需的。 但是目前运营商的IMS方向还是在解决语音问题。就算上了LTE,初期目标也还是语音。而这多时间和投入做进去,就是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中再解决同一个问题,语音,这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觉得让运营商来负责建立IMS可以,但是让它来体现IMS的业务多样性实在是不行。但是IMS又得需要运营商来主推。

而这点时间和精力,可能网络侧的变换又被新的技术替代了。类似云~,并不需要借助IMS的网络。
时间:  2013-3-13 15:55
作者: bigliu819

尤其看到微信这个东西, IMS里类似的业务不是没有。 PoC , push to talk, 有关这方面的标准老早就已经定义好了。 可惜还是被QQ抢了先。 人家的市场嗅觉, 和将用户需求与技术的结合做的很好。原来接触POC的时候,没想到过可以这么做。

所以运营商来建设IMS可以,但是指望他们能将IMS上的业务丰富到到何种地步,不抱什么希望。如果只是简单的VOIP,将NGN升级到IMS,那就没啥意思。
时间:  2013-3-16 18:53
作者: xyz1174

不错
时间:  2013-8-22 11:09
作者: wang4470

zhwayne 发表于 2012-12-14 20:08
国外好些运营商已经这么做了,而且基于IMS AS提出了很多好玩和有用的应用,只停留在固网,我觉得IMS肯定被 ...

目前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已经这么做了,IMS+RCS的VOIP解决方案,就是前段时间的JEGO,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