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浅析 PTN 技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3-3-12 22:23
作者:
boy20006
标题:
浅析 PTN 技术
浅析 PTN 技术
(南京处 谢舒迟 30060832)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 构和具体技术:在 IP 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 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 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 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 OAM 和网管、可扩展、 较高的安全性等。 PTN 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 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 加适合于 IP 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 管道;点对点连接通道的保
PTN
护切换可以在 50 毫秒内完成,可以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 SDH 技术的操作、 管理和维护机制,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整 OAM,保证网络具备保护 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 IP/MPLS 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 承载核心 IP 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 QoS 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 SLA 等优点。 另外,它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如 SDH/Ethernet/OTN)。总之,它具有 完善的 OAM 机制,精确的故障定位和严格的业务隔离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 用光纤资源,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在结合 GMPLS 后,可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 状网的高生存性。
典型技术
就实现方案而言,在目前的网络和技术条件下,总体来看,PTN 可分为以太 网增强技术和传输技术结合 MPLS 两大类,前者以 PBB-TE 为代表,后者以 T-MPLS
为代表。当然,作为分组传送演进的另一个方向——电信级以太网(CE, CarrierEthernet)也在逐步的推进中,这是一种从数据层面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多 业务承载的改良方法,相比 PTN,在全网端到端的安全可靠性方面及组网方面还 有待进一步改进。 PBT 技术 PBB 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用户的以太网数据帧再封装一个运营商的以太网帧 头,形成两个 MAC 地址。PBB 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清晰的运营网和用户间的界限, 可以屏蔽用户侧
PTN 网络架构
信息,实现二层信息的完全隔离,解决网络安全性问题;在体系架构上具有清晰的 层次化结构,理论上可以支持 1600 万用户,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扩展性和业务扩展 性问题;规避了广播风暴和潜在的转发环路问题:无需担心 VLAN 和 MAC 地址与用 户网冲突,简化了网络的规划与运营;采用二层封装技术,无需复杂的三层信令机 制,设备功耗和成本较低;对下可以接入 VLAN 或 SVLAN,对上可以与 VPLS 或其他 VPN 业务互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非
时间:
2013-3-12 22:32
作者:
boy20006
标题:
浅析 PTN 技术2
浅析 PTN 技术
(南京处 谢舒迟 30060832)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 构和具体技术:在 IP 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 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 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 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 OAM 和网管、可扩展、 较高的安全性等。 PTN 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 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 加适合于 IP 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 管道;点对点连接通道的保
PTN
护切换可以在 50 毫秒内完成,可以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 SDH 技术的操作、 管理和维护机制,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整 OAM,保证网络具备保护 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 IP/MPLS 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 承载核心 IP 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 QoS 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 SLA 等优点。 另外,它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如 SDH/Ethernet/OTN)。总之,它具有 完善的 OAM 机制,精确的故障定位和严格的业务隔离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 用光纤资源,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在结合 GMPLS 后,可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 状网的高生存性。
典型技术
就实现方案而言,在目前的网络和技术条件下,总体来看,PTN 可分为以太 网增强技术和传输技术结合 MPLS 两大类,前者以 PBB-TE 为代表,后者以 T-MPLS
为代表。当然,作为分组传送演进的另一个方向——电信级以太网(CE, CarrierEthernet)也在逐步的推进中,这是一种从数据层面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多 业务承载的改良方法,相比 PTN,在全网端到端的安全可靠性方面及组网方面还 有待进一步改进。 PBT 技术 PBB 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用户的以太网数据帧再封装一个运营商的以太网帧 头,形成两个 MAC 地址。PBB 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清晰的运营网和用户间的界限, 可以屏蔽用户侧
PTN 网络架构
信息,实现二层信息的完全隔离,解决网络安全性问题;在体系架构上具有清晰的 层次化结构,理论上可以支持 1600 万用户,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扩展性和业务扩展 性问题;规避了广播风暴和潜在的转发环路问题:无需担心 VLAN 和 MAC 地址与用 户网冲突,简化了网络的规划与运营;采用二层封装技术,无需复杂的三层信令机 制,设备功耗和成本较低;对下可以接入 VLAN 或 SVLAN,对上可以与 VPLS 或其他 VPN 业务互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非入全业务运营的分组传送网。最终可实现 PTN+OTN+WDM 的城域传送网 全面分组化演进。 在建设方式上,可以考虑采用业务分担式的二平面方式,通过本地核心汇聚 层到接入层的自上而下的引入策略,最终实现网络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IP 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面临技术和网络转型期的通信业正在积极跟进 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动向。目前作为分组传送网的代表技术 PBT、T-MPLS 还面 临着标准、芯片成熟度、产品成熟度和应用模式等多方面的完善问题,同时任何 一种技术的网络规模应用都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客观的去看待技术的更新和 网络的演进是变革时期整个产业链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时间:
2013-3-14 19:05
作者:
代价、
谢谢分享
时间:
2013-3-15 18:13
作者:
vince2050
确实够浅的
时间:
2013-3-16 10:21
作者:
aff2007
:)
时间:
2013-3-16 21:41
作者:
feitengyang
呵呵,谈点现网业务配置和未来发展趋势 岂不是更给力
时间:
2013-3-24 11:31
作者:
sunwaveuestcrf
对,谈谈发展趋势
时间:
2013-3-25 12:21
作者:
huhul123
不错,学习了。。。
时间:
2013-3-26 12:05
作者:
wipda
感谢分享,学习了...
时间:
2013-4-1 20:58
作者:
sunwaveuestcrf
Thank you!
时间:
2013-5-9 16:05
作者:
junjiegc
通俗易懂
时间:
2013-5-10 00:38
作者:
dqh5566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