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村地区偏远与零散宽带用户WiFi无线接入探讨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3-11-10 16:41
作者: hejianxun     标题: 村地区偏远与零散宽带用户WiFi无线接入探讨

中国电信临武分公司   何建勋 邝志雄                                 
              湖南电信网络运行维护部 刘渠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现状和问题,深入探讨了农村Wi-Fi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的一些技术细节,最后对网络优化和Wi-Fi无线质量提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字:Wi-Fi  接入 网络  规划  实践
随着我国“宽带农村”、“数字农业”﹝1﹞等信息化项目不断朝纵深推进,农村宽带需求正日益旺盛。农村地域广阔分散,地形环境复杂多样,运营商基于ADSL的网络质量较差,FTTH的农村单用户建设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仅限于乡镇和周边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庄。最近,Wi-Fi在“最后一公里”低成本、快速接入的作用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随着802.11n的广泛部署和802.11ac的出现,它已成为有线宽带的重要补充。本文将结合应用实际,对Wi-Fi在农村的规划和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一、    农村固网宽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宽带网络存在的问题:一是电缆反复被盗后电缆接头增多,线路质量变差。虽然每年安排电缆线路整治,整治效果却不明显,难以支撑ITV等新业务的开展。二是对于农村矿区、山庄旅游、种养基地等高端用户,现有的FTTH接入门槛费依旧过高,用户和企业难以承担。三是基于3G的网络接入无线带宽有限,目前只能支持一些低流量应用和PC的普通上网,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二、Wi-Fi建网的相对优势
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是当今网络演进的两大趋势﹝2﹞。Wi-Fi被视为一种经过验证且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成本低投资回收快,可低速移动不受线缆限制,安装容易大大节约建网时间,组网灵活可以与现网深度融合。802.11n采用MIMO OFDM技术,传输速率由54 Mbps提高到了600Mbps3﹞,点对多点覆盖距离可达几公里,点对点传输距离可达到20公里。第五代 802.11ac4﹞理论传输速度高达1.3Gbps,是802.11n最高速率的3倍,功耗降低到1/6。但802.11ac由于工作在5GHz频段容易受遮挡,比较适合做室内外短距离覆盖,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效果有待验证。农村基站光纤引入Wi-Fi组网覆盖示意见图1
1:农村基站光纤引入Wi-Fi组网覆盖示意图
固网机房的OLT上挂BAS设备,PON口信号通过分光器接入到基站的光猫,然后通过RJ45网线连接到POE电源的DATA口,POE口网线连接到AP。然后通过无线信道连接到CPE设备,再通过网线连接到用户电脑。
三、农村Wi-Fi无线宽带网络规划
1、         站点选址原则
农村Wi-Fi布点,一是要坚持有线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原则,WLAN在农村室外只是适用于偏远、分散和应急情况下的开通,有线资源能够到位的地方尽量使用有线,或者先期无线切入,达到一定用户数以后采用光纤宽带跟进。二是目标覆盖区域必需在AP的视距范围内,遮挡物对2.4G的信号衰减很大,建议AP安装位置首选移动基站,次选村中较高楼房,再选位置较高的室外电杆,或者架设专用塔架。三是避免强电、强磁等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发射台、雷达站、电视塔等,基站安装时尽量避免靠近其他系统的天线,要避开干扰频点﹝5﹞。
2、         链路预算分析
由于Wi-Fi是上行受限系统,在农村地区应用Wi-Fi,用户端必须安装CPE设备,以保证上下行链路的平衡。我们采用AP+CPE模式进行链路预算分析如下:
(1)WLAN链路预算公式﹝5
Pr = Pt + Gt- Pl+ Gr (Pr为接收电平,Pt为AP发射功率,Gt为发射天线增益,Pl为路径损耗(DAS损耗+空口损耗) ,Gr为接收天线增益 )
(2)2.4G频段电磁波近似的空间传播损耗公式为:
PathLoss(dB) = 46 +10* n*Log D(m)
其中,D为传播距离,n为衰减因子,一般来说,对于全开放环境下n的取值为2.0~2.5;对于半开放环境下n的取值为2.5~3.0;对于较封闭环境下n的取值为3.0~3.5。
(3)场强计算分析:
    根据终端接收灵敏度,确定边缘场强Pr=-75dBm(实测CPE在-85dBm仍可保持300Kbps以上的下载速度)
    AP发射功率Pt=27dBm(500mw);
    假设满足要求覆盖距离为d米,采用室外型CPE,视距无遮挡;
    发射天线增益16dBi,假设有1米1/2馈线连接-3 dBm,避雷器-1 dBm接收天线增益15 dBi,则
-75=27+16-(46+25logd)-1-3+15   =〉 d=2089m
即标准情况下,500毫瓦AP主机视距无遮挡传输,外接16dBi定向天线,CPE接收增益15dBi,在2000米处的接收场强应该为-75dBm,与我们实际测试数据一致。
3、         2.4G信道设计
802.11n可以支持2.4GHz5GHz两个频段,这两个频段的实际性能是有差别的。
图2 2.4GHz信道划分
如图2所示,2.4GHz频段范围是2.4至2.483GHz,按照频点规划,蜂窝任意相邻的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1、6、11三个不互相干扰的信道,可适当调整发射功率避免跨区域同频干扰,以提高用户容量与性能。实际检测,2.4G频段城市和乡镇干扰比较严重,乡镇以下的农村比较干净。5GHz频率范围是5.15GHz至5.85GHz,干扰比较小。但5GHz频段由于工作频率远大于2.4GHz,更高的空间内传播损耗导致实际覆盖范围接近减半。另外5GHz频段的AP和CPE价格都很贵,不太适合放装普通用户。因此在农村地区2.4GHz频段一般用来做覆盖,5GHz频段一般用于无线中继传输。
在距离基站2KM的地方测试,AP选用广州虹联300M主机配双天线, FE口上行,型号 BSE2400,150Mbps接21dBi全向天线;CPE型号CPE2414R-26,150Mbps 内置14dBi定向天线。AP安装山体高80米,塔高20米,各设定距离参数5000米。实测各信道与CPE接收信号强度的关系见下表。
表1:农村地区信道频点与对应接收信号强度实测表
频率(MHz)
接收功率(dBm)
频率(MHz)
接收功率(dBm)
频率(MHz)
接收功(dBm)
2392
无信号
2432
-70
2472
-78
2397
-80
2437
-71
2477
-80
2402
-83
2442
-73
2482
-78
2407
无信号
2447
-71
2487
无信号
2412
-69
2452
-73
2492
无信号
2417
-74
2457
-74
2497
无信号
2422
-71
2462
-74
 
 
2427
-70
2467
-74
 
 
由上表可知,1号信道2412MHz、6号信道2437MHz周边频点信号衰减较小,11号信道2462MHz之后信号衰减较大。AP实际参数配置时建议选用1、6号信道周边的无干扰空闲频点,能得到较好的覆盖效果。
4、         容量规划
WLAN容量应在最大并发用户模型下进行估算,即保证WLAN热点容量应满足最大用户并发情况下的需求。每AP提供的理论带宽有150M和300Mbps两种,考虑传输效率、碰撞规避等因素,实际能提供带宽约为理论值的50%。另由于WLAN AP 采用了CSMA协议,所以一个AP可以接入很多用户,但如果接入用户数目过多,会导致每个用户网络性能下降。一般802.11n下,考虑用户带宽512Kbps,单AP并发支持20-30个用户为宜,存在干扰情况下,AP容量会有所下降。工程实际上,一般先采用FE上行基站型150M AP进行低密度大范围覆盖,等用户量上来后,再更换300M带宽GE上行的AP,也可在用户密集区新增AP分流用户。同站安装多台AP主机可选用带GPS功能的AP,或在空间和频率上错开,以减低互相之间的干扰。
5、         覆盖距离与带宽、网速实测
视距情况,测试条件同上。我们在几种不同天气情况下进行距离、接收信号强度与网速的实测。实测数据见表2。
表2:雨衰对信号和网速的影响实测表
气候条件
半径1000米
半径2000米
半径3000米
半径4000米
接收dBm
网速Kb/s
接收dBm
网速Kb/s
接收dBm
网速Kb/s
接收dBm
网速Kb/s
晴天
-76
595
-69
585
-73
570
-74
586
阴天
-79
593
-70
565
-75
540
-76
565
小雨
-82
535
-71
554
-75
539
-76
565
大雨
-85
40
-72
540
-74
537
-77
564
由数据分析可知,雨衰对CPE接收信号和网速的影响主要在菲涅尔区边缘部分,即半径小于1KM和大于4KM的地方。见表中离AP半径1000米测试点处的数据,大雨情况下信号衰减比小雨差3dBm,而网速却由535Kb/s快速下降到40Kb/s左右,PPPoE很难拨上号,网络几乎不可用。除非改全向天线为定向覆盖可以解决1KM内的覆盖问题。由此可确定全向天线下,AP在农村理想的覆盖距离是在离基站2KM到4KM之间区域。而采用定向天线覆盖选择性会更灵活。
6、         天线选择与布放
天线安装高度位置要保证AP和CPE之间可视,保证菲涅尔区内无遮挡物。见图3。
图3:菲涅尔效应示意图
AP和CPE间回传距离与可视直线距障碍物的高度关系见表37﹞:
表3:回传距离与菲涅尔半径对应表
回传距离(KM)
1
2
3
4
5
菲涅尔半径(m)向上取整
4
6
7
8
9
调整AP的方位角,使其主瓣的覆盖范围涵盖目标覆盖区域,调整CPE的天线方位角,使其主瓣正对着AP天线。根据覆盖距离选择不同增益的天线,当CPE到AP的回传距离≤2KM时,建议选用16dBi的天线;当回传距离再2KM至3KM之间时,建议选用18dBi的天线;回传距离≥3KM时,需选用23dBi的天线,以保证回传链路带宽无损耗7。 AP端采用波束赋形智能天线能取得更好的接收效果,市场上已有这类产品,但价格偏贵。
另外无论是发射天线还是接收天线,它们总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的,通常工作在中心频率时天线所能输送的功率最大,偏离中心频率时它所输送的功率都将减小7,这一点在AP实际调试的时候要引起注意。
7、         供电设计
AP可采用POE供电方式、交流供电方式和直流供电方式。实际应用以POE (Power Over Ethernet)供电方式居多。对于部分耗电量较高的设备,需采用POE+交换机、交流或直流供电方式。POE有两种规范,IEEE 802.3af 受电设备(PD)上的PoE 功耗被限制为12.95W,IEEE 802.3at可将功率水平扩展到25W 或更高。采用POE供电时,网线选择很重要,建议AP安装使用六类双屏蔽网线,网线长度控制在60米内比较合适。对于重要AP以及电力无法保障的AP需考虑配置后备电源。当AP安装在村庄附近的山顶高点取电难时,可以采用50W室外防水型风力和太阳能成套进行无间断供电。
另外对于防雷,AP端安装时要接馈线避雷器和网线避雷器,CPE端要接网线避雷器。实测馈线避雷器的插入损耗是1dBm,网线避雷器的接入将影响AP馈电性能,安装后AP发射功率下降约2dBm
四、效益评估
按每个AP年发展10个用户来保守计,如果每个用户收费800元/年,投入产出分析如下:
单站投入:网线50200+主机(含天线)3000+逆变器200+安装调试费600=4000元,客户端用户按300元一个自行购买。。
单站产出:10用户*800=8000元。
年投入产出比=8000/4000=200%
五、结论
在农村地区部署Wi-Fi网络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经验和规范都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在农村部署Wi-Fi不能完全照搬城区建设模式,主要是因为:
一是农村地域广阔,要保证基站3KM以内的客户有稳定的信号,必须在城区AP覆盖500毫瓦发射功率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工信部对于当“天线增益≥10dBi时,发射功率应≤500mW”的有关规定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便于把更多进入农村市场的大功率AP产品纳入合法管理的范围。
二是农村地形复杂,用户端接收基本都要使用CPE设备。所以CPE的选型和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感知和网络稳定,而实测发现当前厂家出来的产品性能参差不齐,问题很多,其根源是利益驱动、粗制滥造和缺乏严格的内部产品测试。所以产品选型,选择负责任的厂家和可靠的产品尤为重要。
三是由于无线接入是共享带宽,用户量增加平均接入带宽会下降,网速变慢很容易引起用户投诉。建议运营商在采用Wi-Fi接入方式解决农村宽带的时候,同时要把握好发展质量关,少做带宽出租,防止“假宽带”的泛滥。
参考文献:                           
【1】       2011年中国启动宽带农村计划.成都日报.蔡云舟
【2】      无线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宽带化、移动化. 曹淑敏.2011.4
【3】       802.11n技术浅谈.H3C. 波士川.2013.2
【4】       深入探究802.11ac技术.2012.5.16
【5】       无线局域网(WLAN)工程设计规范2013.1
【6】      WLAN容量估算模板.2012.5
【7】       华为WLAN网桥设计指导.2012
【8】      802.3at相关标准与规范.2012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