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工程设计中电源和走线架部分知识要点收集40条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4-7-24 10:40
作者: zouzhaoyang     标题: 工程设计中电源和走线架部分知识要点收集40条

工程设计中电源和走线架部分知识要点
1、   电源线颜色要求:
直流电源线颜色要求:如运营商无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直流
电源线正极外皮颜色应为红色,负极外皮颜色应为蓝色或黑色。
交流电缆颜色一般规定:黄线对应A相,绿线对应B相,红线对
应C相,黑线对应零线,黄绿花线对应保护接地。
设备保护地线颜色要求:设备保护地线应采用黄绿花色。
2、   电缆绝缘等级、工作电压要求:
交流电缆:双层绝缘电缆,额定工作电压1000V;直埋电力电缆要求采用铠装电缆或穿钢管埋设;
直流电缆:单层或双层绝缘电缆,额定工作电压要求≥600V,UPS电池直流电缆其额定工作电压要求为1000V及双层绝缘电缆;
3、   所有进入机房的电缆均应采用优质阻燃型电缆。
4、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避免在同
一线束或走线架内。若有困难的,电源线与信号线必须作适当隔离;
5、电缆线应走线方便、整齐、美观,与设备连线余留不宜过长,同时不应妨碍今后的维护工作。
6、电源线、信号线布放时,应保持其平直、整齐,绑扎间隔均匀、松紧合适,塑料带扎头(或麻线扎头)应放在隐蔽处。
7、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
8、截面在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即在电源线端头制作接头圈,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栓、螺母的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加装平垫片和弹簧垫片,拧紧螺母。
9、截面在10mm2以上的多股电源线端头应加装接线端子并镀锡,接线端子尺寸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用压(焊)接工具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并在接线端子与螺母间应加装平垫片和弹簧垫片,拧紧螺母。
10、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外界机械压力,以免设备端子受损。
11、较粗的电源线进入设备的一端应将外皮剥脱,并缠扎塑料绝缘带,各电源线缠扎长度一致。较细的电源线进入设备时在端头处可直接套上绝缘套管,套管松紧适度,长约2~3cm。塑料绝缘带和绝缘套管的颜色如1所述,以区分各种不同的电源线。
12、沿地槽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电缆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可用橡胶垫垫底。
13、沿墙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应将其牢固地卡在建筑物墙面或墙面线槽内,间隔均匀、平直。如电缆为铅皮应接地良好;如电缆为塑料外套,应使用绝缘材料绝缘。
14、电源线、信号线穿越上、下楼层或水平穿墙时,孔洞应加装口框保护,完工后应用阻燃和绝缘板材料盖封洞口,其颜色与地面或墙面基本一致。
15、布放消防系统的导线、电缆均应采用铜芯阻燃型或耐火型,消防配电线路除设在金属梯架、金属线槽、电缆沟及电缆井等处外,其余应采用金属管穿绝缘导线敷设。穿越通信机房的管线应暗设或按工程设计规定办理。
16、室外电缆的敷设:
室外直埋电缆敷设深度应根据工程设计而定。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60~80cm。遇有障碍物时或穿越道路时应敷设穿线钢管或塑料管保护,在中间接头处或终端处应留有2—3米的余长。
直埋电缆的地沟底层应铺一层细砂土,电缆入土后,再铺5cm厚的细砂土,然后铺一层红砖保护,最后再回土、填平。
17、电源线穿越钢管(塑料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管管径、壁厚、位置应符合施工设计图纸要求,管内清洁、平滑。
电源线穿越后,管口两端应密封。
非同一级电压的电力电缆不得穿在同一管孔内。
18、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铠装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12倍,铅包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外径的10倍,塑包线和胶皮电缆不得小于其外径的6倍。
19、机房铝合金走线架具有质量高,外观漂亮,安装方便等优点,平均承重为300 Kg/m。
20、走线架宽度:有300mm、450mm、600mm、800mm、1000mm等。300mm~600mm宽的一般用于列架,600mm~1000mm宽的一般用于主架和过桥架。
21、走线架承受负荷:视机房实际情况,主要由通信容量确定,为满足机房布线要求,选用不同宽度的走线架。
22、走线架接地保护:走线架各连接处有接地线(6~10mm2)相连,主走线架与接地保护相连,接地线为(16~25mm2),以消除雷电影响,确保信号传输安全。
23、走线架的各种零件表面处理宜采用抗静电喷塑,抗腐蚀,耐磨。表面处理质量严格执行相应国家标准,应能完全满足通信机房长久使用要求。
24、走线架安装加固主要采用吊挂加固、地面支撑、机架顶支撑及墙面支撑等方式。
25、加固件有吊杆套件,支撑套件。吊杆套件有简易吊杆套件和全螺纹吊杆套件等,支撑套件有目字支撑、墙头支撑等,每隔1500~2000mm安装一副吊杆或支撑套件,确保整体走线架在线缆重量作用下不弯曲、不变形,坚固结实,安全可靠。
26、用吊挂做辅助支撑,连接吊挂的天花板应该是整体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每个吊挂与天花板的连接至少使用2颗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规格大于或等于M8×80。M8钢膨胀螺栓允许静荷抗拉4310N,抗剪力3240N。
27、天花板不是整体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一般建议以地面支撑为主,尽量不采用吊挂的方式。
29、列架立柱或列柜应与地面加固。若为空列,应间隔2000mm左右设一根临时立柱支撑;若安装了设备,应该用机架上支撑,每架机架必须对走线架有支撑点加固;列架与机房侧墙房柱每档必须加固一次,应设法使每档上梁延长与旁侧房柱加固。如确有困难,可采用旁侧拉铁与房柱加固;主要走道侧的列架应采用“包柱子”方式与每档房柱加固;列走线架采用吊挂加固,2000mm左右需要有一个与天花板梁的吊挂点。
30、主走线架的安装位置应对准电缆进线洞,在端墙外走线架扁钢应与端墙加固;若穿过墙洞应与墙洞木框加固,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将墙洞封堵。
31、机房设过桥走线架且机房净高为3200~3300mm时,应选用365mm支铁与每列上梁加固。当机房净高等于或大于3500mm或不设过桥走线架时,应选用275mm支铁与每列上梁加固。
32、过桥走线架跨于机房两侧主走线架之间,必须与机房两侧的连固铁和主走线架加固。原机房净高等于或大于3500mm时,应分别选用550mm和310mm支铁加固。
33、机房净高3200~3300mm的过桥走线架与主走线架应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作垂直连接,连接点处应采用吊挂加固,并选用640mm支铁与连固铁加固。
34、主走线架或过桥走线架两支撑点间距离超过2000mm时,应采取吊挂加固。
35、列架高度应以2600mm、2200mm或2000mm设备高度设计。对低于标准高度的设备,宜采用底部垫高或加机帽的方法使其达到标准高度。
36、走线架可分期安装,但应以满足工程近期需要为前提。对于规模较小的机房,走线架宜一次装齐。
37、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的选用钢质或铝合金材料,并应选用标准化、通用化零部件。
38、对于单层列走线架,列架之间必须做多条过桥架,解决列架之间的线缆走线问题。
39、数字传输机房的机列长度应按600mm或300mm宽架设计,架间间隙为3mm。
40、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的机房,走线架安装应采取抗震加固措施,如列间撑铁、斜撑与上梁加固,通过抗震夹板与上梁加固等等。

时间:  2014-7-24 13:32
作者: 金昶

ok
时间:  2014-7-24 17:16
作者: rahim96

这个知识不错,值得收藏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