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转帖]“侵略者”携程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6-24 13:05
作者:
清明
标题:
[转帖]“侵略者”携程
在深度潜入传统旅游业之后,这家在线旅游服务商又瞄准了3G
黄金假日对携程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非法从事机票代理业务上。
“那段时间,所有人都要来查携程,一拨接一拨,将携程上上下下查了个遍,但是没查出什么违规的东西来。”梁建章回忆。
携程(Nasdaq:CTRP)的官司赢了。
6月15日,上海市高院对北京黄金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诉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了黄金假日公司的上诉。
至此,这场延续一年多的诉讼落下帷幕。而就在判决的前两天,携程CEO梁建章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携程兼有互联网和旅游的双重血统。然而,这种杂交优势也让携程频遭互联网界和传统旅游企业的质疑,黄金假日的起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
“携程依托互联网来从事传统业务,必然要跟传统企业产生正面冲突。这恐怕也是所有携程模式的互联网企业都不可回避的问题。”梁建章淡然回应这些指责。
深度入侵传统旅游
2004年的春节,梁建章记忆最为深刻。就在3个月前的2003年12月9日,携程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8美元,收盘价为33.94美元,增幅创纪录达88%。
春节前夕,黄金假日将一封封关于携程非法经营的检举信送交商务部、国家旅游局、民航总局、中国旅行社协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相关机构。
黄金假日对携程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非法从事机票代理业务上。黄金假日的律师对携程的行业经营资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携程为外商独资企业,不具备旅游业经营资质;由于没有在民航管理局登记,因而也不具备机票代理资格。
“那段时间,所有人都要来查携程,一拨接一拨,将携程上上下下查了个遍,但是没查出什么违规的东西来。”梁建章回忆。
携程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携程网上的旅游预订,是‘机票+酒店’的组合,并不是传统旅行社的经营组团业务,所以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旅游预订。而携程会员所预订的每一张机票,都是由当地的有空运销售代理业务批准证书的机票代理商合作完成,之后携程再根据合作协议从中提成,所以并不是机票代理业务。”
简单的说,携程只是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给传统的酒店和机票代理介绍客户,然后从中提成,本质上只是一名中介。“这样的定位是携程赢得官司的重要原因。”该人士表示。
根据携程的数据,携程目前拥有国内外共3500多家会员酒店,每月预定量近40万间夜;同时能覆盖国内39座城市的机票出票、送票网络,每月出票量近20万张。“全国其他所有酒店预定机构的业务总量也比不上携程一家,而国内平均每架飞机上,都有5到6个人是通过携程订票的。”
但如今的携程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互联网+呼叫中心”。即便是在与黄金假日的官司进行中时,携程仍在自己锁定的领域不断挖掘新的产品。
梁建章透露,“去年我们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将酒店预定跟机票预定结合起来,看能不能产生新的业务模式”。在传统旅行社看来,这无疑是携程更进一步侵入其领地。
“其实,酒店预订和机票业务都是旅行社业务,我们做旅游产品就是把他们整合一下。”梁建章解释,“不过我们所设想的旅行社业务并不包括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还是以住和行两大板块为主,向散客推出自助游项目。”
2004年10月,这种思索被物化成为携程全新的“360°度假超市”,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出游喜好自由选择搭配酒店、航班等组合套餐,前往数百个旅游景点。
今年“五一黄金周”,梁建章打开了他再熟悉不过的携程网页,查询由杭州出发的国内短途度假产品。第一项是“溧阳天目湖山水园+南山竹海自驾游”,标价90元起。
他在网上预定了这条线路,然后用信用卡支付了订单。随后,喜好旅游的梁开着车,携家人一起体验了一回自己公司的产品。
“这种自己定制度假旅游路线的业务,是携程今后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梁建章露出孩子般的笑脸。
携程将这种新业务命名为包办旅行(Packagedtour)。2004年,此业务的营收达到105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19%。而包办旅行业务营收在携程2003年到2004年的总营收中仅占3%,发展潜力巨大。
“竞争对手还很远”
“只要是坐过飞机的人,一定接触过携程卡。”
或许很多人对此颇为不屑,但在投资圈中,这句话一直是对携程最具号召力的描述。
“在机场等场所分发的卡片,很可能10次中有9次都被扔掉。但是,剩下的那一成,也足够让携程成为中国最大的预订和票务中心。”梁建章说。
据携程统计,截至2004年12月,超过100万人试过让携程为自己订房订票,并且主流客户为商务人士。
“携程的服务现在分两种:一是线下预定服务,即电话预定;二是线上预定服务,即网上预定。”梁建章用图表的方式向记者描述。
用户拨通携程卡上的客服电话,报上卡号,携程呼叫中心客服人员便会立即响应,记录下用户的个人资料,这是携程要做的第一步。
然后,客服人员会迅速确定用户的需求,通过即时监控国内外所有会员酒店的“房态管理系统”,查找符合用户需求的酒店并自动下单。
之后用户便可以直接去酒店入住,事后携程则只需跟酒店直接分成。这便是携程的业务模式,线上跟线下流程基本一样。
“支持这一业务的,是一套携程自主研发的‘房态管理系统’,它能跟所有会员酒店实现信息同步。”梁建章解释。
在梁建章眼里,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公司业务的全部,“携程并不是一家网站,而是‘高科技武装的旅行服务公司’,是传统行业的整合者。”
2000年,携程的员工不足100人,如今已扩充到1500多人,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呼叫中心。
“目前携程70%的业务来自传统的呼叫中心。”梁建章说,“在上市路演时,我一再向投资者解释,携程为什么会有呼叫中心,那是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在中国电话早已普及,而互联网接入却不像美国那样方便。”
也正因为这样,不少互联网专家对携程的模式颇有微辞,甚至说携程是假互联网公司。
梁建章对此毫不理会,“互联网或者IT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关键是怎么样用这个工具去提升你的业务。虽然呼叫中心不是互联网技术,但它后面支撑的是一个IT平台,能做到快速查询并实现跟酒店信息实时交互,这些实际上都用了非常先进的IT技术。其它的旅行社和传统的小的订房中心做不到这一点。”
“竞争对手就算有同样的盈利模式,也学不会携程的精髓,因为这当中有技术门槛。”梁建章表示。
今年2月,携程计划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投2000万美元,以建造一个现代化在线旅行技术服务中心。携程全国市场经理吕济敏称,建成后的技术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将超过3万平方米,每天可为至少10万人次提供旅行预订服务。
携程首席运营官范敏透露,建成后的大楼将成为携程总部。“预计两年后携程的交易额将是现在的两倍,建立新的技术中心是发展所需。”
回归互联网
回头看,携程其实一直在试图“着陆”。今年5月29日,几位参与了携程上市的人员齐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携程为例,探讨中国企业在融资中面临的问题。
范敏回忆,1999年5月携程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仅有200万元人民币。
4个月后,IDG投入第一笔风险资金50万美元。1999年10月,携程旅行网正式开通,11月,网上预订系统启动,2000年1月,北京、广州分公司相继成立。
这时候,互联网已到了“高烧”阶段,多家投资公司进入携程,风险资金总量达500万美元。
“在互联网激‘钱’燃烧的岁月中,携程也烧掉了大约一两千万。直到2000年底,看到形势不妙才停下来。”梁建章回忆。
到2000年10月,携程几位创始人开始感觉到“脚底下空落落的,踩不到实地”。这时,他们看上了北京“现代运通”酒店预订业务公司,并用数百万现金加期权的方式收购了“现代运通”。
2001年,携程营业额达到5000万人民币,这是携程第一次单脚着地。
随后,互联网寒冬开始了,狂热的风险投资开始注重互联网公司的实际业绩。“当时许多互联网企业就差最后100万美元没能继续走下去。”范敏说。
“而携程通过第一次并购找到了着陆点,拿到了寒冬里面最后一笔风险投资,这好像也是2001年投到互联网中唯一的一笔钱。”梁建章说,那次是凯雷集团的1000万美金。
2002年3月,携程再度将北京海岸机票预订中心,也是北京最大的呼叫中心纳入麾下。
两个月后,携程全国统一的机票预订服务中心建立,2002年10月当月交易额突破1亿元。至此,携程才感觉到双脚都踏到了实处。
几个月后,携程向自助旅行市场进发,斥资百万入股上海星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上海华程西南旅行社有限公司。
2003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携程加速了并购。
2004年2月,携程收购了上海翠明国际旅行社。翠明是国内百强旅行社之一,有出境经营权,现已更名为“上海携程翠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这一连串的并购行为,既解决了携程的着陆问题,又规避了此前饱受质疑的从事旅游业务的资格问题。梁建章说,“携程还将继续发展旅游服务业务,并有计划进行策略性的并购。”
此前急于着陆的梁建章,如今又表露出回归互联网的想法,“之前并非我要远离互联网,实在是客观条件限制。现在我们会让咨询度假游产品的用户自己到网上去订制旅游路线,因为可选择搭配的种类太多,电话里面说不清。今后,我们还必须正视3G时代的来临。”
6月12日,掌上灵通(Nasdaq:LTON)CEO杨镭向记者表示,他们有计划与携程网进行全方位地合作,“将其产品放在手机业务上,实现手机点播。以后大家就可以在手机上预定酒店了。”
携程CEO梁建章
时间:
2005-6-25 09:17
作者:
匆匆游客
我喜欢携程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