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3G终端渡过准备期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5-30 16:59
作者: ilikemaths     标题: 3G终端渡过准备期

2004年的中国国际通信展上,几乎所有涉及终端的国内外通信厂商都有意识地将3G终端拿出来展示,时隔近半年的今天,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中国3G市场启动,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不会错过这次品尝3G终端的盛宴。“大的发展趋势就是如此,就像从CD发展到VCD再到DVD和EVD一样。如果厂商在经营和技术上没有困难的话,都会跟进3G终端的研发和生产。”曾任首信移动电话市场部经理、现任韩国SK泰科(株)北京代表处手机销售总监的业内资深人士莫春城的说法具有普遍性。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3G终端的核心技术之外,芯片问题、配件问题甚至价格预期问题都被业内人士提上了日程。

    核心技术最重要

    “核心技术在未来3G终端的发展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未来3G发展将使个性化的功能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因此,作为终端厂商技术将被放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松下移动高层人士赵若凡说,作为NTTDoCoMo提供3G终端的厂商,即使具有一定的3G终端市场运营经验,松下对于未启动的中国3G终端市场仍不敢怠慢。2002年6月松下曾与NEC以及华为在上海成立一家名为上海宇梦通信科技的合资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达800万美元,其中松下占总股份的47%。该公司主要从事是3G终端核心技术及应用程序的开发,目标是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产品。而手机巨头诺基亚在华的研发体系中,对3G终端中国市场也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所有的资料均显示,在3G终端的发展上,中国的企业并不比外资企业落后,比如华为就已经开始为国外的企业和运营商生产3G手机终端了。2004年以华为、海信和中兴为首的国内手机厂商,在WCDMA终端技术研发上已具有一定的实力,他们提供的WCDMA终端产品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产手机对核心芯片的研发还和2G时的情况一样,并没有进入WCDMA和CDMA2000芯片的研发阶段”,莫春城说,“不过,在TD-SCDMA方面中国企业参与了从芯片到整个产业供应的各个环节,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毕竟,3G建设网络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从运营商拿到3G牌照开始建网到3G终端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供中国企业充分地准备。”

    在终端方面,3G的三种标准似乎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即使是以欧美或日韩市场为主要目标的终端厂商也都在关注着TD-SCDMA终端产品的研发。

    据了解,国内除展讯外,天碁、凯明、重邮信科等公司也都参与了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的研发工作,并在技术研发上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进展。而大唐、海信、联想、夏新、波导、重邮信科、中兴等已开始积极地参与TD-SCDMA终端手机的研发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三星、LG也在专门进行针对TD-SCDMA标准的终端研发。“但是对于更多的外资手机厂商来说,仍然无法看清TD-SCDMA的前途”,赵若凡介绍,包括松下在内的日本厂商对TD-SCDMA处于观望状态。不过虽然这些企业在目前尚没有实际参与计划,但这些企业对TD-SCDMA标准仍然相当关心,并在密切追踪。

    芯片并非阻碍配件尚待准备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有一种看法,认为芯片是制约3G终端的主要因素,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无论是芯片厂商还是手机厂商都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展讯通信副总裁秦岭博士认为,业界有关芯片制约3G终端的发展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只是欧洲部分厂商的说法。秦博士认为3G终端涉及到运营商的网络、系统设备、终端厂商之间的关系,终端的发展并不单单决定于核心芯片一个因素。中国的运营商在3G牌照发放之前,对3G的三种标准的态度也不明朗,而运营商态度又决定设备商的战略,因此,在3G网络没有搭建好的前提下,3G终端的问题并不能单单依靠芯片厂商来解决。

    秦博士的看法与赵若凡的观点相似。目前,“从松下移动为NTTDoCoMo提供的3G终端来看,随着视频,音频以及WAP业务的发展,目前高端智能手机普遍采用双CPU,移动终端CPU的处理能力已经接近当年的486,对于多媒体业务来说,完全能够达到应用需求,所以CPU已不是制约3G终端发展的主要因素,”赵若凡说。

    3G牌照发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终端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认同。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松下移动一直积极对待来自中国市场的各方面信息。赵若凡认为,牌照问题同样制约了中国3G应用服务的发展以及可预期稳定收益商业模式的建立,而这些对于3G终端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表示,根据日本3G运营的经验,在3G时代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对终端产品有特定的需求,因而与终端厂商定制业务的趋势更加明显,换言之,3G手机终端市场与3G业务市场是捆绑在一起的。

    除此之外,由于3G将提供2G和2.5G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的应用服务,如手机电视、视频、即时通信、在线游戏、手机搜索等等,因此赵若凡还认为,3G业务对终端的主屏、电池容量、按键等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机终端尽可能的小型化、薄型化、灵巧轻便成为手机厂商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这方面,还有一个过程,包括国内厂家在内的手机元器件厂商会经历一个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元器件逐渐发展的过程。

    价格培育市场增长幅度可控

    在中国市场现有的状况下,谈3G终端的价格似乎早了点,但是,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产业链各方都认为,3G终端价格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合适的定价能够培育3G市场,引导消费者注意到丰富多彩的应用。

    虽然尚不能确定在中国3G终端的价格范围,但据赵若凡介绍,目前松下在日本市场销售的3G终端P901i的价格为36500日元(10000日元约合750-780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可能来自于3G终端上市初期高昂的成本。业内专家分析,3G业务主要是“数据业务”,因此,3G终端主要在显示屏幕、立体声扬声器、数码相机(digitalcamera)、存贮器等方面硬件器件上要提高成本。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个价格恐怕会成为消费者购买3G终端的一道门坎”,CMP资深分析师张福新认为,“除此之外,消费者应用3G数据业务需支付更多的网络流量费和信息服务费也会影响3G终端的市场规模。”

    但是莫春城却相对乐观,他认为,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应该会看到中国市场可以接受的3G终端产品的价格不会太高,因此在价格上,会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2G终端向3G终端的平稳过渡。并且随着竞争的激烈,价格的增长应该是可以控制的。

    预计2007年左右,中国市场上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商用终端。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